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永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8 06:04:23

文档简介

永州名校2023年下期高二 9月月考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本科目试题卷共6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室号、座位号填入相应位置内。
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试题卷请妥善保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 一项)
越南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中部长山山脉纵贯南北,东部沿海为平原。2019
年越南人口超过了9600万人。下图为2019年越南分省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越南人口密度分布格局的自然基础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矿产
2.可在短时期实现各省人口集疏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
A.生态移民 B.产业转移 C.鼓励生育 D.延迟退休
随着线上线下商业的融合发展,许多企业采取在线销售服务、与外卖平台合作等方式,实现了数字化转型(O2O
模式)。企业还采用了“仓店分离”的模式,即店铺不再储存大量货物,只是进行销售,由仓库统一采购、配送和管理商品,同时还在一些社区附近设置了前置仓。下图示意数字化转型下商店供应链空间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企业采用“仓店分离”的模式主要是为了( )
A.降低仓储成本 B.扩大销售范围
C.方便员工上下班D.提高土地利用率 4.前置仓分布在社区商圈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营成本 B.快速响应需求
C.方便企业管理 D.提升商品品质
5.顾客可通过APP 查询快递员即时位置,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数字地球和遥感技术 B.数字地球和虚拟现实技术
C.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永州名校2023年下期高二9月考试地理试卷 第1页(共6页)
古埃及的阿布·辛拜勒神庙一年中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生日(2月21日)和登基日的清晨,太阳光才能从神庙大
门射入,穿过60多米长的庙廊,照到神庙尽头的石像上。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为“太阳节”。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6.拉美西斯二世登基日的日期和神庙的正门朝向分别是( )
A.9月23日、东北 B.3月21日、西南
C.10月21日、东南 D.12月22日、西北
7.拉美西斯二世生日当天( )
A.开罗的日出比阿布·辛拜勒神庙早 B.开罗的日落比阿布·辛拜勒神庙早
C.开罗的白昼时间比阿布·辛拜勒神庙长 D.开罗的正午太阳高度比阿布·辛拜勒神庙大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震源较浅。中国救援队于北京时间2月7日23时从北京起飞,当地时间2月8日4时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下图示意该次地震震中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热带地区 B.位于大陆东岸
C.位于西半球 D.地形以高原为主
9.推测此次北京到阿达纳飞行中( )
A.最佳飞行方向为一直向西 B.飞行时间长度约为10小时20分钟
C.最佳飞行方向为先西北再西南 D.救援队员始终看到地面万家灯火
永州名校2023年下期高二9月考试地理试卷 第2页(共6页)
10.与此次地震震中附近板块边界类型相似的是( )
A.A B.B C.C D.D
下图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 )
A.铁力处花岗岩形成年代最新 B.绥化与呼兰河间有不整合面
C.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喷出岩 D.嫩江处第四纪沉积物厚300米
12.通肯河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中生代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
B.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岩浆喷出
C.古生代岩浆侵入——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挤压褶皱
D.古生代岩浆侵入——抬升侵蚀——中生代沉积——下沉第四纪沉积
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
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 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 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永州名校2023年下期高二9月考试地理试卷 第3页(共6页)
13.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
①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 ②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③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 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图中河流( )
①分叉多 ②多为地下暗河 ③流量稳定 ④易改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①
15.图中扇三角洲( )
①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 ②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
③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 ④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结构示意图,O3~C代表不同地质年代地层,并且形成年代由早到晚。完成下面小题。
