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7 23:1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阅读理解检测卷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
花的学校(节选)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选文中,“ ”字表现出花孩子们急切地想回到家的心情。
2.画线句子中的“一……便……”句式突出了 给花朵们带来的变化。
3.用“▲”标出选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4.选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作者说“他们”的家在( )
A.花孩子 B.地上 C.妈妈 D.天上
5.“他们”急急忙忙地要去做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6.“绚丽多彩”的意思是 。
在选文中指的是 。
7.民族小学的小学生有 族、 族、 族、 族和 族的,他们居住在 和 。
8.“都成了好朋友”说明 。
9.从文中画“——”的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回自己的祖国去
在美国阿尔巴城的一座优雅别致的洋房前,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
“什么?”他的妻子惊喜地叫了起来。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过报纸,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
“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那房子呢?”
“原封不动!”
“汽车……”
“借给别人。”
1950年初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领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头为他们送行。有位美国教授紧紧握住华罗庚的手,说:“先生,您真的要走?”
“嗯,回自己的祖国去!”
“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华罗庚与送行的人一一握手,快步登上船舷,和家人一起迎着海面的春风,向送行的人们招手:“再见吧!朋友!”
(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五册)
10.联系上文,“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指的是哪一天?( )
A.祖国解放的这一天。
B.华罗庚回家的这一天。
C.华罗庚回国的这一天。
D.华罗庚和家人见面的这一天。
11.“这一天总算盼到了”,“总算”是什么意思?( )
A.总是 B.不算 C.就算 D.终于
12.“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 )
A.亲切 B.坚决 C.诚恳 D.惊讶
13.从文章中可以知道,当时中国是怎样的情况?( )
A.国富民强
B.繁荣昌盛
C.贫穷落后
D.兴旺发达
14.文章第一自然段能表现华罗庚先生激动、急切心情的词语是哪一项?( )
A.停、喊
B.下了车、走进
C.停、下了车、喊
D.疾步走进、冲着、喊
15.华罗庚先生回国的原因是什么? ( )
A.家人希望他回国。
B.他不习惯待在美国。
C.他要把学识献给祖国。
D.他学识渊博,令人敬佩。
16.美国教授对华罗庚先生回国的态度是什么?( )
A.惋惜 B.支持 C.感动 D.嘲笑
17.文章写了在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一个是华罗庚先生的家里,另一个是哪里?( )
A.中国
B.阿尔巴城报社
C.旧金山海湾码头
D.华罗庚先生的办公室
18.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
A.家人支持华罗庚先生回祖国。
B.华罗庚先生从报纸上知道中国解放了。
C.华罗庚先生回国以后,朋友们觉得很遗憾。
D.华罗庚先生得知中国解放的消息后,带着家人毅然地从美国回祖国。
19.请用“ ”在文中画出一处有新鲜感或者喜欢的的词句,大声读一读,再和同学交流。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岭南小学第十届运动会报名表
报名班级 三年级4班 组别 男子组 班级人数 45 班主任 李晓彤
班级口号 你比袋鼠跳得还要远,你比风儿跑得还要快,
报名项目 参加人员 比赛时间
花样跳绳 林小夏 邬冬冬 顾连武 韩小冬 林子军 叶小娃 4月6日上午
立定跳远 陈宇涛 师晓寒 骆春江 叶同开 4月5日上午
100米赛跑 汤诗涵 郑雨轩 沈一文 赵水恒 4月5日下午
800米赛跑 李林 朱元元 4月6日下午
跳高 赵凯波 林雅天 雷宇林 4月5日下午
20.最受三年级4班男生欢迎的运动项目是哪一项?( )
A.花样跳绳 B.立定跳远 C.800米赛跑 D.跳高
21.如果每个项目都必须报满4人,但不能超过4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
A.三年级4班报名花样跳绳的人多了两个 B.立定跳远和跳高的报名人数刚刚好
C.800米赛跑和跳高的报名人数都不够 D.跳高要再补报一个同学才符合要求
22.观察表格,下列说法和表格中的信息不相符的是哪一项?( )
A.三年级4班女生的运动会报名信息不在这张表格里
B.参加比赛的男生人数不到全班人数的一半
C.岭南小学已经举行过九届运动会
D.三年级的男生最晚开始比赛的项目是跳高
23.三年级4班的班级口号还没有写完整,请你照样子,用上有新鲜感的词语将口号补充完整。
你比袋鼠跳得还要远,你比风儿跑得还要快, 。
课外阅读。
太阳的话
艾青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24.诗中“我”指 ,“你们”指 。
25.用“ ”画出诗中的比喻句。
26.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上“√”。
(1)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太阳人的语言和思想。( )
