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邓稼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时同步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邓稼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时同步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7 22:19: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1课 邓稼先 课时同步练(部编版)
一、基础知识过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鲜( )为人知 两xiù 清风
鞠躬( )尽瘁 妇rú 皆知
彷徨 平沙无yín
当之无愧( ) 热泪盈kuàng
锋芒bì 露 zhì 友
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鞠躬尽瘁:
②死而后已:
③家喻户晓:
④妇孺皆知:
3.填空。
(1)邓稼先, 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研制 、 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 ”功勋奖章。
(2)杨振宁,与 共获1957年 奖。
(3)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人物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 和对民族的 。
二、能力迁移提升
4.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宰割(zǎi) 筹划(chóu) 鞠躬尽瘁(cuì)
B.难堪(kān) 开拓(tuò) 鲜为人知(xiān)
C.元勋(xún) 呼啸(xiào) 热泪盈眶(kuānɡ)
D.燕然(yàn) 彷徨(huánɡ) 至死不懈(xiè)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谣言 诞生 选骋 死而后已
B.挚友 戈璧 仰慕 层出不穷
C.癌症 决胜 胆识 妇儒皆知
D.睿智 叱咤 氢弹 锋芒毕露
6.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张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D.他的事迹,如此地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7.选词填空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________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
A.培养 B.哺育 C.孕育
(2)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________的巨大转变。( )
A.深远 B.长远 C.久远
(3)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________的骄傲。( )
A.永久 B.永恒 C.长久
8.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B.“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9.学习本文之后,阳光中学七年级××班将要开展“走近邓稼先”的主题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6年长征火箭“三代同堂”齐登场,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走在世界前列。学校要编辑一期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校报,请你为校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2)【在线交流】
假如让你去采访邓稼先,请你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你会如何设计?
(3)【写墓志铭】
1986年7月29日,“‘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请你仿照例句,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
10.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手法和作用。
(1)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2)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的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的原子弹工程。
三、在线精读演练
(2020七下·广饶期末)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凜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 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急,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邓稼先》
11.简要说明选文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和作用。
12.能否把文中加点词语“不知道”“ 也不知道”“不知” 去掉,把原来的疑问语气改为陈述语气?
13.选文部分的结尾处引用“我”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有怎样的作用?
课外拓展。
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
2017年9月25日是中国“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为“天眼”操劳二十多年的南仁东,却没等到这一天。
“咱们也建一个吧”
“咱们也建一个吧。”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从这句话开始,南仁东就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要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了当地所有的洼地。”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
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个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的进程。
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夜以继日的付出,让这个恢宏的望远镜工程在南仁东的头脑中逐渐成形。
2007年,FAST终于正式立项。南仁东更拼命了。这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攻克太多难关,南仁东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他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遇到特别有难度的事,南仁东会长时间沉默不语。FAST开始建造时,大家发现,南仁东总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南老师对FAST是如此了解,从最初讨论到每一个细节设计,所有关键技术他都了如指掌。”岳友岭说。
岳友岭参与了FAST工程钢索设计部分。FAST上的钢索需要伸缩变形,这就需要计算钢索的耐疲劳程度。岳友岭记得,刚开始大家根据FAST30年的寿命初步预估,钢索需要承受约600万次拉伸。南仁东却算出了另一个答案:200万次。后来大家经过多次计算模拟,发现南仁东是对的,600万次的估计远远超出寿命所需,是不合理的。
“钢索应该用什么样的钢,钢索接头部分用什么技术解决,用什么样的工艺支撑FAST的外形,南老师都一清二楚。”岳友岭回忆。在设计FAST馈源舱时,最初有4个塔和6个塔等多种设想,但馈源舱的姿态调整一直不能满足科研需求。南仁东曾提出,设计一个带有流体配重的馈源舱。“这是个非常好的构想,需要极有创造力才行。很难有人想到,用这么简单的设计来应对如此复杂的难题。”甘恒谦说,虽然南仁东的提议因为过于超前而最终未被采用,但这件事让他对南老师在工程方面的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
青丝熬成白发
作为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主导和参与了FAST项目每个工程难题,带领FAST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学生们知道,巨大的“天眼”里,熔铸了南仁东的心血,更熔铸了他的感情。
在2016年9月FAST竣工仪式上,一段宣传片介绍了FAST二十几年来从无到有的历程。岳友岭从视频中看到了南仁东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万千:“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把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也许,他只是太累了。也许,他只想化作星辰,与“天眼”长伴!
14.细阅读文章,将建成“天眼”经历的过程补充完整。
→ →立项→建造→
15.文中引用甘恒谦、岳友岭的话,有什么作用?
