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6 散步
积累运用 向下扎根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三月扬州,烟花胜地。长堤上柳丝相依,树下不知名的花儿也才吐嫩芽,无限娇柔,想来无须时日,便是万紫千红争春,各得其所。霎时,竟莫名一阵细雨,于是景致格外清润,湖面上水波鳞鳞,他却无心赏景,只是铁了心要出来闯闯,爸妈批评他,他倒不觉委曲,只觉得辜负了父母……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嫩芽( ) 霎时( )
(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随着经济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人们会各得其所。这是毫无疑义的。
B.老师试图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社会、学校和家长都满意。
C.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D.张明和方军像亲兄弟,整天形影不离。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 )
(2)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
(3)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B.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D.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阅读理解 向上攀登
课内阅读
5.阅读课文《散步》6~8段,回答下列问题。
(1)选文第6段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你的理解。
(2)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3)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拓展阅读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想陪母亲散步
孙琴安
①小时候,我们上学,父母上班,彼此几乎没有同行的机会。只有一年冬天,母亲一大早把我叫醒,要我陪她去菜场买菜。原来她上早班,顺路去菜场买点菜,叫我拎回家。
②外面还是黑乎乎的。我还从没起过这么早,又冷又饿。母亲给我买了大饼油条,说吃下去就暖和了。此招果然灵验。一路上她脚步匆匆,总问我冷不冷。其实那天早晨非常冷,但我攥着她的手,又是第一次与她单独同行,心里却感到很温暖。
③稍长,在初夏的黄昏或清秋的晚上,经常看到一个年轻的后生陪着一个老太在街边散步,后生眉清目秀,举止斯文;老太一头短发,略有花白。两人并肩而行,娓娓而谈。我每见此景,便心生羡慕,一次忍不住问父母。母亲一听便道:“噢,吴老师家的。吴老师去世了,儿子怕母亲伤心,经常陪她散步,是个孝子!”当时我心中便暗自许愿,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常陪母亲散步。
④孰料初中毕业,我即离家赴崇明农场务农,一年难得回家几次,每次都来去匆匆,还要会同学,而母亲白天上班,晚上忙于家务,能得空聊聊天就不错了,哪里还想得到散步?况且母亲毕生勤劳,在她眼里,散步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⑤直到我成家以后,才有了与母亲散步的机会。
⑥那年孩子出世才两岁,一直领他的岳母有事去浙江老家,我和妻子都上班,只得请刚退休不久的母亲临时来帮两天忙。这点活对她是小菜一碟。于是,黄昏时分,我便主动拉她在住家附近散步。时值立夏,树木已有几分浓郁,小草都高高兴兴。我兴致勃勃地向她介绍着目睹的一切,但她却并不怎么在意,话也不怎么多。在返回的路上,我终于有所觉察,便问:“妈妈,您好像有心事。”她说:“是啊,我来这里,不知你爸爸这两天下班回来吃什么,他不会烧。”原来如此!而我却大言不惭地说:“反正就两三天,只好叫爸爸先克服一下。”就这样,我期待已久想陪母亲散步的愿望,便索然无味地结束了。
⑦当我送母亲回家,看到父亲那个高兴劲儿,这才感到父亲已离不开母亲了,而自己所说的话实在太自私!从此再也不敢向母亲搬救兵了。
⑧母亲自幼家境贫寒,不识字,也是在开国大典后扫盲时上了几堂课,又幸亏父亲耐心教她,才认识了一些字,后来居然能读一些小说了。为了提高她的兴趣,孩子们常会带一些《红岩》《简·爱》等小说名著给她看。所以,她刚退休的那几年,每当我去看望,她多半手捧一部长篇小说坐在椅上认真阅读。见我来了,便会放下书本,高兴地挎起篮子,娘儿俩一起去菜场买菜。一路上,她会兴趣浓厚地讲述正读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令我感到吃惊的是,母亲居然能准确地说出小说情节的发展,评判出人物的好坏。她喜欢简·爱,同情苔丝,不喜欢莫泊桑笔下的杜洛阿,她说:“《漂亮朋友》中的那个男人真是坏透了,太缺德了!”
⑨有次说到兴头上,父亲下班回来,三人围在小方桌上吃晚饭,她仍意犹未尽地继续讲。父亲则不插话,只是微笑地望着她,仿佛是他的成果似的。当时我就想,何时我也能写部小说,散步时听她谈论,那该多有意思啊!
