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 2023年河南省部编版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 2023年河南省部编版 (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6 23:57:37

文档简介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目标导学: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3.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知识构建:
理思路课堂预习: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背景:
(1)在 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 。
(2)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展开激烈争夺。
2.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3.形成:
三国同盟 1882年正式形成,由 、奥匈帝国和 组成
三国协约 20世纪初建立,由 、法国、 组成
4.影响:两大 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原因:
(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2)主要原因: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对抗。
2.导火索: 年6月28日, 事件。
3.标志:1914年7月, 向 宣战。
4.扩大:德国和俄、英、法等国很快参战, 为了自身的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战场:欧洲战场形成了西、东、南三条战线(西线是关键)。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2.转折:凡尔登战役。
(1)概况: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 的凡尔登展开阵地战。
(2)特点:有“ ”“地狱”“屠场”之称。(体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
3.扩大:1917年, 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4.俄国爆发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5.结束:1918年11月, 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的失败而结束。
6.评价:
(1)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 战争。
(2)特点:时间长、涉及国家多、范围广、规模大、造成危害大。
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潜艇、毒气弹等。
(启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使用,趋利避害。)
(3)影响:
①造成了巨大的 伤亡和 损失,给人类带来了 的灾难。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 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 地位。
③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 力量,进一步促进了 国家的民族觉醒。
【易错易混】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开始的标志是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战争的交战双方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但总体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拓展延伸: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上:巴黎和会引发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2)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发展,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3)思想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历史解释——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实力。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法国和德国都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对外投资,实力遭到削弱。
(2)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沙俄、奥斯曼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欧洲出现了诸多新兴民族国家。
(3)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运动,打击了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统治,如印度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如何避免战争(战争的启示)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
(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发扬和加强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
(4)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知识梳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原因 (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2)主要原因: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对抗 (3)直接原因(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交战 双方 (1)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主的同盟国集团←→以英国、法国、俄国为主的协约国集团 (2)战争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进程 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法两军 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挫败了德军的进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17年 的变化 (1)美国、中国、巴西等加入协约国一方 (2)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 (1)对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对欧洲: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 (3)对殖民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世界殖民体系开始陷入危机 (4)对世界格局: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关系,欧洲走向衰落,美国、日本崛起,国际关系新格局出现;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进一步推动了世界整体化进程 (5)对科技发展:因为战争的需要,科学技术得到发展,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6)对世界人民心理: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造成了极大创伤。战后,和平主义思潮和反战思想盛极一时
当堂练素养达标
一、选择题
1.(2022 辽宁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 ( )
A.争夺世界霸权 B.扼杀巴黎公社
C.维护封建统治 D.打退反法联盟
2.(2021·广东中考)如表可知 ( )
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表(单位:千万英镑)
时间 德国 奥匈 帝国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俄国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5.74 8.82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极不平衡
B.军备竞赛促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C.争夺世界霸权引发列强军备竞赛
D.两大军事集团国防预算相差无几
3.(2022·福州期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事件是 (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建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4.(2022·保定月考)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保持中立,协约国这时慷慨地提出:将奥地利所占的部分领土以及战胜土耳其后的另外一些领土分给意大利,这一诱饵很有效,意大利同意在一个月内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这说明 ( )
A.三国同盟内部矛盾尖锐
B.战争的进程因此而改变
C.国家利益影响对外政策
D.协约国胜利具有必然性
5.(2022 济宁模拟)法国作家巴比斯在《战火》中写道:“(战场上)到处散落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这段文字描述的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战役是 ( )
A.萨拉托加战役 B.约克镇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6.(2023·石家庄期末)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出现了明显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生产量(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14年9月 1917年
交战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16 25 50 15
钢 16 25 58 16
煤 346 355 851 340
A.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B.美国加入战争
C.俄国退出战争 D.德国战败
7.(2022 广东模拟)一战期间,大量青年参战导致劳动力短缺,于是法国和英国在华招募约14万华工。在此背景下,蔡和森、邓小平等青年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路。这一行动 ( )
A.提升了法国的技术水平 
B.扩大了中国青年的视野
C.改变了欧洲战场的走势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8.(2022 北京中考)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1790-1914年间欧洲主要战争中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以上;战争期间,英国国债总额提高了12倍,德国的国家负债增加了30倍。以上材料说明一战 ( )
A.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B.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告终
C.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D.结束后确立新的国际秩序
9.(2022 赤峰中考)《欧洲史》中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这里的“时代”是指资本主义时代
B.一战使传统的国际格局发生改变
C.欧洲因一战失去国际政治话语权
D.美国、俄国因参加一战实力大增
10.(2023·青岛期末)有学者针对一战指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意在说明一战( )
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结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C.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有利于被压迫地区民族解放
二、非选择题
11.(2023·保定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材料二 关于一战的起因,无论是史学、国际关系学,还是政治学,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大致有这样几种心态:一、藐视敌人,认为本国统帅英明,士兵英勇,而敌国则统帅愚蠢,士兵懦弱,因此本国必胜无疑;二、战争正义,认为人类已经堕落,只有战争才能扫荡腐朽,净化风气;三、认为可以速战速决,只需要承受短暂的痛苦,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四、放大敌国的恶意,认为它们要毁灭本国,双方是不死不休的关系,唯有战争才是唯一的解决手段;五、窗口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敌人会越来越强大,因此晚打不如早打。在这些心态的驱使下,世界最终不可避免地滑向了战争的深渊。
材料三 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四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贸易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1)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一战前人们对战争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概括战争带来的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战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目标导学: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3.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知识构建:
