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5 遗传和环境 课件(共21张PPT)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0.5 遗传和环境 课件(共21张PPT)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18 09:1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遗传和环境
第二十章 第5节
北师大版 生物(初中)(八年级上)
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称为该生物的基因型。如:AA、Aa、aa。
1、什么是基因型?
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性状表现,称为该生物的表现型。如:有耳垂、无耳垂;双眼皮、单眼皮等。
2、什么是表现型?
复习回顾
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不同人种的肤色基因型不同。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棕色人种
黄色人种
不同的人种
活动:观察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
阳光照射的幼苗 黑暗中的幼苗 时间/d 绿叶苗/株数 黄白叶苗/株数 绿叶苗/% 绿叶苗/株数 黄白叶苗/株数 绿叶苗/%
1 2 11 15.4 2 12 14.3
2 6 7 46.2 1 13 7.1
3 13 0 100 0 14 0
4 13 0 100 0 14 0
5 13 0 100 0 14 0
发生上述性状表现时,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光照
小麦幼苗的性状表现变化是由阳光因素造成的。因为两对照组的变量只有阳光。
结论:小麦幼苗的叶子颜色的基因型都是一样的,颜色的表现型的差别是由环境所造成的。
例1:环境对水毛茛叶片形状的影响
喜马拉雅兔、25℃以下
喜马拉雅兔、30℃以上
例2:温度对喜马拉雅兔毛色的影响
例3:不同季节对枫叶颜色的影响
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
基因型往往比较稳定,它决定着表现型;而表现型则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易使基因型发生改变;表现型则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表现型

基因型

环境条件
1.可遗传变异: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现象。
如:高产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
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高产倒伏小麦
低产抗倒伏小麦
高产抗倒伏小麦
(杂交)
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经选择培育出太空椒。
普通甜椒
太空椒
当染色体的数目或者结构发生改变时,也会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化。下面的超大草莓就是染色体数量加倍后产生的。
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2.不可遗传变异: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仅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
如:不同环境中的玉米长势不同。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人类利用有益的可遗传变异改良或培育的高产奶牛
(1)1956年,我国农学家从栽培的南特16号水稻植株中,选择出自然发生的矮杆变异株,培育成矮杆南特水稻新品种。
(2)20世纪60年代,通过杂交技术使水稻的矮杆性状与高产性状重新组合,培育出一批矮杆、高产的水稻品种。
人们常常利用对人有益的可遗传变异来改良或培育新品种。
变异在农业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表现型

基因型
(内因)

环境条件
(外因)
不遗传的变异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诱因
可遗传的变异
三个来源
课堂检测
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
B.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的生存有利
C.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的生存不利
D.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
2.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课堂检测
3.正常的喜马拉雅兔是白毛黑爪,如果在兔背上剥去一块白毛,并在该处放上一块冰,结果长出黑毛,这说明( )。
A.环境影响了基因型的改变
B.显性基因被除去
C.环境对基因表达有影响
D.遗传对基因表达起作用
C
课堂检测
4.下列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
A.同卵双胞胎因生活环境不一样,皮肤有明显的差异
B.普通羊群中出现短腿安康羊
C.经宇宙飞船带上太空的番茄品种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
D.一片绿色的玉米地里出现了玉米白化苗
A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