⑩说也奇怪,我与父亲散步,几乎没有肢体接触;而与母亲散步,走着走着,便会慢慢靠拢她,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挽住她的手臂,甚或轻轻搂住她的肩膀。起初她不太习惯,后来也就任由我了。与父亲散步,他会问起我的工作;母亲却很少问,其实我是很喜欢散步时听她谈小说的,但她说得更多的还是家常,即使再琐碎,我也只好耐心倾听,不敢打扰,从中却可以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家庭所倾注的心血,对每个子女的关爱。她所希望的就是每个子女都能过上好日子。
有时父亲也会参与进来,但我仍会与母亲谈得多一些,这时父亲常被晾在一边,成为旁听者。一次忽然发现父亲不见了,回头一望,他正跟在我们后面,原来他是故意掉队,暗中观察娘儿俩的散步背影呢!
母亲71岁那年,我出版的一本书喜获大奖,兴冲冲地看望母亲,她听后自然高兴,娘俩又像往昔一样,一起去菜场买菜。这恐怕是我陪母亲的最后一次散步了。一路上她还难得地问起了我的工作情况,我也如实相告,主要是为了让她开心。如今她已去世,尽管我仍获得一些荣誉,但这与母亲的存在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还有什么比母亲生命的存在更重要的呢?
现在想来,当年陪同母亲散步的那些日子,可以说是最值得回味的天伦之乐了,也是我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幸福时光。如果有来生,我还想陪母亲散步。
(1)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2)从文中来看,母亲在世的时候,“我”为什么会时常陪母亲散步?
(3)文中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4)本文与莫怀戚的《散步》,都讲述了“与母亲一起散步”的事情,请从主题和选材两个方面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综合探究 勇攀高峰
实践探究
7.洋洋的爷爷是一名语文老师,年满六十退休。洋洋要赠送爷爷一副对联,你建议他选下面的哪一副?简述理由。
对联1:人活古稀非为易 福在心田实乃安
对联2:诗文馨香漫乡里 桃李天下绽芬芳
选 ,理由:
写作提升
8.大词小用就是将一个概念、范围较大的词用在一个概念、范围较小的事物上。小题大做就是将一个小事物故意说成大事物,以突出渲染,强化读者印象。在《散步》一文中大词小用、小题大做有好几处。请仿照课文也用大词小用、小题大做的方式写一段话。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1) nèn shà
(2) 鳞鳞 粼粼 曲 屈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嫩芽,nèn yá,刚萌发出的芽,非常嫩,生命很脆弱。也可用于形容小孩。
霎时,shà shí ,极短的时间,片刻。
(2)本题考查字形。
水波鳞鳞——水波粼粼,shuǐ bō lín lín,形容水面明净。粼粼,水十分明净。
委曲——委屈,wěi qu,意思是曲意迁就;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
2.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使用恰当;
B.两全其美,指做事时照顾到两个方面,使双方都得到好处。使用恰当;
C.诲人不倦,意思是指教导别人而不厌倦。句中表明要向任何人学习,不合语境;
D.形影不离,意思是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使用恰当;
故选C。
3.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景物描写
【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1)“蹲下来,背起”是动作描写;
(2)“高大,很瘦”是外貌描写;
(3)“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枝上的嫩芽儿”“田里的冬水”是自然景物描写。
4.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C.引号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表示后面为人物的语言。
故选C。
5.(1)“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在年迈的母亲眼里,儿子正值中年,是“强壮”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的。
(2)祖孙俩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我”的处理,决定着一家人散步的气氛,而家里所有的人又都听“我”的,所以,责任重大。
(3)“整个世界”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它表明了“我”和妻子对于家庭和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强壮”,通常形容男人身体健壮,孔武有力。“高大”,又高又大。结合语境分析,“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因此“强壮”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在年迈的母亲眼里,儿子正值中年,身体是“强壮”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的,在幼小的儿子眼中,父亲是身材“高大”的。
(2)本题考查理解语句。
结合语境分析,散步过程中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但一切都取决于我,我必须把这件事处理好,因为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会使母亲或儿子不高兴,可以说我的决定着一家人散步的气氛。对于一个家庭的支柱来说,当然会感到责任重大。
