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 七上 入门科学 练习卷 (学生版+教师版)(适合基础较好学生)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初中科学 七上 入门科学 练习卷 (学生版+教师版)(适合基础较好学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18 11:22:0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科学入门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D )
A. B.
C. D.
2、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 )
A.杭州西湖在哪个季节最美
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夏天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
3、下列测量数据:0.326 0米,3.26米,32.6厘米,326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是( B )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毫米、分米、厘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厘米、分米、毫米、米
4、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C )
A.4℃ B.一定是-40℃ C.0℃ D.应该略高于-40℃
5、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D )
A. 0.56 升= 0.56×1000 毫升= 560 毫升 B. 1.8 米=1.8 米×1000 毫米= 1800 毫米
C. 0.5 厘米3 = 0.5×1000 毫升= 500 毫升 D. 12 米=12 米×100 = 1200 厘米
6、小艾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 )
A.肯定大于15mL B.肯定小于15mL
C.肯定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
7、每年的7月下旬至9月是吃西瓜的最佳时间。我们在购买西瓜时,会习惯用手指来弹西瓜,根据发出的声音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用手指弹西瓜”听声音判断,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C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得出结论
8.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是小李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C )
9、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10、已知铜棒的膨胀系数大,有一把在0℃准确的钢直尺,用它在20℃环境中测量甲铜棒的长度得l1=1米,在-20℃环境中测量乙铜棒长度得l2=1米,设0℃时甲乙两棒的长度分别为l′1,l2′,则正确的判断是(C )
A.l′1<1米,l2′<1米 B.l′1>1米,l2′<1米
C.l′1<1米,l2′>1米 D.l′1>1米,l2′>1米
1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如果温度计中用“水”做测温物质,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10℃时,温度计的示数(D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12、一支温度计刻有100个均匀的小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下降到30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升到80格,则此温度计测量范围是( B )。
A.0℃~100℃ B.℃~140℃
C.℃~120℃ D.℃~105℃
二、填空
13、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填序号,下同)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
(3)蒸发液体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 。
[解析及答案] (1)B (2)A (3)D
14、如图所示 刻度尺分度值是 1mm ,该木块的长度是 2.80cm 。
15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在一支铅笔上缠绕18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 13 mm。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大 (填“大”或“小”)
16、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小石块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会使液面上升到最大刻度线处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液面满足 ________的水量。
(2)现有 100 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体积为 15 立方厘米的形状不规则的小 石块,需加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合适是 _____。
A.5 毫升 B.50 毫升 C.80 毫升 D.95 毫升
【答案】(1)石块能全部浸没(2)B,C
17.某注射蒸馏水瓶,按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D,液面高度为H1;按图乙测得液体上部空间高度为H2。若玻璃瓶厚度不计,那么该瓶的最大容积是________。
答案:πD2(H1+H2)/4
18、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随温度的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的长为20厘米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里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再用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 (填“放大”或“缩小”)作用。
