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言有序,章有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文章思路要清晰,要有条理,这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平时说话要有重点,才能条理清楚地正确传达自己的意思。写作文也是在和人交流,也需要我们确定重点,条理清楚地表达写作的目的。今天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就是学会条理清楚地写作。
思路要清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写 作
1. 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行文顺序。(重点)
2. 学会根据中心谋篇布局,安排详略,做到条理清楚。(难点)
3. 学会列出写作提纲,注意行文线索,保持思路清晰。(素养)
学习目标
思路要清晰
读透文题,
审清题目要求
明确中心,
果断取舍材料
依据文体和题材,
确定写作顺序
重点分析“题眼”,注意题目中起约束、限制、补充作用的词语
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围绕中心选择直接可信、新颖独到的材料
事情发展的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一件事,以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过程为序,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具体描述
不止一件事,按几件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写
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
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
明确写什么,怎么写。
“最”“也”“还”“再”“其实”等副词往往有着明确而又丰富的语意指向。
选材有所侧重,根据中心做出详略的安排。
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为主的记叙文。
写作指导
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1.什么是思路清晰?
思路清晰,就是在谋篇布局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主要在说什么,能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作指导
2.如何让文章思路清晰?
写作前先别着急落笔,首先要想清楚你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并据此做出材料的取舍。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就写入文中,不能表现中心的就舍去;能重点突出中心的要详写,次要的则略写。
(1)整体构思
①他放学后总是先写作业。
②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
③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④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要表达“热爱学习”这一中心,选择以下哪些材料?
⑤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⑥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
⑦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可以表达“热爱学习”这一中心的材料有①②⑦。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
①时间顺序。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为主的记叙文在布局谋篇时,可以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顺序,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叙述,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或表现某种
(2)确定写作顺序
主题。
②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条理清晰地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顺序。
按哪种顺序写要根据文体和题材的特点来确定。如《植树的牧羊人》一文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的是时间顺
序;而《纪念白求恩》一文依次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想一想:下面这些材料如何排序?
《“热爱学习”的他》:
A.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B.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
C.他放学后总是先写作业。
按学习的规律排序:从课上到课下,从课内到课外。
B.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
C.他放学后总是先写作业。
A.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提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纲领式”的,即只写内容的要点,但文意的安排,哪些先说,哪些后说,都等到动笔的时候随机处理。一种是“细目式”的,即不只写明内容的要点,还写明表述此内容的篇章结构的
3.列提纲
具体安排,如由哪里说起,中间怎样转折、过渡、联系,最后怎样收束等等。就初学者说,两种提纲之中,以“细目式”为好。
拟写提纲的方法
①明确中心
②选取材料
③确定写作顺序
④安排好详写略写
⑤概括层次
文章主旨确立以后,就应该恰当地分解层次,使几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如何分解层次主要取决于表现主旨的需要。文章层次常见的外在形式有:小标题式、序号式、总分式。
4.注意分解层次
