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六章 自然灾害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六章 自然灾害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8 16:5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  )
①夏季暴雨集中   ②城市化水平高
③地势低平   ④春季台风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要解决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需采取的措施有(  )
①修建水库   ②加固沿海大堤
③人工降水   ④修建入海新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陇东黄土高原是以雨养农业(仅靠自然降水作为水分来源的农业生产)为主的半干旱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其中土壤干旱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下图示意该地3月上旬至11月上旬降水量及土壤0~100厘米含水量的旬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该地区干旱最严重的时段是(  )
A.3月上旬至4月下旬   B.5月下旬至6月下旬
C.7月下旬至8月下旬   D.9月中旬至11月上旬
4.初春季节,土壤含水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解冻   B.降水较多
C.引水灌溉   D.地下水上涌
  飓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热带气旋(大气做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伴有强风和暴雨。广阔的洋面、充足的热量和地转偏向力等条件是飓风形成的关键。墨西哥湾沿岸平原经常受到来自北大西洋飓风的影响,墨西哥湾水温比同纬度的大西洋水温高出2~3℃,飓风在经过墨西哥湾时,强度发生显著变化。下图为墨西哥湾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5.飓风在经过墨西哥湾时的强度变化及原因是(  )
A.增强 水温高,增温明显
B.增强 地转偏向力增强
C.减弱 下垫面摩擦力大   
D.减弱 地转偏向力减弱
6.飓风登陆后,墨西哥湾沿岸平原最易发生的灾害是(  )
A.地震   B.滑坡   
C.泥石流   D.洪涝
  2021年11月6日大连市气象台提醒市民:11月7日至9日,我市自西北向东南有一次明显雨雪、大风和强降温天气过程(降温幅度10℃到14℃,最低温度降至0℃到2℃)。11月9日辽宁气象台宣布,11月7日到11月9日的这场大雪已是1905年沈阳气象台设立以来的最强暴雪过程。11月8日,内蒙古通辽连续发布3次暴雪红色预警,短短12小时内,通辽最大积雪深度已达50厘米,堪称百年不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此次天气过程可能带来(  )
A.台风灾害   B.寒潮灾害
C.洪涝灾害   D.干旱灾害
8.推测此次天气过程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改善空气质量
②有利于室外广告牌等悬挂物的更新
③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④温室大棚等遭受损害,造成农业损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人员伤亡较少;经济损失较小,而5月21日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的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地震造成3死28伤,损坏房屋13 090间。完成下题。
9.与云南大理州相比,青海果洛州地震损失较小的原因是(  )
A.科学的预警机制   B.当地经济发达
C.震中附近人口少   D.地震烈度较小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三题。
10.我国地震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  )
A.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
B.类型齐全的特点
C.爆发频繁的特点
D.规模巨大的特点
11.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
C.降雨分配不均,暴雨集中     
D.温差较大,岩石破碎
12.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塌方
  下图为“某种类型灾害现场图”。完成下面两题。
13.图中灾害类型是(  )
A.干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面沉降
14.该类型灾害(  )
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
C.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
D.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 (km2) 平均坡 度(°) 流域落 差(m) 植被覆 盖率(%)
① 5.3 24.3 537.2 15.7
② 2.7 30.1 670.3 19.6
③ 20.0 40.8 1 353.7 13.2
④ 4.5 26.1 384.7 20.5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完成下面两题。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15.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太阳活动   B.降水量大小
C.光照强度   D.风力强弱
  2020年9月15日6时40分,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白坡彝族乡突发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冲进白坡乡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导致大批人员被困。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7.诱发此次泥石流灾害的因素最可能是(  )
A.暴雨洪涝   B.地势陡峭
C.山石松动   D.植被破坏
  受极端强降水天气影响,2021年7月河南省多市县发生洪涝灾害,26日河南卫辉城区的主干道成了救援船只的水路。下图是该主干道部分路段航拍图。完成下面两题。
18.航空遥感,尤其是无人机遥感在抗洪救灾中可发挥的作用是  (  )
A.预报暴雨发生时间   B.预报天气变化过程
C.勘察地表水位高低   D.获取被淹没的范围
19.面对洪涝灾害,下列当地普通居民的避灾做法正确的是(  )
A.立刻下水游泳,选择高处避险
B.一旦积水进屋,及时切断电源
C.爬上电线杆或铁塔,等待救援
D.撤离时返回家中寻找贵重物品
  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四川西昌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完成下题。
2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  )
①水库大坝变形监测   ②沙尘影响范围监测
③汽车无人驾驶系统   ④台风登陆地点预判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0分。)
21.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下图)和“我国某市某年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3分)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
