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练习(含答案)沪粤版 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练习(含答案)沪粤版 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17 08:4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粤版 物理八年级(上)同步练习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一.选择题
1、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振动停止后,物体停止发声
D.有时候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2、国庆当天,我家门口过了几支迎亲队伍,敲锣打鼓,唢呐声声,很是热闹,关于锣鼓,唢呐的发声原因错误的是(  )
A.锣鼓,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锣鼓,唢呐都是发声因为空气的振动而发声的
C.锣鼓声音是因为锣面、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鼓声音是因为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
3、人吹口哨时所发声音的振动物体是(  )
A.嘴唇 B.声带
C.舌头 D.气体
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该实验是为了说明(  )
A.液体能够传声 B.装水的容器能够传声
C.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D.水也可以作为声源
5、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B.真空可以传播声音
C.听不见闹铃声是因为闹铃不再振动
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6、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
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铜锣仍在振动
C.手感到“麻”与锣振动无关
D.锣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7、下列哪种情况,人不用通信设备就不能交谈(  )
A.两人一墙之隔
B.在月球
C.在一间漆黑的房间里
D.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下
8、通常情况下,在下列物体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铁轨 B.水 C.空气 D.真空
9、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子演奏出动听的声音是笛子振动产生的
B.声速大小与介质种类无关
C.不能听到真空罩内手机的来电铃声,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D.课堂上,同学看到老师讲课的同时听到老师讲课得声音,说明光速和声速一样大的
10、人在狭小房间里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
A.在小房间里说话时没有回声
B.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
C.小房间里说话时声音太小
D.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了,所以听不到回声
11、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4s后收到回波。海水中声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约为(  )
A.6km B.6000km C.3km D.3000km
12、声波传入人耳的顺序是(  )
A.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B.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C.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
D.外耳道→耳蜗→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
13、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到听神经的
D.饼干太干了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触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入我们的耳中。
15、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如图所示,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内的一口编钟,小青同学敲击它一下后,钟由于 而发声,但是当她离开后钟声仍不绝,这是因为 。
16、抗日战争时期,歌曲《黄河大合唱》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歌中唱到:“风在吼,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是 、 。
17、如图所示,小明制作了一个会“吹口哨”的纽扣。他先将绳子转绕缠紧, 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看到纽扣中心发光并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 而产生的,通过 传播到小明耳中。
18、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这时听到玻璃罩内闹钟的铃声会变 (填“强”“弱”或“不变”),进一步推理说明 。
19、如图所示,牛牛同学用力击鼓,鼓面 而产生鼓声,图中出现的波纹夸张地表现了鼓声在空气中是以 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20、如图甲所示,阵阵鼓声是鼓面的 产生的;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1、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而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________传到人耳。声音的传播在 中最快、 中最慢(选填“固体”、“气体”或“液体”)。
22、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声音要靠 传播, 不能传声。在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某同学在看到闪电后5秒才听到雷声,则这个人距打雷处约 米。
23、小明在卧室说话, (选填“是”或“否”)有回声,但是小明自己听不到,是因为小明距离墙壁不大于 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三.实验探究题
24、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它 ,说明了声音是由 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这说明声的传递需要 ,并由此推理可知 。
25、在探究“影响声音传播速度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所列出的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在同温度的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 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2)从物质固、液、气体的角度来看,声在 中传播速度最大,在 中传播速度最小。
(3)对于液体和气体来说,在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还跟介质的 有关。
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D C D B B A C D C B C
14、 振动 空气
15、振动 振动没有停止
16、空气 水
17、振动 空气
18、弱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19、振动 波
20、振动 不能
21、振动 空气 固体 气体
22、振动 介质 真空 340m/s 1700
23、是 17
24、(1)跳动起来 物体的振动 显示并放大音叉的振动
(2)在桌子上放一些纸屑或泡沫
(3)空气 不能
(4)变小 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25、(1)不相同
(2)固体 气体
(3)温度 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