[答案] (1)两把钢尺长度变化太小,简单的测量工具无法测出 (2)指针变化 ;放大
19、老王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长),厚度0.63mm”,他想测量一下墙纸厚度是否属实,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一张废弃的墙纸长度为L1。②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③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④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
(2)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一共测了三次,每次墙纸都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的不同位置进行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可多选)
A.每次绕的松紧程度不同 B.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C.墙纸厚度不均匀 D.读数时小数点位置出错
[答案](1) ① (2) h=(D2-D1)/2n; (3)ABC
三、探究题
20、小王站在窗前看到对面人字形屋面上雨水在不停地流淌。她想,雨水在屋面流淌的时间与哪些因素因素有关呢?她提出了两种猜想:
(1)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雨水的质量有关; (2)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屋面的倾角有关。
猜想是否正确呢?为此,她设计了一个如图1的装置(斜而光滑且较长,倾角a可调),用小球模拟雨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1)保持斜面的倾角α不变,换用不同质的小球,让它们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小球下滑的时间如表一。小颖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
(2)不改变底边的长度,多次改变倾角。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如图2)测出每次下滑的时间如表二。小颖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根据实验可知,为了减少雨水在屋面上流淌的时间。在建造人字形屋面时,屋面的倾角应该以______为宜;但实际建造房屋时,屋面倾角通常小于这个角,其原因之一可能是 。
[答案] (1)在光滑斜面的倾角α不变的情况下,不同质量的小球下滑时间相同(或光滑斜面上,小球的下滑时间与质量无关) (2)在不改变斜面底边长度的情况下,随着斜面倾角的不断增大,小球下滑时间先减小然后增大(或在相同底边长度的光滑斜面上,小球的下滑时间与斜面倾角有关) (3)45° ;防止瓦片下滑(或节约建筑材料,合理即可)
21、鸡蛋是大众喜爱的食品,鲜鸡蛋营养丰富而全面,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被人们誉为“理想的营养库”。小明同学在一次吃鸡蛋时突发奇想,这鸡蛋的体积到底有多大呢 于是,他找来下列器材对鸡蛋的体积进行了粗略的测量。
实验仪器:底面积大小为S的烧杯,足量的水,刻度尺,记号用水笔;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足够将鸡蛋浸没),用记号用水笔在烧杯壁上标出液面位置,用刻度尺量出烧杯内水的高度记为h1;
(2) 。(填操作步骤)
(3)请用字母表示出鸡蛋体积的大小的计算式V=________。
[答案] (2)取出鸡蛋浸没,用记号用水笔在烧杯壁上标出液面位置,用刻度尺量出烧杯内水的高度记为h2;(3)S(h1-h2)
22、小徐和小范分别买了一件厚度相同的毛料和棉料衣服,两人在争论哪一件衣服更保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设计一个实验,在各自的家中用相同的烧瓶装有相同质量、初温相同的水,用各自的布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手表测量两烧瓶水温变化相同时所花的时间情况。
(1)他们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是   。
(2)修改方案后测得温度与时间的数据如表,由此可以猜想:当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毛料衣服与棉料衣服可选择时,在寒冷的冬天,你该选择的衣服是   衣服。
两烧瓶中水的温度变化T(℃)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20
毛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0 6 15 25 37 54 74 99 150
棉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0 10 25 40 57 77 102 130 150
(3)除了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来比较布料的保温性能外,还可以通过 来比较两种布料的保温性能,这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答案] (1)没有控制布料的厚度和环境的温度相同 (2)棉料
(3)测量相同的时间内温度的变化;转换法
四、分析计算
23、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小宇说:“把温度计插入水中,然后立即进行读数。”小丽说:“温度计插入水中后,应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而小强却说:“温度计插入水中的时间越久越好,因为这样读数更精确。”请你对他们三人的看法发表评论。
[解析]小宇的说法不正确,因为温度计插入水中立即读数不准确,时间短玻璃泡内液体的温度与被测液体的温度没有完全一致,因此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不能反映被测物体的温度;小丽的说法正确,待示数稳定后进行读数;小强的说法不正确,等一段时间水的温度可能会变化,达不到读数精确的目的。
[答案] 小宇的说法不正确;小丽的说法正确;小强的说法不正确。
24、有一只刻度不正确但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甲,将它与一只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 20℃时,甲为 14℃;当乙的示数为 80℃时,甲为 78℃,则:
(1)当甲的示数为-2℃时,乙的示数为多少?
(2)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甲与乙的示数相等,若存在,请计算此示数为多少?
