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喀斯特地貌
(2022山西大同期中)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十分广泛。下面为广西桂林的两幅喀斯特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A.千沟万壑,地表支离破碎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地表奇峰林立,地下溶洞发育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植被 B.植被、土壤
C.岩石、水文 D.土壤、地形
图1为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2为云南省昆明市内的路南石林景观。完成下面两题。
3.图示两区域高大植被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森林遭破坏 B.降水量少
C.土层浅薄 D.气温较低
4.与路南石林相比,造成柳江盆地喀斯特地貌区内石林、石芽矮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石灰岩岩层已全部被侵蚀
B.流水溶蚀作用较弱
C.风力沉积物掩埋石灰岩
D.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下图为某地常见的地貌简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该地地表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
①洼地 ②峰林
③石柱 ④石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
②地表水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
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
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组二 河流地貌
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依次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8.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分别位于何种地貌( )
A.瀑布、三角洲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平原
C.三角洲平原、沉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2022湖南衡阳八中期中)唐代诗人胡玢的《庐山桑落洲》中写道:“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结合下图,从地理学角度完成下面两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数家新住处”位于①岸
B.“古岸崩欲尽”位于②岸
C.适合建河港的是②岸
D.①处流速较②处要快
10.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题组三 风沙地貌
(2022山东济南一中期中)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11.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河流堆积
C.岩层挤压 D.火山喷发
12.“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题组四 海岸地貌
(2022浙江杭州重点中学期中联考)下图为某游客于福建霞浦南岐村拍摄的一张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
13.下列关于图中甲、乙地貌名称与外力作用的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海蚀崖 海浪侵蚀
B.甲—海蚀崖 海浪堆积
C.乙—海岸沙滩 海浪侵蚀
D.乙—海蚀平台 海浪堆积
14.海岸泥沙的主要来源有( )
①海底 ②山体岩石
③河流 ④西北地区沙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2022湖北孝感高级中学月考)壶穴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读壶穴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
1.壶穴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2.下列地貌类型与壶穴成因相似的是( )
A.冲积扇 B.戈壁荒滩
C.黄土高原沟谷 D.沙丘沙垄
(2020山东济南期中)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某河流部分河段状况。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并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汇入处落差大
B.位于干流凹岸处
C.交汇处侵蚀作用强
D.支流流速慢
4.近年来河漫滩形成的速度减慢,其原因是( )
A.上游建大型水库
B.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
C.下游新建防洪大坝
D.下游河道不断疏浚
(2021福建莆田一中期中)在平原地区的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
A.云贵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
6.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的消亡原因是( )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下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题组二 几种常见地貌类型
(2021河北邯郸六校期中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面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7.图1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8.图2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吹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 )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期中联考)恐龙探海景观(右图)位于大连市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周边的海岸线具有独特的山形地貌、奇绝的礁石形态、丰富的岩层古生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题。
9.恐龙探海景观进一步演化可能演变为( )
A.海蚀平台 B.海蚀柱
C.冲积平原 D.新月形沙丘
(2022湖南三新探索协作体期中)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1 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0.图中b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 )
