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时分秒拔尖训练(单元测试)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你认为1分钟最有可能完成下列哪件事( )。
A.跑步500米 B.上一节数学课 C.计算10道口算题
2.刘叔叔从德清出发去北京,中途要在杭州转车,转车需要花费15分钟。刘叔叔9:50到达杭州,他应该选择( )从杭州去北京。
A.G1379;10:10开 B.G1223;9:35开 C.G1395;10:00开
3.时针走2大格,经过的时间是( )。
A.2分 B.10分 C.2小时
4.小明上午8:00到校,11:30离校,下午2:30到校,5:00离校。小明一天在校共( )。
A.6小时 B.6个半小时 C.5个半小时
5.爷爷今天早上7:30去公园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了20分钟。他昨天去锻炼的时间是( )。
A.7:10 B.7:20 C.7:50
6.分针、时针和秒针重合在一起是( )时整。
A.9 B.6 C.12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上“>”“<”或“=”。
2时( )120秒 1时( )12分 10分( )100秒
8.10分30秒=( )秒 2小时=( )分
9.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走了( )小格,走了( )秒,分针正好走( )小格,是( )分,1分=( )秒。
10.看图填空。
11.看图填空。
12.乐乐下午放学4:30到家,发现家里停电。他在家等了5分钟就来电了。明明住在( )小区。
三、判断题
13.分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4”,经过的时间是20分钟。( )
14.秒针转5圈是300秒。( )
15.从到,经过了1时20分。( )
16.小乐刷牙用了3秒。( )
17.飞机2:30起飞,3:10分在机场降落,飞机飞了1小时20分。( )
四、解答题
18.看图回答。
(1)上午第一节课是多长时间?
(2)上午10:02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3)如果你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钟,你最晚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才能不迟到?说说你的理由。
(4)你能发现上课时间的规律吗?请你填出上午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
19.这部影片放映了多长时间?
20.张老师买了11:15从济南起飞到杭州的飞机票。坐这次飞机需要提前40分钟检票,张老师必须什么时间之前到达济南机场检票口?
21.请看以下钟面所显示的小华上学相关信息,解决数学问题。
(1)小华上学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2)小华明天值日,必须7:00到校,他最晚什么时候在家出发?
22.如下图,周末,爸爸开小轿车带成成去离家120千米的外婆家,他们上午8:30出发,路上行程预计要1小时50分。
(1)他们几时能到外婆家?
(2)9:30的时候,他们大约在哪儿?估一估,用“△”在线段图中标出他们的位置。
参考答案:
1.C
【分析】常见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秒是较短的时间单位,时是较长的时间单位。1时=60分,1分=60秒。1分钟我们可以跳绳100多下,1分钟我们可以写20个汉字,1分钟我们可以做10~20道口算题。
【详解】1分钟最有可能完成的事是计算10道口算题。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时间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2.A
【分析】用刘叔叔到达杭州的时间,加上转车需要花费的时间,计算出的结果应该比从杭州去北京的时间更早;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9:50+15分钟=10:05,所以他应该选择10:05之后的时间,那么他应该选择G1379;10:10从杭州去北京。
故答案为:A
【点睛】掌握时间的推算式解答本题的关键。
3.C
【分析】钟面上,时针走1个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时针走2大格,也就是走了2个1小时,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2×1=2(小时),时针走2大格,经过的时间是2小时。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过时间的计算,熟练掌握对钟面指针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A
【分析】根据离校时刻-到校时刻=在校时间,代入数据分段计算出上午和下午的在校时间,再相加即可。
【详解】11时30分-8时=3小时30分
5时-2时30分=2小时30分
3小时30分+2小时30分=6小时
小明一天在校共6小时。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时间的计算,即在校时间=离校时刻-到校时刻。
5.C
【分析】根据题意,用爷爷今天去锻炼的时间加上20分钟,即可求出爷爷昨天去锻炼的时间即可。
【详解】7:30+20分=7:50
所以,爷爷昨天去锻炼的时间是7:5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有关时、分、秒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分析】我们知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只有12时整(即12时0分0秒)时针、分针、秒针是重合在一起的,据此解答。
【详解】A.9时整时,时针指得是数字9,分针指得是数字12,秒针指的是12,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6时整时,时针指得是数字6,分针指得是数字12,秒针指的是12,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12时整时,时针指得是数字12,分针指得是数字12,秒针指的是12,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分针、时针和秒针重合在一起是(12)时整。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整点时间与钟面指针的位置,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7. > > >
【分析】1时=60分,1分=60秒,把时间单位统一后,再比较大小。
【详解】2时=120分,120秒=2分,所以2时>120秒
1时=60分>12分
10分=600秒>100秒
【点睛】熟练掌握时间单位的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630 120
【分析】1分=60秒,依此先将10分化成秒后,再加30秒即可。
1时=60分,2小时就是2个60分,依此换算并填空。
【详解】10分=600秒,600秒+30秒=630秒,即10分30秒=630秒。
2个60分是120分,即2小时=120分。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时、分、秒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 60 60 1 1 60
【分析】钟面上,有60个小格,秒针走1个小格的时间是1秒钟,秒针走1圈的时间,分针走1个小格,分针走1个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60秒也就是1分钟,依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填空如下
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走了60小格,走了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是1分,1分=60秒。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对钟面指针的认识、经过时间的计算,以及秒与分的换算。
