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一种物品,做到表达清楚。
2.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3.以读者明白为标准评价与修改习作。
二、教学重难点
1.从不同方面介绍事物的特点。
2.运用正确、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特点。
3.互评习作,结合自己的习作,有针对性的修改。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习作初稿,课文思维导图,并通过各种方式积累素材。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堂作业纸(带格子的作文纸,便于补充修改,清晰展示)。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任务群导入。
同学们,期盼已久的城阳区“电子博物馆”的文创馆要向大家征稿了,本期征稿主题是“童眼识天下-生活之我见”,我共收到咱们班同学稿件47份,看得出同学们投稿热情特别高,每位同学都参与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都介绍了什么【课件出示教师统计的数据表。】
指导归类:叶圣陶爷爷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我们的投稿想要被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录用,首先要保证我们把事物介绍清楚、具体。
〖设计意图:利用学习任务群,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何才能介绍清楚具体呢?我们来看这位几位小伙伴的稿件。
板块二:结合案例,学习写法。
出示学习任务一:仔细阅读习作片段,联系所学,互相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修改。
习作片段一(没有抓住特点)投影
1.猜测所描写的事物。说说你的理由
2.尝试抓住特点帮小伙伴介绍清楚。
3.回顾课文
4.出示分析图,头脑风暴拓展落实从不同方面介绍事物
小结:所以介绍一种事物,不但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写还要从不同方面介绍
学生习作片段二(说明方法使用不足)投影
1.小明同学抓住特点,从种植面积、种类、营养价值三方面介绍葡萄,他的稿件也被退回了,你能帮他找到原因吗?
2.尝试帮小明同学把葡萄特点写具体
3.回顾课文,你都在哪篇课文里学习了哪些说明方法?
4.出示评价标准
过渡:根据刚才的分析,如果想要稿件发表,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5.出示老师文章
6.学生点评点教师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习作片段,让学生在自己的原生性表达中发现不足,并主动吸纳高水平语言,体验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效果,积累运用说明方法的经验,为下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做铺垫。〗
板块三:落实修改,指向生活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写好一篇说明文,就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从不同方面全面介绍,接下来,请同学们对照评价标准,完善自己的习作中最想给大家介绍的部分。
板块四:对照标准,多元评价。
对照习作标准,展示一两个同学的习作片段,师生共评。板块五:布置作业同学们,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作来,课下请再次修改自己的稿件,争取被录用,向全校同学展示。板书设计介绍一种事物抓住特点巧用方法说明白了不同方面合理运用资料
《介绍一种事物》评测练习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请你从下面的图表中或者你的生活中选择一种你熟悉并感兴趣的事物,向别人简单介绍一下。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1.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2.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3.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介绍一种事物》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作为习作单元,以让孩子学写说明文为主,训练学生抓住事物特点,通过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结合不同方面分段介绍事物。课前,同学们已经学过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对说明方法的掌握已经比较熟练;结合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前置性地让学生已经确定好了写作对象、查找了相关资料,并且提前进行了写作,这些都为整节课的呈现做了很必要的准备。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动手写说明性的文章,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本次习作内容并能很好地完成习作,是老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明确习作要求,梳理习作思路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文为例,明确习作要求,梳理习作思路。结合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取说明方法,以及介绍事物可以从不同方面来介绍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出示学生课前预习制作的习作思维图并请学生来介绍。这一环节,为学生理清了习作思路,同时明确了习作内容、习作要求、习作方法,学生在自主构思习作时,就能顺利进行
二、学生互评修改,助力课堂生成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相伴相生。预设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和灵活性。对教师作品评价是再次巩固本次习作要求,为后续互评互改环节做铺垫,在评价、修改习作中,学生带着自己已有的习作的知识和经验、兴趣和需要、思考和灵感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使习作修改的课堂充满活力,打造了修改习作的高效课堂。后边的环节既有写作的指导,也有习作的评改,呈现学生的作品相对较少,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希望在课堂里能对高年级的习作教学有一个教学和指导的方向。在学生评价环节中,举手评价的学生偏少。我觉得一是因为我再引导学生习作时只注重了方法的指导,没有注重到学生评价语言的指导。二是学生胆怯,其实是因为没有准备好怎么说,不知道如何说。如何让学生在评价中流畅表达,有话可说,注重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是我接下来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