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 整本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导读,了解作者,了解主要人物汤姆和故事内容。
2.阅读精彩片段,感受人物特点
3.激发读书热情,引发学生阅读期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主要人物、主要内容。
2.阅读精彩片段,激发阅读兴趣。
课时安排:4课时
导读课1课时 推进课1课时 交流汇报课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读课
一、走进作者,走进作品
有这样一部小说,是根据作者童年时期的经历写成的。在这本书中,小主人公具有许多坏孩子的习气,经历了无数冒险,结果却总是像好孩子一样受到奖励,收到众人称赞。想读读这本书吗 它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
读一本书之前,我们不妨先关注作者,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这本书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关于他,你都有哪些了解
过渡:丰富的生活阅历,让马克·吐温创作出了许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人们普遍认为——生齐: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马克·吐温,走近他的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
在他的作品中,有一部小说,就是根据他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写成的。在这本书中,小主人公具有许多坏孩子的习气,他欺骗长辈,不服从长者,逃离家庭,抽烟,逃学与坏孩子厮混等等,但就是这样一个坏小子,结果却总是像好孩子一样受到奖励,收到众人称赞,还赢得了女孩子的友谊。想读读这本书吗
二、锁定书名,圈定关键
1.齐读书名:《汤姆·索亚历险记》(板书)透过这个题目你发现了几个关键词 (ppt圈出关键词) (汤姆·索亚历险记)
2.围绕这三个关键词,你觉得我们可以关注什么 关注主角汤姆索亚关注书中的历险关注作者的写作特色“记” 。
3.明白“记”
我们还知道哪些带有“记”字的文章?(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
那你现在知道“记”的意思吗?(记叙、讲述、记录、描写可以记什么——风景名胜、难忘的事情、有经历的人……)
4. 这本书“记”的是什么内容?
让我们走进主角汤姆的历险经历,体会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幽默和感动。
三、抓住主角,探索人名
1.探讨外国小说中的人名,引出汤姆。
在阅读外国作品时,不少同学都觉得书中的人名特别难读。我们不妨先从汤姆的自我介绍中去找找外国人名字的特点,谁来读一读
这是萨契尔大法官在给汤姆颁发《圣经》时的一段对话。从中,你了解到外国人的名字有哪些特点
2.生回答,师小结。
对,这就是外国人名字的特点,姓在后,名在前,中间用一个小点隔开。通常在比较严肃、正规的场合要叫全名,我们一起叫叫他,而在比较轻松、熟悉的场合只叫名就行了。
出示贝基名字片段:“瑞贝卡撒切尔(贝基的学名)。”(汤姆向她脸上瞟了一眼,见她吓得脸色苍白)
这是贝基撕坏了老师杜宾斯先生的书,老师生气询问时喊的学名。就像我们平时在家里喊小明,在学校喊学名。亲近时候喊小名,生气时候喊全名一样。
四、读概述、目录,知“梗概”
全书围绕着主角汤姆记叙了哪些内容呢?请大家仔细读读目录和全书概述,说说汤姆索亚他们经历了哪些冒险。(让学生对汤姆的冒险有个大概的了解)
第二课时 推进课
一、梳理人物,理清关系
师:这段时间,我们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知道了主角汤姆。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人物,你能根据我的提示猜猜他是谁吗 (逐一出示,生抢答)
(一)抢答互动——他(她)是谁
之前我们知道了主角汤姆,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人物,你能根据我的提示猜猜他是谁吗 (逐一出示,生抢答)
第一题:他难得有件值得炫耀的事,连忙表示愿意把吸烟的本领教给两个同伙。
第二题:啊呀,这女孩长得可真漂亮,一双可爱的蓝眼睛,上闪动着长长的睫毛,一对金黄色头发编成的长辫子在身后晃荡……
第三题:她便戴正眼镜向近处看看,又把眼镜拉到鼻子尖上,从镜片上面向房屋四处瞧瞧,哪里也没有汤姆的影子。
