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必修1第六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必修1第六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02 09:5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6课 第一课时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列举: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课标解读战争要素 背景、经过、
结果、影响。本课导学(甲午战争)探究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及经过。
(角度:世界,中国,日本;主要战役和人物事迹)
探究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
(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因素)
探究三:马关条约的内容以及危害。
(对比之前相关条约危害,表格法)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
——旧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外侵略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岳麓版《必修一》 材料二: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腐朽落后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理想目标。
——人民版教材《必修一》探究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农民起义大陆政策1.背景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腐败落后世界:日本:(根本原因)朝鲜:(导火线)清政府:探究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农民起义大陆政策1.背景2.经过 (1894~1895)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腐败落后世界:日本:(根本原因)朝鲜:(导火线)清政府:探究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平壤战役丰岛海战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中日正式宣战左宝贵牺牲邓世昌等牺牲旅顺大屠杀北洋舰队全军覆灭被日本掳去的镇远305mm主炮炮弹,至今仍陈列在日本,用以羞辱中国人。战争回顾:满纸心酸泪 1894年11月,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攻陷旅顺,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进行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估计超过二万人遇害。据<旅大史话>记载:尸体抬了一个月才抬完。两万多尸体,堆成尸山,日本人用火,烧了十几天才烧完,将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 日本血洗旅顺 大屠杀的目睹者英国人阿伦在《旅顺落难记》一书中,记录了日军大屠杀的种种惨状。他写道:十来个日本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人,有的砍下一只手,有的割下一只耳,有的剁下一只脚,有的砍下一个头,我所见的,无论男女老少,没有饶过一个。所过街道,死尸堆积有几尺高,那男女老幼死得奇形怪状,没有相同的。在一个钱铺里,看见地板上铺满了死尸。当中男的也有,女的也有,小孩也有,也有开膛破肚的,也有斩做两段的。那柜台旁边还有一个大钉子钉着一个几个月的小孩,地板上的血,足有三寸厚,死尸重重叠叠堆了起来,零零落落的手到处都是。1896年11月,日军撤出旅顺后,清朝派来接收旅顺的官员顾元勋在此树立了第一块碑石,亲书“万忠墓”三个大字,以示祭奠。 【答案】A(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5题)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甄辨历史 据统计,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探究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据当时英国军事情报局资料:
在武器装备上,当时清军使用的是欧洲毛瑟枪,甚至是先进的后膛连发枪,火炮多用克虏伯后膛炮。而日军主要使用国产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武器性能和数量均不如清军。材料2:倭人倾其国帑tǎng ,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
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1894年9月《据实陈奏军情折》材料1:1894年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为筹备她的
“万寿庆典”而挪用海军军费。有臣奏请免去彩棚
以省开支,她非常生气,恶狠狠地说:“谁让我在
这一天不高兴,我就让他一辈子不高兴。”VS慈禧:哪管国家兴亡,生日非过不可。“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清朝统治腐败 避战求和政策
清军防务松弛 官兵临阵脱逃
武器装备落后中国:社会制度落后中国为何败?割地破坏领土主权,刺激瓜分野心赔二亿加剧负担,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开四口侵略势力深入内地设工厂直接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探究三: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分析《马关条约》与以前的条约有何不同?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⑵不同:商品输出为主⑴危害:资本输出为主答案:D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
   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D.列强将加紧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 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牛刀小试1895—1904年:日本在华公司总数从2844家增到8895家,股本总额从24500万日元增至92100万日元。侵华方式转变:列强侵华方式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答案】C(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24题)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牛刀再试1、日本:3、列强: 实力增强,进一步侵略扩张。2、朝鲜: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加速了沦为日本殖民地的过程。合作讨论:甲午战争的影响有哪些?在远东矛盾尖锐,加紧对华争夺
拉开瓜分序幕。(三国干涉还辽)4.对中国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1)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3)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挽救危亡(5)清政府:改革自救(6)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 以不同形式开展救亡图存(2)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4)台湾:反割台斗争合作讨论:甲午战争的影响有哪些?清政府:
维新派:
革命派:
农民阶级:进行改革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中国各阶层对民族危机进行了哪些探索?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日本率先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八国侵华
练习巩固必做题:活页作业(六)P6页,1--5选择题
选做题:活页作业(六)P6页,材料第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