(2)“让我进去,让我进去”是祈使句,要读出命令的语气。( )
(3)作者写这首诗,其实是借太阳之口,表达热爱光明、追求新生活的心声。( )
27.从“月亮、风儿、小鸟”中选一个,以它的语气仿照第四小节写几句。
让你们的心像 ,打开它们的 ,让我把 ,把 ,把 ,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放青蛙
星期五下午,小丽、小刚和小文一起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老爷爷在路边卖青蛙,盆里只剩一只青蛙了。小刚想:“青蛙是有益的动物,我们得保护它。”于是,他掏出自己的零花钱买下了这只青蛙,对伙伴们说:“我们到郊外把它放了吧。”
他们来到郊外的池塘边,小刚在池塘边蹲下,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青蛙说:“小青蛙,去找你的伙伴吧,去找你的家吧!”小青蛙一下子就蹦进了池塘里,欢快地游来游去。一只青蛙在碧绿的荷叶上欢快地唱着,好像在说:“谢谢你们,小朋友,你们放了我的伙伴,我们会把庄稼保护得更好。”
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28.请在文中找出和下面的解释意思相符的词语。
①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②形容很留恋,十分舍不得。
29.请用横线画出描写小刚心理活动的句子。
30.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_____
A.要保护伙伴
B.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参考答案:
1.冲 2.雨来了 3.紫 黄 白 4. A D 5.找自己的妈妈
【分析】1.此题考查关键字词的检索能力。表现孩子们急切想回家的字是“冲”,冲了出来是指五颜六色的花儿们争相开放。原句是: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上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2.考查句子的理解,句子“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时候指的是下雨的时候,雨一来它们就放假了,说明下雨的时候,花儿就茂盛地开放。 “一……更……”就说明雨对花儿们带来的变化。
3.考查词语的检索,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文章表示颜色的词语在第二自然段,就是花孩子们穿的衣裳的颜色。
4.考查词语的理解的能力。从句子“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可以看出“他们”指的是花孩子。他们的家在天上。
5.考查文章的理解能力,从句子“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可以看出他们急急忙忙的去找妈妈了。
6. 形容色彩华丽 民族小学非常美丽 7. 汉 傣 景颇 阿昌 德昂 山坡上 坪坝里 8.各民族的小朋友们非常团结友爱 9.我体会到民族小学里同学们懂礼貌,爱祖国,朝气蓬勃,生活快乐又幸福。
【分析】6.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解释以及理解。
“绚丽多彩”的意思是形容色彩华丽。
从“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可知,“绚丽多彩”在选文中指的是民族小学被鲜艳的服装打扮得很美丽。
7.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可知答案。
8.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可知,“都成了好朋友”说明各民族的小朋友们非常团结友爱。
9.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可知,文中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小学生在校园里欢快的心情和懂礼貌和爱国旗情景。这句话主要表现了同学们天真、有礼貌的品质和热爱祖国之情。
10.A 11.D 12.B 13.C 14.D 15.C 16.A 17.C 18.D 19.“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解析】10.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在美国阿尔巴城的一座优雅别致的洋房前,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可知,“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指的是祖国解放的这一天。
11.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总算”是终于。体现出华罗庚对国家解放的无比激动的心情。
12.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朗读的掌握。
“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这句话写出了华罗庚迫不及待想回国,应读出坚决得到语气。
13.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
可知,当时中国是贫穷落后的。
14.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从“在美国阿尔巴城的一座优雅别致的洋房前,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可知,疾步走进、冲着、喊这些词语表现华罗庚先生激动、急切心情。
15.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可知,华罗庚先生回国的原因是他要把学识献给祖国。