第四题:他的部队终于顶不住了,汤姆就指挥部队追杀过去,于是汤姆就打了个大胜仗。
第五题:他因为得到姨妈的表扬,竟当着汤姆的面去拿糖缸,这是他故意在汤姆面前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第六题:席德生病了,参加不了郊游。懂事的她就主动放弃了这次野餐,留在家里陪席德。
(二)画人物关系图,理清人物关系。
师:这本书中的人物真不少,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咱们一起来画一张人物关系图。你知道谁和谁的关系
1.除了这几个人物,书中人物还有很多。示范例同母异父的弟弟希德是亲人,除此之外还有朋友、仇人等关系。
2.小组合作画人物关系图。
3.指名使用实物投影,生借助图片介绍人物关系,老师趁机点评。
4.ppt出示老师制作的人物关系思维导图,师生一同完整梳理书中人物及关系。
二、盘点故事,梳理情节
1.讨论汤姆的历险
师:汤姆和他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故事呢 我们一起来理一理。
师生一起交流汤姆“最常做的事“”最有趣的事“”最惊险的事“”最( )的事。
2.师:你能不能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汤姆的几次主要历险经历,完善这张情节图呢 请小组合作完成课堂学习单第一题。
3.小组合作,概括汤姆的几次主要历险,完善课堂学习单上的情节图。
4.展示课堂学习单,请小组汇报。
5.小结:像这样把重要的情节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理清各个情节之间的联系,这也是阅读小说的好方法。(板书:理)
三、营造气氛,讲述汤姆的历险。
1.看,这就是主人公汤姆,书中记录了他的五次历险。(ppt 逐步出现,根据目录再现五次历险的主题。)
2.这些历险啊,有紧张刺激,有兴奋惊喜,也有恐怖惊吓,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附ppt,配惊悚音乐)墓地试胆、荒岛冒险、鬼屋寻宝、山洞探险、山洞寻宝等历险情节。
第三课时 交流课
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品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品精彩片段。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同学们,大家晚上好!通过十几天的阅读,我们完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的共读。这部小说,沿袭了作家马克·吐温一贯的幽默风趣的艺术风格,阅读了其中诙谐的片段之后,你一定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的交流课,来分享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二、活动一、故事情节——我来理
马克·吐温曾在《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出示)这本书里所描绘的冒险故事大多都实有其事,其中的一两件是我的亲身经历,其余的是我儿时伙伴们的故事。那他们一起到底经历了哪些事呢 让我们继续走进《汤姆·索亚历险记》,追随汤姆小伙伴们的历险之旅吧!
1.理清故事主线
这本书共有35个章节,概括起来一共写了汤姆的几次历险经历呢
墓地遇险、荒岛冒险、鬼屋探险、山洞历险、山洞寻宝
2.哪一次历险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为什么
(同学们交流一下)
墓地遇险:汤姆和哈克亲眼看到了印第安人乔杀死医生。这可怕的一幕让他俩惊恐不已。汤姆和哈克的大胆冒险的精神,不禁让人产生钦佩之情。
荒岛冒险:厌倦乏味枯燥的生活,汤姆、哈克小伙伴离开小镇,逃到密西西比河荒岛上去体验海盗生活。他们从游戏和冒险中获得了自由和浪漫。当他知道,他的失踪让波莉姨妈姨妈担心、难过时,汤姆的表现又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姨妈浓浓的爱意。
鬼屋探险:汤姆和哈克去一个鬼屋“寻找海盗埋藏的财宝”,发现印第安人乔和一个同伙在鬼屋中找到了一部分财宝,并且偷听到的暗号。这次惊心动魄的探险使得汤姆与哈克探听到了财宝的线索。
山洞历险:汤姆和贝基在山洞迷路,当他们面临着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亡、恐怖的威胁时,汤姆没有绝望,而是积极与困难抗争,不断安慰、鼓励、关心贝基,他的坚定、勇敢、友爱的精神,实在让人钦佩。
