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课文非常简短,用了很多贴切的动词。比如,“戏、登”描写了孩子们尽情游戏、攀爬的样子;“跌、没”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孩子跌入瓮中、瞬间被水淹没的惊险场景;“持、击”表现了危急时刻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迸”写出了水一下子从瓮中涌出来的状态。本文虽然是文言文,但很多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基本一致。比如,“戏”是“嬉戏”的意思,“登”是“爬”的意思,“皆”是“全,都”的意思。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文文和现代文的共通之处,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对应着故事的结局:瓮被砸破,水从瓮中喷涌而出,司马光在一旁扶起得救的小伙伴。插图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熟读成诵,能注意停顿和节奏。
3、能借助注释、插图等多种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孩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插图等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在读和理解上可能会有些无从下手,但生活中也有过一些积累,如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或者古诗的学习,从中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句子,所以也不会太陌生。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1.朗读与理解并行这是一篇古文,短小精悍,总共30个字,但是因为语言形式与白话文不同,所以学生在朗读、理解上有障碍。因此,教师应在朗读中,结合注释和生活经验,不断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读正确、读通顺、读出停顿与感情的目标。这样,朗读与理解双线并行,在朗读中帮助理解,在理解中促进朗读。
2.文字与画面共舞文章虽短,但画面感十足,根据课后“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一要求,教师应抓住文中系列动词,聚焦每个画面,让学生看清、听清,把短小精悍的古文还原成一个生动具体的白话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感觉如临其境,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单元任务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第八单元单元导语页,了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
2.创设单元任务情境,点明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点明本单元大任务:开展2023年名人堂评选活动
师:学校即将开展2023年名人堂评选活动,到时会开展名人推荐会,你想推荐谁?说说你的理由。
(2)点明本课学习任务:读名人故事,学名人品质想要推荐成功的话课不简单,需要讲清名人的品质和相关故事,这节课就一起“读名人故事,学名人品质”,为名人推荐会做好准备吧!
3.导入课题,了解司马光
(1)穿越回宋朝,认识司马光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写课题。(板书课题:司马光)学习生字“司”,老师一边讲一边写:它是是半包围结构,写成半藏半露才好看。
(2)资料分享,了解司马光让学生起来分享课前查到的跟司马光有关的资料。
师:原来司马光有这么多伟大的成就呀,可真了不起,可你知道吗,其实早在他七岁的时候,他的才华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开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吧。
4、认识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师:看看这篇课文跟我们之前学习的文章有何不同之处?
(1)文章可以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正文,古人用书面语写出的简短且难懂的文章就是文言文。
(2)后半部分为注释,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设计意图:本单元核心任务为“开展学校2023年名人堂评选活动”,子任务有“读名人故事,学名人品质”、“讲名人故事,做小小推荐员”、“写身边趣事,争进名人堂”。课堂伊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自主学习,了解司马光的伟大成就,为后面激励学生像司马光一样从小积累学习优秀品质做铺垫。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让学生认识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读通读顺,读好断句停顿
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准字音:“瓮”“迸”“没”,学生找到后带着大家读一读。。“没”是一个多音字,这个字在这里读mò,还有一个读音是méi。读mò的时候表示漫过;沉下去。读méi的时候表示无,没有。
3.学习生字“庭”
(1)强调识字方法,这是个形声字,廷表声,广表意,本来是为了表示宫中宽阔的大殿,后来引申为院子、院落、厅堂等意思。
(2)找学生起来说字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教师进行指导。
(3)师范写,一边写一边强调庭的笔画顺序和结构安排。
(4)生练习写,描一个写一个,提醒孩子注意写字姿势。(5)生自评,写的不好的可以再改一个更漂亮的。
4.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指名读,2-3人。
5.师范读,进行断句指导。
(1)教师第一遍范读,请同学仔细听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哪里不一样,点明文言文的朗读需要有停顿和节奏。
(2)让学生再听老师读课文,用铅笔,一边听,一边在需要停顿的地方进行断句。
(3)找同学起来交流,指导断句。
6.自读之后指名读2~3人。
7.男女生比赛读。
8.学学小古人,配乐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好停顿,重在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节奏。因此,让学生在初读前,让学生根据教师范读进行断句,降低断句难度,减轻心理压力,让学生能够大胆发挥。之后,在交流评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声断气不断”。文言文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充满韵味,这种表达上的特色,是需要学生体会感悟的,因此,通过模仿小古人配乐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简约美和韵律美。
三、借助注释、插图等多种方法,读懂课文。
1.方法指导,默读课文,试着了解文章意思。师:想要学好文言文,不但要会读,还要了解文章大意。你有什么理解课文的好方法呢?借助注释和插图。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板书:读注释、看插图)
师:接下来就请你利用这样的方法默读课文,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注释中你认为重要的意思,可以在文章中对应的字上面写下来,也算是做批注啦!
