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30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30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7 18:3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音调优美,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被称为“易安体”。易安体即保持了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代表作有《李易安集》《易安词》
第一章
全诗诗眼是

词人是如何抒发愁情的?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意象)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
直接抒情的句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能换成“寻觅,冷清,凄惨。”吗?
运用叠词:
寻寻觅觅————动作——寻而不得
冷冷清清————环境——毫无生气
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凄凉悲苦
内容上:奠定感情基调—
哀婉、凄凉、愁苦
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1、音乐美。2、增强感情。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作用?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 高》
词人主要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淡酒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细雨
借景抒情(意象)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酒:“愁”的象征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为何说是“淡酒”?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抒写萧瑟冷落之感
既是“旧时相识”,“雁过也”为何还要“伤心”呢?这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是以前的雁,而收信的丈夫已经不在,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亡夫之痛
北雁南飞,点明时间“秋”,雁声凄切。——所见所闻皆是悲凉之感。
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思乡之苦
即菊花。点明季节,
有谁会来摘:表达孤独落寞之情
有什么值得摘的:容颜已失,慨叹时光流逝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晚境。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盛: 
乐景哀情 衬托(反衬)
花衰: 
以花喻人 衬托(正衬)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思,这里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用极为简练的语言来勾勒事物,抒发情感。窗前的梧桐树飘下几片枯叶,夜幕深深,小雨淅淅沥沥,一声一声,“滴滴答答”彷佛苍天也在忧愁哭泣。伤心凄苦如诗人,见此梧桐,闻此细雨,更添愁情。
结构:这句以口语化的朴素清新的语言,直抒胸臆,与前文照应。
情感:诗人写愁多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繁复杂,仅用一个“愁”字难以言说,表面“欲说还休”,实际万般愁苦上倾泻无遗。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从结构和情感上看,其作用是什么?
第二章
意象-意境-情感
意象:淡酒、急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情感:愁
愁什么呢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此时,李清照44岁,目睹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南京)。二年后,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中心思想: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
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第三章
1,叠字的运用。首句十四个叠字,准确地反映出词人的孤单与凄清、忧郁与愁闷。表达了词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音律和谐,体现了词的音乐美。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哀景来烘托愁。凄苦的愁绪融入到了对淡酒、飞雁、黄花、细雨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充分表现出词人的伤感。
3,以口语化的质朴清新,浅显易懂的语言,准确的表达了词人所处的环境和由此产生的情感。
写作特点
拓展
比较《声声慢》《醉花阴》的不同愁情。
提示(意境,意象,情感等)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声声慢》
意象 酒、黄花、西风,薄雾、浓云、瑞脑、 淡酒 急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境 清新寂静 凄惨悲凉
情感 离别相思 情愁 家愁 国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