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水的运动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上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冰川融水补给 B.雨水补给
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2.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流域降水量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农业灌溉面积减小 D.大量修建水库
青海湖地区在地质时期多次强烈下沉,早期的青海湖与黄河相通,随着周围山地相对上升,青海湖成为了一个独立而封闭的湖盆。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青海湖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 )
A.地表径流和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C.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D.地表径流和地下水
4.关于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温差大—太阳辐射强、风力大
B.夏季温差小—阳光透射深度大、风力小
C.秋季温差小—太阳辐射弱、风力大
D.秋季温差大—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少、风力小
干旱地区常发育深根系植被,其根系深达地下潜水面,可直接吸取地下水,这类植物被定义为地下水依赖型植物,也称“抽水机式植被”。据研究,这类植物在生长季的蒸散过程(水分由叶片蒸发过程)能引起浅层地下水位的周期性昼夜波动。上图为干旱区河岸带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昼夜波动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夜间河岸带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流向为( )
A.由地势高处流向低处 B.由地势低处流向高处
C.浅层地下水补给河水 D.河水补给浅层地下水
6.浅层地下水埋深昼夜波动幅度( )
A.随河流流量变化幅度而增大
B.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而减小
C.变幅随距离河岸变远而变小
D.变幅随距离河岸变远而变大
罗斯环流受陆坡流和西风漂流的共同影响形成,同时该环流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海陆轮廓、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上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与罗斯环流中①洋流成因类似的是( )
A.日本暖流 B.南赤道暖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8.下列关于罗斯环流纬度范围较小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罗斯海海域面积小 B.受西风漂流的阻隔
C.冰川面积广大 D.海水密度大,下沉明显
下图为某岛屿局部地区图,图中L与M两条黑线表示洋流。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世界大洋环流运动的根本动力来自( )
A.地球自转运动 B.水面冷热不均
C.太阳辐射 D.海水密度差异
10.图中L、M洋流的流向分别是( )
A.L向南流、M向南流 B.L向南流、M向北流
C.L向北流、M向南流 D.L向北流、M向北流
11.图中a河长度大于b河,但两河相比,a河的径流量却小于b河,原因是a河( )
①流域面积小 ②流域内蒸发量大
③受寒流影响 ④流域内降水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2.“海—气”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不包括( )
A.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B.海洋是地球上太阳能的重要存储器
C.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
D.海底板块的扩张和碰撞
13.下列海域“海—气”物质与能量交换最突出的是( )
A.波罗的海 B.加勒比海 C.渤海 D.红海
科学界一般利用太平洋塔希提岛与澳大利亚达尔文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值(Pa塔—Pa达)来表征全球气候的变化,称为南方涛动指数(SOI)。当SOI为负值,对应厄尔尼诺现象,当SOI为正值,对应拉尼娜现象。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4.2020年下半年,南方涛动指数变化的原因是( )
A.信风势力增强,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
B.信风势力增强,东太平洋海水异常降温
C.信风势力减弱,东太平洋海水异常降温
D.信风势力减弱,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
15.当南方涛动指数为负值时,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智利面临更多的旱灾 B.菲律宾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C.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多 D.澳大利亚东部森林火灾频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天山西侧,古丝绸之路在向西翻越帕米尔高原之后,就从该盆地经过,盆地中有若干个绿洲,被誉为“中亚果蔬盆”。其东北部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多山,纳伦河(锡尔河上游段)是其国内最大的河流,锡尔河70%的水量来自该河,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主要水源地。图甲为费尔干纳盆地区域地图(等高线单位:米),图乙为锡尔河水系示意图。
图甲
图乙
(1)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成为中亚主要水源地的主要原因。(8分)
