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入学联考
学校 姓名 考生号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单选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图为“中国疆域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东端位于台湾省 B.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 D.最南端位于海南省
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西部 B.少部分位于寒带 C.位于太平洋东岸 D.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有( )
A.滇、贵、粤、台 B.云、桂、粤、台
C.滇、贵、闽、台 D.云、桂、闽、台
阅读以下四幅省区轮廓图,完成4-6题。
4.汕头所在的省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我国最早看到日出的省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有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份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③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7-8题。
7.关于中国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整体特点是东密西疏 B.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密度大于山东省
C.华北平原人口密度相对较小 D.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
8.下列叙述不符合我国人口国情的是( )
A.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较大 B.老龄人口比例不断升高,养老负担日益增大
C.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D.人口已全面进入负增长时代,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我国首都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会议,其中少数民族代表有438名。据此完成9-11题。
9.我国的首都是( )
A.北京 B.上海 C.重庆 D.天津.
1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参加会议,这一现象充分表明( )
A.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C.各少数民族都拥有绝对自治权 D.全国人民都可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11.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目的是( )
A.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
C.使我国经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干栏式民居俗称“吊脚楼”,大多是全木结构,其建筑造型为两层到三层,底层木柱支撑架空,楼上住人。下图为某地干栏式民居。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建筑景观居民所属的民族可能是( )
A.满族 B.维吾尔族 C.傣族 D.蒙古族
13.该地建这种房屋的原因是( )
A.降水充沛,地形崎岖 B.植被稀疏,千沟万壑
C.河流稀少,草原广布 D.冬冷夏热,地形平坦
读下图及参考附图,完成14-15题。
14.上图是北回归线穿过我国部分省区图。由右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的各省区中,自西向东分别是( )
A.台、粤、桂、云 B.滇、桂、粤、台
C.云、桂、闽、台 D.台、桂、粤、滇
15.从图可知,我们居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邻居”有哪些省份( )
A.云南、四川、贵州、江西 B.四川、贵州、湖南、广东
C.海南、广东、江西、湖南 D.云南、贵州、湖南、广东
二、解答题(共55分)
16.阅读“中国疆域图”,回答(1)-(4)题。
(1)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处五带中的 ,其中A 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2)我国邻国众多,甲国是 。
(3)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 。
(4)①省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 (填全称),②省的主要少数民族为 ,③省的省会城市是 。
17.下图为“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读图,完成(1)-(5)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前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死亡率高,我国人口增长速度 (填“快”或“慢”);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上升, 大幅度下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 (填“加快”或“减缓”)。
(2)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为 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 (填“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 (填“加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 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分析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写出两个方面): 、 。
(5)人口的增长应该与 的发展和 相适应。
18.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依据“驴友”真真提供的旅行线路图(左图)和景观图(右图),回答(1)-(4)题。
(1)线路1所经过的省区,其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能歌善舞的 。
(2)线路2路途中,驴友拍摄了一些照片(右图),照片反映的少数民族主要为 。
(3)线路3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 (少数民族)生活地区的景观, 大会是他们的传统的群众性集会;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主要集中在 (省区全称)。
(4)下列照片最可能属于“驴友”在线路4途中拍摄的是____。
A. 维吾尔族 B. 苗族
C. 满族 D. 藏族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A 2.D 3.B
【解析】1.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端- 黑龙江省漠河县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A说错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A。
2.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回归线穿越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属于热带,没有寒带,D正确。故选D。
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有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简称分别是云或滇、桂、粤、台,B正确。贵是贵州省的简称,闽是福建省的简称,都没有穿越,AC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共有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B 5.D 6.A
【解析】4.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广西、广东、山东、黑龙江,汕头位于广东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我国最东端乌苏里江位于黑龙江省,最早看到日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读图可知,图中①和②有北回归线穿过,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分为三级行政区,分别是省、县、镇三级,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7.A 8.D
【解析】7.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整体特点是东密西疏,故A正确;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密度小于山东省,故B错误;华北平原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故C错误;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密度小,故D错误。故选A。
8.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每年净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A叙述正确,D叙述错误;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老龄人口比例不断升高,故B叙述正确;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故C叙述正确。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我国人口众多,这既有利,又有弊。利:人口众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弊:人口众多,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9.A 10.A 11.D
【解析】9.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故选A。
10.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参加会议,这一现象充分表明我国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一律平等,故A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设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符合该地区各族人民的利益,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进步,故C错误;题干没有体现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多少,故B错误;全国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故D错误。故选A。
11.根据教材知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故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故选D。
【点睛】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倡导适龄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全面放开三孩政策,将缓解老龄化,扩大社会消费能力、增加劳动力储备,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2.C 13.A
【解析】12.该干栏式民居“吊脚楼”所属的民族可能是位于云南省的傣族,该地区气候湿热,“吊脚楼”底层木柱支撑架空,楼上住人有利于通风防潮,C正确;满族主要位于东北地区,冬季气候比较寒冷,维吾尔族主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干旱,都不适合采用“吊脚楼”,AB错误;蒙古族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D错误。故选C。
13.据上题可知,该干栏式建筑“吊脚楼”可能位于云南省的傣族,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所以该地建这种房屋的原因是降水充沛,地形崎岖,A正确,D错误;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千沟万壑,B错误;内蒙古高原河流稀少,草原广布,C错误。故选A。
【点睛】吊脚楼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14.B 15.D
【分析】14.由图可知,北回归线经过我国的南部,自西向东分别经过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这些省区的简称分别是云或滇、桂、粤、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由图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华南地区,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南与越南接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北回归线经过我国的南部,自西向东分别经过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
16.(1) 北温带 渤
(2)俄罗斯
(3)曾母暗沙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蒙古族 成都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疆域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位置、行政区划、邻国及民族等相关内容,旨在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运用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我国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南、北跨纬度近49°,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属于热带,没有寒带;我国海洋面积广阔,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A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2)我国邻国众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依据位置,甲国是俄罗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3)我国海域辽阔,领海宽度约为12海里,濒临四大海域,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南海的曾母暗沙。
(4)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图中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②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为蒙古族;③四川省简称川或蜀,行政中心为成都。
17.(1) 慢 出生率 死亡率 加快
(2)13.4
(3) 增加 减缓 计划生育
(4)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短缺
(5) 社会经济 资源环境
【分析】本题以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为材料,共设5个小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人口问题、人口国策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根据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可以判断出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出生率上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2)结合所学知识,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为13.4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结合所学知识,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从1990年到2010年,虽然我国人口总数在增加,但是人口增幅是在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结合所学知识,人口增长过慢是十分严重的人口问题,该问题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
(5)结合所学知识,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
18.(1)维吾尔族
(2)藏族
(3) 蒙古族 那达慕 壮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4)C
【分析】本题以“驴友”提供的旅行线路图和景观图为背景材料,涉及知识点为我国少数民族及其分布,重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线路1所经过的省区位于我国西北边疆,面积辽阔,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2)右图中有牦牛,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为西藏自治区的代表性建筑,西藏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我国内蒙古草原的盛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的群众性集会。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4)线路4途径我国东北地区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西、福建等省。满族是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C正确;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西北的新疆,A错误;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及中南的湖南和湖北一代,B错误;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D错误。故选C。
答案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