我国某市某年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单位:mm)
年平均 降水量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 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 年平 均蒸 发量
城市 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 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5
(1)Ⅰ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灾害;与其他地区相比,Ⅳ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    的特点。(2分)
(2)地震灾害是破坏力极强的一种自然灾害,世界上主要的两个地震带是     地震带和        地震带。当地震发生时在陆地上的人们首先感受到的地震波是    。(3分)
(3)Ⅰ地区夏半年出现的台风是影响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有益的影响,试说明其主要表现。(2分)
(4)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城市内涝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6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2019年某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下图为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图。
(1)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       。(1分)
(2)影响寒潮影响范围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单选)。(1分)
A.地势的高低   B.冬季风势力的强弱
C.森林覆盖率的大小   D.气压中心的位置
(3)描述北京冬季受寒潮影响时的天气特征。(3分)
(4)简述寒潮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危害。(4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1年7月中旬,河南省郑州市遭遇强降雨,造成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郑州市大部分地区因地势原因不易排水,最低海拔低于黄河河堤。相关部门通过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受灾范围,及时进行抢救和灾后恢复。下图为郑州市水系图。
(1)说出郑州市的地势特征。(2分)
(2)推测此次郑州市特大洪灾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3)列举洪水灾害的防避措施。(4分)
24.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1)说明古乡沟常有泥石流爆发的原因。(6分)
(2)说明我国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特点。(4分)
(3)简述泥石流带来的主要危害。(6分)
答案全解全析
1.B 题干问的是自然原因,排除②。台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且海河流域台风较少,排除④。海河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海河流域的中下游为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出现洪涝灾害,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
2.B 在中上游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蓄积洪水,有利于缓解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①符合题意;加固沿海大堤,只能防海浪和海潮,对解决洪涝灾害意义不大,②不符合题意;人工降水是增加降水,可以缓解旱灾,对解决洪涝灾害意义不大,③不符合题意;修建入海新河,可以增加排洪能力,从而缓解海河流域洪涝灾害,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B。
3.B 由材料可知,陇东黄土高原的土壤干旱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所以,干旱最严重的时段,是土壤含水量最小的时段,并不是降水量最小的时段。依据图示信息可知,5月下旬至6月下旬,土壤含水量最小,故B选项正确。
4.A 陇东黄土高原地处内陆,是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半干旱地区,但雨水主要来自夏季,初春季节土壤较高的含水量主要来自地表积存的降雪融化及土壤解冻,A正确;该季节并非雨季,据图也可知,3月的降水量很小,B错误;该地农业生产仅依靠自然降水作为水分来源,不进行引水灌溉,C错误;地下水是否上涌,与地质地形条件有关,且无明显的时令性,D错误。
5.A 飓风在经过墨西哥湾时,由于墨西哥湾水温较高,飓风强度会有所增强;因为下垫面依旧是海洋,摩擦力保持不变;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飓风强度,故A选项正确。
6.D 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地势比较低平,排水不畅,飓风经过时伴有暴雨,因此当飓风登陆后,该地区最易发生洪涝灾害。
7.B 依据材料中信息,此次天气过程导致沈阳、通辽等城市出现大风、强降温和暴雪等天气,故可能带来寒潮灾害,B选项正确。
8.C 大风可以吹散污染物,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①正确;大风可能会吹坏室外广告牌等悬挂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②错误;大雪会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③正确;大风会吹倒温室大棚,大雪会压塌温室大棚,造成农业损失,④正确。故选C。
9.C 青藏高原属于高寒气候区,生态环境恶劣,地广人稀,而云南大理州人口密度大,地面建筑物多,所以,青海果洛州地震损失小的原因是震中附近人口少,C项正确。
10.A 图中显示,我国地震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分布广泛,但地震相对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和台湾海峡两岸,泥石流则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故A选项正确。
11.D 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主要有以下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地势起伏大;夏季暴雨集中。地质灾害与温差关系较小,D选项不合理,故选D。
12.B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引起的,与破坏植被关系不大。植被遭破坏后,地表土体松散,一旦遇到短时间内大量水流,易发生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的发生多与工程建设有关,故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泥石流,B选项正确。
