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综合拔高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综合拔高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8 20:1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1广东,8—9)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下地貌体出露     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
③湖盆区构造沉降     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
A.湖岸线长度变短
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
C.湖泊的面积稳定
D.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
3.(2019课标Ⅰ,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考点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2021山东,5—6)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
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5.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
  (2021天津,6—7)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两题。
6.据图判断,川藏铁路沿线(  )
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
C.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D.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
7.林芝附近的山地中,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这是因为迎风坡(  )
A.雪线低、林线低     B.雪线高、林线高
C.雪线低、林线高     D.雪线高、林线低
  (2021浙江1月选考,3—4)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下面两题。
8.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9.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水分  ③热量  ④土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北京,7)某科考队在我国暖温带某山地开展垂直自然带植被调查。下图是部分树种随高度出现的次数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10.图中为针叶树种的折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三年模拟练
  (2021山东师大附中月考)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部分,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
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
2.风化壳厚度(  )
A.丁小于甲是因为降水少、蒸发量大
B.乙大于丙是因为降水量大、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小于格陵兰岛
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2022山东模拟)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下伴生草本优势植被,升温会抑制其生长。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风倒区(树木大量倒伏)。其后小叶章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形成小叶章斑块,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生长季(6—9月)降水量可达958毫米,多暴雨,植被覆盖率高,地表多疏松火山喷发物。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1986年风灾在长白山西坡形成风倒区对小叶章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
A.生存空间增大     B.水分条件改善
C.光合作用增强     D.种间竞争减弱
4.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小叶章侵入长白山西坡苔原带的主要原因是苔原带(  )
A.气温升高     B.风力强劲
C.积雪减少     D.土地广布
5.目前,小叶章的侵入使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植被(  )
A.数量增多,种类减少
B.数量减少,种类减少
C.数量增多,种类增多
D.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2022福建龙岩期中)毛竹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其繁殖主要依靠地下根系向四周水平蔓延生长,生长一年的毛竹高度可达20米。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通过调整毛竹林经营强度可改善毛竹林下物种组成,对维持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大意义。某水土保持团队研究了浙江某毛竹林在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群落物种的多样性,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重度干扰时,利于草本层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7.与中度干扰相比,轻度干扰时(  )
A.种间竞争激烈
B.林下水分充足
C.物种类型较少
D.枯落物种类多
8.推测毛竹的形态特征与自然习性最符合(  )
A.根系深     B.植株密
C.茎秆矮     D.生长慢
9.(2022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山脉南北坡气候差异显著。南坡沟谷众多且沟谷内冰川发育典型(如图1),雪线较北坡高。该区以裸露冰川(冰川表面冰碛物少)和表碛冰川(冰川表面多冰碛物)为主,表碛冰川表层冰碛物总体厚度大(表层冰碛物厚度较小时能够加速冰面消融),且自上而下厚度变化明显。其中X冰川为该区山谷表碛冰川的典型代表,冰川内部多混杂着众多的冰碛物。1980—2015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该区冰川数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2)。
图1
图2
(1)描述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冰川的变化规律。
(2)分析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相较于北坡高的原因。
(3)推测X冰川自上而下表层冰碛物厚度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4)判断裸露冰川和表碛冰川消融速度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1.A 2.D 4.C 5.B 6.B 7.C 8.B 9.A
10.D
1.A 读图可知,1973—2004年,岸线发育系数整体呈增大趋势,结合材料“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可知,湖岸线曲折性在增强。材料中提到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明显,1973—2004年可能湖岸土地沙化加剧,导致湖泊萎缩,水位下降,水下地貌体出露,出现新的湖中岛屿,湖岸线变曲折,岸线发育系数增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明确说明湖盆区此时段内有构造运动,③错误,1973—2004年水位不断下降,表明人类活动强度在不断加强,④错误,故B、C、D错误。
2.D 读图可知,2010—2017年,岸线发育系数(SDI)整体迅速增大。湖岸线长度变短,岸线发育系数会变小,A项错误;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会导致湖泊萎缩,水位下降,与图示水位升高不符,B项错误;湖泊的面积稳定,岸线发育系数应变化不大,C项错误;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说明湖区生态条件转好,湖泊面积变大,导致岸线发育系数增大,D项正确。
3.答案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 (1)从地貌看,山脉隆起,使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使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湖水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
