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高二年级入学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下列说法:
①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向量;
②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③零向量与任意一个向量共线.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分析】根据零向量的定义、性质判断各项的正误即可.
【解答】解:由零向量定义及性质知:其方向任意,且与任意向量共线,故①错误,②③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零向量的定义及性质,属基础题.
2.已知向量=(1,2),=(3,1),则﹣=( )
A.(﹣2,1) B.(2,﹣1) C.(2,0) D.(4,3)
【分析】直接利用向量的减法的坐标运算求解即可.
【解答】解:∵向量=(1,2),=(3,1),
∴﹣=(2,﹣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基本知识的考查.
3.若复数z=(2﹣i)(4﹣i),则z的共轭复数为( )
A.﹣7﹣6i B.﹣7+6i C.7﹣6i D.7+6i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共轭复数的概念,以及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运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z=(2﹣i)(4﹣i)=7﹣6i,
∴.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共轭复数的概念,以及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运算,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公式,属于基础题.
4.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时速在[60,70)的汽车大约有( )
A.30辆 B.40辆 C.60辆 D.80辆
【分析】先求出时速在[60,70)的频率值,再乘以中数;即可得到时速在[60,70)的汽车大约有多少辆.
【解答】解:由图得:时速在[60,70)的频率为0.04×10=0.4.
所以时速在[60,70)的汽车大约有:0.4×200=80辆.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相关知识.直方图中的各个矩形的面积代表了频率,所以各个矩形面积之和为1
5.从编号为1、2、3、4的4球中,任取2个球则这2个球的编号之和为偶数的概率是( )
A. B. C. D.
【分析】所有的取法共有=6种,而2和球的编号为偶数的情况有2种,故这2个球的编号之和为偶数的概率.
【解答】解:所有的取法共有=6种,而2和球的编号为偶数的情况有2种,故这2个球的编号之和为偶数的概率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6.甲、乙、丙三人参加一次考试,他们合格的概率分别为,,,那么三人中恰有两人合格的概率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是一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三个人中恰有2个合格,包括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是互斥的,写出三个人各有一次合格的概率的积,再求和.
【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三个人中恰有2个合格,包括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是互斥的
∴三人中恰有两人合格的概率+=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出事件发生包括的所有的情况,这里的数字比较多,容易出错.
7.已知a,b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b α,则a∥α B.若a α,b β,a∥b,则α∥β
C.若α∥β,a α,b β,则a∥b D.若α∥β,a α,则a∥β
【分析】由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逐一判断四个选项得答案.
【解答】解:若a∥b,b α,则a∥α或a α,故A错误;
若a α,b β,a∥b,则α∥β或α与β相交,故B错误;
若α∥β,则α与β无公共点,又a α,则a与β无公共点,即a∥β,故D正确;
若α∥β,a α,b β,则a∥b或a与b异面,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是基础题.
8.如图所示,已知AD,BE分别为△ABC的边BC,AC上的中线,=,=,则=( )
A.+ B.+ C.﹣ D.﹣+
【分析】=+=+=+(+)=++,以此可求得.
【解答】解:根据图形得=+=+=+(+)=++,所以=+.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线性运算,考查数学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二.多选题(共3小题)
9.若a,b∈R,且(a+i)i=b+i,则( )
A.a=1,b=1 B.a=﹣1,b=1 C.a=1,b=﹣1 D.a=﹣1,b=﹣1
【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复数相等即可得出.
【解答】解:a,b∈R,且(a+i)i=b+i,
则﹣1+ai=b+i,∴b=﹣1,a=1,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复数相等,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0.棱台具备的特点有( )
A.两底面相似 B.侧面都是梯形
C.侧棱都相等 D.侧棱延长后都交于一点
【分析】根据棱台的定义、结构特征直接求解.
【解答】解:根据棱台的定义知:
棱台的两底面相似,故A正确;
棱台的侧面都是梯形,故B正确;
棱台的侧棱长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棱台的侧棱延长后都交于一点,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棱台的特点,考查棱台的定义、结构特征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是基础题.
11.如图,在四面体PABC中,AB=AC,PB=PC,D,E,F分别是棱AB,BC,CA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A.BC∥平面PDF B.DF⊥平面PAE
C.平面PDF⊥平面PAE D.平面PDF⊥平面ABC
【分析】由DF∥BC,能证明BC∥平面PDF,可判断A;由已知推导出AE⊥BC,PE⊥BC,从而BC⊥平面PAE,进而DF⊥平面PAE,可判断B;由DF⊥平面PAE,推导出平面PDF⊥平面PAE,可判断C;由已知得平面PAE⊥平面ABC,从而平面PDE与平面ABC不垂直,可判断D.
