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24.司马光
课题 24.司马光 课型 精读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新词。 2.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懂句子,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懂句子,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走进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师(出示课件)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 2.板书课题。 3.师介绍古文的特点。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试着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懂句子。 2.师出示生字,指导学生学习新字。 3.教师范读,领读,指导学生读通顺,读懂句子,理解课文大意。 1.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检查背诵课文。 3.把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1.学生看图后回答。 2.齐读课题。 3.了解古文的特点。 1.学生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文中画相应的句子,词。 2.学生相互交流。 3.借助注释和老师的提示理解句子。 4.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 2.学生背诵课文。 3.讲故事。 出示文言文句段,把学生不知不觉得带到学习文言文中来。 以朗读为主,让学生读通、读懂句子,再把司马光与其他孩子的不同做法进行比较,从而体会司马光沉着、机智、勇敢的特点。
板书设计 司马光 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教学反思 三年级孩子首次接触文言文,但这个故事大家并不陌生,而且文字也比较简单,所以设计本课时,我以朗读为主,让学生读通、读懂句子,再把司马光与其他孩子的不同做法进行比较,从而体会司马光沉着、机智、勇敢的特点。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领略到了文言文的魅力,也理解了课文内容。
25.掌 声
课题 掌 声 课型 精读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 二、初读感悟,识字学词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四、再读课文,总结延伸 1.同学们平时一定听过掌声吧!在哪儿听过?你给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要鼓掌?别人给你鼓过掌吗?当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学生自读课文,指导学生学习新字新词。“落”和“调”是多音字,“姿”是平舌音,“势”是翘舌音。注意左右结构的字“鼓励”和“姿势”的书写。 2.请同学们看出示的生字:“掌”“班”“腿”“晃”观察它们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这几个字。 3.教师示范书写。 1.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学了一件什么事?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引导学生通过读文理清文章思路。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倾听,评一评,哪儿读的好? 2.想一想:英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3.引导学生了解小儿麻痹症是怎么回事。 1.学生交流平时听到过的掌声,并谈感受。 2.齐读课题。 1.学生听课文后交流看法。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用巧记来记忆“姿、势”。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忆“烈、述”等字。 3.学生观察出示的生字,交流写字时注意的地方。 4.学生看老师书写。 5.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1.学生再读课文弄清文章大意,并说一说英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卑、残疾、可怜、孤单……) 2.学生在小组内读文交流,弄清课文是按照“鼓掌前,鼓掌,鼓掌后”的顺序来记叙的。 1.学生分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并评议。 2.读资料了解小儿麻痹症。 教师采用范读和学生听读,即可以给学生一种感染力,又训练了学生听读后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指导学生写字,教师要求学生先观察感知,掌握写字要领,教给了学生写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板书设计 掌 声
教学反思 整体感知是深入阅读的前提,教师采用范读和学生听读,即可以给学生一种感染力,又训练了学生听读后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指导学生写字,教师要求学生先观察感知,掌握写字要领,教给了学生写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课题 掌 声 课型 精读课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二、心灵呼唤,体会英子的快乐 三、体会两次“掌声”,感受英子的内心 四、体会来信,放飞美好心愿 1.复习生字词。 2.质疑:英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小姑娘呢? 3.课件展示第1自然段,学生默读体会掌声前的英子。 英子是一个残疾的孩子,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同学们难道不希望英子勇敢地面对生活吗?那么,你心中的英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 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英子?见到这样的英子你高兴吗?是什么让她有如此的变化? 1.课件展示第2、3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并思考: ①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②从英子的神态和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两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1.请学生读英子的来信,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2.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认为爱还是什么? 1.学生读第1自然段,体会掌声前的英子是怎样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词语。 2.学生讨论、交流。 1.学生自主交流自己心中的英子该有的样子。 2.自由读第4自然段,交流英子现在的样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读文,画出有关语句,并作出批注。 2.交流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读英子的来信,谈谈自己的体会。 2.交流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抓住掌声前、掌声后英子一系列的表现和变化,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体会两次“掌声”,感受英子的内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掌声”为线索展开的情况进行教学。重点抓住掌声前、掌声后英子一系列的表现和变化,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时,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多元的感受,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过程。
26.灰 雀
课题 灰 雀 课型 精读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词语,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列宁和灰雀的资料。(师生) 2.自学生字,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了解列宁,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四、布置作业,积累好词佳句 1.课件出示列宁的挂图及背景资料。 2.课件出示灰雀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灰雀的样子。 3.板书课题,质疑。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圈起来。 2.师生交流识字学词情况。 3.按自然段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1.学生默读课文。 2.积累好词好句。 3.熟记本课生字、词语。 1.读一读课件中列宁的资料。 2.互相交流查找的资料。 3.观察灰雀的图片,说说灰雀的样子。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2.读准“宁、惹、或、城”的音,注意“或”字的笔顺。 3.小组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读文、质疑。 2.读文中写灰雀的句子和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1.默读课文,摘抄好词好句。 2.书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中,随文识字的效果较好,让学生读文后大胆质疑,并要求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激励。