过渡,是指段内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就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照应,是指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后文内部的照应,各部分与题目之间的照
5.注意过渡、照应
应。缺少照应,就会给人一种不完整或是偏离题意的感觉。在写作时,必须注意过渡照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结构完整的。
结尾是全文主旨展开的最后完成部分,也是主旨的深化部分,绝不可忽视。文章结尾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应该依据文章本身的内容、形式特点,因势而下,一脉贯通。结尾写得
6.努力写好结尾
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会使文章严谨缜密,大添异彩。
一、如果以《 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你会写谁?请列出作文的提纲。形式不限。
提示:
1.确定文章的中心,想想围绕这一中心可以写哪几件事,如何安排先后顺序。
写作实践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按照之前考虑的顺序写下来。如果所写的内容有详略之分,也可以在提纲上注明。
3.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写完之后检查一遍,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
我的妈妈二三事
一、总说:我的妈妈爱别人远胜过爱自己。
二、依次分写关于妈妈的三件事。
1.妈妈每周为我整理错题,有一次竟累得睡着了。(详)
2.奶奶病了,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奶奶。病友
优秀示例
们都羡慕奶奶有一个好儿媳。(详)
3.那年春节,家里经济紧张,妈妈给家人买了各种吃的、穿的,却“忘”了给自己买。(略)
三、我的妈妈最可敬,我以后一定
以实际行动好好报答妈妈。
二、以《这天 ,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文章强调的是“回家晚了”。为什么这天回家晚了?往常是怎样的情况?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2.记叙事情时,思路要清晰。可以用顺叙,先写自己遇到的事情,再写回家晚了的结果;也可以用倒叙,先写回家晚了的结果,再交代之前发生的事情。
3.立意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晚了”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晚了”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这天,我回家晚了
放学后,我拉住老师请教问题,回家晚了一小时。①
【当我走出学校的大门时,天已经黑透了,昏黄的路灯透过树枝照在路上,树影斑驳。一阵风吹过,树枝摇曳,黑黢黢的,像鬼怪一样张牙舞爪,还发出了阵阵“呜呜”的声音。我的心里有些发毛,不由得加快了脚步。】②
①以简练的语言交代“回家晚”的原因:向老师请教问题。
②交代回家路上的环境,突出“我”内心的不安。
例文展示
家越来越近了,远远地看到了家里窗口透出的温馨的灯光。【还没等走到楼下,就看见妈妈的身影,她正站在楼梯口,向我回来的方向焦急地张望。她一眼瞄到我,立即快步走上前来,接过我手中的书包,不安地问我:“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回来这么晚?担心死我了……”】③
“向老师请教问题去了。”我边走边回答。不就回家晚了一个小时,至于那么担心吗?我在心里嘀咕着。
③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妈妈对“我”的关心和担忧。
进了家门,老爸立即从厨房探出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瓮声瓮气地问我:“没事吧?”得知我一切安好,他又一头扎进厨房。一会儿工夫,就把热腾腾的饭菜摆到了桌子上,房间里飘满了饭菜香。【吃菜时,发现今天老爸做的拿手菜特咸,我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老爸看在眼里,嘿嘿一笑,说:“菜咸了吧?刚才你没回来,你妈急得团团转,我心里也七上八下的。虽然一直在炒菜,但大部分心思都在琢磨你去哪里了,不知不觉可能加了两次盐……”】④
④“拿手菜”却特咸,爸爸的解释流露出他对“我”未按时回家的担忧,含蓄地表现出父亲的爱子之情。
听了老爸的话,我心里一阵感动。一次偶然的晚归,像在平静的湖心投下一块石子,荡起层层涟漪。⑤【妈妈和爸爸的表现,让我明白了家的含义:家,就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那是父母开启的,照亮夜行孩子回家的路;家,就是饥肠辘辘时一桌丰盛的饭菜,那是父母亲手做的,等待归来的孩子品尝;家,是寒风中温暖的栖息地,那是父母营建的,供疲倦的孩子回来休息……】⑥
⑤心理描写,生动的比喻细腻地描绘出“我”内心的触动。
⑥生动形象的排比,点明文章的主旨,突出家的温馨内涵。
名师总评:本文记叙了“我”一次晚归的经历。全文以“我”的所见所感为线索,晚归的原因一笔带过,却用极其细腻的笔触详写了“我”晚回家后爸爸妈妈的反应,再现了父母对孩子未按时回家的担心、焦虑,借此表现了一家人生活的祥和与温馨。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三、你有勇气去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者本校的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吗 勇敢地尝试一次, 你不仅会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还可能收获满满的自信。记得提前做点儿准备,列出你的访问提纲。访问完成后,以《对xxx的一次访问》为题,写一篇作文,跟同学分享你访问的经过和感受。
提示:
1.鼓起勇气去访问一位你不认识的人,不仅是对勇气和自信心的锻炼,同时也是拓宽语文学习领域的很好尝试。
2.访问时,留意被访者的表情、动作,尤其是眼神、手势,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3.不要只是做一个谈话的记录,要写清楚时间、地点、经过,并融入你自己的感受。这个感受可以是访问之前的心理期待或心理准备,也可以是访问过程中的体验,还可以是访问之后对被访者的认识和采访的感想。
对杨老师的一次访问
【上个星期,我第一次参加学校文学社的活动,社团指导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姓杨。在活动中,她侃侃而谈,分享了很多新奇的想法,这使我对她充满了好奇。社团活动结束之后,经过反复纠结,我终于打败自己的假想敌,鼓起勇气,向她预约了一次访问。】①