16.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1950年初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领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头为他们送行。有位美国教授紧紧握住华罗庚的手,说:“先生,您真的要走?” “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可知,美国教授对华罗庚先生回国的态度是惋惜的。
17.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1950年初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领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头为他们送行。”可知,文章写了在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一个是华罗庚先生的家里,另一个是旧金山海湾码头。
18.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
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一件感人的故事。当年,身居美国的华罗庚从报纸上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心情异常激动,带领妻子和孩子毅然登上回归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
1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积累新鲜感或者喜欢的的词句,主要将自己觉得新鲜感或者喜欢的的词句摘抄下来即可。示例:“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20.A 21.B 22.D 23.你比羚羊蹦得还要高
【分析】20.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我们要通读片段,勾画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然后筛选出有效信息,总结作答即可。
阅读报名表可知,花样跳绳有6人报名;立定跳远有4人报名;100米赛跑有4人报名;800米赛跑有2人报名;跳高有3人报名。故最受三年级4班男生欢迎的运动项目是花样跳绳。
21.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阅读报名表可知,花样跳绳有6人报名;立定跳远有4人报名;100米赛跑有4人报名;800米赛跑有2人报名;跳高有3人报名。题干要求“每个项目都必须报满4人,但不能超过4人”,故选项ACD正确。跳高只有3人报名,故选项B错误。
22.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阅读报名表可知,这个是男子组的报名表,三年级4班女生的运动会报名信息不在这张表格里。选项A正确。参加比赛的男生人数为19人,全班人数为45人。选项B正确。由表头可知,这个是“岭南小学第十届运动会报名表”,说明岭南小学已经举行过九届运动会。选项C正确。三年级的男生最晚开始比赛的项目是800米赛跑,在4月6日下午。选项D错误。
23.此题为思路拓展题。
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
阅读报名表可知,文中的报名项目是“跳绳”、“跳远”、“跑步”“跳高”,故可补充口号为:你比袋鼠跳得还要远,你比风儿跑得还要快,你比羚羊蹦得还要高。
24. 太阳 人们 25.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26.(1)√ (3)√ 27. 灵快的鸟儿 嘹亮的歌喉 亮光 雨露 自由
【分析】2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一节一开始,作者就用富有激情的呼唤,表达出太阳渴望走进小屋的急切心情。“你们”指人类、人们。“我”指“太阳”。因为人们居住的房屋门窗紧闭,终日看不到阳光,所以太阳才急切地呼唤:“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25.本题考查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是比喻句,把“你们的心”比作“小小的木板房”。
26.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2)祈使句“让我进去,让我进去”的反复出现,应该读出强调的语气,表达了太阳急于走进小屋的心情。因此“要读出命令的语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7.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段落的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小节,在第三节的基础上,语义进一步深化。太阳不仅要唤醒人们沉睡的双眼,还要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的到来。“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是说太阳不断地给予人们花束、香气、亮光、温暖和露水。仿写时,从“月亮、风儿、小鸟”中选一个,以它的语气仿照第四小节写几句。
示例:让你们的心像风儿一样,打开它们的门窗,让我把阳光,把花香,把欢笑,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28. 小心翼翼 依依不舍 29.小刚想:“青蛙是有益的动物,我们得保护它”。 30.B
【分析】28.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阅读时,注意勾画文章中的四字词语。
小心翼翼是,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依依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
29.本题考查心理描写。
第①段中小刚想:“青蛙是有益的动物,我们得保护它。”是心理描写。
30.本题考查文章中心的理解。
本文通过小朋友们购买青蛙放生,告诉我们要保护动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