山洞寻宝:印第安人乔饿死在山洞里了,汤姆和哈克重新进入山洞,把遗留下的财宝挖了出来。
三、活动二、人物形象——我来说
让我们将视角聚焦到书中的人物,去感受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吧。
当我们读着《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哈克、贝奇、哈波、波莉姨妈、秃头校长……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都得益于作家传神的描写,接下来,老师将出示一些精彩的句子,同学们猜一猜,这些文字描写的是书中哪个人物。
1.猜一猜 他是谁
(1)老师课件出示文字,让学生们猜一猜文字中描写的,对应着哪个人物。
片段一:
盆里又盛满了水,这回他对着这盆水弯着腰站了一会儿,下定决心;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就开始洗起来。随后他走进厨房去,闭上眼睛伸着一双手去找那条毛巾,这时候脸上的肥皂水直往下流,算是他老老实实洗过脸的证明。可是他拿毛巾擦了一阵,露出脸来的时候,还是不能叫人满意,因为干净的地方刚刚到下巴,这就和腮帮子那儿有了分明的界线,好像一个假面具在这条界线以下和两旁,还有很大一片没有沾过水的黑黝黝的地方,绕着脖子一直往下和往后伸展着。(汤姆)
片段二:
他不必上学,也不用到教堂去,他不用叫谁老师,也不要听谁的话;他不管什么时候,随便爱上哪儿去钓鱼或是游水,都可以去,并且爱待多久就待多久;谁也管不着他打架;到了晚上,他爱坐到什么时候就坐到什么时候;春天他照例是第一个光着脚的,秋天穿鞋他也穿得最晚;他永远不用洗脸,也不用穿干净衣服;他骂起人来,简直骂得妙不可言。(哈克)
片段三:
“孩子们,你们对我太好了——比这镇上的随便哪个人都好。我忘不了,忘不了。我心里老在想着,我说:‘我从前常给所有的孩子们补风筝和别的东西,还告诉他们什么地方最好钓鱼,老是拼命地跟他们要好,现在老莫夫倒了霉,他们都把他忘了。可是汤姆没忘记,哈克也没有——他们都没忘记他,’我说,‘我也就忘不了他们。’唉,孩子们,我干了一桩糟糕的事儿——那时候是喝醉了,昏头昏脑——我只能找出这个理由来——现在我只好让人家把我吊死,这倒是应该的。不错,而且还挺好挺好哩,我想——反正我但愿如此。”(穆夫·波特)
2.解读主要人物的成长之路——汤姆的英雄之旅
汤姆就是个顽童,有一点顽皮,有一点嚣张,一开始,是个让姨妈头疼的熊孩子,但最终,汤姆成了小镇上“闪闪发光的英雄——被年长的人们所宠爱、年轻的人们所羡慕,他的名字甚至获得了不朽的流传”,汤姆成了谈论焦点,成为姨妈的骄傲,汤姆担得起“英雄”这两个字。
3.思辨:汤姆的一路顽皮,不断升级为英雄的成长故事,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勇敢、善良、担当
4.关于第二个主要人物:哈克贝利·费恩——“浪漫的流浪儿”
哈克贝利·费恩是圣彼得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但作家却称呼他为“浪漫的流浪儿”。
哈克贝利·费恩的衣着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破”,破上衣、破裤子、破帽子,“破布条条老在飘动”,衣服是“大人丢掉不要的”。他的这一身装扮与镇上一些“体面孩子”的穿着形成了鲜明对比。
5.书中除汤姆、哈克等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还有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活动三、品味细节——我来悟
1.这本书运用了大量的对话描写,通过人物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我们来看书中一段对话:向往海盗们的勇敢无畏、自由狂野的生活,假装自己变成了勇猛的海盗。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同时也突出了汤姆具有杰出的领导能力。
2.这是贝基和汤姆闹别扭之后的一段描写,贝基内心难受到了极点,时间漫长,如此难熬,以此衬托出人物的心理变化,用热闹的班级氛围来烘托贝基压抑的情绪。恰恰是这次矛盾,直接导致了汤姆产生了当海盗去冒险的念头。
3.像这样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读完第一遍之后回过头来找一找,读一读。
五、活动四、后续故事——我来编
故事的最后,汤姆劝回了出逃的哈克,让他回到寡妇道格拉斯的家,做一个体面的人。小说就此戛然而止,你喜欢这个结局吗 也可以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的结局,你会怎么写
六、师小结
好书不厌百回读!
