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18 22:11:53

文档简介

七上第一单元复习题
填空题
1.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观察的是(  )
A.晴天观察向日葵花盘从早到晚的朝向 B.上网查询有关恐龙灭绝的资料
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 D.观察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的变化
2.小江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向下俯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 8mL,则小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小于 12mL B.等于 12mL
C.大于 12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2mL
3.要测量 1 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 1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 10 枚 l 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 10,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 1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10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4.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 PM2.5 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um 的颗粒物,单个PM2.5 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 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5dm
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
5.不能用于加热的玻璃实验用具是(  )
A.培养皿 B.试管
C.烧杯 D.鹅颈瓶
6.小明为了给窗户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
A.最小刻度是l 毫米,长度是 20 厘米的学生用尺
B.最小刻度是l 厘米,长度是 15 米的皮卷尺
C.最小刻度是 1 毫米,长度是 2 米的钢卷尺
D.最小刻度是 l 厘米,长度是 1 米的米尺
7.下图所示的四位同学的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厘米,将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12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A.60℃ B.65℃ C.50℃ D.40℃
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现测得气温为20℃,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  )
A.18 ℃ B.20℃ C.22℃ D.24℃
10.单位换算是我们学习科学测量时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5.6m=5.6m×100cm=560cm B.56cm=56× 1/100m=0.56m
C.560mm=560× 1/100=0.560m D.56dm=56dm× 1/10m=5.6m
11.小磊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厘米、2.83厘米、2.2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A.2.38厘米 B.2.227厘米 C.2.2267厘米 D.2.23厘米
12.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5厘米,在100℃时水银柱长25厘米。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12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28℃ B.35℃ C.48℃ D.60℃
13.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准,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3℃,放在一标准气压下的沸腾的水中的示数为 97℃,若放在室内空气中示数是 20℃,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
A.17℃ B.20℃ C.23℃ D.19.2℃
14.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A.A B.B C.C D.D
15.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
A.πd2l1 B.πd3 C.πd2(l1+l2) D.πd2(l1 l2)
16.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小科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结果
A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B 木尺受潮膨胀,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A.A B.B C.C D.D
17.小明有一支特殊的温度计,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够正确,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4°C,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的读数是96°C,用这支温度计测一杯水的温度时读数为20°C,你能帮他算算这杯水的实际温度吗?( )
A.16°C B.17.4°C C.18.4°C D24°C
18.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处应该刻上5℃ B.C处应该刻上-5℃
C.20℃刻度线距A处2厘米 D.20℃刻度线距B处3厘米
19.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C与10°C两条刻度线相距AB=10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5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处应该刻上3℃ B.C处应该刻上-5°C
C.20°C刻度线距A处3厘米 D.20°C刻度线距B处5厘米
20.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厘米,将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17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
A.60℃ B.65℃
C.50℃ D.40℃
21.一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 98℃;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26℃。教室的实际温度是( )
A.24℃ B.25℃ C.26℃ D.27℃
22.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C,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C. (标准大气压下),若用该温度计测量某液体的温度时,示数是22°C, 则实际温度是( )
A.18°C B.20°C C.22°C D.26°C
23.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只是量程不同
B.体温计内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所以比普通温度计精确
C.体温计的玻璃泡比普通温度计大,玻璃管比普通温度计细,所以比普通温度计精确
D.体温计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普通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二、填空题
24.请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出下面表格的总长度 a________,总宽度 b________。若每小格面积为 2cm2 , 则脚印的面积 S 为________。
25.如图甲中金属片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乙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s.
26.在下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序号填写在空格上。
①烧杯;②胶头滴管;③酒精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试管
用于加热的是____,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____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
三、探究题
27.(1)请将图所示各仪器的读数填入相应的空格处:

①硬币直径是____cm;
②体温计的该数____℃.