(2)简析锡尔河主要水量来自纳伦河的原因。(8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洞庭湖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有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度汛。如图为洞庭湖位置及水系示意图。
(1)说出洞庭湖主要补给来源。(3分)
(2)简要分析引起洞庭湖6—9月水体面积波动的自然原因。(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阿古拉斯角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是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地理分界线。阿古拉斯角附近有著名的观鲸小镇——赫曼努斯。每年的6月至11月,赫曼努斯最尊贵的客人——南露脊鲸、座头鲸、氏鲸、虎鲸就会来到这里交配和哺育幼鲸。阿古拉斯角南端海域是世界重要的航道之一,但也是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
(1)简述赫曼努斯成为著名的观鲸小镇的原因。(8分)
(2)分析洋流对在图示航线上航行的轮船的影响。(10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画出图中所示海区上空正常年份形成的热力环流图,并标出图中底层洋流的运动方向。(4分)
(2)指出与正常年份相比,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海域上空热力环流的变化,并说明其对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天气状况带来的影响。(6分)
答案与解析
第四章 水的运动
1.C 2.D 3.A 4.C 5.D 6.C 7.A 8.B
9.C 10.A 11.D 12.D 13.B 14.B 15.D
1.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可计算出第聂伯河的春季径流量所占比重最大,约为年总径流量的61%,故该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正确;第聂伯河源头海拔较低,且纬度不是很高,没有冰川融水补给,A错误;夏、秋季雨水补给量占全年的比重小,湖泊水补给稳定,均不是该河主要补给类型,B、D错误。
2.D 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差异减小,与先前相比,径流量季节分配更均匀,原因可能是大量修建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D正确;短时间内,流域降水量不会有明显变化,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对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影响较小,B错误;该流域是乌克兰等国的主要农业区,随着农业发展,灌溉面积会增大而不是减小,C错误。
3.A 根据图中经纬网并结合所学可知,青海湖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读图可知青海湖周围有多条河流注入,且该地区会受到夏季东南风及局地水循环的影响产生降水,因此青海湖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地表径流和大气降水,A正确。冰雪融水直接补给湖泊较少,地下水是稳定的补给水源,但补给量也较少,排除B、C、D。
4.C 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大的季节应该是表层受热多的季节,因此青海湖夏季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大,原因是夏季太阳辐射强,表层获得热量多,风力小的情况下上下层湖水扰动小,利于保持温差,A、B错误;秋季太阳辐射弱,表层水温也不高,秋季风力大,上下层湖水扰动大,也使表层和底层温差减小,C正确,排除D。
5.D 浅层地下水和河流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根据图示,夜间河岸带的浅层地下水埋深较小,植物生命活动较弱,此时段主要是河水补给浅层地下水,使河岸带浅层地下水位升高,C错误,D正确;河岸带地势落差小,地势对地下水流向的影响较弱,A、B错误。
6.C 由材料可知,浅层地下水埋深昼夜波动主要是河岸带的“抽水机式植被”吸取地下水造成的。此类植物需要吸取地下水而存活,因此,该埋深昼夜波动幅度与该类植物的生命活动有关,并不主要随河流流量和流向变动,A、B错误;一般而言,距离河岸越远,地下水越少,该类植物的分布越少,受其影响而形成的此类变化幅度越小。C正确,D错误。
规律总结 影响地下水位高低的因素:①降雨量。降雨量越大,下渗量越大,地下水越丰富。②蒸发量。浅层地下水会因表层土壤水分的蒸发而损失。地下水位越深,影响越小。③温度。当气温长时间低于0℃时,表层地下水会凝结成冰。
7.A 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环流受陆坡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和西风漂流(流向为自西向东)的共同影响,同时还受到海陆轮廓影响,①洋流即为受海陆轮廓影响形成的水平补偿流,与日本暖流一致,A正确;B、C、D选项中的洋流均为风海流。
8.B 罗斯环流受陆坡流和西风漂流的共同影响形成,陆坡流和西风漂流的存在使其范围较小,其中西风漂流阻隔了罗斯环流向更低纬度的扩张,B正确。海域面积、冰川面积、海水密度与罗斯环流的纬度范围关系不大,A、C、D错误。
9.C 影响大洋环流的因素有盛行风、海陆分布和地转偏向力等,其中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而形成盛行风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差异造成的地球表面的冷热不均,故世界大洋环流运动的根本动力来自太阳辐射,C正确。
10.A 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图中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M是马达加斯加暖流,西侧的L是莫桑比克暖流,都自北向南流,故选A。
11.D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是热带雨林气候,西侧是热带草原气候。a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流域内降水量小,蒸发量大。b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流域内蒸发量比a河小。因此a河长度大于b河,但a河的径流量却小于b河,②④正确。a河流域面积大,受暖流影响,①③错误。故选D。
