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声悲鸣——《马说》
【教学目标】
一、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二、掌握托物寓意的写法,把握本文主旨;
三、学习韩愈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环节】
一、我冤屈,我申诉。
二、明写法,理主旨。
三、读韩愈,悟自我。
四、新时代,新《马说》。
教学导入:的卢马的故事
一、我冤屈,我申诉
【设计意图】
理解千里马的悲惨遭遇,为第二环节“理主旨”做铺垫;以“也”字为例,在朗读中领会虚词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把握作者的情感。
任务一:请以千里马的口吻,依照原文,分段落写一份申诉书。
第一、二段小支架:我太_____了,虽为千里马,可是___________。
第三段小支架:
加入“你”和“我”,完成申诉书。
____策___不以其道,____食___不能尽___材,____鸣之而____不能通___意,____执策而临____,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___真不知马也!
【预设】
第一、二段用有“也”与没“也”对比读的方法,在读中品味作者的惋惜、愤怒和嘲讽之情,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第三段加入肢体动作朗读,加强朗读指导。
二、明写法,理主旨
【设计意图】掌握托物寓意的写法,把握本文主旨。
1.请你判一判:韩愈是人才吗?
2.韩愈生平。
链接材料:
父亲是六品小官,但3岁丧父;长兄抚养、长嫂如母;9岁时长兄去世,跟随长嫂生活;科考期间专心考试,无经济收入;靠亲友接济勉强度日。在此期间,长嫂也去世,生活极为清贫。
3.学生思考:文中的千里马、伯乐和食马者其实是说谁?
【明确】千里马:人才;伯乐: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写法:托物寓意。
4.任务二:《马说》通篇不离千里马,作者写千里马不遇伯乐,其实想说________。作者痛骂食马者不知千里马,其实想说_______。
5.总结主旨
【明确】托物寓意,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三、读韩愈,悟自我
【设计意图】回到自身,引导学生从韩愈的人生经历中获取正能量。
任务三:伯乐有话说
思考:从千里马自身找原因,有了伯乐的赏识,千里马就一定能有一番成就吗?
小支架:世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____常有,而_____不常有。故虽有_____,(千里马)祇辱于________,骈死于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伯乐说》)
【示例】世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故虽有伯乐,(千里马)祇辱于自我否定之中,骈死于偷懒享乐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感悟一】要成为千里马,首先自知为千里马也。
任务四:学子有话说
链接资料:
韩愈从小酷爱读书,学习非常刻苦,不完成任务就不吃饭、睡觉。后来遇到他的伯乐裴度,韩愈协助裴度平定淮西战乱,显示出自己的才能,因军功晋绶刑部侍郎,后任职国子祭酒、吏部侍郎、兵部侍郎等。
小支架:大多数人都可能与韩愈一样,经历那段不被赏识的日子,们可以学习韩愈_____。
【感悟二】人生很长,不摆烂,不言放弃。努力完善自己。主动争取,抓住赏识与机遇,展示才能。
链接资料:年轻时没有伯乐赏识的韩愈,后来是如何对待后生的?
推举李翊考中进士任职江西期间培养了第一个状元、宜春市至今有状元洲、昌黎路尽全力提携后学,“韩门弟子”众多,如贾岛、李贺等。此外,将孟子之名升至孔子之后,“孔孟”由此得来。
播放视频:《韩愈巧计提携后辈》
【感悟三】自己淋过雨,也总想着为别人撑一把伞。
四、新时代,新《马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向上的价值观,在当下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中努力奋斗,展现自我。
链接资料:桂海潮资料。播放视频。
五、总结
1.【教师寄语】各位千里马们:这个时代,不缺机遇,不缺伯乐。你只管努力,时间自会给你答案!新时代《马说》,由你改写!
2.再次感受韩愈的满腔愤怒,齐读课文
3.作业布置
①阅读课后“思考探究”第四题所引短文,结合《马说》中韩愈的观点,说说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②拓展阅读:姊妹篇《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