13.C 图中灾害类型是滑坡,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而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沙、石块等,破坏力极强,从图中没有看出特殊的洪流,故选C。
14.D 滑坡多发生在山地地区,A错;其发生与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有关,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但由于受降水影响较大,一般在降水较多的季节多发,B错;形成与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易导致滑坡,C错;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D对。故选D。
15.C 泥石流的发生一般需要三个条件:陡峭的地形、丰富的松散物质和短时间内大量水源。根据表中信息可知,③沟谷集水面积、平均坡度、流域落差均最大,植被覆盖率最小,最符合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因此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故选C。
16.B 泥石流往往是由短时间内汇集的大量水流触发的,特别是暴雨,所以为更及时、准确发布泥石流预警,还需要密切关注当地的降水量,B正确;太阳活动、光照强度、风力强弱与泥石流的发生没有关系。故选B。
17.A 注意题干关键词“诱发此次泥石流”。四个选项对泥石流的形成都有影响,但诱发的因素是暴雨洪涝。
18.D 遥感没有预报的功能,A、B错误;水位高低的勘察指从水下到水面垂直高度的测量,遥感无法实现,C错误;通过拍摄遥感影像,可以获取被淹没的范围,D正确。
19.B 水下状况不明,隐患多,不宜立即下水游泳避险,A错误;一旦积水进屋,可能浸泡电源、电器,发生电击事件,应及时切断电源,B正确;爬上电线杆和铁塔,有触电的危险,且被水浸泡后,电线杆和铁塔不稳定,危险性大,C错误;撤离时生命最为重要,切忌为携带贵重物品错失撤离时机,D错误。
20.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和测量,可以通过定位和测量监测水库大坝是否变形,可以应用于汽车无人驾驶系统。沙尘影响范围监测要应用遥感技术,台风登陆地点预判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故C选项正确。
21.答案 (1)旱涝(1分) 关联性(1分)
(2)环太平洋(1分) 地中海—喜马拉雅(1分) 纵波(1分)
(3)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旱情;(1分)有助于降温解暑。(1分)
(4)城市中心区土地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使地表积水量增大,超过了排水能力。(2分)
  措施:增加城市绿地;铺设透水砖(或增加透水路面);改善城市排水系统。(任答2点得4分)
解析 (1)Ⅰ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频发。Ⅳ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且有很强的关联性:地震诱发滑坡,暴雨诱发滑坡、泥石流等。(2)世界上地震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由于纵波传播速度快,故当地震发生时在陆地上的人们首先感受到的地震波是纵波。(3)台风除了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外,还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和降温,降水可以缓解旱情,降温可以缓解高温酷暑。(4)从表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在降水时,城市中心区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较大,而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较小,加之城市排水设施能力不够,故城市内涝易发。解决措施主要从增加下渗和提高城市排水能力两个方面分析回答。
22.答案 (1)蒙古、西伯利亚地区(1分)
(2)B(1分)
(3)气温剧烈下降;大风;可能会出现雨雪。(3分,气温、风力、降水各1分)
(4)寒潮带来的剧烈降温会使农作物发生冻害;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4分,种植业和畜牧业各2分)
解析 (1)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2)寒潮影响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冬季风势力的强弱,冬季风势力越强,寒潮影响的范围越广。(3)冬季寒潮来临时,主要会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4)回答时一定要注意是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其危害主要体现在对农作物和牲畜(种植业和畜牧业)两方面。
23.答案 (1)大部分地区地势较低平;(1分)西高东低。(1分)
(2)持续性强降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流河床抬高,加剧洪涝灾害;城市排水系统落后。(任答3点得6分)
(3)修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提高人们的防洪减灾意识。(任答4点得4分)
解析 (1)判断地势的高低,可以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入手:水是从高处流向低处。(2)洪涝灾害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故首先考虑强降水,其次泥沙在河道淤积,加之郑州市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城市的排水设施不够完善也是重要原因。(3)洪水灾害的防避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在河流中下游退耕还湖,修筑大坝,开挖分洪区;同时,通过加强宣传,制定法律法规等,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禁止乱建乱挖;等。
24.答案 (1)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此处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大;夏秋季气温高,冰川融水多,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深厚的堆积物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任答3点得6分)
(2)泥石流多发区在西南地区最为集中;泥石流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之间的接触带或过渡带上;泥石流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局部暴雨强度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任答2点得4分)
(3)冲毁城镇、乡村等;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损坏农作物、耕地及林木;堵塞河道;等。(任答3点得6分)
解析 (1)获取材料信息,根据所学知识,从地形、水流(暴雨或冰雪消融)、地质、碎屑物等方面回答即可。(2)读取图中信息,从地区分布、所处地势阶梯位置和所处地区水流(暴雨或冰雪消融状况)等几个方面归纳回答即可。(3)泥石流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从对聚落人畜安全、道路、房屋设施和农作物等方面的危害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