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是个礼法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主刑辅的社会,中国古代的刑这一概念兼有法与罚两种含义。秦王朝的“严刑峻法”使秦朝迅速灭亡,也使汉朝面临危机。此时,董仲舒适应历史需要,以孔孟思想为基础,吸收诸家学说,创造了一个新的儒家理论体系。在法律方面,他提出“德主刑辅”的主张,用“软硬两手”代替“专制刑治”。据此,董仲舒认为,官吏应该“据法听讼”和“依法刑人”,但他更侧重倡导“据义行法”和“春秋决狱”。“春秋决狱”亦称“经义决狱”,其特点是司法者不是引用正式的法律条文断罪,而是凭借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来判案;被引用的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尤其是孔子所辑的《春秋》最为常用,故名“春秋决狱”。“春秋决狱”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最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它促动了法律儒家化的“礼法融合”。其表现为法律适用中的礼法融合和审判方法上的礼法融合。“春秋决狱”在法律适用上改变了以往依照客观情况“一刀切”的司法方式,采取根据不同案件情形区别对待;在审判方法上改变了秦以来客观主义审判方法,开始特别重视对行为人主观心理动机因素的衡量。当法律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并最终将经义法律化,即以礼入法。但春秋决狱也有其弊端,即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春秋决狱”之后,更加推动了人们引用儒家经义来注解法律的活动。随着“引经注律”的不断发展,唐朝统治者在法律中渗透了大量的礼教的精神内容,即唐代不少的法律是根据礼义制定的。特别是《唐律疏议》,成为我国古代文献中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又较早的典型之作。作为古代法典的代表,它集前代立法之大成。它不仅是以经立法的结晶,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
清末的法律改革,实际上清政府是假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法之名,而行修律之实。为此,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把原有的“一准乎礼”的立法原则向“一准于法”的立法原则上改变,修改了很多涉及伦理道德的规则。他们的主张是,法律是国家的制裁,而道德是内在的制裁,因此道德的事情不能规定在法律中。但他们并非完全不考虑道德因素,只是将道德与法律分开。与此相反,礼教派主张,礼是刑法之本,伦理纲常应该是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原则,如果失掉这个根本,刑法则失掉了固有的社会的基础。清末的“礼法之争”使得清末的修律采用了西方的法典体例和立法技术,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贯彻刑罚人道主义,划清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也使中国传统的礼刑关系到此发生了突变。尽管立法的指导思想不能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把伦纪纲常礼教放在首位,但法律已经以独立的身份出现,表现出很强的法律自身独立的价值理念。21*cnjy*com
(摘编自李玮《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法”考证》)
1.下列表述,不能体现“礼法结合”思想的一项是
A.鉴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历史事实,董仲舒适应历史的需要,提出“德主刑辅”的主张,认为既应该依法断案,更倡导“据义行法”。
B.董仲舒认为应该用“软硬两手”代替“专制刑治”,他的凭借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来判案的“春秋决狱”就是出自这一思想。
C.董仲舒为了使社会的法制建设适应历史需要,认为官吏断案应“据法听讼”和“依法刑人”,不否认法律条文在断案中的作用。
D.虽然“春秋决狱”更注重于礼的作用,但它促动了法律儒家化的“礼法融合”,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发展进程中有着很大的贡献。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司法者引用《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儒家经典判案,而《春秋》最为常用,所以有了“春秋决狱”这一称法。
B.“春秋决狱”所表现出的审判方法上的礼法融合,改变了秦以来客观主义的审判方法,开始特别重视对行为人主观心理动机因素的衡量。
C.“春秋决狱”的弊端是当法律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并最终将经义法律化,即以礼入法,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
D.“春秋决狱”推动了人们引用儒家经义来注解法律的活动,唐朝统治者就在法律中渗透了大量礼教的精神内容,不少法律是依礼义而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处理案件时,“春秋决狱”改变了以往依照客观情况“一刀切”的司法方式,对不同案件区别对待,体现了法律适用中的“礼法融合”。
B.《唐律疏议》集前代立法之大成,是立法的结晶和我国古代法典的代表,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将法和礼的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的典型之作。
C.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主张将道德与法律分开,认为法律是国家的制裁,而道德是内在的制裁,因此道德的事情不能规定在法律中。21cnjy.com
D.清末“礼法之争”的结果,使中国传统的礼刑关系发生了突变,法律已经以独立的身份出现,这种法律自身独立有利于社会的法制建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陈情表》原文,省略)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摘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jiào,改嫁。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www-2-1-cnjy-com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刘终,服阕 阕:丧服
B.孔明言教何碎 碎:失败
C.可次齐桓 次:并列
D.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 密:暗中
5.对文中划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B.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C.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D.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密从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再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至忧思成疾。
B.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陈情表》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5分)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5分)
