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四季之美《巧用动态描写刻画景致之美》(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美。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将走进巧用动态描写刻画景致之美微课堂,学习如何用手中的笔去刻画我们身边的美好景致。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主要按照季节顺序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致。作者清少纳言是如何描绘这些景致的呢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三自然段,去探寻一下写作妙招吧。
板块二 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1.作者说秋天最美是黄昏。那秋天的黄昏到底美在哪里呢?
生1:我认为秋天的黄昏最美的是夕阳斜照西山时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归鸦妈妈急急匆匆的赶回去想给自己的孩子喂食,这情景着实动人。
师:是啊!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幅动人的画面。
生2:我觉得这点点归鸦可能是一只只孝顺的乌鸦,他们出去觅食,心里还一直牵挂着窠里的父母。
师:你们能够抓住文字背后的情感去想象画面真了不起,是的。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因为家是温暖的港湾,是爱的归宿,是永恒的牵挂。这秋天的黄昏还美在哪里?
生3:我喜欢这一句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因为我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团结的雁群。
师总结:没错,大雁是候鸟,总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飞南飞北,他们团结互助才能飞跃千山万水,大雁也是有灵性的,头雁高飞、群雁比翼追随这感人的情景,让作者不由得流连忘返。
2.不知不觉夕阳渐渐西沉,夜幕悄悄来临,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了怎样的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感受一下风声虫鸣。这风声虫鸣使得秋天的黄昏寂静而舒畅,愈发令人心旷神怡。
秋天的黄昏如此美丽,作者选择了归鸦、大雁、风、虫这几种常见的景物,细致的描绘了秋天黄昏的美(体会“急急匆匆”的点点归鸦与大雁“比翼而飞”的壮观场面和“风声、虫鸣”等细微景物)
研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一下作者是怎么把这些常见的景物写得如此深入人心的
呢?请关注“急急匆匆地飞,比翼而飞,风声,虫鸣”,这些都是动作描写,看夕阳静静的斜照西山,夜幕降临,这是描绘的静态全景,在这样的静态全景画面里,作者让这些寻常景物以动的形式存在,(景物里的动态美)。同学们关注红色的词(动人,叫人感动,叫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是作者的真实感受,真情实感往往最能打动人心。正如刚刚我们赏析品读第三自然段时体会到的那些动人的画面(景致里的情感美)。像这样抓住常见的景物,描写出动态美,表达情感美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4.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美好的景致,接下来到了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请仿照第三自然段的写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景致。等会儿我们一起来分享。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通过朗读,抓关键词,把秋天最美是黄昏的理解与感悟表现出来,既给了每个人发表独到见解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敢于表现与表达的能力。边读边想象,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景物的动态变化,体会其中美的意境。学会如何抓住常见景物描写出动态美。
板块三 拓展延伸,仿写文段
1.仿写文段。
清少纳言的文字简洁、清新,有独特的韵味,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请你选取一处自己印象最深的景物,对其颜色、状态、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试着写一写,表现景物的动态美,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大自然四季美景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知识,推荐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