A.退潮时海浪侵蚀 B.退潮时海浪堆积
C.涨潮时海浪侵蚀 D.涨潮时海浪堆积
11.通过陆架沉积序列,可判断全新世以来( )
A.海平面呈上升趋势 B.潟湖面积扩大
C.海岸线向海洋推移 D.沙坝向海洋推移
12.(2021湖北荆州中学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台山雄踞太行山脉南端。其顶峰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溶洞;但在山脚下,却分布着大规模的峡谷地貌。既有壮观的峡谷又有奇特的溶洞,峡谷和溶洞发育于同一座山上,这种地貌被科学家们称为云台地貌。下面为我国部分区域的地貌景观图片。
(1)云台山顶峰大小不一的溶洞,属于 地貌,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地形区),主要是由 作用形成的,除溶洞以外,这类地貌还有 等形态。
(2)材料中的B图所示地貌属于 地貌,是由 作用形成的。
(3)说明材料中A图所属地貌类型对土壤和水资源分别产生的影响。
专题强化练6 常见地貌类型
15分钟
(2022浙江新力量联盟期中)边石堤是在坡地或沟谷中形成的小型梯田状或堤状的堆积物。它们呈弧形向外弯曲,并由上往下呈阶梯状下降,堤内积水成池。其形成与地表水流运动受阻、水体中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积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边石堤的纵剖面。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地质景观,与边石堤的成因相似的是( )
A.“V”形谷 B.黄土高原
C.雅丹地貌 D.石笋
2.下列因素中,对边石堤的形成影响最小的是( )
A.粗糙或不规则的地表 B.湿润多雨的气候
C.可溶性岩石 D.单一风向
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其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状沙丘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4.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2022黑龙江八校期中联考)读下面两幅图(图中阴影示意堆积物),完成下面两题。
5.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
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
C.河流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D.河谷横剖面由槽形变为“V”形
7.(2021广东东莞大朗中学期中)读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或地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貌的名称。
甲 ,丙 。
(2)写出图中各地貌的形成原因。
甲 ,乙 ,丙 ,丁 。
(3)在丙图上画出风向。
(4)丁图中自a到b(即自扇顶到扇缘)沉积物粒径逐渐变 ,试解释其成因。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地表奇峰林立,地下溶洞发育。
2.C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因此与喀斯特地貌形成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为岩石和水文。
3.C 喀斯特地貌区内岩石多为石灰岩,地表土层浅薄贫瘠,难以发育高大植被,故选C。
4.B 地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可溶性岩石和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柳江盆地位于北方地区,相比云南降水少,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弱,则B正确。
5.A 读图可知,图示主要为地下喀斯特地貌,但该题要求回答在地表可能发育的地貌,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故①②正确,选项A正确。
6.C 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岩石多裂隙发育,地表水缺乏;地貌景观丰富独特。故选C。
7.A 一般而言,河流的上游多为高原、山地地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在中游,河流水流速度减慢,河流以搬运作用为主;在下游,水流速度更慢,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图中河流a、b、c三处分别处于河流的上、中、下游,其主要的流水作用依次是侵蚀、搬运、堆积,A选项正确。
8.B 据图可知,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分别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流入海口处,最可能分别对应的地貌是冲积扇、三角洲平原,B选项正确。
9.D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位于凹岸,②位于凸岸。由所学知识可知,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凹岸水流速度快,河水较深,适合建河港;凸岸水流速度慢,河水较浅,不宜建河港。由以上分析,D选项正确。
10.C 由上题的分析可知,①岸侵蚀,水较深,②岸堆积,水较浅。结合四幅图,符合要求的是C选项。
11.A “蘑菇沙漠”位于沙漠地区,风力作用较强,故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
12.D “蘑菇沙漠”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该种地貌最可能分布在干旱地区。
13.A 观察景观特点,甲外观陡峭,是海浪长期拍打海岸岩石,逐渐侵蚀形成的海蚀崖;乙为海水携带的泥沙在海岸堆积形成的海岸沙滩,因此A选项正确。
14.B 该地区位于东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加之河流流经山区时,水量大,落差大,水流速度快,使得两岸的山体岩石风化物及破碎的石块和泥沙等由河流携带入海,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这是海岸泥沙的主要来源,因此②③正确;海底的泥沙受重力作用很难被携带至海岸,因此①错误;西北地区沙漠距离该地很远,风力不可能将沙子带到此处,④错误。故B选项正确。
能力提升练
1.B 河水带动上游的石块向下游运动,当石块遇上基岩河床上的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转动,经历长时间转动摩擦后在基岩河床上形成近圆形孔洞,称为壶穴。壶穴的形成原因是流水侵蚀,B对,D错。与风力作用无关,A、C错。故选B。
2.C 冲积扇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戈壁荒滩、沙丘沙垄是由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沟谷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选C。
3.D 本题难度较大,既要结合图文材料,又要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推测可能的原因,综合性较强。在解题时,可以将图文材料和分析判断呈现在图上,就可以化解难点,提高判断的准确性,见下图:
