第二单元 5 秋天的怀念
积累运用 向下扎根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瘫痪(huàn) 捶打(chuí) 仿膳(shàn) 侍弄(dài)
B.沉寂(jì) 整宿(sù) 鲜血(xuè) 絮叨(xù)
C.豌豆(wān) 憔悴(cuì) 央求(yāng) 踩扁(bian)
D.淡雅(yǎ) 烂漫(màn) 诀别(jué) 暴怒(bào)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脾气 甜美 雁阵 可恨 B.敏感 漂落 墙壁 艰难
C.恢复 热烈 踩扁 深沉 D.砸碎 高洁 昏迷 狠命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生了一个月的病,他的脸色异常憔悴。
B.他的病情翻来覆去不见好,主要原因是没有选对治疗方法。
C.长大后我才明白,母亲的絮絮叨叨是对我最深沉的爱。
D.听说远在海外的姑姑就要回来了,他真是喜出望外。
4.选出下面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
(A)对舞者来说,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于是,年轻的舞蹈演员孟庆旸遇见了《只此青绿》。(B)为了演好“青绿”这个大写意角色,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C)从初排到走上春晚舞台,她时时刻刻都在构思着、练习着、调整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D)她及伙伴们的出色表现,得出了诸多的好评。
阅读理解 向上攀登
课内阅读
5.阅读课文《秋天的怀念》①~③段,回答下列问题。
(1)“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一句中,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
(3)品味下面句子,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作用。
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拓展阅读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紫色葡萄慈父心
卫宣利
①小院里有棵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能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就这样,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希望我能够站立起来。
②父亲侍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得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后来,父亲还很有信心地说:“等到能在葡萄树下乘凉的时候,你就好了……”
③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父亲用粗铁丝和钢材精心地给葡萄树搭了架子。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
④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⑤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儿再也不能像只花蝴蝶一样在他身边欢快地跑、轻轻地跳了,可他依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奇迹……
⑥那年,郁闷孤苦的我拿起了笔。
⑦葡萄树在第三年结了果。连父亲也未料到,他栽下的葡萄树竟是优质品种,不但个大味甜,而且熟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小院里,阳光透过叶隙落上去,颗颗晶莹剔透,硕大滚圆,既好看又诱人。
⑧从此父亲又多了一项任务。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对我说:“累了就歇,吃点葡萄,解暑。”我便停了手中的笔,津津有味地吃葡萄。葡萄被井水洗过,凉凉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顺着下巴流下来,我全然不顾。父亲看我的样子,一脸满足地笑。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⑨几年过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荫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葡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父亲已经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现实,当初许的愿也许早已忘了。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语境,品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从开头的种葡萄树,到父亲精心呵护葡萄树,到“我”吃葡萄,可见“葡萄树”是全文的一条重要线索。
B.“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得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一句,运用了动作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内心的喜悦。
C.第③段画线句中“舒展着热烈的情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还表达了对这一事物的喜爱之情。
D.第⑥段是过渡性段落,承上写出因双腿瘫痪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心情,启下则是在父亲的精心照料下,“我”拿起笔进行写作,开启自己崭新的人生。
E.父亲栽种葡萄树时与“我”一起许下的心愿是希望“我”能够站立起来,从全文来看,父亲和“我”的心愿并没有实现。
(4)文中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题目中的“慈父心”?请结合全文,简要加以概括。
综合探究 勇攀高牛
实践探究
7.团委组织同学们到敬老院进行“孝亲敬老,青年在行动”慰问演出。
(1)请为演出写一条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的转述。
演出过程中,张奶奶见主持人小吴长得特别像自己的孙女,就想与小吴拍张照,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跟小吴说。小吴知道后,请你转告张奶奶,演出结束后她就去休息室找张奶奶,然后去院子里花坛边合影。
你对张奶奶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提升
8.本文在描写景物方面运用白描的手法,使得语言朴素、简练。如“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请试着运用白描手法写一个描写景物的小片段。100字左右。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侍弄(dài)——shì;
B.整宿(sù)——xiǔ;
C.踩扁(bian)——biǎn;
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漂落——飘落;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憔悴:指黄瘦;瘦损;凋零;枯萎;困顿。用在这里体现了他的脸色黄瘦,符合语境;
B.翻来覆去:指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这里用来形容病情反复不恰当;
C.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母亲对孩子的唠叨包含了深沉的母爱,符合语境;
D.喜出望外:指出乎意料地高兴和快乐。形容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好事,而感到特别的高兴。这里体现的是对海外的姑姑就要回来感到惊喜,符合语境;
故选B。
4.D
【详解】D.动宾搭配不当,将“得出”改为“赢得”。故选D。
5.(1)因为“我”,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也无心情再照顾花了。
(2)“忍住”的是因为儿子双腿瘫痪不想活的痛苦,还有自身的病痛。
(3)“悄悄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包容;“偷偷地”写出了母亲担心暴躁的“我”,对“我”的关心和呵护。
(4)①渲染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暗示着自己当时悲凉的心情;②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做了铺垫。
【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
