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中国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3中国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8 17:3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中国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双选题
1.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  )
A.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B.人们采矿、修路破坏地表
C.黄土土质疏松,多裂隙
D.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二、单选题
2.下图是“我国某省轮廓图”,读图答题。
(1)图中M处位于黄土高原,该处的地表形态是(  )
A.崎岖不平 B.雪山连绵 C.千沟万壑 D.辽阔坦荡
(2)山脉沿线1月的平均气温约为(  )
A.-5℃ B.5℃ C.0℃ D.10℃
3.小明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革命圣地陕西省延安市,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B.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地貌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 B.地震 C.退耕还林 D.干旱
5.黄土高原急需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山体滑坡
C.森林过度砍伐 D.旱涝
6.下面有关各地民居的简笔画中,哪一个能代表黄土高原地区(  )
A. -窑洞 B. -蒙古包
C. -水乡民居 D. -竹楼
7.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是(  )
A.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南丘陵
8.读我国黄土高原,回答下列各题
(1)在黄土高原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其原因是(  )
A.河道纵横 B.沼泽遍布 C.冰川广布 D.千沟万壑
(2)人们常用“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3)有关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位于北方地区 ②位于南方地区 ③位于长城以南 ④位于太行山以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下列不利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活动是(  )
A.坡脚建挡土坝 B.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C.开荒种田,增加耕地 D.缓坡地修筑梯田
(5)造成该地环境问题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三、综合题
9.读下图“我国陕西省南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地形区是   它具有   地表特征。
(2)据图中信息,推断渭河、汉江两河流域之间分水岭   它的大体走向是   。
(3)近些年来,渭河含沙量有所减少。请分析当地可能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
(4)图中B、C两处有一处是汉江的支流,此处是   处。
(5)分析一月份汉中比西安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
四、识图题
10.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处河段中,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是   。
(2)A省是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省区,该省省会城市是   。
(3)B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
(4)C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其地貌特征是   。请你为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问题献上一策:   。
11.东营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进行了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下面是研学旅行的相关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一)研学目标了解研学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研学过程同学们搜集了研学地区的有关地图。
(1)第一站: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春季是小麦等农作物的播种季节,该季节土壤水分较充足。分析这里春旱不严重的自然原因。
(2)第二站:内蒙古高原
河套平原是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区,因种植业发达,被称为“塞上江南”。分析该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3)第三站:黄土高原
大家来到黄土高原,看到这里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请分析原因。
(4)(三)研学总结
同学们研学归来后,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地形区 土地利用类型 农业部门 农作物熟制 生态环境问题
东北平原 旱地 种植业 ①    水土流失,湿地锐减
内蒙古高原 草地 ②    ────── ③   
黄土高原 ④    种植业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水土流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C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光秃裸露,植被稀少,地形破碎,加上人为的毁林开荒、采矿、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这里不少地区是国内闻名的贫困地区。近几十年来,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的整治,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不少地方已满目青翠,林茂粮丰,摆脱了昔日的贫困局面。根据题意。
故选:AC。
【点评】治理黄土高原最好的办法是植树种草。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2.【答案】(1)C
(2)C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M是我国四大高原中的黄土高原,这里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长期以来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貌,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由图可知,图中秦岭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山脉也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经过线,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答案】C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由于长期受流水侵蚀,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正确;冰川广布,雪峰连绵描述的是青藏高原的地表特征,A错误;地形平坦,一望无际描写的是华北平原的地表特征,B错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描写的是东北平原的地表特征,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沟谷纵横交错,将地表切割成支离破碎的景观。主要有黄土沟间地、黄土沟谷和独特的黄土潜蚀地貌。黄土塬为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梁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峁为沟谷分割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4.【答案】A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上大部分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在降雨比较集中的气候条件下.加上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强烈的流水侵蚀,造成了特殊的黄土沟谷地形与塬、墚、峁等,造成了高原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形特点.黄土高原面积广阔,黄土层深厚,发育着独特的黄土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严重,均为世间所罕见.