(二)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8--9题。
秋思赠远(其一)
【唐】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8.王涯在诗中主要用什么手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月”,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 逍遥游》中作者认为“至人无己, , 。”才能“无待”,从而达到逍遥的境界。
(2)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在《上李邑》一诗中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的这两句诗源自庄子《逍遥游》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3)庄子在《逍遥游》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赞宋荣子能够坦然地面对世人的赞誉与非议时用了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老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
他开始有些慌乱,但随即惊讶地说:“东西 ……什么东西 我不明白您在说些什么。”
“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 ”卡尔先生冷冷地说。
阿尔弗雷多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我不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送进监狱。”卡尔先生说着,向电话走去,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
阿尔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妈妈一定在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想象着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他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前把他接回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
“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 ”他脸上毫无表情。
“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希金斯太太大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
见此情景,卡尔先生一下子怔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方。
“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 ”她很从容地问。
“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
“你干吗要干这种事 ”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
“我需要钱,妈妈。”
“钱 你要钱有什么用 跟坏孩子学坏吗 ”
希金斯太太在阿尔弗雷多肩上轻轻拍了拍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像她非常理解他那样,然后说:“要是你愿意听我一句话的话……”语气坚定,但忽然又停住了,她把头转到了一边,好像不该再往下说了。
“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 ”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依然笑容可掬地望着卡尔先生。
“我 我本想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
“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
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神情那么和蔼可亲。
“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他带回去,”她补充道,“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头脑的没几个。”
卡尔先生原以为希金斯太太会被吓得六神无主,一边流着泪,一边为她儿子求情,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内疚。21教育网
“当然可以,”他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您看这样行吗,希金斯太太 ”
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走出杂货铺,希金斯太太迈着大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俩人都默默无话。过了一会儿,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
“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
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
“你不是好孩子,阿尔弗雷多,你为什么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没完没了地闯祸呢 上帝饶恕他吧!你还傻愣着干什么 快睡去吧。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说完她进了厨房。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卡尔先生知道阿尔弗雷多干偷盗的勾当已经很久了,但他并没有早一点提醒、阻止他,这种等待他人多行不义之后再给予严惩的做法是十分阴险卑鄙的。
B.希金斯太太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可能是不想让阿尔弗雷多的爸爸因儿子不断闯祸而痛苦。
C.阿尔弗雷多是小说中具有线索作用的人物,小说的情节是由他的偷窃行为引起的,卡尔先生和妈妈的言行也是通过他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的。
D.小说结尾几段通过对母亲喝茶的情景和阿尔弗雷多心理活动的描写,含蓄地表现了唯有母亲心如刀绞般的疼痛,才能唤醒误入迷途的孩子这一主题。2·1·c·n·j·y
E.富有变化美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不同场景之下人物的心理、言行皆有不同,而小说的主题也就蕴含在这前后的比照中,耐人寻味。
(2)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主要作用。(6分)
(3)小说中的希金斯太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题目是“别难过,妈妈”,也有版本将其译为“另一个妈妈”,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文化老人的陨落。
王世襄生于1914年。他的曾祖父、祖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都曾是朝中大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名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较为精通,但是他更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如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然而,他的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并没有被一般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京城可算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平生头一次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研究与发展。
