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他们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这不,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吧。
那树王鼎钧 漫画欣赏 王鼎钧,1927年生于山东临沂县。著有《人生三书》等集子。他的散文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代表性作品《那树》运用小说的笔法,写一棵茂盛的老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的困苦挣扎,最后仍不免被砍伐命运的故事。作家简介读一读写一写 佝偻(gōu lóu)倒坍(dǎo tān)
荫庇(yìn bì) 嚼碎(jiáo suì)
紊乱(wěn luàn)虬须(qiú xū)
引颈受戮(yǐn jǐng shòu lù)
星临万户(xīng lín wàn hù)
周道如砥(zhōu dào rú dǐ)听课文,并思考:
1、文章是以第几人称写的?大树遭遇了怎样的命运?
2、你认为作者通过大树的遭遇想表达的是什么?
3、根据时间顺序划分文章结构?全文分三部分整体感知 1在不同的阶段,大树的外型特点和自然环境
有了怎样的变化?早期近期现在自然之树
临死之树
悲壮之树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第二部分(6—8段)描写近期的大树,写大树妨碍了道路发展引起人们的议论,使人们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9—11段)描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对大树的最终命运作了关键性的描述 ,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的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详细。速读课文,并思考:
1、写早期的大树,作者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2、写近期的大树,作者着眼于“矛盾冲突”,写了几方面的矛盾?
3、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叙述了几件事?泥泞的马路 几处老式平房 一片破败、荒凉景象,远离现代文明 1.特殊的生活环境2.奇特的容貌粗看细看老态、佝偻
坚固稳定、繁密茂盛 有霉黑潮湿的皮层
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
树身像生铁铸就大树已进入老年,但仍有坚实的身躯成为生命界蔑视和抗击台风的榜样 祈求平安,获得心理安慰 给行人阴凉和清静,给鸟儿栖身之所 在夜晚,给情侣们以温馨的感觉; 扩张荫庇的面积,滋润周围更多的泥土,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 3.对人类的贡献速读课文,并思考:
2、写近期的大树,作者着眼于“矛盾冲突”,写了几方面的矛盾?
3、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叙述了几件事?1.大树与外界环境的矛盾冲突。2.大树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现代文明对大树生存的负面影响,造成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难以调和的矛盾。明知早晚面临引颈受戮的命运;不能迁徙逃亡,但仍默默地作贡献。 找出文中表现人类文明迅速发展的语句,并体味语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
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
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
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
西都被铲除,连根拔起。3、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叙述了几件事?全文写作重心醉汉驾车出事(9)电锯锯倒树身(9)清道妇讲述蚂蚁国故事(10)挖树根、平路面(11) 找出文中工人砍伐大树的语句,并体味
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
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
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问题研究: 作者为什么要叙述“蚂蚁国”里的事情? 1、动植物有预知能力,比人类更有灵感;
2、创造悲壮气氛,动植物都充满爱心,反衬出人类的无情,表达作者的愤恨、悲哀之
情。
再读课文,并思考:
1.文中的树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那树经久经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坚韧顽强;它绿化大地,荫庇人类,只愿给予,从不索取,无私地奉献,表现了高尚的品格;它身遭逆境,却不放弃绿的愿望,表现了豁达宽容的胸怀;它在自己面临杀戮时自己也要保护自己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一种爱心。 这棵树具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坚韧顽强
无私奉献
豁达宽容
富有爱心伟大
高尚2.作者借老树的命运表达什么主题? 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后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 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品味语句:课后练习二 中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变化洪灾与泥石流沙尘暴与酸雨行动起来,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1、我们学校有几位“树朋友”
想想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2、如果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
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的倒下,
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吗?
(选择其中一个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