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温故知新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时间
派别
内容
结果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898年
1911年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改良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学习西方技术
学习西方制度(君主立宪制)
学习西方制度(民主共和制)
失败
失败
?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板书课题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0月10日
12月
1月1日
2月12日
2月15日
3月10日
3月11日
4月2日
中华民国创建进程示意表
阅读课本,找到时间线中对应的文本信息
武昌起义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成立
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临时参议院决议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武昌
革命形势的发展提出了什么要求?
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南京成立临时中央政府,选举出临时大总统。
候选人3位:孙中山、黄兴、黎元洪。谁会当选?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1911年12月29日,各省(17省)在南京集合,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票 0票 16票
思考孙中山成为临时大总统的方式与封建帝王的确立方式有何不同?
不同:孙中山成为临时大总统是各省代表投票选举产生;封建帝王是世袭。
材料: (1911年12月)28日,各省代表会议开会——经讨论临时大总统的名称,因全国仍有未独立省份,正式宪法尚未制定,正式总统亦无从产生,所以仍应冠以“临时”字样。 ——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著《孙中山》
根据材料回答:会议最终决定保留“临时大总统”的“临时”两字的原因是什么?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问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中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五旗共和歌》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中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问
亚东开发中华早(新的政权)
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
五色旗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新的组织方式: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的会议代表为参议员
新的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飘扬五色旗(新的国旗)
五色旗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意义)
新的纪年方法
揖美追欧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五族共和
民族平等
孙中山在其就任总统的誓词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想法?
《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
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
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
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
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
“巩固中华民国”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图谋民生幸福”
图1-30 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誓词
孙中山:“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
年份 民国年份
1912年 民国元年
1913年 民国二年
1914年 民国三年
1915年 民国四年
1916年 民国五年
…… ……
公元xx年=1911+民国N年
民国N年=公元xx年-1911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小提醒: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
中华民国成立于___________年,这一年就被称为民国元年。练一练:民国五年指的是公元多少年?
1912
民国纪年法
1911+5=1916年
民国元年=民国1年=1912年(没有民国0年)
知识拓展:南京临时政府改革措施(对内)
剪辫子
禁缠足
废除跪拜礼
民主平等
自由
社会生活:颁布革除封建陋习的法令
政治: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
经济: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实业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思考: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
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它试图摆脱清王朝的屈辱地位,积极发展对外和平友好交往,以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地位。
孙中山
军事威胁
经济封锁
外交孤立
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告各友邦书》
思考:南京临时政府在对外关系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辛亥革命后的西方列强
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措施
国家名称:中华民国(1912-1949)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3月)(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
北洋政府时期(袁/军阀混战)(1912年3月-1928年底)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1927年—1949年)
易错提示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新式服装——中山装
(孙中山)便被选为临时大总统,一时贤才竞进,髦士纷来,冠佩峨峨,须眉济济。好一个转危为安国治民安的气象。
——姚鹓雏《恨海孤舟记》
思
社会生活悄然变化,民主共和观念广泛传播,可是否真的像此时人们期待那样,中国将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迎来一个国泰民安的新气象?
从缠足到放足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军事进攻
政治讹诈
任命
施压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支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军事威胁
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他以叛卖维新派而获得慈禧的信任,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而博得帝国主义的欢心,一直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的人物。
李鸿章死后,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重兵。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授其内阁总理大臣,率北洋军镇压革命,革命党节节败退,武汉三镇被攻下两镇。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
“谓袁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 ——孙中山
“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孙中山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月12日
2月13日
2月15日
3月10日
3月11日
4月1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公布实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政府迁北京
逼迫清帝(宣统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溥仪(1906--1967)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职;
③临时大总统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清帝退位
孙文辞职
选袁总统
袁任总统
公布约法
迁都北京
阅读教材,梳理袁世凯是怎样一步步窃取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鸦片战争:______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_______
戊戌变法:________
辛亥革命:________
本册书我们一共学习了哪些清朝皇帝?
道光帝
咸丰帝
光绪帝
宣统帝
1916年元旦,宣布建立“中华帝国”,改用“洪宪”纪元。
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项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国家主权
国民权利
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和权利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
司法独立
主权在民:否定主权在君
自由平等:否定封建等级
三权分立:有效防止专制独裁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国家根本法)
(2)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约法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意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依据材料,结合8.9.10课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还有什么遗憾
成功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失败论: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课堂小结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农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