【解答】解:∵P是等边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PB=PC,
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
∴DF∥BC,∵DF 平面PDF,BC 平面PDF,∴BC∥平面PDF,故A正确;
选项B:∵正四面体PABC,∴△ABC和△PBC均为等边三角形,
又E为BC的中点,∴AE⊥BC,PE⊥BC,
∵AE∩PE=E,AE、PE 平面PAE,∴BC⊥平面PAE,即选项B正确;
对于C:∵DF⊥平面PAE,且DF 平面PDF,∴平面PDF⊥平面PAE,故C正确;
选项D:过点P作PO⊥平面ABC,垂足为O,则O为△ABC的中心,
∴O在AE上,且AO=AE,
设AE与DF的交点为M,连接PM,则AM=AE,
∴O,M不重合,
∴平面PDF与平面ABC不垂直,即选项D错误.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12.为了了解参加运动会的2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取了20名运动员的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就这个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2000名运动员是总体
B.所抽取的20名运动员是一个样本
C.样本容量为20
D.每个运动员被抽到的机会相等
【分析】根据抽样方法、总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知,2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是总体,所以A错误;
所抽取的20名运动员的年龄是一个样本,所以A错误;
样本容量是20,所以C正确;
每个运动员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所以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方法、总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定义与应用问题,是基础题.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3.﹣4+5i+(i﹣2)2= ﹣1+i .
【考点】复数的运算.版权所有
【解答】解:﹣4+5i+(i﹣2)2=﹣4+5i+i2﹣4i+4=﹣4+5i﹣1﹣4i+4=﹣1+i.
故答案为:﹣1+i.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是基础题.
14.已知、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k2+(1﹣k)和=2+3是两个共线向量,则实数k= ﹣2或 .
【分析】由向量共线可得k2+(1﹣k)=λ(2+3),进而可得(k2﹣2λ)+(1﹣k﹣3λ)=,故k2﹣2λ=0,且1﹣k﹣3λ=0,联立消掉λ可解k值.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k2+(1﹣k)=λ(2+3),
整理可得(k2﹣2λ)+(1﹣k﹣3λ)=,
因为,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所以k2﹣2λ=0,且1﹣k﹣3λ=0,
解得k=﹣2或k=
故答案为:﹣2或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向量和共线向量,涉及方程组的解法,属基础题.
15.某钢木家具厂为某游泳比赛场馆生产观众座椅.质检人员对该厂生产的2500套座椅进行抽检,共抽检了100套,发现有5套次品,则该厂生产的2500套座椅中大约有 125 套次品.
【分析】根据n次独立重复实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定义可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该厂生产的2500套座椅中大约有2500×=125套次品,
故答案为:125.
【点评】本题考查n次独立重复实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属于基础题.
16.在△ABC中,BD为∠ABC的平分线,AB=3,BC=2,,求sin∠ABD的值.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余弦定理,求出A,再结合BD为∠ABC的平分线,即可求解.
【解答】解:∵AB=3,BC=2,,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BC==,
∵A∈(0,π),
∴,
∵BD为∠ABC的平分线,
∴,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考查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
二.解答题(共6小题)
17.如图,已知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E、F分别是PA、BD上的点且E、F分别是PA、BD的中点.求证:EF∥平面PBC.
【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版权所有
【解答】证明:∵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
E、F分别是PA、BD上的点且E、F分别是PA、BD的中点,
∴AC∩BD=F,∴EF∥PC,
∵EF 平面PBC,PC 平面PBC,
∴EF∥平面PBC.
【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18.设A,B,C,D为平面内四点,且A(1,3),B(2,﹣2),C(4,﹣1).
(1)若,求D点坐标;
(2)设向量,若与平行,求实数k的值.
【考点】向量相等与共线;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版权所有
【解答】解:(1)设D(x,y).∵,
∴(2,﹣2)﹣(1,3)=(x,y)﹣(4,﹣1),
化为(1,﹣5)=(x﹣4,y+1),
∴,解得,
∴D(5,﹣6).
(2)∵==(1,﹣5),==(4,﹣1)﹣(2,﹣2)=(2,1).
∴k =k(1,﹣5)﹣(2,1)=(k﹣2,﹣5k﹣1),+3=(1,﹣5)+3(2,1)=(7,﹣2).