16.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 选址时,头发和 胡子还是黑的。
17.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南仁东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四、核心素养培优
18.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这两位拔尖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突出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为人。请你也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身边的两个人物,突出表现这俩人的不同之处。
【课文片段在线】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传记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写法分析】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是各自祖国的“原子弹之父”,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忠厚朴实,他们职务、功劳、学术水平相当,但文化背景、性格却相差很大。作者将两个人放在一起对比,有利于突出两个人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风度,突出了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写作中,运用对比要把对立的两个人物或事物、或者把一个人物或事物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认识到不同的人与事物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 xiǎn; 袖; jū gōng; 孺; páng huáng; 垠; kuì; 眶; 毕; 挚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注意此题中的“妇孺皆知”的“孺”和“挚友”的“挚”的正确书写。
2.①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②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③每家每户都知道。
④知名度很高,妇女儿童都知道了。
【详解】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能熟练的写出词语的含义并造句。
鞠躬尽瘁,汉语成语,拼音是 jū gōng jìn 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死而后已,汉语成语,拼音是 sǐ ér hòu yǐ 。意思是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家喻户晓,汉语成语,拼音是jiā yù hù xiǎo,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妇孺皆知,汉语成语,拼音是fù rú jiē zhī,意思就是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3. (1)核物理学; 原子弹; 氢弹; 两弹一星 (2)李政道; 诺贝尔物理学 (3)人生经历; 伟大贡献
【详解】依据课文内容不难填出。(1)邓稼先,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杨振宁,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3)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人物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及对对主要任务的了解。
4.A
【详解】B.“鲜”的正确读音为xiǎn;
C.“勋”的正确读音为xūn,“眶”的正确读音为kuàng;
D.“燕”的正确读音为yān。
故答案为:A
5.D
【详解】A.“骋”应为“聘”;
B.“璧”应为“壁”;
C.“儒”应为“孺”;
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D“可歌可泣”是一个形容词,与“应该”搭配不当。A、B、C恰当。
7. (1)C (2)A (3)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1)孕育是指从怀孕到生育的过程。而哺育是出生后的喂养过程。培养: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长。故选孕育。(2)深远 : 指思虑﹑计谋等深刻而长远。长远:意思是指将来很长时间。久远:长久。故选深远。(3)恒是不变的意思,永恒指永远不变;久是长久的意思,长久表示时间持续很长的意思;永久表示长时间的持续下去。故选永恒。
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结合语境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
8.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A.此句是选择疑问句,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B.“某某说”如果在句子的中间,“说”后面用逗号,所以“小鸭舒了一口气”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C.应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改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D.正确。故选D。
9.(1)走近邓稼先;中国飞天梦的历程;探索与发现。
(2)①请您说说在科研方面给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②请您对我们中学生说几句激励性的话?
(3)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让我们记住他——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长眠于此。他鞠躬尽瘁,为“两弹”献身;身先士卒,震撼浩浩乾坤。身已死,心仍在。邓稼先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解答时,紧扣“打开科技之窗”这一主题,结合生活积累与体验,设计出灵动、活泼的栏目名称即可。如:走近邓稼先;中国飞天梦的历程;探索与发现。
(2)此题考查的是综合性学习的掌握。所提问题要符合“科技”的主题,语言表述清晰。
(3)仿写要与例句字数相同,句式一致,平时多读书,勤练习,善积累。本题根据邓稼先的事迹与贡献拟写。
【点睛】仿写句子要做到:理解例句的意义、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修辞手法、用词特点、感情基调,最后将仿句和例句进行比较,检查是否合乎要求。仿写先看清事例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各个成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比着葫芦画瓢。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
10.(1)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中国和美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在鲜明的对比中突现了邓稼先的高贵品质,体现了他的人格力量。
(2)采用对比句式,用假设的方法将两位同是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所处的国度进行比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集中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详解】两句都采用了对比,首先点明这一方法的使用。根据句子表述的具体内容来分析,第一句从突出邓稼先的思想品质来分析,第二句从作品的思想性和作品的思想情感来分析。
