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辛亥革命列强侵华鸦片战争第二次
鸦片战争甲午
中日战争八国联军
侵华中国一步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农民阶级地主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材料和阅读教材,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2、通过自主探究,能够说出辛亥革命大致经过及相关史实3、通过材料分析、合作探究,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从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全过程。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发生在1911年的武昌首义。走向共和为什么要成立同盟会?分散起义,被各个击破(萍浏醴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失败)
联合起来才能成功(武昌起义成功)
同盟会: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政党。有革命纲领,有机关刊物,有总部,有支部,有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核心推翻清政府统治
(民族革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政治革命) 解决土地问题
(社会革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前提保障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要求民主权利中国人民要求发展经济看历史人物,探辛亥革命背景
各方面的准备工作爆发:
武昌起义高潮:
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结局
袁世凯窃取果实,失败在浙江绍兴闹市轩亭口的石碑上记载着一个中国女性故事,至今令中国人黯然神伤。
她说:“怕死不出来革命。革命需要流血,如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审讯时,她“坚不吐供”,只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
在没有口供的情况下,她依旧被判为斩首示众。 她为何悲愁于江南秋风秋雨之中?为何愿将高贵的头颅悲壮的滚落?情境一:结合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1.社会根源民族危机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的传播,思想基础。必然性可能性2.经济基础3.阶级基础4.思想基础背景5.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这天,黎元洪呆呆的坐在房间里,他还没想明白,为什么明明已经抓住了革命党的主要人物,破坏了革命党的领导层,起义还是发生了,难道大清国真的就没救了吗?一想到这个念头,黎元洪一下子冒了一身冷汗。如果大清国真的完蛋了,难道我真的要为大清国陪葬吗?这里的起义指的是什么起义?为什么这次起义出乎黎元洪所料不但发生了还成功了?大清国像黎元洪所说的完蛋了吗?你会如何预测黎元洪的命运?情
境
二知道武昌起义(成功原因、过程中的首创精神、影响、存在的危机)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1、时间:
2、主力:
3、结果:
4、影响:情境三:1911年10月12日上午11时,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的孙中山在当地的一张报纸上看见了中国武昌发生起义的标题新闻。 1911年12月25日,已经十六年没有踏上祖国土地的本世纪最著名的漂泊者孙中山,终于归来了。1912年1月1日晚上,在南京举行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 礼炮21响,孙中山宣读《临时大总统誓词》,宣布了民主共和体制的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考你:下列旗帜,哪个是中华民国国旗?◆考考你:辛亥革命后确立了民国纪年,目前台湾地区依然采用此纪年法,那么2013年时值民国纪元的哪一年?A 99年 B 102年 C 101年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概况: 时间:
临时总统国旗:
国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五色旗 南 京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责任内阁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原则)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共和制◆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设问一:这里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
设问二: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 情境四:补充结构图了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的原因。这是一张文革时期关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的纯手工绘图,大家一起补一补为什么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政权? 1、帝国主义支持2、立宪派和旧官僚进攻3、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4、袁个人权术和阴谋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季陶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鞋,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
你觉得那一种现象更符合民国初年的史实?说明理由情境五:各抒已见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认识,为什么?(1)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2)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权。胜利失败1)原因: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根本: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3)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C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A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