∵与平行,
∴7(﹣5k﹣1)﹣2(k﹣2)=0,解得k= .
∴k= .
【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定理,属于基础题.
19.某数学兴趣小组共有5名学生,其中有3名男生A1、A2、A3,2名女生B1、B2,现从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参加比赛.
(1)问共有多少个基本事件(列举说明)?
(2)抽取的学生恰有一男生一女生的概率是多少?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版权所有
【解答】解:(1)(A1,A2)、(A1,A3)、(A1,B1)、(A1,B2)、(A2,A3)、(A2,B1)、(A2,B2)、(A3,B1)、(A3,B2)、(B1,B2)共10个;
(2)记事件“抽取的学生恰有一男生一女生”为A,则A包含基本事件(A1,B1)、(A1,B2)、(A2,B1)、(A2,B2)、(A3,B1)、)(A3,B2)共6个,因此.
【点评】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1)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2)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20.已知三棱锥P﹣ABC中,PC⊥底面ABC,AB=BC,D、F分别为AC、PC的中点,DE⊥AP于E.
(Ⅰ)求证:AP⊥平面BDE;
(Ⅱ)求证:平面BDE⊥平面BDF.
【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版权所有
【解答】解:(Ⅰ)∵PC⊥底面ABC,BD 底面ABC,
∴PC⊥BD;
又AB=BC,D为AC的中点,
∴BD⊥AC,PC∩AC=C,
∴BD⊥平面PAC,PA 平面PAC,
∴PA⊥BD,又DE⊥AP,BD∩DE=D,
∴AP⊥平面BDE;
(Ⅱ)由AP⊥平面BDE知,AP⊥DE;又D、F分别为AC、PC的中点,
∴DF是△PAC的中位线,∴DF∥AP,∴DF⊥DE,即∠EDF=90°,
由BD⊥平面PAC可知,DE⊥BD,DF⊥BD,∠EDF为平面BDE与平面BDF的二面角,又∠EDF=90°,
∴平面BDE⊥平面BDF.
【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应用,考查面面垂直的定义的应用,考查推理与证明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1.在△ABC中,已知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2c2=(2a﹣b)a+(2b﹣a)b.
(1)求角C的大小;
(2)求2cosA+2cosB的最大值.
【考点】余弦定理.版权所有
【解答】解:(1)由2c2=(2a﹣b)a+(2b﹣a)b,
化简得,a2+b2﹣c2=ab,
则cosC==,
由于0<C<π,则C=;
(2)由C=,则A+B=,
可令A=,B=(﹣<α<),
则2cosA+2cosB=2[cos()+cos()]
=2(cosα+sinα+cosα﹣sinα)
=2cosα,
由﹣<α<,则<cosα≤1,
当α=0,即A=B=C=,2cosA+2cosB取得最大值2.
【点评】本题考查余弦定理及运用,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注意运用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考查余弦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22.某校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项课题实验,乙班为实验班,甲班为对比班,甲、乙两班均有50人,一年后对两班进行测试,成绩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总分:150分).
表1
成绩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频数 4 20 15 10 1
表2
成绩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频数 1 11 23 13 2
(1)现从甲班成绩位于[90,120)内的试卷中抽取9份进行试卷分析,用什么抽样方法更合理?并写出最后的抽样结果.
(2)根据所给数据可估计在这次测试中,甲班的平均分是101.8,请你估计乙班的平均分,并计算两班平均分相差几分.
【解答】解:(1)因为[90,120)内共有3段数据,且3段成绩有明显的差异,所以用分层抽样方法更合理;
在[90,100),[100,110),[110,120),共有20+15+10=45(人),
从中抽取9人,抽样比为=,
在[90,100)中应抽取20×=4(人),
在[100,110)中应抽取15×=3(人),
在[110,120)中应抽取10×=2(人),
(2)估计乙班的平均分数为=×(85×1+95×11+105×23+115×13+125×2)=105.8(分),
所以两班的平均分相差约为105.8﹣101.8=4(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联表与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数据分析与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海口嘉勋高级中学 8.如图所示,已知 AD,BE 分别为△ABC 的边 BC,AC 上的中线, = , = ,则 =( )
2023 年 9 月高二年级开学考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小题,每题 5分,共 40分)
1.下列说法:
①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向量;②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③零向量与任意一个向量共线.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A. + B. + C. ﹣ D.﹣ +
A.0 B.1 C.2 D.3
2.已知向量 =(1,2), =(3,1),则 ﹣ =( )
二、多选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A.(﹣2,1) B.(2,﹣1) C.(2,0) D.(4,3) 全部选对的得 5分,部分选对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分)
9.若 a,b∈R,且(a+i)i=b+i,则( )
3.若复数 z=(2﹣i)(4﹣i),则 z 的共轭复数为( )
A.a=1 B.a=﹣1 C. b=1 D. b=﹣1
A.﹣7﹣6i B.﹣7+6i C.7﹣6i D.7+6i
10.棱台具备的特点有( )
4.200 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时速在[60,70)的汽车大约有( )
A.两底面相似 B.侧面都是梯形
C.侧棱都相等 D.侧棱延长后都交于一点
11.如图,在四面体 PABC 中,AB=AC,PB=PC,D,E,F 分别是棱 AB,BC,CA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成立
的是( )
A.30 辆 B.40 辆 C.60 辆 D.80 辆
5.从编号为 1、2、3、4 的 4 球中,任取 2 个球则这 2 个球的编号之和为偶数的概率是( )