(2)用两支示数准确完好的体温计同时测量小林同学体温示数,一支读数为37.5℃,另一支读数为38.5℃,则小林同学的体温应该是___℃
28.现在是富阳柿子成熟的季节,果农们在柿子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就进行了采摘,怎样才能使柿子早点成熟呢?小西做了下面的实验,并且实验结果做了记录。
他选了30只大小接近、成熟度相近的同种柿子,分三组,每组10个,分别放在三个相同的纸箱中,往第一个纸箱中另加了两个成熟的苹果;第二个纸箱放在温度稍高的地方;第三个纸箱只放10个柿子,放在与第一个纸箱相同的地方。观察柿子的颜色和软硬来比较是否成熟。
组别 操作方法 达到成熟所需时间
第一组 另加2个成熟苹果 7天左右
第二组 温度稍高 10天左右
第三组 不做处理 将近22天
(1)小西同学的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第三组的作用是 。
(3)请你帮助小西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
29.某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伽利略温度计”。图中A为小烧瓶,B为玻璃管,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玻璃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兴趣小组分别测 出了对应的h值,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8 20 22 24 26 28
h/cm 27.5 22.3 17.2 12 6.9 1.8
前后两次测量的h的差值/cm 5.2 5.1 5.2 5.1 5.1
试分析回答:
(1)由实验可知h值随温度的降低而 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在玻璃管上刻有不同的温度值,则温度的数值从上到下越来越________ 。
(3)若此时的h值为53cm,则所对应的温度约为________ ℃。
30.小麟家在国家扶贫政策下开始养殖牛蛙致富,他通过学习了解到甲状腺激素能加快蝌蚪发育成牛蛙,提高出栏量。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麟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蚪各15只分别放入1~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甲状腺抑制剂是阻碍蝌蚪自己产生甲状腺激素的药品),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玻璃缸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连续投放7天) 第3天观察结果 第7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长情况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长情况
1 甲状腺激素6mg/天 15 26 均出现后肢 0
2 甲状腺激素2mg/天 15 26.5 均出现后肢 15 1只发育成10mm的青蛙,14只均出现前、后肢
3 甲状腺抑制剂30mg/天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21 均出现后肢
4 不加任何药剂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30 均出现后肢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通过观察和测量________、________等指标来看蝌蚪的发育情况。
(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
(3)通过上面的科研数据分析,给小麟提个建议如何加快蝌蚪发育成牛蛙________。
31.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10°C、20°C、30°C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多得到数据如下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平均心率(次/分) 10°C 281 191 192 187
20°C(室温) 288 286 289 291
30°C 401 408 398 296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数据有误可能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引起的,为什么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数据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有研究显示,生姜中含有不利健康的成分——黄樟素。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研究显示,黄樟素可引起肝癌,小柯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导致肝癌,于是小柯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1)实验课题:在这个探究实验中小柯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他将一批大小、年龄、健康状况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老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在一个实验周期内,甲组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乙组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经过这个实验周期时间的喂养后,出现的实验结果________,就可以说明小柯的假设是错误的,则可以得出结论:微量黄樟素不会导致肝癌。
(4)可本实验设置乙组的目的是_______。
33.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甲、乙、丙三组学生各自做了探究实验.图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境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上述三个实验中,其中探究方法正确的有________小组和________小组.而________小组因________,将无法探究蒸发与哪个因素有关.
(2)本探究实验中,有________组对照实验,其中丙小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
(3)甲小组通过比较塑料袋内外的胡萝卜水分散失快慢来探究________.