根据课文第①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分析可知,“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除了要照顾“我”的身体,还要照顾“我”的情绪,同时,看到儿子这样的状态,她自己也无比难过、心疼,心情很复杂;
根据课文第②段“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可知,母亲经受着病痛的折磨;
这样对“我”的大量付出和母亲的难过心情以及母亲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她已精疲力竭,无力也无心情再照顾花了。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结合“我”当时的状况和母亲自身的病痛回答。结合原文“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可知,母亲“忍住”的有儿子因双腿瘫痪不想活的痛苦;结合原文的“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可知,母亲“忍住”的还有自身的病痛。
(3)本题考查对词句的理解、赏析。
根据第①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可知,此时的“我”因为双腿瘫痪而产生绝望的心理。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悄悄地躲出去”,表现母亲体谅儿子的苦衷,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包容;
“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写出了母亲对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的“我”的担心,、关心、呵护,表现深沉细致的母爱。
(4)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
“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可知,这是自然环境描写,描写秋天树叶凋零的场景,渲染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根据第①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可知,这里“又”字,暗示“我”此时心情的悲凉;
根据第③段“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可知,这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做铺垫。
6.(1)父亲种下葡萄树并许下希望女儿好起来的心愿,在他的精心侍弄下,葡萄树越长越茁壮,女儿也终于在文学上取得成就,实现心灵上的站立。
(2)连用三个“悄悄”,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怕影响“我”写作,给“我”送葡萄时动作的轻巧,体现了无言的父爱。
(3)BE
(4)①栽种葡萄并许下希望女儿好起来的心愿;②侍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有病的女儿;③为女儿采摘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给女儿吃;④对女儿心灵的站立深感欣喜,“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意思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阅读全文,找出主要情节,以“人物”“事件”为信息点,概括出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即可。文章的主要人物是父亲和女儿。
根据第①段“小院里有棵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可知事件的起因为:女儿双腿残疾,坐上了轮椅;
根据第①段“父亲说:‘许个愿吧!’就这样,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希望我能够尽快好起来”,第②段“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第③段“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第④段“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第⑥段“那年,郁闷孤苦的我拿起了笔”可知事件的经过为:父亲栽种下葡萄,并和女儿一起许下心愿,在他的精心伺弄下,葡萄树越长越茁壮,然而女儿依然坐在轮椅上;那年,郁闷孤苦的女儿拿起了笔开始进行写作;
根据第⑨段“几年过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阴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葡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事件的结果:葡萄树越来越旺盛,女儿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了,实现了心灵的站立。据此简要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赏析词语。赏析词语一般可从表达方式、词性、修辞等方面分析。“悄悄”指声音低微,不声不响。多形容声音很轻,有寂静安静之意。这里连用了三个“悄悄”,形容的是父亲放下葡萄和走出去的动作(细节)。结合前文内容可知,此时的“我”在书房进行写作,所以三个“悄悄”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进书房给“我”送葡萄时,怕打扰“我”写作,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的行为动作,表现了父爱的细腻。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B.有误,“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一句,运用了语言和神态描写;
E.有误,父亲和“我”的心愿实现了,虽然“我”不能走路,但“我”的心灵站起来了,这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
故选BE。
(4)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理解。结合全文内容可知,文章通过写父亲栽种葡萄鼓动关爱“我”,最终使“我”振作起来的故事,表现了父亲对“我”深切的爱。故标题中的“紫色葡萄”概括了主要内容,“慈父心’点明的文章主旨。
从文中第①段“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会长得旺盛”可以看出“慈父心”体现在栽种葡萄并许下希望女儿好起来的心愿;
从文中第②段“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可以看出“慈父心”体现在精心伺弄葡萄树和照顾女儿;
从文中第⑧段“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可以看出“慈父心”体现在为女儿采摘葡萄;
从文中第⑨段“当父亲坐在葡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可以看出“慈父心”体现在为女儿心灵的站立而欣喜。
7.(1)示例: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2)示例:张奶奶,您好!小吴让我跟您说,她也很想和您合影,等演出结束后,她就会来休息室找您,然后在院子里花坛边合影,您说好吗?
【详解】(1)本题考查拟写标语。
作答时,要结合“孝亲敬老,青年在行动”的主题来拟写,注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情系老人冷暖,真心济困解难。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作答时,注意要有称呼、转述的理由,注意转述语言得体。
示例:张奶奶,您好!主持人小吴也想和您合影,她让我转告您,让您先在休息室稍作休息,她随后就到,然后一起去院子里花坛边合影。您觉得呢?
8.示例:
风越来越大了,那朵小云变成了一片白色的浓云,慢慢地升了起来,扩大起来,渐渐遮满了天空。下起了小雪,陡然间落起大块的雪片,冬雪茫茫,水天一色。天上,云上,山上,水上,都是一片晶莹。雾凇绵绵,将天地带入一个静谧的世界。
【详解】本题考查片段描写。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运用白描手法写一个描写景物的小片段,注意字数限制。
示例:一个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不热不燥,微风拂过,荷叶轻摇,荷田传来蛙鸣,也传来荷花的香气,一朵朵的荷花,有的带着水珠盛开,有的含苞吐蕾,有的似开非开,挤满荷田,等待着采莲女来采摘。
答案第4页,共5页
答案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