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同步练习 2023年河南省部编版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三 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同步练习 2023年河南省部编版 (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6 23:50:44

文档简介

专题三 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时空定位】
主题一 三次科技革命
比较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中期 20世纪初 正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
主要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等 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等 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
动力能源 蒸汽、煤炭 电力、石油 核能
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4)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2)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3)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主题二 经济全球化
含义 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冲破国与国的界限,使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发展 历程 新航路开辟 带来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工业革命 火车和轮船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电话、汽车、飞机的发明,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交流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进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20世纪八九 十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表现 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影响 利 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渐减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弊 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
对策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图文脉络】
【史学结论】
1.三次科技革命改进了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
4.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家国情怀】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发展科技要趋利避害,保证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3.每次科技革命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重视区域合作,与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专项演练】
1.(2023·邵阳期末)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中投入使用。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 ( )
A.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
C.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D.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动力
2.(2023·扬州期中)17世纪20年代,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垄断法》。飞梭、水力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等重大发明雨后春笋般涌出,英国进入了史上少有的发明高峰时期。这表明英国政府为工业革命提供了 ( )
A.资金条件 B.市场条件
C.技术条件 D.制度条件
3.20世纪初,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等大城市,摩天大楼开始雨后春笋般出现,而有轨电车和地铁也带来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发展。立体城市和交通的发展又促使世界上超级大城市的诞生。这主要得益于 ( )
A.蒸汽技术的新发明
B.信息技术的新发现
C.电气技术的新应用
D.航天技术的新发展
4.(2023·石家庄期末)近代以来,新的科技发明不断改变着社会,催生了很多新职业。下列职业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B.汽车司机—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C.网络管理员—汽车司机—火车司机
D.网络管理员—火车司机—汽车司机
5.经济学家彼得·狄肯在20世纪90年代写道:“(当前)对由许多个别零件组装起来的产品来说,比如一台‘美国’计算机、一台‘荷兰’电视机、一架‘德国’照相机,你既可以说它是那个地方的产品,又可以说它不是那个地方的产品。”这反映了( )
A.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B.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
C.贸易保护主义已消亡
D.大国协调与合作加强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
(1)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中机器动力是如何演进的。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不久,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机电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材料二所涉及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 据材料指出这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3)依据材料三回答,19世纪以后,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作用。
材料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下,科学技术发生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性变化……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并写出其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7.近代以来,各国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
(1)材料一中“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一概述这一事件的影响。
材料二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飞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以来促进各国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的因素。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4)依据材料三中的图二、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分别是什么国际组织 图二所示组织的成立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 这种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次国际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 根据材料四,指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们需要坚持的核心理念。专题三 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时空定位】
主题一 三次科技革命
比较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中期 20世纪初 正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
主要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等 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等 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
动力能源 蒸汽、煤炭 电力、石油 核能
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4)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2)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3)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主题二 经济全球化
含义 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冲破国与国的界限,使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发展 历程 新航路开辟 带来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工业革命 火车和轮船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电话、汽车、飞机的发明,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交流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进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20世纪八九 十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表现 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影响 利 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渐减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弊 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
对策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图文脉络】
【史学结论】
1.三次科技革命改进了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
4.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家国情怀】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发展科技要趋利避害,保证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3.每次科技革命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重视区域合作,与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专项演练】
1.(2023·邵阳期末)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中投入使用。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 ( D )
A.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
C.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D.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动力
2.(2023·扬州期中)17世纪20年代,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垄断法》。飞梭、水力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等重大发明雨后春笋般涌出,英国进入了史上少有的发明高峰时期。这表明英国政府为工业革命提供了 ( D )
A.资金条件 B.市场条件
C.技术条件 D.制度条件
3.20世纪初,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等大城市,摩天大楼开始雨后春笋般出现,而有轨电车和地铁也带来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发展。立体城市和交通的发展又促使世界上超级大城市的诞生。这主要得益于 ( C )
A.蒸汽技术的新发明
B.信息技术的新发现
C.电气技术的新应用
D.航天技术的新发展
4.(2023·石家庄期末)近代以来,新的科技发明不断改变着社会,催生了很多新职业。下列职业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A.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B.汽车司机—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C.网络管理员—汽车司机—火车司机
D.网络管理员—火车司机—汽车司机
5.经济学家彼得·狄肯在20世纪90年代写道:“(当前)对由许多个别零件组装起来的产品来说,比如一台‘美国’计算机、一台‘荷兰’电视机、一架‘德国’照相机,你既可以说它是那个地方的产品,又可以说它不是那个地方的产品。”这反映了( A )
A.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B.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
C.贸易保护主义已消亡
D.大国协调与合作加强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
(1)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中机器动力是如何演进的。
答:由人力、水力、风力到蒸汽动力。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不久,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机电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材料二所涉及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 据材料指出这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电气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等。
材料三 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3)依据材料三回答,19世纪以后,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作用。
答:目的: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作用:提高了欧美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材料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下,科学技术发生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性变化……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并写出其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标志: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影响: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使人们更快捷地获取信息,密切了个人与世界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为人类获取知识提供了新途径;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任答两方面即可)
7.近代以来,各国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
(1)材料一中“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一概述这一事件的影响。
答: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飞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以来促进各国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的因素。
答:工业革命的推动;交通运输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答: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4)依据材料三中的图二、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分别是什么国际组织 图二所示组织的成立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 这种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经济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材料四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次国际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 根据材料四,指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们需要坚持的核心理念。
答:雅尔塔会议;合作共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