16.甲地构造地貌为(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17.图中断层形成于( )
A.C地层之后 B.S1地层之前 C.S3地层之后 D.O3地层之前
黄河入海口西北侧某海域(下左图)以淤泥质海岸为主。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下,该海
域冲淤变化显著,但海岸线稳定。某科研团队对该海域冲淤变化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右图为1976~2014年研究 区内5m和10m等深线包络面积(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变化示意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永州名校2023年下期高二9月考试地理试卷 第4页(共6页)
18.研究区域内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变化最小的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1976~2014年,研究区近岸海域( )
A.持续淤积 B.持续侵蚀 C.先淤积后侵蚀 D.先侵蚀后淤积
20.据图推测2002~2014年黄河流域( )
①降水量减少 ②水库泄洪量增加 ③森林覆盖率增加 ④耕地面积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 40分)
21.结合图文资料,完成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同学去北京(约40°N)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
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赤道式日晷示意图(右图)。(赤道式日晷依照使用地的纬度,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盘上的刻度等分,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平行于地轴。)左图为某极点俯视图(③为晨昏线纬度最高点)。
(1)左图所示日期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②点的昼长为 。
(2)读左图,①、②、③、④四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为 。
(3)根据右图可以判断,该同学观测日晷的时刻约为 。该晷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左图所
示节气过后3个月内,请推测故宫日晷正午时晷针影长变化情况: 。
(4)描述该节气过后1个月,北京的昼长及变化情况: 。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谷肩地貌是冰川地貌的一种,由于地壳隆升,在原“U”形槽谷底部又形成“V“形河谷,形成“谷中谷”的形态,将 “U”形断面到“V“形断面之间的条状平坦台地称为谷肩。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巴、中尼等铁路有大段线路穿越冰川密集分布区,在冰川区致灾与有利因素兼备的背景下,趋利避害成为铁路选线的重要方针。下图示意念青唐 古拉山脉分布和谷肩地貌。
永州名校2023年下期高二9月考试地理试卷 第5页(共6页)
(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推测“谷中谷”形态的形成过程。(6分)
(2)谷肩地貌是铁路建设中可利用的一种冰川地貌,结合材料说明理由。(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位于深圳市东南部的大鹏半岛(下左图)海岸地貌类型齐全。2020年7月,在海岸地貌学专家的指导下,某中
学地理研学小组来到大鹏半岛南部的西冲湾开展考察活动。同学们发现这里沙滩的沙粒大小不一,于是分别在沙滩 A、B、C处取样,对沙粒进行观察。右图为同学们根据取样位置绘制的剖面图。
(1)推测西冲湾沙滩沙粒的可能来源。(6分)
(2)研学小组观察发现A处沙粒较B处细,请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永州名校2023年下期高二9月考试地理试卷 第6页(共6页)永州名校 2023 年下期高二 9 月月考地理
答案和解析
1.A 2.B
【解析】1.据材料可知,越南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
中部长山山脉纵贯南北,东部沿海为平原。所以受地形因素影响,越南人口空间分布在南北方
向上呈现“两头多,中间少”,东西方向上呈现“东部沿海多,西部内陆少”的空间分布格局,由
此可知,A 正确;而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气候、水源、矿产等特征影响该国人口密度,BCD 错
误。故选 A。
2.通过向人口低密度区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就业机会,可使人口稀疏区增加
人口迁入,减少人口迁出,实现人口密度增加,故 B正确;进行生态移民需要考虑迁入地的
环境人口容量等因素,且实行较为复杂,不是有效措施,A错误;鼓励生育只能增加人口总量,
不能改变人口集疏变化,C错误;延迟退休是延缓人口老龄化影响的措施,不能改变人口集疏
程度,D错误。故选 B。
3.A 4.B 5.D
【解析】3.由材料可知,“仓店分离”的模式即店铺不再储存大量货物,只是进行销售,
故降低仓储成本,A正确;销售范围并无变化,B错误;对员工上下班无影响,C错误;与提
高土地利用率无关,D错误。故选 A。
4.前置仓分布在社区商圈是因为社区商圈消费人群多,可以快速响应需求,B正确;与
降低运营成本、方便企业管理、 提升商品品质无关,ACD错误。故选 B。
5.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卫星、飞船)上利用光学仪器或电
子仪器等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遥远的感知,并传送到地面进行分析,遥感没有定位、查
询功能,AC 错误。数字地球和虚拟现实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B 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
要是分析、处理信息功能,具有查询功能,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顾客可通过
APP查询快递员即时位置的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D正确。故选 D。
6.C 7.B
【解析】6.据材料可知,拉美西斯二世生日(2月 21日)和登基日的清晨,太阳光才能
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 60多米长的庙廊,照到神庙尽头的石像上,2月 2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