板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故事情节——我来理
人物形象——我来说
品味细节——我来悟
后续故事——我来编
第三课时 交流课
一、聚焦人物,分析特点。
汤姆的故事已留在了我们心中,汤姆的人物形象又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结合课堂学习单,试着分析分析。
1.小组结合故事情节,交流分析汤姆的人物形象,成员间互相补充。
2.生代表板书形容汤姆的词语,红色粉笔写优点,蓝色粉笔写缺点。
3.学生联系情节汇报交流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出对汤姆形象的立体得探讨。
二、深入故事,讨论形象。
学生结合事例交流汇报:调皮捣蛋、有正义感、心地善良、天真活泼、喜欢冒险、勇敢、有报复心理……
(一)勇敢的汤姆
1.五次历险下来,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生交流汇报。
3.引导品一品:
预设一:顶住压力揭发印第安·乔,解救莫夫·波特。
(1)师生交流:揭发印第安.乔是个容易下的决定吗 为什么
(2)朗读。 (附 ppt内容)
Ppt:哈克贝利.费恩和汤姆.索亚对天发誓:双方恪守秘密,若有一方泄密,愿当场死去,尸骨无存。
Ppt:汤姆白天过得神气十足,看上去得意洋洋,可晚上依然在恐怖中度过。印第安.乔老是出现在他的梦中,目露凶光。天黑以后,无论多大诱惑也无法吸引这个孩子走出家门。
Ppt:有段时间几汤姆恐手印第安.乔永远逍通法外,可另一半时间,他又害怕他被捕。他深深感到,除非这个人死了,他亲眼看见对方的尸首,否则,他将永无宁日。
(3)师小结:汤姆可是亲眼看见过印第安.乔杀人的,他知道这个敌人有多可怕!可是,他还是抵不过良心的谴责,去为莫夫.波特作证。他多么——正义,勇敢!
预设二墓地试胆量,汤姆冷静应对
(1)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 (ppt 出示精彩片)
“噢, 上帝!他们来了,真的来了!我们该怎么
“我没办法。我们会被发现吗 ”
“噢,汤姆,他们在晚上也能看见,因为他们的眼睛像猫一样。我不该来这的。”
“别怕,哈克!我们又没有招惹他们,我想他们不会来为难我们的。只要我们呆着别动,可能他们根本看不见我们。”
“汤姆,我是不想动了。上帝啊,我浑身打颤啊!”
两个孩子头紧挨在一起,低着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此时,一阵低沉的说话声从远处坟地传来。
“看!看那!”汤姆小声说,“那是什 么玩意儿 ”
“啊!鬼火!天哪,汤姆,我快被吓死了!”
“肯定是鬼来了,我的上帝,他们有三个!我们死定了,汤姆!你还能祈祷吗 ”
“我试试看,你别担心。他们不会害我们。我现在躺下睡觉,我--”
(2)思考、对比:汤姆和哈克谁更勇敢 追问:哈克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流浪儿,敢带死猫夜访墓地,常常晚上活动,白天睡觉他本身就是-一个胆大过人的孩子)
预设三:鬼屋寻宝,汤姆再次沉着脱险
(1)指名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 (汤姆邀哈克到鬼屋去挖宝藏)
“去那间闹鬼的屋子里挖。对,就这么办!”