2.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3.“戏于庭”的学习和方法指导。
(1)“庭”,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
(2)读注释、看插图理解课文的意思是不错的办法你还可以怎样理解“庭”的意思?
(3)学习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巧组词师:我们把文言文中出现的一些字,巧妙的组成常用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意思。(板书:巧组词)
(4)学以致用,用巧组词的方法理解其他字的意思。
(5)出示图片,古文填空在庭院里嬉戏。古人说成“戏于庭”要是在森林里嬉戏呢?“戏于()”要是在田野里嬉戏呢?“戏于()”
设计意图: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指出,我们要引导孩子“感受文学作品语言的独特魅力”,此处让学生感受文言文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的不同之处,并给予支架,让孩子在此基础上补白填空,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表达的奇特之处,发现和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4.认识“瓮”,体会人物心情,理解“没”的意思,引出下文。
过渡:小朋友们“戏于庭”玩的正欢呢。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1)理解瓮是什么,指导方法。
(2)出示瓮的图片,让孩子体会瓮能装很多水,且掉到瓮里更不容易出来。
(3)体会人物心情变化,从欢乐的“戏于庭”,到“没水中”应该是怎样的感受。“没”说明瓮里的水很多,把整个人都淹没了。
(4)带着感受读一读这句话吗?试着读出“戏于庭”的欢乐和“没水中”的害怕。
5.“皆”字的学习和方法指导。过渡:就在这么危急的时刻。小朋友们都是怎么做的?
(1)解释“众皆弃去”的意思,让孩子说说在哪里听到过跟“皆”有关的词语或句子?点明方法:结合已有的现代经验也可以帮我们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这种理解课文的方法可以叫做借经验。(板书:借经验)
(2)想象小朋友们跑开的场景,他们可能会去干什么,有的孩子可能会说小朋友们去想办法了,让孩子起来说说“众小孩”可能会想到什么办法。
6.通过做动作、理解“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意思,了解对比的好处。
(1)加上动作演一演“光持石击瓮破之”,理解“持石击瓮”。师:这么慌乱的场面,却有一个小朋友的做法和大家不同,我们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演一演吧。司马光想到了什么办法,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你看,加上动作读一读很好的帮我们理解了“持石击瓮”的意思。
(2)思辨救助方法,了解对比的作用,借机体会人物特点。
①师:司马光的办法和“众小孩”的办法谁的更好?说说你的理由。师:课文是为了写司马光,为什么不直接写“光持石击瓮破之”呢?写“众皆弃去”的作用是什么?
②让学生起来谈司马光的品质。(板书:机智勇敢、沉着冷静)设计意图: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提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对比、判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此环节通过带着动作朗读、让学生边读边理解“持石击瓮”的意思,之后对比与思辨,循序渐进的让孩子体会司马光“持石击瓮”这个办法的妙处所在,感受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7.结合插图理解“水迸,儿得活”师:正是因为司马光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才让故事的结局没有那么糟糕,故事最后的结局就是“水迸,儿得活。”课本插图上记录的正是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8.让孩子说一说假如你就是得救的小朋友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再说一说假如你是众小朋友,你又会对司马光说什么?让孩子体会每个人内心的优秀品质。
9.体会文言文语言表达的特点师:“儿”这个字在文中反复出现过多次,每次表达的意思都一样吗?
师:文中还有哪些表示“人”的字词?(众、光)同样是表示“人”,文言文中却出现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在读文言文时,遇到不懂的字词也可以试着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10.再读课文,熟读成诵。
(1)边读边填空,在老师的提醒下背诵课文。
(2)结合插图背诵课文。设计意图:在此环节,让孩子边读边想,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是思维火花互相碰撞的过程,因此,在读懂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的处理上,重在运用指导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孩子理解文言文,学生可以将凝练的文言还原成画面,辅以想象,再将画面转换成具体生动的故事。
四、化身小小推荐员,向名人堂推荐司马光
1.让学生化身小小推荐员,向同学们讲一讲司马光的故事,向名人堂推荐司马光。
2.总结才加名人推荐会时讲故事的方法,既要讲清名人的故事,更要点明人物品质。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完成单元子任务“讲名人故事,做小小推荐员”做准备,初步让孩子明白如何讲清楚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相关故事,为本单元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打好基础。
五、拓展延伸
1.再次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推荐学生读《宋史·司马光传》了解司马光更多的事迹和优秀品质。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孩子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明白优秀的品质总能让人闪闪发光。
【作业布置】
1.借助本课所学方法,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学历案上《宋史·司马光传》的课后拓展。
2.推荐阅读:《程门立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设计意图:
课后拓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孩子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真正实践“做中学”的理念。推荐阅读可以帮助孩子积累名人故事,为名人推荐会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附《司马光》学案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三遍,默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
2.你搜集到了哪些跟司马光有关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水迸.()
4.给多音字组词。méi()没mò()
5.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资料拓展《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全书294卷,约三百多万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