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单元月考试卷-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含详解)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下面哪种小动物可能重10千克?( )
A. B. C.
2.小明家在7楼,他每上一层楼用了10秒,在1分钟内小明能从一楼走到家吗?( )
A.能 B.不能 C.不能确定
3.美术组有男生2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女生有多少人?求女生的人数就是求( )。
A.2的26倍是多少 B.26里面有几个2 C.26的2倍是多少
4.最大两位数与最大一位数相乘,积是( )位数。
A.三 B.四 C.五
5.篮球每个52元,排球每个35元,买3个篮球和4个排球一共要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
A.(52+35)×(3+4) B.52×3+35×4 C.52×35+3×4
6.老师有62支钢笔奖励给2个同学,平均每个同学奖励( )支.
A.32 B.31 C.30
7.一部电梯最多可以承载( )。
A.10千克 B.1000克 C.1000千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8.60毫米=( )厘米 8米=( )分米
1时30分=( )分 7千米=( )米
9.在( )里填上“>”“<”或“=”。
7×280( )208×7 4×250( )200×5 24×5( )25×4
6500克( )60千克 400克+600克( )1千克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今年8岁了,身高130( ),体重25( )。他每天吃糖量不超过10( ),每天坚持运动1( ),所以他身体很棒。
11.小李买了3元钱一支的中性笔12支,如果用这些钱买4元一支的中性笔,可以买( )支;如果买6元一支的可以买( )支。
12.往一个空水壶中倒入同样的3杯水后,连壶重800克;如果往这个空水壶中倒入这样的5杯水后,连壶重1千克。这个空水壶重( )克。
13.5袋重400克的瓜子共重( )千克。
14.运动场跑道长400米,跑( )圈是2千米;一包大米重25千克,( )包这样的大米重1吨。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7分)
15.童童的身高是135米,体重是38千克。( )
16.一枚1元硬币大约重1克。( )
17.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一个20克的西瓜和2千克的苹果. ( )
18.一块电话手表388元,买5块这样的电话手表2000元足够了。( )
19.1辆车最多坐19人,4辆车最多可以坐80人. ( )
20.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一位数相乘,积一定不是四位数。( )
21.将1、2、3、4这四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其中乘积最大的算式是。( )
四、计算题(共20分)
22.直接写得数。 (每题0.5分,共6分)
4×300= 600×7= 8×600= 3×500=
4×600= 205×7= 130×3= 45×2=
32×3= 210×4= 309×3= 206×5=
23.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8分)
42×3= 416×6= 610×5= 802×5=
24.脱式计算.(每题2分,共6分)
(1)(1028﹣339)×4= (2)108×4÷3= (3)1214+498÷6=
五、解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25.平平家离学校750米,一天早晨,他从家去学校上学,大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发现忘带语文书.于是他又回家拿书,再去学校.这天早晨,平平上学一共走了多少米?
26.停车场有15辆大货车,小汽车的辆数是大货车辆数的9倍,电动车比小汽车多70辆,停车场里的电动车有多少辆?
27.一个台灯489元,妈妈带了1100元,够买2个台灯吗?
28.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72千克,9个这样的成年人共带着300千克的物品,能同时乘坐这个电梯吗?
29.图书馆购进一批少儿图书,其中《成语故事》有3捆,每捆有14本。购进的《历史故事》是《成语故事》的3倍。购进《历史故事》多少本?
30.周末菲菲陪父母到桃园摘桃,上午摘了9筐,每筐50千克,下午又摘了125千克,这一天一共摘了多少千克桃?
31.小红看一本书,她每天看38页,已经看了4天,还有128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32.大凉山区的贫困儿童的学习条件牵动着希望小学的心,他们这学期为山区儿童捐款.二年级学生共捐了785元,三年级的捐款数比二年级多10元,四年级的学生捐款数是二三年级学生捐款数的总和的2倍.四年级捐款多少元?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对10千克实际有多重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数值的大小,可知一只狗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详解】由分析得:
一只狗可能重10千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需多留意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质量。
2.A
【详解】略
3.C
【分析】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则用男生人数乘2,求出女生人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求女生的人数就是求26的2倍是多少。
故答案为:C。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4.A
【解析】略
5.B
【分析】先依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买3个篮球和4个排球各花的钱数,然后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52×3+35×4
=156+140
=296(元)
答:买3个篮球和4个排球一共要296沿钱.
故选:B.