且与 3月 21日,相差 28天,根据时间对称原因,一年中与 2月 21日太阳直射纬度相同的时
间应为 9月 23日之后的 28天,为 10月 21日,所以 10月 21日为登基日,2月 21日与 10月
2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材料中指出清晨,太
阳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所以神庙的正门朝向东南,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 C。
7.拉美西斯二世生日当天为 2月 2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
越短,开罗与阿布·辛拜勒神庙同处北半球,开罗纬度更高,所以昼更短,日出更晚,日落更
早,B 正确,AC 错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
开罗的正午太阳高度比阿布·辛拜勒神庙小,D错误。所以选 B。
8.D 9.C 10.B
【解析】8.由图可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地处温带,A错误;位于亚欧大陆西岸,B错
误;经度位于 30°E附近,位于东半球,C错误;土耳其地形以高原为主,D正确。故选 D。
9.北京、阿达纳两地位于北半球,阿达纳位于北京西侧,则最近航向为先向西北再西南,
C正确 A错误;阿达纳位于东二区,当北京时间为 2月 7日 23时,阿达纳时间为 23-6=17:00,
当地时间 2月 8日 4时 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则飞机飞行了 11h30min,B错误;当北
京时间为 2月 7日 23时,135°E地方时为 0时,0时经线自东向西以 15°/h的速度向西移动,
{#{QQABBLQIKEAgoggAAABgBBAAAQgCgCAEQQFVAQCgCCgQGkQAkEBACAACoAGoQGBwAMAsIsAAAAAAgwBQFNABACBCA=A}=#}}#}
该飞机自北京出发向西飞行 11h30min,大部分行驶在深夜,不会始终看到地面万家灯火,D
错误。故选 C。
10.地震是地球板块挤压碰撞的结果,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板
块消亡边界。图 A为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A错误。图 B为亚洲板块和太平洋
板块的消亡边界,B正确。图 C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C错误。图 D位于非
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错误。故选 B。
11.C 12.A
【解析】11. 结合图例信息,铁力处花岗岩形成年代为古生代,在图中年龄最老,A错
误;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玄武岩岩层,是岩浆喷出形成的,C 正确;绥化与呼兰河间有向斜
构造,没有不整合面,B 错误;嫩江处第四纪沉积物厚度不到 200 米,D 错误。故选 C。
12.从图例以及剖面图岩层接触关系可以看出,通肯河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中生
代沉积形成沉积岩,内力作用下受到挤压,形成褶皱,后抬升并被外力作用侵蚀,最后地壳再
次下沉并接受第四纪沉积,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13.A 14.B 15.C
【解析】13.读“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可知,甲处早期沉积物下细上粗,表
现为进积,河流搬运能力增强;后期沉积物下粗上细,表现为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减弱,①②
正确,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14.由图可以看出,河流分汊多,易改道,主要以地表径流为主,看不出有地下暗河,①、
④对,②错;从“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明显,说
明流量不稳定,③错。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 B。
15.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即河流流出山口即进
入水体,①对;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②错;水体水面下降则扇三角洲面积
不断扩大,③错;流水沉积作用,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由扇顶到扇缘表层
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④对。综上所述 C正确,ABD错误,故选 C。
16.C 17.C
【解析】16.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处是山顶.根据岩层新老关系看,中间新,两翼老,
是向斜构造,所以地貌类型是向斜山,故 C正确;因此排除 A、B、D,选择 C。
17.断层形成晚于被断裂的岩层,断层切断了 S1地层和 S3地层、O3地层,因此可以判断
断层形成于这些地层形成之后,故 C正确,排除 B、D;断层没有切断 C地层,因此断层形成
于 C之前,因此排除 A。因此选择 C。
18.B 19.C 20.A
【解析】18.图中 5m等深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5m等深线包络面积与海岸线间距离呈
正相关,图示 4个时段包络面积的变化可直接反映与海岸距离的变化。1976年的包络面积为
60km2,1986年的包络面积为 110km2,1996年的包络面积为 115km2,2002年的包络面积为
110km2,2014年的包络面积为 70km2,结合①②③④时段所跨的年份数,即可求出②时段,
区域内 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变化最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 B。
19.据图可知,1976—2014 年,研究区近岸海域 5m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呈现由小
到大再变小的变化趋势,说明 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经历了由近到远再到近的过程,5m
等深线距海岸的距离由近到远,说明海岸附近淤积加重,海水变浅,据此可推测研究区近岸海
域先淤积变浅、后侵蚀变深,C正确,ABD错误。故选 C。
20.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02-2014年,研究区近岸海域 5m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呈