【点睛】此类题要注意分析的角度,一是写作方法,二是思想内容,学习中要多加训练。
11.①渲染荒凉凄惨的气氛;②有力说明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恶劣。 12.①不能;②采用疑问的句式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关切及深深的牵挂之情;③引发读者思考,激发感情;④突出邓稼先的崇高精神以及特有的睿智和胆识。意思对即可。 13.①引述“五四”时代的这首歌,是对邓稼先伟大一生写照的概括,文中引用的《中国男儿歌》,其实是在歌颂邓稼先就是歌中的“男儿”;②呼应文章的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年的历史背景中,让读者体会和感受到到邓稼先贡献的巨大意义。③内容方面,深化了文章主题,构思方面,拓宽了文章思路(或: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11.本题考查文章引用古诗文的作用。解答此题要从写作的目的与诗文内容来分析。引用的《吊古战场文》描写的是古战场阴森悲凉的气象,属于环境描写;我们再考虑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的描写首先渲染某种氛围,为下文内容做铺垫,表现主题。从全文看,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怀念邓稼先,作者先用《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带到神秘的戈壁荒滩,渲染一种荒凉凄惨的气氛。烘托出邓稼先和他们的同事工作环境极其艰苦恶劣,体现了邓稼先的奉献精神。
12.考查对文章语言的赏析。首先明确不能去掉,结合文章主要内容,人物事迹和具体语境分析。“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这三个词,作者深入到邓稼先的内心世界,揣摩他可能有的心理、心情、心态,充满体现作者对邓稼先的关切、牵挂和怀念之情。第二问,结合疑问句与陈述句的表达效果和内容分析。疑问句,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思考,能够激发情感,而陈述句,语气一般比较平稳,不带强烈的感彩。运用两个疑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想象,突出表现了邓稼先的工作环境艰苦恶劣和工作时的睿智和胆识,突出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
13.本题考查引用歌词作用的分析。与分析引用古诗词的作用一样,从歌词的内容与写作目的两个方面来分析。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邓稼先的事迹及其精神品质作答。这首歌赞颂的是撑起中华的好男儿,本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赞颂邓稼先,二者结合,答案就很明确了,引用这首歌,目的就是赞颂邓稼先,文中引用的《中国男儿歌》,其实是在歌颂邓稼先就是歌中的“男儿”,这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借此能表现出邓稼先为了祖国和人民而献身的崇高品质。深化了文章主题,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14. 提议; 选址; 竣工 15.甘恒谦是南仁东的学生,岳友岭是南仁东的同事,他们更熟悉南仁东的生活、工作状况,引用他们的话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能体现南仁东制造“天眼”的不易和他精益求精、迎难而上的可贵精神。 16.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通过岳友岭的感慨侧面表现了南仁东为造“天眼”付出的艰辛之大。 17.①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南仁东就提议“咱们也建一个吧”,体现了他胸怀祖国、敢为人先、具有远见卓识的优秀品质。②不辞辛苦,亲自到贵州大山勘察;为了节省时间,中午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体现了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③汇报项目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对细节了如指掌,多次计算模拟,体现了他鞠躬尽瘁、科学严谨的优秀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14.纵读文章后提取内容即可。第一部分“咱们也建一个吧”是“提议”和“选址”。第二部分“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是“立项”和“建造”。第三部分“青丝熬成白发”是“竣工”。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解答时,必须疏通文意,反复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本,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概括时语言简洁即可。
15.首先要答出他们的身份,只有熟悉南仁东的人,才有发言权。引用他们的话更有说服力,更能体现南仁东制造“天眼”的不易和他精益求精、迎难而上的可贵精神。注意,这是对南仁东的侧面描写。
点睛:本题考查语段作用的分析能力。文中的每一句每一段都是有其用途和作用的,我们在理解文章内容时,要整体把握文章,这样不仅理解了其内容,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甚至是构思上的精妙之处,也可以领会到了。
16.“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运用的是典型的语言描写,通过岳友岭的感慨侧面表现了南仁东为造“天眼”付出的艰辛之大。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的艰辛。
点睛:“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运用的是典型的语言描写,通过岳友岭的感慨侧面表现了南仁东为造“天眼”付出的艰辛之大。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的艰辛。
17.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本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咱们也建一个吧”等情节中概括出其敢为人先、具有远见卓识的优秀品质。从中午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的描写,可概括出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所以首先要读懂情节和描写。
点睛: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章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18.示例:继母是个恶毒的女人,对她非打即骂。她吃不饱穿不暖,满身伤痕,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即便是这样忍气吞声,她的灾难还是来了。在她七岁的时候,丧心病狂的继母挥刀砍下了她的右手,她的人生从此残缺不全。为此,继母也被关进牢中服刑。不久,花心的父亲又离婚再娶,那个恶毒的女人和父亲所生的小男孩,也和当初的她一样有了同样恶毒的继母。小男孩不仅受到了她所受过的苦,还受尽外人的歧视,甚至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他成长得比她更为凄惨。报应,这就是报应,母亲咬着牙说,她却沉默了,显得心事重重。从那以后她竟然经常往小男孩那儿跑,偷偷给他送好吃的,还把自己的零用钱给他。时光飞逝,高考的时候她以高分考入理想的大学,学费无着落;但因为她的特殊身世及自强自立,引起了电视台的关注,电视台为她募得两万元捐款。念四年大学,两万元已算拮据,她却做出一个惊人之举——将捐款的一半分给了小男孩。
【详解】写作时注意观察,要紧扣人物身份,抓住人物特征,使用对比手法,运用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