10.70;110;
18;25;
69;112;
20;30;(答案不唯一)
【分析】此题可以在课后或体育课上小组合作来完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空即可。
【详解】根据实际,填空如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分的认识,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解答。
11.11:40;20分;12:00;
4:15;45分;5:00;25分;5:25;
【分析】钟面上,时针走1个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1个大格的时间是5分钟,依此根据对钟面指针的认识写出钟面上的时间,然后计算出相邻两个钟面上的时间的经过时间即可;在相邻的两个钟面的时间中,用后面一个钟面上的时间减去前面一个钟面上的时间,就是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的经过时间,依此解答。
【详解】第一组中:
第二个钟面上的时间是:11:40;
第三个钟面上的时间是:12:00;
12:00-11:40=20(分钟)。
第二组中:
第一个钟面上的时间是:4:15;
第二个钟面上的时间是:5:00;
第三个钟面上的时间是:5:25;
5:00-4:15=45(分钟)。
5:25-5:00=25(分钟)。即填空如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对钟面指针的认识,以及经过时间的计算。
12.光明
【分析】先用乐乐放学回到家的时刻加5分钟,从而计算出来电的时刻,然后再根据停电通知进行填空即可。
【详解】下午4:30+5分钟=下午4:35;
由此可知,明明住在光明小区。
【点睛】熟练掌握时、分、秒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分析】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分针每走一个大格是5分,分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4共走过了4个大格,是5×4=20分,再与原题比较,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分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4”,经过的时间是20分钟,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准确知道时针、分针、秒针每走一个小格、每走一个大格、每走一圈代表多长时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
【分析】根据秒针走一圈是60秒,求秒针走5圈所花的时间,用60乘5即可。
【详解】60×5=300(秒)
所以秒针转5圈是300秒,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时分秒的认识。
15.×
【分析】用减去,算出经过的时间再判断;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40(分钟),所以从到,经过了40分钟,而不是1时20分。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计量小乐刷牙用的时间一般以“分”为单位,依此判断。
【详解】小乐刷牙用了3分。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选择。
17.×
【分析】要求飞行的时间,也就是求中间经过的时间,就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然后与1小时20分比较即可。
【详解】3:10-2:30=40(分钟),即飞机飞了40分钟而不是1小时20分;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知识点: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
18.(1)40分钟;
(2)正在上第二节课;
(3)最晚8:10从家里出发才能不迟到;理由见详解
(4)每节课都是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1:15—11:55。
【分析】(1)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可知,下课时间-上课时间=上课时长;
(2)观察上午10:02在哪个时间段内,即可判断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3)用到校时间减去从家到学校所用时间,即可解答;
(4)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求出各个时间段所经过时间,观察即可得到规律;再利用观察到的规律,结合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即可求出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
【详解】(1)9时20分-8时40分=40(分)
答:上午第一节课是40分钟。
(2)答:上午10:02在9:30—10:10这个时间段之间,所以正在上第二节课。
(3)8时20分-10分=8时10分
答:最晚8时10分,从家里出发,正好在8时20分到校,再晚就迟到了。
(4)9时20分-8时40分=40(分);
10时10分-9时30分=40(分);
11时5分-10时25分=40(分);
可发现每节课都是40分钟;
9时30分-9时20分=10(分);
10时25分-10时15分=10(分);
可知课间休息10分钟;
据此可知第四节课上课时间为:11时5分+10分=11时15分,
下课时间为:11时15分+40分=11时55分;
答:我能发现每节课都是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第四节课上课时间是11:15—11:55。
【点睛】熟记并灵活运用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45分钟
【分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2时50分-2时05分=45(分钟)
答:这部影片放映了45分钟。
【点睛】牢记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10:35
【分析】用飞机起飞的时刻减去提前检票需要的时间,求出最晚到达检票口的时刻。
【详解】11:15-40分钟=10:35
答:张老师必须10:35之前到达济南机场检票口。
【点睛】本题考查时间的推算,关键是熟练掌握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和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
21.(1)25分钟
(2)6:35
【分析】(1)用到学校的时刻减去上学的时刻,求出上学路上所用的时间。
(2)用应该到校的时刻减去上学路上所用的时间,求出最晚在家出发的时刻。
【详解】(1)7:15-6:50=25(分钟)
答:小华上学路上用了25分钟。
(2)7:00-25分钟=6:35
答:他最晚6:35在家出发。
【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和时间的推算,关键是熟练掌握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和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
22.(1)10:20
(2)整段路程的中间左右;图见详解
【分析】(1)根据出发时间+经过时间=到达时间,求出他们到外婆家的时间;
(2)9:30的时候,他们行驶了1个小时,路上行程一共是1小时50分,1小时=60分钟,所以9:30的时候他们的位置在整段路程的中间左右,据此解答。
【详解】(1)8:30+1小时50分=10:20
答:他们10:20能到外婆家。
(2)答:9:30的时候他们的位置在整段路程的中间左右。
如图:
【点睛】熟练掌握时间的推算,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