课题 灰 雀 课型 精读课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男孩知错就改的思想。 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整理问题,精读理解 三、再读课文,总结提升 四、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树上唱歌。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内容。 1.快速读课文,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男孩知错就改的好思想。 1.引导学生读课文。 2.课件出示灰雀回来后的画面。提问:列宁、男孩和灰雀,你最想和谁说点什么? 向学生推荐图书《列宁童年的故事》。 1.观察后,说一说画面上的情景。 2.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通过小组交流,整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如: (1)从哪看出灰雀是男孩带走的? (2)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而问灰雀? 2.组织讨论以上问题。 1.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小组内交流,选择说话的对象,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3.根据课文内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编一编课本剧,演一演。 1.学生读一读图书简介。 2.课余收集关于列宁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中,学生质疑,学生解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体会人物内心的想法,理解到位。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题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型 精读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理解句子意思,并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比较,了解反问句加强语气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比较,了解反问句加强语气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深入学习,体会人物品质 四、总结,复述课文 1.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2.引导学生讲述课文内容。 3.教师简介“齐会战斗”“白求恩”。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2~4节,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①小庙周围的情况。 ②找出文中描写白求恩的句子,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③体会白求恩坚守阵地无私忘我的崇高品质。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引读结尾。 2.指名复述课文。 3.请大家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1.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提出问题:“手术台”指什么?“阵地”指什么?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1.学生自读课文。 2.根据老师的提示讲述课文内容。 3.学生了解“齐会战斗”“白求恩”。 1.学生默读课文。 2.用“”划出描写小庙周围情况的句子。 3.学生汇报交流,并读画出的句子。 4.学生用“”画出描写白求恩的句子,汇报、交流自己的感受。 5.体会反问句的用法。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2.复述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听后补充。 3.回家后将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学生通过质疑,对课文产生了悬念,激发了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小庙周围环境的情况以及白求恩的语言、动作描写,通过读、议、读的方式逐步使学生理解了白求恩是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开始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学生通过质疑,对课文产生了悬念,激发了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小庙周围环境的情况以及白求恩的语言、动作描写,通过读、议、读的方式逐步使学生理解了白求恩是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的,理解白求恩对工作的负责以及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口语交际:请教
课题 请教 课型 口语交际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通过请教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向别人请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引出“请教”。 二、示例引路,明白“请教”。 三、模拟情境,学习“请教”。 四、总结收获。 1.生活中,当你们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时,会怎么办? 2.板书“请教”。 3.请教别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做的事,别看它简单,其实大有学问。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请教中的学问。 1.播放录像:星期天,一学生骑车去朋友家,半路上向一位老大爷问路。他没有下车,径直骑到老大爷身边大声问:“去李林家怎么走?”老大爷装着没有听见,继续在路边干活。 2.看完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学生交流,老师归纳板书。(用语礼貌表示诚意) 1.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情境。 2.同桌合作,选择一个进行表演。 3.学生上台表演。 4.师生结合请教的注意点进行评议。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请教别人时应注意些什么? 2.学生交流。 讨论交流 看录像谈感想 学生交流 同桌合作,选择一个进行表演。 谈收获 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口语交际的教学我做得很好,时间把控得也还不错,比以前有进步了,只是缺少了学生提问环节,课后学生们都来找我提出自己疑问,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教学缺少了互动,以后就会加强这方面的努力。我还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提高自己
习作指导:那次玩得真高兴
课题 那次玩得真高兴 课型 习作指导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玩得高兴的事
教学重点 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玩得高兴的事
教学难点 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玩得高兴的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三、引导习作。 你平时喜欢玩些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高兴、印象特别深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玩得高兴的事。 1.在自己经历的事情中,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特别高兴的说一说。 2.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 (1)游戏娱乐活动,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扔沙包、跳绳…… (2)同家人去玩,如:和爸爸去钓鱼、一家人去动物园玩……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相机指导。 1.习作导入。 教师:同学们描绘的事件都是那么有趣,那么让人印象深刻,那现在就请你们提起笔,把你们玩的过程写下来,让大家一起感受你的快乐,好吗?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习作。 教师巡回指导。 在自己经历的事情中,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特别高兴的说一说。 根据要求进行习作。 明确目标,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习作中 选材、确定中心,培养学生写前构思的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此次习作教学我教得比较成功,因为我把控好了学生的发言时间,下次我还会继续保持。只是有的地方做得还不够好,例如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不够充分,学生做得好时我并没有及时鼓励。我以后要进一步改进。
语文园地八
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型 综合学习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并掌握默读课文的方法。 2.认识和“目”有关的字。 3.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给词语分类。 4.读背名人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给词语分类。 .读背名人警句。
教学难点 .读背名人警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交流平台。 二、识字加油站。 三、词句段运用。 四、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读文中小朋友们的话。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默读的方法。 (1)默读时不要发出声音。(2)默读时用笔圈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3)默读时要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1.课件出示文中的字、词。 2.请学生认读。 3.说说这些字词都和什么有关。 4.你还能说一说与“目”有关的字吗?(学生交流汇报) 1.出示句子。 (1)学生读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说一说这些词语能互相调换吗?为什么? (3)分别用“陆续”“连续”“继续”再写一句话。 2.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 (1)请学生自读词语。 (2)请给这些词语分类,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 1.自由读句子,要求读准字音。 2.说一说你读懂了哪一句话的意思。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4.引导学生再读句子。 5.总结:这些都是与“爱”有关的名言警句。爱,给予我们温暖、希望和力量。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6.背诵名言警句。 读文中小朋友们的话。 用自己的话说说默读的方法。 认读 读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用“陆续”“连续”“继续”再写一句话 自由读句子,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再读句子 背诵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教学反思 此次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我采用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学习。学生学得快实际上也应证了我的想法是对的,其次在上完本课后,我让学生互相讨论本课学后收获,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136 /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