(3)本题考查重要语句理解。
通过结尾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句中重点词句“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时动作描写,表现出人物的小心谨慎,我的背上时我的母亲,妻子的背上是儿子,这都是我们最爱最亲的人,能体现人物内心的重视以及生怕一不小心其实受伤的惊恐。另外有深层含义的“整个世界”是指我和妻子,此时肩负的是要照顾老人和教育子女的责任,他们就是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全部,表明了“我”和妻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句作为结尾,收束全文,升华主题,深化主旨。
6.(1)点明文章所写内容:暗示母亲已经离开了自己,陪母亲散步已经成了一种遗憾;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①因为“我”目睹了吴老师的儿子在吴老师去世后陪母亲散步,“我”懂得了陪母亲散步是一种孝顺;②因为“我”在陪母亲散步的时候,感受到了散步给“我”、给母亲带来的温暖、幸福,这是一种天伦之乐。
(3)这句话写树木的浓郁,用拟人的修辞写小草的情态,烘托了“我”和母亲一起散步的喜悦心情。也和母亲牵挂家中的父亲的神情形成对比。
(4)主题上:本文侧重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莫怀戚的《散步》侧重表达要营造互敬互爱的和谐氛围。选材上:本文以时间为序,选取不同时段陪母亲散步的情景,做到了选材广泛;莫怀戚的《散步》选取了祖孙三代人一起在田野上散步的生活场景,做到了选材典型。(意思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本文主要回忆了“我”陪母亲四次散步中难忘的情形。题目“想陪母亲散步”贯穿了全文内容,因此题目“想陪母亲散步”是文章的线索;作者“为什么想陪母亲散步”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散步”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现在想来,当年陪同母亲散步的那些日子,可以说是最值得回味的天伦之乐了,也是我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幸福时光”“如果有来生,我还想陪母亲散步”可知,题目“想陪母亲散步”暗示母亲去世,表达了作者对当年陪母亲一起散步时的幸福时光的美好回忆和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根据第③段“当时我心中便暗自许愿,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常陪母亲散步”可知,儿时的“我”从吴老师儿子陪母亲散步得到启发,许愿要做个孝顺的儿子,经常陪母亲散步;
根据第⑨段“当时我就想,何时我也能写部小说,散步时听她谈论,那该多有意思啊!”“其实我是很喜欢散步时听她谈小说的”可知,作者陪母亲散步可以听母亲谈小说,可以享受到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和温暖。
(3)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文中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时值立夏,树木已有几分浓郁,小草都高高兴兴”写树木的浓郁,“高高兴兴”赋予小草以人的神情,拟人的修辞,烘托了“我”和母亲一起散步的喜悦和温暖。结合第⑥段“我兴致勃勃地向她介绍着目睹的一切,但她却并不怎么在意,话也不怎么多”“是啊,我来这里,不知你爸爸这两天下班回来吃什么,他不会烧”分析,和母亲牵挂家中的父亲的神情形成对比。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本篇散文主要写了“我”想要陪妈妈散步,以及母亲退休后陪母亲散步的故事,字里行间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莫怀戚的《散步》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更侧重表达要营造互敬互爱的和谐氛围。这是主题上的不同。
选材上,本文是以时间为顺序,莫怀戚的《散步》,选取了祖孙三代人一起在田野上散步的生活场景,这是选材上的不同。
7. 选对联2 爷爷年满六十退休,而对联1中“古稀”指人年七十,故不合适,对联2中“诗文”“桃李”都能体现爷爷“语文老师”的职业特点,送给退休的爷爷赞美其职业成就最为合适。
【详解】结合“是一名语文老师,年满六十退休”分析,对联内容要与语文有关,对联1中的“古稀”是指七十岁,与“年满六十”不相符。对联2中“诗文”与“语文”相关,“桃李天下”是指教过的学生比较多,与“老师的职业相关”。故选对联2。
8.示例: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开始,我读的是带拼音的童话书。年龄稍长,我“野心膨胀”,获奖作文和古典名著都成了我涉猎的对象,我省下的钱一次又一次心甘情愿地被书商“骗”去。有时,为了得到一本好书,我竟“辗转反侧,茶饭不思”。家里的人见我爱书如狂,怕我“玩物丧志”,于是宣布了种种禁令:“吃饭不准看书”“上厕所不准看书”……我“诈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各种“花招”层出不穷……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仿写。根据题目中“大词小用、小题大做”的提示,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示例:我喜欢玩电脑,可我父母颁布了那些框框条条的条约严明禁止我玩,动不动就跟我上纲上线,恨不得在电脑周围拉起禁戒线,24小时派人轮流巡逻,逮着一个偷玩电脑的犯罪嫌疑人就拉到客厅“游厅示众”,一天到晚我连电脑键盘都看不见,只有望电脑兴叹,乖乖回房间写作业了。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