即使是“雕虫小技”,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像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也都非常精深。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舞乐、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1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1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中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他父亲的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最终没收了杨宁史的240件青铜器,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全部拍卖回流到社会。王世襄最终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致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幅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斯是陋室。2-1-c-n-j-y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2003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他们俩的墓穴中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人物传记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
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 【来源:21cnj*y.co*m】
C.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了他豁达的性情。
D.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雕虫小技”,《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是其成就的代表作。[]
E.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21世纪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2)文章写了王世襄的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6分)
(3)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玩都玩不好,还有能把工作干好的吗?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6分)
(4)这篇传记的标题是“学问源于乐趣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宝最终散尽”,既概括出了王世襄的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学问与乐趣”“藏与散”这两组关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经过一年多的侦查,夏某涉嫌诈骗一案终于 ,夏某共涉嫌诈骗金额达1800余万元。
②美国和西方已 ,准备在叙利亚实施“假道伐虢”之计,即试图假借讨伐ISIS,达到消灭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目的。 21*cnjy*com
③柯震东在吸毒 之后依靠经纪人柴智屏的帮助迅速进行了危机公关,但明显挡不住众多代言厂商要与柯震东解除代言。
A.图穷匕见 东窗事发 水落石出 B.水落石出图穷匕见 东窗事发
C.水落石出 东窗事发 图穷匕见 D.东窗事发 图穷匕见 水落石出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雾霾天气极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雾天中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等污染是诱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发作的主要因素。21·cn·jy·com
B.随着南海岛屿争端的日益激化,使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南海的掌控力度加大,有媒体报道发现中国正在在多个礁石上进行填海造地活动,这被认为是建造军事基地的前兆。
C.中国大陆消费者虽然无缘前两批上市地区,但是在十一黄金周之前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已经获得了入网许可。
D.客观的说,过去外界一直以为东亚最大的冲突点是中日钓鱼岛之争,但事实上中韩之间的苏岩礁和日向礁之争也是相当激烈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论语·季氏》讲:“诗可以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怨”只是四个作用里的一个,而且是末了一个,明确地规定了“诗可以怨”的观念。可是, 既然“穷苦之言易好”,那么,要写好诗就要说“穷苦之言”。不幸的是,“憔悴之士” 才能说“穷苦之言”。
①没有人不愿意作出美好的诗篇 ②没有人不愿意取巧省事
③假如他能够避免 ④何况他不至于损害旁人
⑤没有人愿意饱尝愁苦的滋味 ⑥即使他缺乏才情
A.⑤①②③⑥④ B.⑤③①⑥②④ C.②④①⑥⑤③ D.③⑥④⑤①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 ( http: / / www.21cnjy.com ),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 ① ,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 ② ,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未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 ③ ,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
17.下图是某市“绿箱子废旧手机回收平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程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此图向广大市民介绍废弃手机回收的整个流程,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要求:字数不超过90字。(5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高二(15)班将每周三设为正装日,男女生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都要着正装上学,要求:男生穿西装打领带,女生黑色丝袜配高跟鞋。换了一身正装,男生更加阳光帅气,女生更加优雅端庄。上课时坐姿比以前更端正,不打瞌睡了,趴着上课的少了,以前上课爱耍手机,现在注意力更集中,去食堂吃饭也不狼吞虎咽了……这种“正装蝴蝶效应”,恰恰彰显了“优雅教育魅力”。【出处:21教育名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答非所问。这一项没有体现“礼法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原文中看,董仲舒认为官吏应该“据法听讼”和“依法刑人”,只是体现了“法”这一思想,并没有涉及到“礼”。)