4.A 河漫滩形成速度减慢,说明上游来沙量减少。上游新建大型水库可以截留泥沙;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会进一步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会加重,泥沙会增加;下游建防洪大坝和疏浚河道,不会影响上游的河漫滩。故A正确。
5.B 由材料可知,牛轭湖是平原地区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符合,故B选项正确。
6.D 在自然状态下,牛轭湖形成后,由于湖水长期的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
7.B 岩层或土层呈水平状态说明该处曾经发生过沉积,依据材料,雅丹地貌发育在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河湖相土状沉积物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呈水平分布,之后尽管受到风力、流水的侵蚀作用,但不会改变水平分布的状态。故选B。(该题很多学生不明白,大多认为其顶部平坦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其实不然,其顶部平坦,是由于在地质历史上形成的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就是平坦的,后其上部被风力不断侵蚀,一层层的岩石被不断侵蚀,也就留下顶部平坦的地貌。)
8.A 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吹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大风的长期吹蚀,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较为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坡,而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较弱,坡度相对和缓,故A选项正确。
图示解析 对于本题,很多学生不理解,可用下图演示出鲸背状雅丹的形成过程,图中斜线部分为未被侵蚀时和侵蚀中的地貌。
形成过程:在雅丹地貌形成过程中,若雅丹中存在坚硬的地层,且常年受高速的大风侵蚀,雅丹的迎风坡受风力侵蚀作用强烈,会越来越陡,形成迎风坡陡、背风坡缓的鲸背状雅丹。
9.B 恐龙探海属于海蚀拱桥地貌,受海水的进一步侵蚀,海蚀拱桥顶部会坍塌,从而形成海蚀柱。海蚀平台是海蚀崖被海水持续侵蚀形成的。冲积平原和新月形沙丘不会出现在基岩海岸。故选B。
帮助记忆 海蚀地貌主要有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平台、海蚀穴等。其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在这里可以用简单的图示来记忆。
10.D 从材料中可知沙坝是海浪堆积作用形成的,从b三角洲的形态也可看出三角洲的外缘是向陆地一侧,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出b三角洲是涨潮时海浪堆积形成的,D选项正确。
11.A 通过图中陆架沉积序列可知,现在的海洋位置最底层为沼泽沉积,沼泽沉积与沙坝沉积之间为潟湖沉积,可知该地曾经为陆地,并且沙坝向陆地推移,是由海平面上升所致,A选项正确。
12.答案 (1)喀斯特(岩溶) 云贵高原 流水的化学溶蚀和沉积 峰林、峰丛、孤峰、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地下河、石柱、石笋、石钟乳(任答两种即可)
(2)风蚀(雅丹) 风力侵蚀
(3)对土壤:土层薄,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石漠化。
对水资源:地表水易渗漏,地表水短缺,地下水丰富。
解析 (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判断云台山顶部的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云贵高原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分布也最广。该地貌主要是由流水的化学溶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的。(2)B图所示地貌是典型的风蚀地貌,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3)云南石林所在的喀斯特地貌区由于地形崎岖,岩石中多裂隙,再加上高温多雨的气候,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尽管降水较多,但由于下渗严重,地表水较为缺乏,地下水较为丰富。
专题强化练6 常见地貌类型
1.D 根据材料可知边石堤形成与地表水流运动受阻、水体中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积等因素有关,与其成因最相似的是石笋,故D选项正确。“V”形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2.D 粗糙或不规则的地表可以阻挡地表水流运动;湿润多雨的气候形成大量地表径流;可溶性岩石提供了碳酸钙沉积物;风力作用无法提供边石堤形成的条件,因此单一风向对边石堤的形成影响最小,D选项符合题意。
3.B 依据“其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可以判断主导风向是由丁处吹向丙处,再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知,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西风,B选项正确。
4.D 由于形成该沙丘的主导风向是西风,图中沙脊线是沙丘最高线,故该脊线的西侧受侵蚀作用的影响,东侧受堆积作用的影响,图中乙、丙位于沙脊线的东侧,以堆积作用为主,D选项正确。
5.C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乙图中T、P分别受到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即P位于凸岸,T位于凹岸,①③符合要求,故C选项正确。
6.C 河谷在发育过程中,河流的侧蚀作用增强,下蚀作用减弱,A选项错误。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B选项错误。河流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C选项正确。河谷横剖面由“V”形变为槽形,D选项错误。
7.答案 (1)风蚀蘑菇 沙丘/新月形沙丘
(2)风力侵蚀 海浪侵蚀 风力堆积 流水堆积
(3)绘图如下:
(4)小 成因:河水流出山口后,流速降低,对泥沙等物质的携带能力下降,粒径大的物质先沉积,粒径小的物质后沉积。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各种地貌的识别、成因等知识。(1)甲为风蚀蘑菇,丙为沙丘(新月形沙丘)。(2)甲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乙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丙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3)丙图中地貌为新月形沙丘,它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特点是迎风坡缓,背风坡陡。(4)冲积扇的沉积特点是先沉积大颗粒,再沉积小颗粒,这是由于河水流出山口时,水流速度降低,携带泥沙等物质的能力降低,先沉积大颗粒,后沉积小颗粒,故自a到b沉积物粒径逐渐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