[答案](1)5℃ (2)存在这个温度,110℃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科学入门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杭州西湖在哪个季节最美
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夏天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
3、下列测量数据:0.326 0米,3.26米,32.6厘米,326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是( B )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毫米、分米、厘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厘米、分米、毫米、米
4、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
A.4℃ B.一定是-40℃ C.0℃ D.应该略高于-40℃
5、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 0.56 升= 0.56×1000 毫升= 560 毫升
B. 1.8 米=1.8 米×1000 毫米= 1800 毫米
C. 0.5 厘米3 = 0.5×1000 毫升= 500 毫升
D. 12 米=12 米×100 = 1200 厘米
6、小艾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大于15mL B.肯定小于15mL
C.肯定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
7、每年的7月下旬至9月是吃西瓜的最佳时间。我们在购买西瓜时,会习惯用手指来弹西瓜,根据发出的声音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用手指弹西瓜”听声音判断,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得出结论
8.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是小李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9、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10、已知铜棒的膨胀系数大,有一把在0℃准确的钢直尺,用它在20℃环境中测量甲铜棒的长度得l1=1米,在-20℃环境中测量乙铜棒长度得l2=1米,设0℃时甲乙两棒的长度分别为l′1,l2′,则正确的判断是( )
A.l′1<1米,l2′<1米 B.l′1>1米,l2′<1米
C.l′1<1米,l2′>1米 D.l′1>1米,l2′>1米
1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如果温度计中用“水”做测温物质,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10℃时,温度计的示数(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12、一支温度计刻有100个均匀的小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下降到30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升到80格,则此温度计测量范围是( )。
A.0℃~100℃ B.℃~140℃
C.℃~120℃ D.℃~105℃
二、填空
13、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填序号,下同)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
(3)蒸发液体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 。
14、如图所示 刻度尺分度值是 ,该木块的长度是 。
15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在一支铅笔上缠绕18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 mm。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填“大”或“小”)
16、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小石块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会使液面上升到最大刻度线处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液面满足 ________的水量。
(2)现有 100 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体积为 15 立方厘米的形状不规则的小 石块,需加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合适是 _____。
A.5 毫升 B.50 毫升 C.80 毫升 D.95 毫升
17.某注射蒸馏水瓶,按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D,液面高度为H1;按图乙测得液体上部空间高度为H2。若玻璃瓶厚度不计,那么该瓶的最大容积是________。
18、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随温度的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的长为20厘米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里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再用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 (填“放大”或“缩小”)作用。
19、老王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长),厚度0.63mm”,他想测量一下墙纸厚度是否属实,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一张废弃的墙纸长度为L1。②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③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④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
(2)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一共测了三次,每次墙纸都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的不同位置进行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可多选)
A.每次绕的松紧程度不同 B.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C.墙纸厚度不均匀 D.读数时小数点位置出错
三、探究题
20、小王站在窗前看到对面人字形屋面上雨水在不停地流淌。她想,雨水在屋面流淌的时间与哪些因素因素有关呢?她提出了两种猜想:
(1)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雨水的质量有关; (2)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屋面的倾角有关。
猜想是否正确呢?为此,她设计了一个如图1的装置(斜而光滑且较长,倾角a可调),用小球模拟雨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1)保持斜面的倾角α不变,换用不同质的小球,让它们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小球下滑的时间如表一。小颖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
(2)不改变底边的长度,多次改变倾角。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如图2)测出每次下滑的时间如表二。小颖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根据实验可知,为了减少雨水在屋面上流淌的时间。在建造人字形屋面时,屋面的倾角应该以______为宜;但实际建造房屋时,屋面倾角通常小于这个角,其原因之一可能是 。
21、鸡蛋是大众喜爱的食品,鲜鸡蛋营养丰富而全面,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被人们誉为“理想的营养库”。小明同学在一次吃鸡蛋时突发奇想,这鸡蛋的体积到底有多大呢 于是,他找来下列器材对鸡蛋的体积进行了粗略的测量。
实验仪器:底面积大小为S的烧杯,足量的水,刻度尺,记号用水笔;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足够将鸡蛋浸没),用记号用水笔在烧杯壁上标出液面位置,用刻度尺量出烧杯内水的高度记为h1;
(2) 。(填操作步骤)
(3)请用字母表示出鸡蛋体积的大小的计算式V=________。
22、小徐和小范分别买了一件厚度相同的毛料和棉料衣服,两人在争论哪一件衣服更保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设计一个实验,在各自的家中用相同的烧瓶装有相同质量、初温相同的水,用各自的布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手表测量两烧瓶水温变化相同时所花的时间情况。
(1)他们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是   。
(2)修改方案后测得温度与时间的数据如表,由此可以猜想:当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毛料衣服与棉料衣服可选择时,在寒冷的冬天,你该选择的衣服是   衣服。
两烧瓶中水的温度变化T(℃)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20
毛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0 6 15 25 37 54 74 99 150
棉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0 10 25 40 57 77 102 130 150
(3)除了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来比较布料的保温性能外,还可以通过 来比较两种布料的保温性能,这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四、分析计算
23、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小宇说:“把温度计插入水中,然后立即进行读数。”小丽说:“温度计插入水中后,应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而小强却说:“温度计插入水中的时间越久越好,因为这样读数更精确。”请你对他们三人的看法发表评论。
24、有一只刻度不正确但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甲,将它与一只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 20℃时,甲为 14℃;当乙的示数为 80℃时,甲为 78℃,则:
(1)当甲的示数为-2℃时,乙的示数为多少?
(2)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甲与乙的示数相等,若存在,请计算此示数为多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