34.小文和小轩分别买了一件厚度相同的毛料和棉料衣服,两人在争论哪一件衣服更保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设计一个实验,在各自的家中用相同的烧瓶装有相同质量、初温相同的水,用各自的布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手表测量两烧瓶水温变化相同时所花的时间情况。
(1)他们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方案后测得温度与时间的数据如表,可知水降低相同的温度,毛料所包的烧瓶所用时间________(选填“长”或“短”)由此可以猜想:当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毛料衣服与棉料衣服可选择时,在寒冷的冬天,你该选择的衣服是________衣服。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时的室温为________℃七上第一单元复习题
填空题
1.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观察的是(  )
A.晴天观察向日葵花盘从早到晚的朝向 B.上网查询有关恐龙灭绝的资料
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 D.观察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的变化
答案:B
2.小江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向下俯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 8mL,则小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小于 12mL B.等于 12mL
C.大于 12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2mL
答案:A
3.要测量 1 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 1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 10 枚 l 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 10,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 1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10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答案:A
4.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 PM2.5 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um 的颗粒物,单个PM2.5 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 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5dm
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
答案:B
5.不能用于加热的玻璃实验用具是(  )
A.培养皿 B.试管
C.烧杯 D.鹅颈瓶
答案:A
6.小明为了给窗户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
A.最小刻度是l 毫米,长度是 20 厘米的学生用尺
B.最小刻度是l 厘米,长度是 15 米的皮卷尺
C.最小刻度是 1 毫米,长度是 2 米的钢卷尺
D.最小刻度是 l 厘米,长度是 1 米的米尺
答案:C
7.下图所示的四位同学的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8.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厘米,将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12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A.60℃ B.65℃ C.50℃ D.40℃
答案:D
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现测得气温为20℃,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  )
A.18 ℃ B.20℃ C.22℃ D.24℃
答案:A
10.单位换算是我们学习科学测量时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5.6m=5.6m×100cm=560cm B.56cm=56× 1/100m=0.56m
C.560mm=560× 1/100=0.560m D.56dm=56dm× 1/10m=5.6m
答案:B
11.小磊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厘米、2.83厘米、2.2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A.2.38厘米 B.2.227厘米 C.2.2267厘米 D.2.23厘米
答案:D
12.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5厘米,在100℃时水银柱长25厘米。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12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28℃ B.35℃ C.48℃ D.60℃
答案:B
13.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准,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3℃,放在一标准气压下的沸腾的水中的示数为 97℃,若放在室内空气中示数是 20℃,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
A.17℃ B.20℃ C.23℃ D.19.2℃
答案:C
14.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A.A B.B C.C D.D
答案:B
15.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
A.πd2l1 B.πd3 C.πd2(l1+l2) D.πd2(l1 l2)
答案:C
16.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小科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结果
A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B 木尺受潮膨胀,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A.A B.B C.C D.D
答案:C
17.小明有一支特殊的温度计,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够正确,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4°C,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的读数是96°C,用这支温度计测一杯水的温度时读数为20°C,你能帮他算算这杯水的实际温度吗?( )
A.16°C B.17.4°C C.18.4°C D24°C
答案:B
18.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处应该刻上5℃ B.C处应该刻上-5℃
C.20℃刻度线距A处2厘米 D.20℃刻度线距B处3厘米
答案:B
19.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C与10°C两条刻度线相距AB=10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5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处应该刻上3℃ B.C处应该刻上-5°C
C.20°C刻度线距A处3厘米 D.20°C刻度线距B处5厘米
答案:B
20.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厘米,将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17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
A.60℃ B.65℃
C.50℃ D.40℃
答案:B
21.一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 98℃;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26℃。教室的实际温度是( )
A.24℃ B.25℃ C.26℃ D.27℃
答案:B
22.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C,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C. (标准大气压下),若用该温度计测量某液体的温度时,示数是22°C, 则实际温度是( )
A.18°C B.20°C C.22°C D.26°C
答案:B
23.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只是量程不同
B.体温计内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所以比普通温度计精确
C.体温计的玻璃泡比普通温度计大,玻璃管比普通温度计细,所以比普通温度计精确
D.体温计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普通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答案:C
二、填空题
24.请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出下面表格的总长度 a________,总宽度 b________。若每小格面积为 2cm2 , 则脚印的面积 S 为________。
答案:2.10cm 3.15cm 58cm2
25.如图甲中金属片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乙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s.
答案:2.80 32
26.在下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序号填写在空格上。
①烧杯;②胶头滴管;③酒精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试管
用于加热的是____,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____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
答案: ⑤
三、探究题
27.(1)请将图所示各仪器的读数填入相应的空格处:

①硬币直径是____cm;
②体温计的该数____℃.
(2)用两支示数准确完好的体温计同时测量小林同学体温示数,一支读数为37.5℃,另一支读数为38.5℃,则小林同学的体温应该是___℃
答案:2.10-2.15 37.8 37.5
28.现在是富阳柿子成熟的季节,果农们在柿子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就进行了采摘,怎样才能使柿子早点成熟呢?小西做了下面的实验,并且实验结果做了记录。
他选了30只大小接近、成熟度相近的同种柿子,分三组,每组10个,分别放在三个相同的纸箱中,往第一个纸箱中另加了两个成熟的苹果;第二个纸箱放在温度稍高的地方;第三个纸箱只放10个柿子,放在与第一个纸箱相同的地方。观察柿子的颜色和软硬来比较是否成熟。
组别 操作方法 达到成熟所需时间
第一组 另加2个成熟苹果 7天左右
第二组 温度稍高 10天左右
第三组 不做处理 将近22天
(1)小西同学的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第三组的作用是 。
(3)请你帮助小西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
【答案】(1)怎样才能使柿子早点成熟呢?(或成熟的苹果和稍高的温度是否能促进柿子的成熟?)