现由大到小的变化特点,说明该海域 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减小,泥沙淤积减少,侵蚀
加剧,进而可推测黄河口入海泥沙量减少,最可能是流域森林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少,流
域降水减少,流量减少,到达入海口的泥沙来源减少,而耕地面积增加,不合理地开垦耕地会
{#{QQABLBQIKEAgoggAAABgBBAAAQgCgCAEQQFVAQCgCCgQGkQAkEBACAACoAGoQGBwAMAsIsAAAAAAgwBQFNABACBCA=A}=#}}#}
导致水土流失量增加,黄河口入海泥沙量应增多,水库水库泄洪量增加,黄河口入海泥沙量也
会增多,研究区近岸海域应该变浅,5m等深线包络面积应增大,综上可知,①③对,②④错,
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21.【答案】(1) 12月 22日 23°26′S,150°E 10小时 40分钟/10h40min
(2) ④①②③
(3) 11点/11:00 50° 变短
(4) 昼短且昼变长
【分析】本题以赤道式日晷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运动的
意义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
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解析】(1)由图可知,左图中地球呈逆时针运转,由此可判断该图为北极点俯视图,北
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因此该日为冬至日(12月 22日),当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被
太阳直射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图中 150°E经线。被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 12:00,
因此图中 150°E的地方时为 12:00。由图可知②位于 30°N,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一纬度的昼
长相同。图中 30°N上正位于日出时刻的经线是 70°E,根据地方时计算可知,此时 70°E为 6:40,
即为图示日期(12月 22日)30°N上 6:40日出。因此②地昼长=(正午-日出)×2=(12:00-6:40)
×2=10小时 40分钟。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日为冬至日(12月 22日),当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角=90°-两地纬度差(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点),所求地点距离太阳
直射点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大。由图可知,①位于北回归线上,②位于
30°N,③位于北极圈上,④位于赤道,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为④①②③。
(3)根据右图可知,图中晷针投影位于 11点,因此该同学观测日晷的时刻约为 11点。
结合材料可知该同学地处北京(40°N)绘制了赤道式日晷示意图,结合材料“赤道式日晷依照
使用地的纬度,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由此可知晷面与地面的夹角与当地纬度互余,因此为
50°。左图所示节气为冬至日,冬至日后 3个月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影长与正午太阳高度负相关,因此晷针的影长慢慢变短。
(4)左图所示该日为冬至日(12月 22日),冬至日过后一个月约为 1月 22日,此时太
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因此北京昼短夜长,白昼变长黑夜变短。
22.【答案】(1)早期地壳稳定,冰川侵蚀,形成“U”形槽谷;冰川消融,形成河流;之后地
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V“形河谷。
(2)谷肩地貌是地形平坦的台地,有利于铁路建设;谷肩地貌呈沿河条状分布,利于展线
(延伸);谷肩地貌形成时间更漫长,地质条件稳定;谷肩地貌是高悬于河谷之上的台地,地
势较高,免受洪水威胁。
【解析】(1)早期的地壳较为稳定,主要受外力作用影响。“U”形谷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后期地壳抬升,落差增大,冰川消融后形成的径流汇集呈河流后,流速快,下切侵蚀形成“V”
形谷。
(2)“U”型断面到“V”型断面转折点之间的条状平坦台地称为谷肩。所以谷肩地貌是由河
流在冰川槽谷底部继续下切形成的台地,地形平坦;谷肩地貌有类似河流阶地沿河呈条状分布
的地形,有利于铁路展线;谷肩地貌比冰川槽谷形成时间更加漫长,地质条件稳定;根据图中
信息可知,谷肩地貌高悬于河谷之上,免受洪水威胁。
{#{QQABLBQIKEAgoggAAABgBBAAAQgCgCAEQQFVAQCgCCgQGkQAkEBACAACoAGoQGBwAMAsIsAAAAAAgwBQFNABACBCA=A}=#}}#}
23.【答案】(1)河流入海搬运的泥沙;波浪搬运海底的沉积物(碎屑物质);沿岸山体风化产
生的松散物质;沿岸洋流将东冲湾河口沙粒携带至此。
(2)涨潮时,海水流速快搬运能力较强,携带大小不一的沙粒向海岸移动,在 B处堆积;
退潮时,海水流速减慢搬运能力较弱,将颗粒较小的沙粒搬运至 A处堆积;颗粒较大的沙粒
保留在 B处。
【解析】本题以深圳市东南部的大鹏半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河流、风的搬运、
堆积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1)由半岛示意图可知,西冲湾沙滩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处,可能受到流水的侵蚀和沉积作
用,以及海浪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故该地的沙滩沙粒可能来源于沿岸山体的石头风化后形成的
碎屑,随着河流入海携带而来,以及河流入海时自身携带搬运而来的泥沙;海水在运动过程中
搬运的海底碎屑物质;受盛行风影响形成的沿岸流从东冲湾携带沙粒到此。
(2)由示意图可知,A地较 B地更靠近海洋。涨潮时,海水搬运的泥沙没有分选性,将大
小不一的沙粒带到 B处,退潮时以海浪的沉积作用为主,当海浪由陆地向海洋方向移动时,
海水携带的沙粒颗粒较大的先沉积,在 B处堆积;颗粒较小的后沉积,在 A处堆积,使得 A
处沙粒较 B处细。
{#{QQABBLQIKEAgoggAAABgBBAAAQgCgCAEQQFVAQCgCCgQGkQAkEBACAACoAGoQGBwAMAsIsAAAAAAgwBQFNABACBC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