(2)主要从补给与蒸发角度分析。末次冰期晚期,气温略有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加,但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量小,所以补给大于蒸发,湖水盐度低,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3)由材料“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可知,里海由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河流补给为主,而注入河流为内流河,盐分只进不出,逐渐积累;加之地形隆起,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湖泊含盐量升高,演变为咸水湖。
(4)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要参考里海的形成并结合板块构造进行分析。里海成为湖泊是由于地处板块消亡边界,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如果这两个板块继续北移,黑海和地中海也会演化为湖泊。
4.C 图中信息表明,草原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由于海拔低,温度较高,蒸发强,所以土壤含水量不高。草原Ⅲ位于洪积扇的边缘,地势低,地下水埋藏浅,水分状况最好;草原Ⅰ向上过渡为森林,说明水分条件较好;草原Ⅱ以上仍为草原,说明水分状况不如草原Ⅰ,故选C。
5.B 结合大兴安岭位置可知,山地西坡为冬季风迎风坡,冷空气堆积,东坡形成下沉焚风,越往下空气越干燥,到海拔200~400米附近(平台至察尔森)尤其严重。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到长白山等众多山脉的阻挡,到达此地时形成的降雨量也不大,(察尔森以上地形抬升明显,降水略多,形成草原Ⅰ,平台以下受地下水影响水分条件也较好,形成草原Ⅲ)因此平台到察尔森便因为局地环流形成了草原Ⅱ。故选B。
6.B 川藏铁路沿线经过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A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势高差大,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B正确;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C错误;川藏铁路东部沿线河流注入太平洋,D错误。
7.C 由材料可知,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受西南季风影响,迎风坡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所以雪线较低,林线较高,故适合雪豹活动的范围相对背风坡小,故选C。
8.B 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B。
9.A 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这些是导致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①②正确;热量和土壤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故选A。
10.D 据材料可知,该区域是我国暖温带某山地,山麓的自然带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海拔每增高1 000米,气温大约下降6℃),图中1 500米以上区域只有④树种出现,应该为针叶林;①②③树种所在海拔都较低,应为暖温带树种或暖温带和亚寒带过渡区的树种。故选D。
三年模拟练
1.B 2.A 3.C 4.D 5.C 6.A 7.C 8.B
1.B 从降水来看,森林带的降水整体多于草原带和荒漠带,故曲线Ⅰ代表降水;从气温来看,热带气温高于亚热带、温带,草原带因降水相对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同纬度森林带高,故曲线Ⅲ代表气温;草原带和荒漠带蒸发一般比森林带旺盛,故曲线Ⅱ表示蒸发,故选B。
2.A 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化壳厚度丁小于甲是因为降水少、蒸发量大,故A正确;乙比丙降水多、蒸发弱、植被茂盛,故风化壳厚度乙大于丙,B错误;刚果盆地位于热带雨林带,水热充足,植被茂盛,风化壳厚,而格陵兰岛气温低,降水少,植被带为苔原带,风化壳薄,C错;恒河平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总降水量较多,风化壳厚,而伊朗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风化壳较薄,D错误。故选A。
3.C 小叶章为草本植物,植株生长所需空间不会太大,树木在倾倒前后不会对小叶章的生存空间造成太大影响,A错误;树木倒伏后,阳光直达地表,地表增温,蒸发加强,水分条件反而会变差,B错误;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群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对阳光资源的争夺,岳桦林高大,与小叶章在争夺阳光资源的过程中取得优势,小叶章成为劣势种群,树木大量倒伏地区,小叶章接受到的阳光增多,有利于其生长,C正确;树木倒伏后,喜阳的草本植物成为优势物种,大量其他草本植物也开始生长,种间竞争加剧,D错误。
4.D 气温升高会抑制小叶章的生长,积雪减少是入侵的前提条件,小叶章入侵长白山西坡苔原带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苔原带土地广布,生存空间广大,同时土壤肥沃,适宜小叶章生长,D正确,A、C错误;风力强劲不是草本植物生长的有利条件,B错误。
5.C 长白山西坡为苔原带,在小叶章(新物种)侵入后,植被种类增多,A、B错误;由于小叶章属于长白山岳桦林下伴生草本优势植被,侵入的苔原带降水丰富,因此其侵入可使苔原带植被数量增加,C正确,D错误。
6.A 读图可知,重度干扰时,乔木层和灌木层多样性指数低,草本植物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主要原因是乔木层和灌木层遮挡了草本植物的光照,重度干扰时,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减少,草本植物获得的光照增多,促进了草本植物的生长,A正确;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热量、水分、土壤条件基本没有差别,B、C、D错误。
7.C 读图分析,与中度干扰相比,轻度干扰时三类植被的多样性指数差异最小,说明种间竞争较弱,A错误;中度干扰时,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增加,乔木层多样性指数下降,说明轻度干扰时林下水分不足,B错误;读图可知,轻度干扰时多样性指数总和比中度干扰时少,说明物种类型较少,C正确;轻度干扰时物种类型较少,枯落物种类少,D错误。
8.B 结合材料分析,毛竹“繁殖主要依靠地下根系向四周水平蔓延生长”,这说明毛竹的根系较浅,A错误;“一年生长的毛竹高度可达20米”,说明茎秆高,生长快,C、D错误;轻度干扰时毛竹(乔木)多样性指数高,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低,说明毛竹植株密,林下透光性差,B正确。
9.答案 (1)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冰川持续萎缩;3 800~5 300米范围内冰川萎缩最显著(或最多);5 800米以上的冰川相对稳定。
(2)南坡为阳坡(或西南季风带来充足热量),冰雪融化多;北坡为阴坡,气温相对低,冰雪较稳定;南坡沟谷多,热量不易散发,冰雪消融多。
(3)厚度增加。自上而下冰川消融增多,冰内物质出露增多;风化物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低海拔处堆积,冰川表层冰碛物厚度增大。
(4)裸露冰川比表碛冰川消融速度快。
原因:裸露冰川表面冰碛物少,隔热效果差,冰川吸收热量多,融化速度快;表碛冰川,表层冰碛物总体厚度大,隔热效果好,融化速度慢。
解析 (1)据图可知,该区冰川的变化规律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描述。
(2)本题主要从气温的角度来分析。据图可知,该区位于北半球,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冰雪融化多,雪线较高;而北坡为阴坡,气温相对较低,冰雪融化量少,冰雪比较稳定,雪线较低。沟谷内地形比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由材料“南坡沟谷众多”可知,南坡气温较高,冰雪消融多,雪线较高。
(3)自上而下,海拔逐渐降低,气温不断升高,冰川消融不断增多,导致冰内物质出露增多,所以由上而下表层冰碛物厚度不断增大;同时山谷两侧的风化物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下移动,最终在低海拔处堆积,所以由上而下表层冰碛物厚度不断增大。
(4)材料“表层冰碛物厚度较小时能够加速冰面消融”,可知表层冰碛物具有明显的隔热作用。所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表面冰碛物少的裸露冰川,吸热较多,融化速度快,而表面多冰碛物的表碛冰川,因表层冰碛物厚度总体较大,隔热效果好,融化速度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