(2)对照作用;
(3)成熟的苹果和稍高的温度是能促进柿子的成熟
29.某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伽利略温度计”。图中A为小烧瓶,B为玻璃管,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玻璃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兴趣小组分别测 出了对应的h值,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8 20 22 24 26 28
h/cm 27.5 22.3 17.2 12 6.9 1.8
前后两次测量的h的差值/cm 5.2 5.1 5.2 5.1 5.1
试分析回答:
(1)由实验可知h值随温度的降低而 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在玻璃管上刻有不同的温度值,则温度的数值从上到下越来越________ 。
(3)若此时的h值为53cm,则所对应的温度约为________ ℃。
【答案】升高 高 8
30.小麟家在国家扶贫政策下开始养殖牛蛙致富,他通过学习了解到甲状腺激素能加快蝌蚪发育成牛蛙,提高出栏量。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麟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蚪各15只分别放入1~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甲状腺抑制剂是阻碍蝌蚪自己产生甲状腺激素的药品),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玻璃缸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连续投放7天) 第3天观察结果 第7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长情况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长情况
1 甲状腺激素6mg/天 15 26 均出现后肢 0
2 甲状腺激素2mg/天 15 26.5 均出现后肢 15 1只发育成10mm的青蛙,14只均出现前、后肢
3 甲状腺抑制剂30mg/天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21 均出现后肢
4 不加任何药剂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30 均出现后肢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通过观察和测量________、________等指标来看蝌蚪的发育情况。
(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
(3)通过上面的科研数据分析,给小麟提个建议如何加快蝌蚪发育成牛蛙________。
【答案】
平均体长 四肢生长情况 ①甲状腺激素过多会使蝌蚪死亡;②适量的甲状腺激素促进蝌蚪发育 投放甲状腺激素时要适量不要过多
31.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10°C、20°C、30°C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多得到数据如下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平均心率(次/分) 10°C 281 191 192 187
20°C(室温) 288 286 289 291
30°C 401 408 398 296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数据有误可能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引起的,为什么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数据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变化是如何影响水蚤心率的 甲组和丁组 时间长了,载玻片上的水温会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最近有研究显示,生姜中含有不利健康的成分——黄樟素。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研究显示,黄樟素可引起肝癌,小柯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导致肝癌,于是小柯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1)实验课题:在这个探究实验中小柯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他将一批大小、年龄、健康状况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老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在一个实验周期内,甲组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乙组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经过这个实验周期时间的喂养后,出现的实验结果________,就可以说明小柯的假设是错误的,则可以得出结论:微量黄樟素不会导致肝癌。
(4)可本实验设置乙组的目的是_______。
【答案】微量黄樟素会导致肝癌吗 等量的正常食物(或等量的不含黄樟素的食物) 甲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进行对照
33.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甲、乙、丙三组学生各自做了探究实验.图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境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上述三个实验中,其中探究方法正确的有________小组和________小组.而________小组因________,将无法探究蒸发与哪个因素有关.
(2)本探究实验中,有________组对照实验,其中丙小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
(3)甲小组通过比较塑料袋内外的胡萝卜水分散失快慢来探究________.
【答案】甲 丙 乙 缺少变量,缺少对照实验 两 光照 风速对胡萝卜水分散失有影响。
34.小文和小轩分别买了一件厚度相同的毛料和棉料衣服,两人在争论哪一件衣服更保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设计一个实验,在各自的家中用相同的烧瓶装有相同质量、初温相同的水,用各自的布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手表测量两烧瓶水温变化相同时所花的时间情况。
(1)他们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方案后测得温度与时间的数据如表,可知水降低相同的温度,毛料所包的烧瓶所用时间________(选填“长”或“短”)由此可以猜想:当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毛料衣服与棉料衣服可选择时,在寒冷的冬天,你该选择的衣服是________衣服。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时的室温为________℃
【答案】没有控制布料的大小和厚度及环境温度相同 短 棉料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