A. B. C. D.
A.BC∥平面 PDF B.DF⊥平面 PAE
6.甲、乙、丙三人参加一次考试,他们合格的概率分别为 , , ,那么三人中恰有两人合格的概率是( ) C.平面 PDF⊥平面 PAE D.平面 PDF⊥平面 ABC
12.为了了解参加运动会的 2000 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取了 20 名运动员的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就这个问
A. B. C. D.
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7.已知 a,b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 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0 名运动员是总体
A.若 a∥b,b α,则 a∥α B.若 a α,b β,a∥b,则 α∥β
B.所抽取的 20 名运动员是一个样本
C.若 α∥β,a α,b β,则 a∥b D.若 α∥β,a α,则 a∥β
C.样本容量为 20
D.每个运动员被抽到的机会相等
1 / 2
{#{QQABCQKEggCAAhAAAQhCEQEQCgAQkAGACAoGQAAEsAAAARFABCA=}#}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
2 20(12 分).已知三棱锥 P﹣ABC 中,PC⊥底面 ABC,AB=BC,D、F 分别为 AC、PC 的中点,DE⊥AP 于 E. 13. ﹣4+5i+(i﹣2) = .
(Ⅰ)求证:AP⊥平面 BDE;
14.已知 、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k2 +(1﹣ k) 和 =2 +3 是两个共线向量,则实数 k
(Ⅱ)求证:平面 BDE⊥平面 BDF.
= .
15.某钢木家具厂为某游泳比赛场馆生产观众座椅.质检人员对该厂生产的 2500 套座椅进行抽检,共抽检了 100
套,发现有 5 套次品,则该厂生产的 2500 套座椅中大约有 套次品.
16.在△ABC 中,BD 为∠ABC 的平分线,AB=3,BC=2, ,求 sin∠ABD 的值 .
四、解答题(本题共 6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 分).如图,已知点 P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E、F 分别是 PA、BD 上的点且 E、F 分别
是 PA、BD 的中点.求证:EF∥平面 PBC. 21(12 分).在△ABC 中,已知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且 2c2=(2a﹣b)a+(2b﹣a)b.
(1)求角 C 的大小;
(2)求 2cosA+2cosB 的最大值.
22(12 分).某校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项课题实验,乙班为实验班,甲班为对比班,甲、乙两
班均有 50 人,一年后对两班进行测试,成绩分别如表 1 和表 2 所示 (总分:150 分).
表 1
18(12 分).设 A,B,C,D 为平面内四点,且 A(1,3),B(2,﹣2),C(4,﹣1). 成绩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若 ,求 D 点坐标; 频数 4 20 15 10 1
(2)设向量 ,若 与 平行,求实数 k 的值. 表 2
成绩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频数 1 11 23 13 2
19(12 分).某数学兴趣小组共有 5 名学生,其中有 3 名男生 A 、A 、A ,2 名女生 B 、B ,现从中随机抽取 2 (1)现从甲班成绩位于[90,120)内的试卷中抽取 9 份进行试卷分析,用什么抽样方法更合理?并写出最后1 2 3 1 2
名学生参加比赛. 的抽样结果.
(1)问共有多少个基本事件(列举说明)? (2)根据所给数据可估计在这次测试中,甲班的平均分是 101.8,请你估计乙班的平均分,并计算两班平均分
(2)抽取的学生恰有一男生一女生的概率是多少? 相差几分.
2 / 2
{#{QQABCQKEggCAAhAAAQhCEQEQCgAQkAGACAoGQAAEsAAAARF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