①交代访问杨老师的原因。“反复纠结”“打败自己的假想敌”“鼓起勇气”说明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例文展示
第二天午后,我匆匆忙忙来到操场,杨老师已经到了。【远远望去,她穿着一件粉色连衣裙,披着一件米色短款开衫,站在秋日清亮的阳光下,显得清新而又安静。】②看到我走近,她招着手向我走来,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脚步也变得沉重。她很随意地和我聊了几句,脸上始终挂着亲切的笑容③,然而即使这样也没法消除我内心的紧张。
②外貌描写,表现杨老师清新而安静的特点。
③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杨老师的平易近人。
我们在操场上的围棋台旁相对而坐,我打开笔记本,按照提前拟好的问题开始提问:“杨老师,请问您是不是很喜欢读书?您还有什么其他的业余爱好吗?”杨老师微微点头,说道:“嗯,我确实非常喜欢读书。语文老师不看书不行,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至于其他业余爱好,我一般就看看电影、旅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没想到紧接着杨老师又冒出一句:“当然,我还喜欢睡觉。”④我们不约而同地笑起来,气氛一下子轻松了很多,而我也慢慢进入状态,不再像之前那样拘束了。
④语言描写,表现杨老师的幽默,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
我们交流起各自喜欢的书籍和作家,谈起读书,杨老师眉飞色舞,脸上焕发着耀眼的神采。我不禁问道:“您平常工作应该很忙,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呢?”杨老师沉思了几秒,说道:“当你真正爱上阅读时,不管多忙多累你都会挤出时间读书,我哪天不读书就会觉得缺了点儿什么。”听了杨老师的这番话,我不禁心生惭愧,自己在读书方面还是太懒了。
最后,我又向她询问了文学社下学期的活动安排情况。【她说:“每学期都不一样,都很有意思。如果你想知道,那就下学期继续加入文学社吧,我们文学社特别欢迎像你这样的学生,这里跟你先打个广告——”听了她诙谐的话语,我的心里美滋滋的。】⑤
⑤语言描写,再次表现了杨老师的幽默诙谐。
访问结束时,阳光还是一样温暖,周围弥漫着桂花的馨香。⑥【原来只要勇敢尝试,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甚至会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⑦
⑥环境描写,暗示这次访问杨老师的经历如这馨香的环境一样美好,令人回味。
⑦卒章显志,抒写这次访问后的人生体会。
名师总评:文章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我”的采访过程,表现了杨老师爱读书、求进取的优秀品质,同时也体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从一开始的“纠结”,到见到老师的“紧张”,再到访问中的“放松”,直到最后的“心里美滋滋的”。文章思路清晰,值得借鉴。
(河南中考)作文。
题目:___________让我更出彩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中考真题
【真题解读】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中包含“我”字,要求采用第一人称行文,审视自己的成长历程,盘点自己的生活经历,因此适合写记叙文。副词“更”,有比较之意,在写作时要写出变化,写出层次,要点出和以前或他人相比的内容。“出彩”意思是表现出精彩来,这就确定了写作的内容是一件或多件能表现自己精彩、长处的事件。补题之前,先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是什么让我更出彩?是什么契机让我有了这样的转变?转变后的我有何感悟或反思?理清这几个问题,基本上就确定了文题及选材的范围、写作思路。所选素材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落笔之前,先确定文章的结构布局,并对素材进行详略安排,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迎难而上让我更出彩
黑与白,构成了一个水墨世界。沉浸于中国水墨画中已经快十年了。是它,让我如痴如醉,也让我出彩出众。
自垂髫之年初遇之际,我的心神便被这独特的墨色彻底勾走了。墨对年幼的我仿佛有种特别的吸引力,一见了墨,我的心思便如受到磁石吸引般陷入了它的怀抱。或许是因阅历不够丰富,初拿笔时,先生总拿书卷拍我的背。时日渐长,先生告诉母亲我并不适合书画,甚至劝我放弃。我不肯,母亲拗不过我,便依了我。虽然先生这么说,但我仍不肯放弃,人生怎能如此轻言放弃?
【满分作文】
渐渐长大,每日在水墨中浸染,让我开始有了进步。盯上画刊封底页的我执着地投稿,总盼望着自己醉心的山水墨色能够让别人也为之倾倒。挽着晨间清风,我左臂悬画袋,右手揽画板,一路到河堤,寻一处阴凉清冷之地,觅得一处心仪之景,盘坐于此。手执一小毫,提笔按压,不过多施加焦墨,只是稍着淡墨,在宣纸上勾勒出群山的轮廓,描绘出天边云脚。几笔作罢,便蘸去笔上多余的墨,皴擦点染,在笔肚上稍着花青藤黄,又加以清水,在群山之间毫无拘束地渲染,空明澄澈,似真似幻,疏影摇曳,勾勒一笔柔情。
所作之画慢慢得到老师的夸奖,我在同学中开始出彩了。但我的目标不在于老师的一句表扬,我细心地将画作封入牛皮纸袋中,用清秀的小楷写上目的地,恍若干涸多年的土地渴望甘霖般,虔诚地将信封投入信箱。许久之后,收到的却是短信中一句冷冰冰的退稿通知。我抬头仰望,咽下内心苦楚,仍然潜心创作,然后把心血之作精心地折起来,一如既往地装入信封,寄向远方……
几周之后,一本黑白的试读版画刊寄到了我手里,里面赫然出现了我的画作。我先是错愕,继而转为喜悦——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
有了这一本画刊带来的自信,在之后的岁月里,我更加努力地耕耘在水墨画之间。一幅幅画作开始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我更加出彩了。
感谢这一笔一墨,还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名师总评:本文独特之处在于选材的与众不同。作者将对水墨画的感悟融于字里行间,通过这“一笔一墨”写出了对人生的理解。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从垂髫之年写到慢慢长大,写出了作者在不同年龄段对画水墨画的努力和坚持,表达出对画作发表的渴望,思路清晰,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