理思路课堂预习: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背景:
(1)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
(2)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
2.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3.形成:
三国同盟 1882年正式形成,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
三国协约 20世纪初建立,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4.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原因:
(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2)主要原因: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对抗。
2.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3.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扩大:德国和俄、英、法等国很快参战,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战场:欧洲战场形成了西、东、南三条战线(西线是关键)。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2.转折:凡尔登战役。
(1)概况: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阵地战。
(2)特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体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
3.扩大: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4.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5.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6.评价:
(1)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2)特点:时间长、涉及国家多、范围广、规模大、造成危害大。
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潜艇、毒气弹等。
(启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使用,趋利避害。)
(3)影响:
①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③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易错易混】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开始的标志是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战争的交战双方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但总体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拓展延伸: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上:巴黎和会引发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2)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发展,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3)思想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历史解释——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实力。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法国和德国都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对外投资,实力遭到削弱。
(2)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沙俄、奥斯曼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欧洲出现了诸多新兴民族国家。
(3)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运动,打击了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统治,如印度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如何避免战争(战争的启示)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
(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发扬和加强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
(4)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知识梳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原因 (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2)主要原因: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对抗 (3)直接原因(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交战 双方 (1)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主的同盟国集团←→以英国、法国、俄国为主的协约国集团 (2)战争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进程 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法两军 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挫败了德军的进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17年 的变化 (1)美国、中国、巴西等加入协约国一方 (2)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 (1)对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对欧洲: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 (3)对殖民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世界殖民体系开始陷入危机 (4)对世界格局: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关系,欧洲走向衰落,美国、日本崛起,国际关系新格局出现;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进一步推动了世界整体化进程 (5)对科技发展:因为战争的需要,科学技术得到发展,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6)对世界人民心理: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造成了极大创伤。战后,和平主义思潮和反战思想盛极一时
当堂练素养达标
一、选择题
1.(2022 辽宁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 ( A )
A.争夺世界霸权 B.扼杀巴黎公社
C.维护封建统治 D.打退反法联盟
2.(2021·广东中考)如表可知 ( C )
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表(单位:千万英镑)
时间 德国 奥匈 帝国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俄国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5.74 8.82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极不平衡
B.军备竞赛促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C.争夺世界霸权引发列强军备竞赛
D.两大军事集团国防预算相差无几
3.(2022·福州期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事件是 ( C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建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4.(2022·保定月考)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保持中立,协约国这时慷慨地提出:将奥地利所占的部分领土以及战胜土耳其后的另外一些领土分给意大利,这一诱饵很有效,意大利同意在一个月内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这说明 ( C )
A.三国同盟内部矛盾尖锐
B.战争的进程因此而改变
C.国家利益影响对外政策
D.协约国胜利具有必然性
5.(2022 济宁模拟)法国作家巴比斯在《战火》中写道:“(战场上)到处散落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这段文字描述的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战役是 ( C )
A.萨拉托加战役 B.约克镇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6.(2023·石家庄期末)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出现了明显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生产量(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14年9月 1917年
交战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16 25 50 15
钢 16 25 58 16
煤 346 355 851 340
A.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B.美国加入战争
C.俄国退出战争 D.德国战败
7.(2022 广东模拟)一战期间,大量青年参战导致劳动力短缺,于是法国和英国在华招募约14万华工。在此背景下,蔡和森、邓小平等青年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路。这一行动 ( B )
A.提升了法国的技术水平 
B.扩大了中国青年的视野
C.改变了欧洲战场的走势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8.(2022 北京中考)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1790-1914年间欧洲主要战争中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以上;战争期间,英国国债总额提高了12倍,德国的国家负债增加了30倍。以上材料说明一战 ( C )
A.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B.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告终
C.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D.结束后确立新的国际秩序
9.(2022 赤峰中考)《欧洲史》中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B )
A.这里的“时代”是指资本主义时代
B.一战使传统的国际格局发生改变
C.欧洲因一战失去国际政治话语权
D.美国、俄国因参加一战实力大增
10.(2023·青岛期末)有学者针对一战指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意在说明一战( D )
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结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C.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有利于被压迫地区民族解放
二、非选择题
11.(2023·保定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材料二 关于一战的起因,无论是史学、国际关系学,还是政治学,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大致有这样几种心态:一、藐视敌人,认为本国统帅英明,士兵英勇,而敌国则统帅愚蠢,士兵懦弱,因此本国必胜无疑;二、战争正义,认为人类已经堕落,只有战争才能扫荡腐朽,净化风气;三、认为可以速战速决,只需要承受短暂的痛苦,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四、放大敌国的恶意,认为它们要毁灭本国,双方是不死不休的关系,唯有战争才是唯一的解决手段;五、窗口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敌人会越来越强大,因此晚打不如早打。在这些心态的驱使下,世界最终不可避免地滑向了战争的深渊。
材料三 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四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贸易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1)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答: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2)据材料二,归纳一战前人们对战争的态度。
答:态度:认为战争是正义的,可以速战速决,战争是唯一的解决手段,晚打不如早打等。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概括战争带来的影响。
答:材料三:战争是残酷的,给参战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材料四:一战改变了世界格局,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开始崛起。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战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答: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