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1《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1《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18 19:3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二章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最早的生命从哪里来?
遗传物质的力量
心脏为什么要跳动?
人类是如何形成的?
【预习导航】
一、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1.林奈 达尔文 哈维 DNA双螺旋结构
2.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二、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1. 形态 结构 分类 生理
遗传和变异 进化 生态
2、实验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世界粮食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名誉主任”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这些都是袁公生前,获得的荣誉和 称号。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与他有一面 之缘”,或许在课本里,或许在饭桌上,
或许在人世间,大家更喜欢亲切的叫他:袁爷爷。
你心目中的科学家
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调查
查阅资料
实验
相互交流
观察
远古时代先民获取食物方式
采集植物和渔猎动物
流传和积累动植物基本 知识
19世纪初,法国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
二、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古代岩画上的狩猎活动
拉马克
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的第22-24页,将下面的科学家和重大的事迹进行配对
林奈 “分类学之父”
拉马克 首次提出“生物学
达尔文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哈维 是进化论的奠基人
沃森 和 克里克 发现血液循环的规律
所有的生物按照大小和从属关系分为(从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
林奈
手段方法:早期的观察法
②“分类学之父”
①创立统一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主要人物及其贡献

林奈(瑞典)
人和小麦的分类
界(最大) 动物界 植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哺乳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灵长目 莎草目
科 人科 禾本科
属 人属 小麦属
种(最基本) 智人种 小麦种
种类多、共同特征少
种类少、共同特征多




最大的分类单位
观察法
考察、调查、分类、比较等方法
著有《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理论创始人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人类进化图
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人类是由早期的猿类演化而来
于1859年发表巨著
提出以
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物种起源》
自然选择学说
进化学说: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从而建立“进化学说”;人类是早期猿类进化而来,人类的祖先可能生活在非洲;用自然选择解释生命现象和规律。
哈维(英国)
方法:较早使用实验法(实证科学)
证明了人体心脏在半小时里所
推动的血量超过全身血量。
发现血液循环
哈维
主要人物及其贡献
贡献:
贡献:
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标志进入分子生物学研究阶段。
方法:
实验法
沃森和克里克
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人体细胞内全部DNA的总和。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有:美、德、法、英、日、中等人类基因组计划:破译人体细胞内全部DNA所含的遗传信息。阅读P25,思考以下问题:
1、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人们进行生物学研究有哪些主要的方法?
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
观察法和实验法。
三、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一.自然科学活动包括:
  
二.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三.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_。
观察、调查、实验(最重要)、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
(1)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名词
(2)林 奈——
(3)达尔文——
(4)哈 维——
(5) 沃森 、克里克 ——
(6)人类基因组计划——
“分类学之父”,提出生物分类学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论
发现血液循环,较早用实验法
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生命现象
美、德、日、英、法、中
【课堂小结】
科学家 研究成果
拉马克 首次提出“生物学”
林奈 血液循环(实验法)
达尔文 生物进化论
哈维 DNA双螺旋结构(实验法)
沃森 克里克 生物命名法(观察法)
回顾连连看
自信检测
1.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名词,并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
的学者是( )
A.袁隆平 B.李时珍 C.拉马克 D.哈维
2.我国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育种学家是( )
A.李时珍 B.华佗 C.袁隆平 D.沈括
3.(广东东莞校级月考)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
①考察  ②调查  ③分类  ④比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