【点晴】此题主要依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6.B
【详解】先每个同学分60÷2=30支,再每个同学分2÷2=1支,最后每个同学分得30+1=31支
7.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部电梯可以承载的重量是1000千克,由此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部电梯可以承载1000千克。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8. 6 80 90 7000
9. > = > < =
10. 厘米/cm 千克/kg 克/g 小时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明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计量小明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计量每天吃糖量用“克”作单位,计量每天运动时间用“小时”作单位。
【详解】小明今年8岁了,身高130厘米,体重25千克。他每天吃糖量不超过10克,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所以他身体很棒。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1. 9 6
【分析】先求出12支3元一支的中性笔的总价,再用数量=总价÷单价即可求出对应的数量。
【详解】3×12=36(元)
36÷4=9(支)
36÷6=6(支)
【点睛】这道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这两个数量关系。
12.500
【分析】1千克=1000克,(5-3)杯水的重量是(1000-800)克,用除法即可求出1杯水的重量;用800减去3杯水的重量即可求出空水壶的重量。
【详解】1千克=1000克
5-3=2(杯)
1000-800=200(克)
200÷2=100(克)
100×3=300(克)
800-300=500(克)
则这个空水壶中500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1杯水的重量,再进一步解答。
13.2
【分析】一袋瓜子质量乘袋数可以算出5袋瓜子共重(400×5)克,再根据1千克=1000克,把瓜子质量换算成用千克最单位。
【详解】400×5=2000(克)
2000克=2千克
5袋重400克的瓜子共重(2)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单位千克、克之间的换算,熟记1千克=1000克是解题关键。
14. 5 40
【分析】运动场跑道长400米,跑几圈是2千米,首先把2千米化成米数,用2乘进率1000,然后用总长2000除以400,即可得到圈数;一包大米重25千克,求几包这样的大米重1吨,首先把1吨化成千克数,用1乘进率1000,然后用总重1000千克除以25千克,即可得到多少包。
【详解】2×1000=2000(米),
2000÷400=5(圈);
1×1000=1000(千克),
1000÷25=40(包);
【点睛】求解名数问题的计算时,单位必须一致。
15.×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可知,小孩身高以“厘米”为单位,体重以“千克”为单位;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童童的身高是135厘米,体重是38千克。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选择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枚1元硬币的重量用“克”作单位。
【详解】一枚1元硬币大约重1克。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7.×
【详解】略
18.√
【分析】用388乘5,求出买5块电话手表的总价,再和2000元比较即可。
【详解】388×5=1940(元)
1940<2000
所以2000元足够了,因此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解析】略
2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一位数相乘,如果一位数不是0,积不是两位数就是三位数。如果一位数是0,那么积为0。
【详解】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一位数相乘,积一定不是四位数,这句话是对的。
【点睛】一个两位数乘一位数(0除外),积不是两位数就是三位数。
21.×
【分析】比较421×3和321×4的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421×3=1263,321×4=1284,1284>1263,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2.1200;4200;4800;1500;2400
1435;390;90;96;840
927;1030
23.126;2496;3050;4010
【分析】根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注意数位对齐。
【详解】42×3=126 416×6=2496 610×5=3050 802×5=4010
24.(1)(1028﹣339)×4 =689×4
=2756
(2)108×4÷3 =432÷3
=144
(3)1214+498÷6 =1214+83
=1297
【详解】【分析】(1)先算减法,再算乘法;(2)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3)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5.1500米
【解析】略
26.205辆
【分析】根据题意,用15乘9求出小汽车的辆数,然后再加上70辆,求出停车场里的电动车有多少辆。
【详解】15×9+70
=135+70
=205(辆)
答:停车场里的电动车有205辆。
【点睛】考查了运用整数乘法和加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7.够买2个台灯
【分析】估的钱数比实际花的钱数要多,而带的钱数比估的钱数还要多,所以带的钱数比实际花的钱数更多,所以带的钱数够买2个台灯.
【详解】489×2≈1000(元)
(500)
1100 > 1000 > 489×2 或 489×2 < 1000 < 1100
(带的钱数) (估的钱数) (实际花的钱数) (实际花的钱数) (估的钱数) (带的钱数)
答:够买2个台灯.
28.能同时乘坐电梯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算9个成年人的体重:9×72=648(千克),再加上300千克的物品,最后和1000千克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9×72=648(千克)
648+300=948(千克)
948千克<1000千克
答:能同时乘坐这个电梯。
【点睛】此题考查了乘法的应用,关键是先算出9个人的总重量即可。
29.126本
【分析】每捆的本数乘3等于《成语故事》的本数,再乘3等于购进《历史故事》的本数。
【详解】14×3×3
=42×3
=126(本)
答:购进《历史故事》126本。
【点睛】熟练掌握倍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575千克
【分析】上午摘了9筐,每筐50千克,50乘9算出9筐的总质量,再用这个积加125即可解答此题。
【详解】50×9+125
=450+125
=575(千克)
答:这一天一共摘了575千克桃。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9筐的总质量,总质量=上午摘的质量+下午摘的质量。
31.38×4+128=280(页)
【解析】略
32.3160元
【详解】(785+10+785)×2=3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