12.D 海底板块的扩张和碰撞属于地球的内力作用,不属于“海—气”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范畴。故选D。
13.B 纬度越低,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海—气”物质与能量交换越突出。加勒比海与红海纬度相当,但加勒比海海域面积大于红海,故选B。
14.B 2020年下半年,南方涛动指数SOI为正值,对应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其产生原因为东南信风增强,B正确。
15.D 南方涛动指数为负值时,对应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泛现象减弱或消失,秘鲁、厄瓜多尔沿岸冷洋流转暖,智利附近寒流的强度减弱,旱灾减少,A错误;秘鲁寒流减弱,鱼类饵料减少,渔获量减少,C错误。赤道表层暖海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西太平洋地区水温降低,大气对流减弱,降水减少,洪涝灾害减弱,B错误;气候变得干旱,容易出现森林火灾,D正确。
16.答案 (1)中亚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2分)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提供丰富的水量;(4分)是中亚主要河流发源地(河水水量的主要来源)。(2分)
(2)纳伦河集水区降水较多,集水面积广,水量大;(4分)锡尔河中下游地区降水较少,支流少,汇入水量少。(4分)
解析 (1)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少;由“……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多山”可知,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同时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海拔高,是中亚河流的主要发源地。因此吉尔吉斯斯坦成为中亚主要水源地。
(2)由图示信息可知,纳伦河发源于天山北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集水区降水较多,河流支流多,集水面积广,水量丰富;锡尔河中下游地区降水较少,支流汇入少,河流水量小。因此锡尔河主要水量来自纳伦河。
17.答案 (1)大气降水(1分),长江(1分),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支流(1分)。
(2)6月份,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节,长江水位上涨,高于洞庭湖水位,长江补给洞庭湖;(4分)7—9月,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长江水位下降,低于洞庭湖水位,洞庭湖补给长江。(4分)
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洞庭湖位于长江流域。该湖流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湖泊水位随降水量而相应变化,故大气降水是其重要的补给来源;材料显示洞庭湖对长江具有重要的调蓄作用,曾使长江多次洪患化险为夷,故长江也是其主要补给来源;图中显示,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支流也注入洞庭湖,故这四条河流也属于洞庭湖的主要补给来源。
(2)根据材料可知,洞庭湖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有强大蓄洪能力。6—9月水体面积波动的自然原因与该湖泊对长江的调蓄功能有关。6月份,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节,长江水位上涨,高于洞庭湖水位,长江补给洞庭湖,洞庭湖水位上涨;7—9月,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长江流域进入伏旱季节,降水一般较6月份少,长江水位下降,低于洞庭湖水位,洞庭湖补给长江,洞庭湖水位下降。此时段若有台风登陆,引发降水变化,也会引起长江与洞庭湖的水位变化。
18.答案 (1)位于凸出陆地的阿古拉斯角附近(2分),周围海域广阔(2分);受寒暖流交汇影响,鱼虾丰富(2分),鲸类的食物充足(2分)。
(2)逆本格拉寒流航行(2分),降低航速(2分),增加能耗(2分);受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影响,沿岸多海雾(2分),能见度较低,影响轮船的航行安全(2分)。
解析 (1)读图可知,赫曼努斯位于阿古拉斯角附近,周围海域广阔,视野好;纬度较低,温度较高,利于水生生物生长繁殖;有厄加勒斯暖流和西风漂流在此交汇,受寒暖流交汇影响,浮游生物众多,鱼虾饵料丰富,鱼虾丰富,鲸类的食物充足,吸引各种鲸在这里汇集。
(2)根据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图示航线位于本格拉寒流上,本格拉寒流自南向北流,图示船只自北向南航行,可知其逆本格拉寒流航行,从而降低了航速,增加了航运时间和能源消耗。中低纬度的洋面,由于太阳辐射较强,海水蒸发较为旺盛,天气具有暖湿的特点。寒流流经的时候,会导致近洋面的气温下降,随着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就会凝结,形成海雾,能见度较低,影响轮船的航行安全。
19.答案 (1)如图所示:(4分)
(2)热力环流势力加强。(2分)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岸受增强的下沉气流控制,旱灾加剧;(2分)太平洋西岸则受增强的上升气流控制,易引发洪涝灾害。(2分)
解析 (1)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较稳定,气流下沉;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图示区域表层洋流由太平洋东部流向西部,底层洋流由太平洋西部流向东部。
(2)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上升气流增强,易发生洪涝灾害;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沿岸,下沉气流增强,旱灾加剧。赤道太平洋海域上空热力环流势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