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运动的描述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1.2运动的描述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17 22: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的描述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科学思维
通过对大量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实验、研究推理、分析归纳等能力,无论动脑还是动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速度,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这都为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基础。运动的相对性现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学生感觉熟悉,对于运动和静止学生可以从物体有无速度进行分析,但物体是否运动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因而本节的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视频引入:
媒体:音乐家用节奏表达天体运动的和谐,画家用画线条表达运动之美,那物理学家如何表达运动的呢?
展示: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
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板书)释疑:两个动画说明位置改变包含方位改变或距离改变;要判断位置改变必须要有两个物体
辩论活动:
媒体展示:小明小华之论的动态画面
组织:赞成小明或小华的人分成两组,进行对抗,阐明支持观点的依据
结论:小明、小华的观点都正确,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选一个参照物
选定参照物后判断位置改变的方法
例证:一组选以地面为参照物的运动现象(背书包、)
媒体:直升机与建筑物运动的判断(动画)
方法:人与参照物固定在一起,看物体与你之间位置是否变化
例证:艺术火箭
问题:你知道这么美的画面是怎么拍出来的吗?试说出其中的物理道理.
活动一:建立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媒体:“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
介绍:1800多年前,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中就研究过这个现象讨论:云和月亮究竟谁在运动?
结论: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为参照物的;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为参照物的.
例证:背书包行走
媒体:投影以上三个画面,火箭、月亮、书包这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共
性之处。
结论:一个物体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有时是运动的,有时是静止的,这种性质叫运动的相对性(板书)
请分析以下情景中物体的运动情况
视频一:小小竹排江中游
视频二:李白诗词《朝发白帝城》
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与运动有关的美句?请分享一下媒体: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视频三:中华高科技(高超音速导弹、加油机、神州对接、风洞)
信息快递:
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且必须是具体的物体2.通常我们选地面为参照物
讨论:小华坐在从新沂到徐州的火车上,在火车上时看到如图情景,说
明两列火车可能的运动情况
(二)板书设计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
二、参照物
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时,选作标准的物体
2、判断方法:
3、参照物的选择:
三、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