故答案为:A。
【点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沟谷纵横交错,将地表切割成支离破碎的景观。主要有黄土沟间地、黄土沟谷和独特的黄土潜蚀地貌。黄土塬为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梁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峁为沟谷分割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5.【答案】A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A正确;BCD错误;排除BCD,选A。
【点评】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呈巨大的几字形,并且在黄土高原上塑造两大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们都以灌溉农业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黄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6.【答案】A
【解析】【分析】受自然环境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不同,题中A窑洞一般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B蒙古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地区;C水乡居民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D竹楼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地区,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统居民,古老的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陕北文化。
7.【答案】B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祁连山脉以东;内蒙古高原即古长城以南,包括山西全省和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的一部分;黄土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故答案为:B。
【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8.【答案】(1)D
(2)C
(3)C
(4)C
(5)B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属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北方地区,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1)在黄土高原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其原因是这里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这里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人们常用“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因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水携带大量的泥沙。
(3)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北方地区。
(4)以下行为中,不利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活动是开荒种田,增加耕地,这样不利于水土保持;坡脚建挡土坝、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和缓坡地修筑梯田都是可行的。
(5)造成该地环境问题严重的人为原因是植被遭到人为破坏,是由于当地不合理的开垦开采等行为,土地疏松和降水集中是自然原因。
故答案为:(1)D;(2)C;(3)C;(4)C;(5)B。
【点评】本题以读我国黄土高原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表景观、环境问题、位置、治理措施等,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9.【答案】(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2)秦岭;东西走向
(3)植树种草、修梯田、打坝淤地等(答对两点即可)
(4)B
(5)汉中北部有山地减弱冬季风,纬度也比西安低,地处亚热带区域。
【解析】【分析】(1)图中A处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它具有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表特征。(2)据图中信息,推断渭河、汉江两河流域之间分水岭是秦岭,它的大体走向是东西走向。(3)近些年来,渭河含沙量有所减少。主要治理措施有植树种草、修梯田、打坝淤地等。(4)图中B、C两处有一处是汉江的支流,此处为B处(等高线向高值凸出,是山谷,山谷容易发育成河流)。(5)汉中比西安1月份气温高,主要受到纬度位置和地形影响;汉中北部有山地减弱冬季风,纬度也比西安低,地处亚热带区域。
【点评】(1)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上。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2)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也是黄河与长江在中游部分的分水岭。秦岭以北为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平原,以南为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谷地。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产生的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打坝淤地,修建梯田;保塬、护坡、固沟;平整土地,修建水库;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数值较高处发生弯曲的地方为山谷,山谷是集水区域,可能有河流发育。在寻找河流位置时,要首先判断出山谷的位置,结合位置来解答。
(5)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0.【答案】(1)④
(2)西宁
(3)水田
(4)沟壑纵横;植树种草
【解析】【分析】(1)④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7万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2)青海省是我国两条大河——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素称江河之源,行政中心西宁。(3)我国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B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4)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治理黄土高原最好的办法是植树种草。近几十年来,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的整治,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不少地方已满目青翠,林茂粮丰,摆脱了昔日的贫困局面。
故答案为:(1)④;(2)西宁;(3)水田;(4)沟壑纵横;植树种草。
【点评】中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5%。
11.【答案】(1)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2)(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昼夜温差大 ;夏季气温高 ;光照充足 (答对任意一点)
(3)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坡度大;过垦过牧,生态环境 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意思正确即可)
(4)一年一熟;畜牧业;草场退化或土地荒漠化;旱地
【解析】【分析】(1)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积雪较多,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水源充足,加上气温低,水分蒸发少。
(2)河套平原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农业区,主要是由于黄河流经此地区,有灌溉水源;加上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
(3)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地表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加上人们过度垦殖等因素,使该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4)东北平原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的熟制只有一年一熟;内蒙古高原草原广阔,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为主,由于过度放牧等导致了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黄土高原的耕地类型是以旱地为主,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点评】(1)本题考查东北平原春旱不严重的自然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2)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在几字形的黄河湾。由贺兰山以东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平原),内蒙古狼山、大青山以南的后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又称前套平原)组成,面积约25,0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土质较好,有黄河灌溉之利,为宁夏与内蒙古重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
(3)要实现黄土高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4)根据各地获得积温的多少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寒温带一年一熟;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二至三熟;热带一年三熟;青藏高原区部分地区一年一熟。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