2.C(信息整合错误。从原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看,“但春秋决狱也有其弊端,即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这句话单独成句,是另有所指。只能说“当法律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这一做法中可能有加大司法随意性的问题存在,但不能把“最终将经义法律化,即以礼入法”这些“春秋决狱”产生的影响也看作是弊端。)
3.B(理解分析有误。说“将法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礼的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分析不恰当。原文是“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不是“处理得最为合理”。再从原文“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等文字来看,这部书是偏重于礼的。)
4、C 5、B
6.D“表明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有误。李密想入朝为官,并希望得到升迁,但因朝廷中无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调任汉中太守。他心怀不满,作诗发牢骚。
7.(1)(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研究学问忘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 (“讲学”“师”、“方”为1分,文意2分)
(2)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白”、“以”、宾语前置各1分,文意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3)①遇事沉着冷静,大方从容。得知阿尔弗雷多闯祸后,没有被吓得六神无主,流泪求情,而是大方地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与卡尔先生握手、交谈。②保护孩子尊严,教育孩子有方。在阿尔弗雷多闯祸后,不是怒气冲冲地当着卡尔先生的面训斥他,而是平静地询问,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给恐惧中的孩子以安慰,维护孩子的自尊。③敢于担当,坚强。为闯祸的儿子解围,独自承担伤感和恐惧。(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观点和分析各1分;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4)观点一:“别难过,妈妈”更合适。
理由:①“别难过,妈妈”,具有强烈的抒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突出了妈妈对我的影响力、感召力,既表达了阿尔弗雷多看到妈妈紧张、失魂落魄的样子后愧疚、痛苦、悔恨的心理;又传达出更为丰富的言外之意:“妈妈”的伟大之举,让“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了做人的责任,真正地长大了。②小说情节是以“阿尔弗雷多”为主体来展开的,而“别难过,妈妈”是阿尔弗雷多的心里话,以此为题目正与此保持一致。③以“别难过,妈妈”为题目,在结构上与结尾“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相呼应,浑然一体,体现了小说结构的完整性。
观点二:“另一个妈妈”更合适。
理由:①从情节上说,小说主要写了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眼中两个妈妈的形象,用“另一个妈妈”为题目,突出了我对妈妈言行的意外,使妈妈这一形象更丰满。②从主题上看,小说意在表现“妈妈”的伟大。妈妈来到之前我对妈妈的想象与妈妈到来时我看到的妈妈形象相对比,妈妈的“从容冷静”与“失魂落魄”相对比,意在告诉人们:母亲虽然柔弱,却能在孩子闯祸时,勇敢地担当起所有的责任,坚强地面对所有未知的恐惧,无私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使其长大成人。这就是一个平凡母亲的伟大。③从结构上看,与“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相照应,突出我对妈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
(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13、B 14、D15、 B
16、①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的遭遇 ②那中国诗歌史定将黯然失色 ③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
17、登录“绿箱子网”,选择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价格及回收商,将旧手机快递至回收商,回收成功后可换取绿E币或现金,绿E币还可兑换日用品。轻松点击,环保又受益,大家赶快行动吧!
18、略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彭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感恋双亲,思念至深,以至忧思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而闻名。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边,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有空闲的时间他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无人奉养,于是没有接受任命。于是上奏章说:【版权所有:21教育】
…………(《陈情表》译文省略)
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密这个名士,不是徒有虚名。”于是收回对他的任命。后来祖母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又一次)司空张华问李密:“安乐公这人怎样 ”李密说:“可以说仅次于齐桓公。”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候,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此可知他俩的成败原因是一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具体琐碎 ”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间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说得好。?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他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调回京城任职,可是他在朝中没有靠山,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自认为失去了很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李密在诗的末章说:“人们也都说过这样的话,有因才会有缘。(当官的人)皇宫中如果没有权势的朝臣做靠山,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君主在上,心里是清清楚楚的,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武帝对此很生气,都官从事等(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李赐、一个叫李兴。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