“妈的,我不喜欢闹鬼的屋子,汤姆。唉,那里比死人还可怕。也许死人能说话,可他们不会趁你不注意披着寿衣悄悄溜过来,猛地从你背后探出身来龇牙咧嘴啊,可鬼就爱这么干。我可受不了这份惊吓,汤姆,没人受得了。
“是呀。不过哈克,鬼怪只有夜间才出来。咱们白天去那里挖,不会碍事。”
“嗯,话是不错。可你知道,不管白天还是夜晚, 都没人去那间鬼屋啊。”
“噢,可是除了夜里, 那座房子周围倒没谁看见过什么,夜里也只有些蓝光在窗户飘来荡去,不是总有鬼的。
“可是汤姆,蓝光飘忽的地方,那后面一准跟着一个鬼啊。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除了鬼怪,没有人能点蓝色的火光啊。”
“是呀,这话没错。不过,既然他们白天不会出来,我们还怕什么呢 ”
(2)就这个片段谈谈你的体会。
(二)不只“勇敢”的汤姆
预设:狡黠、机智(鬼点子多):巧刷篱笆墙,换来的《圣经》,计引贝基注意,巧妙表白,瞎编梦境.....
调皮:教堂捉弄孩子,策划参加自己的葬礼,甲虫闹教堂,给猫喂药,离家出走,逃课,偷蜜饯和糖....
记仇:报复希德,报复杜宾斯先生有良知,
有同情心:洗脱莫夫.波特罪名,哈克被忽略的时候给予温暖关怀
天真:故意引起贝基注意,楼下耍杂技,相信死猫治疣子,用咒语寻找失落的弹子
好面子,虚荣,花心……
(三)ppt出示汤姆的劣迹。
1.这些事情你干过吗
2.讨论:这样的事情,你做过吗 这样的汤姆,你喜欢吗 或是你喜欢读这样的汤姆吗
3.引导发现,总结升华。
汤姆因优点而可敬,因缺点而有趣。这就是马克吐温的高明之处,他塑造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顽童形象。
4.师小结:毫无疑问,汤姆是一个顽童。但我们并不讨厌他,甚至挺喜欢他。其实,每个人心里可能都住着一个顽童,但我们教育让我们知道融入社会需要接受规则、规范,又或是我们都有那么一点胆小、软弱。而汤姆,代替我们去创造一个“有趣的人生”,这让我们内心得到一点释放的快意。ppt:汤姆,永远的顽童。
5.你还在哪些书籍中了解过这样的顽童形象?
6.小结: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读出了一个多面的汤姆,汤姆的人物形象在我们心中越来越鲜活。像这样去分析人物形象是阅读小说的又一个方法。(板书: 析)
三、品味语言,体会写法。
那作者是如何让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品语言特点。(板书:品)
请同学们翻到书的6页,听清楚要求:默读第二章,边读边思考,这一章节在语言上有些什么特点呢 请找到相关语段仔细品读。
师:说说看,你品出了哪些语言特点
精彩的环境描写(板书):请你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师:像这样的环境描写书中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去找来仔细品读,这对我们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幽默风趣的语言(板书):语言幽默夸张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它为我们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带来了阅读的快乐。
马克·吐温的创作风格如他本人的风格一样快活而风趣,人们称他为“太平洋一侧的野性子幽默家”。
贴近儿童心理的描写(板书)
引入资料:这本书中的冒险经历确有其事,有些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还有些是其他小伙伴亲身经历的。汤姆·索亚与哈克贝利·费恩的人物形象都是出自生活原型,我把童年玩得好的三个男孩儿的性格,综合在了一起,塑造了他们的形象。
4.根据相应的页码记录,绘声绘色朗读这些有趣的片段,深入感受作者的表达特点。
四、留下悬念、续编故事
故事的最后,汤姆劝回了哈克,要入伙当强盗。书中说“我们的小英雄汤姆索亚又将有新的故事出现了”。接下来的故事会怎么发展呢?这两个可爱的孩子又会有怎样令人惊讶的经历呢?期待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续编一段故事。
五、推荐阅读,总结学法
师:在作者的笔下,又会是怎样的续集呢?课后,我们可以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我们回过头来一起看看,最近我们学习小说阅读的几种方法——画人物关系;理故事情节;析人物形象;品语言特点。
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去读续集和《鲁滨孙漂流记》、《绿山墙的安妮》等书,让我们在这些经典的陪伴中,在书香的沐浴中获取更多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