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18 12:0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卓著,下列成果的应用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司南指示方向 B.高温烧制陶瓷
C.火药的利用 D.谷物酿造美酒
2.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铁制品的生锈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C.石油的分馏 D.水的电解
3.壹元钱的硬币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就这些同学的“认为”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观察 C.假设 D.做结论
4.实验室中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现仅有下列仪器:①铁架台(带铁圈、铁夹);②烧杯;③酒精灯及火柴;④玻璃棒;⑤蒸发皿,从不缺少仪器的角度分析,能够进行的实验是(  )
A.过滤
B.制取氧气
C.蒸发结晶
D.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7.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中,正确的操作是(  )
A.用手 B.直接倒入
C.用药匙或纸槽 D.用镊子
8.仪器的使用应规范,诸如使用酒精灯时熄灭酒精灯往往用盖2次,请问第二次盖的理由是(  )
A.是为了下次好打开盖子
B.是为了防止酒精挥发
C.是为了火焰熄灭得更彻底
D.是为了操作的方便
9.下列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小细节,其中正确的是(  )
A.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胶帽向上
B.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浇灭
C.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D.未说明液体药品用量,取用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加热液体 B.取用固体
C.将粉末送入试管 D.点燃酒精灯
11.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该是科学探究中的(  )
A.问题 B.假设 C.实验 D.结论
12.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再分
B.原子是不断运动着的
C.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能构成分子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物理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D.化学变化一定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的现象
14.模型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研究模型以揭示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和本质。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这种思想的是(  )
A.用脉搏的次数来表示心脏跳动的次数
B.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
C.用P=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D.用CaCO3+2HCl=CaCl2+H2O+CO2↑来表示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
1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发光放热现象 B.有新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颜色变化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6.填写如图所示仪器的名称:
A   
B   
C   
D   
E   .
17.化学是在   、   、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18.实验过程中未指明药品具体用量时,一般取最少量,固体药品    ,液体药品    。
19.(1)观察如图中试管的放置,用序号填空。
A.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    ;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
E.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
(2)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
①镊子 ②烧杯 ③试管 ④胶头滴管 ⑤药匙 ⑥燃烧匙 ⑦坩埚钳 ⑧10mL量筒
取用粉末状的固体用    ;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    ;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用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0.如图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
组成:   ;
结构:   ;
性质:   ;
变化:   .
21.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2)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注:CO可以燃烧生成CO2)
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22.Ⅰ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Ⅱ现有火柴、一张干燥的白纸、一个光洁干燥的玻璃杯、澄清的石灰水,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纸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步骤 现象 结论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A。
2.C。
3.C。
4.B。
5.C。
6.:C。
7.C。
8.A。
9.A。
10.B。
11.B。
12.A。
13.C。
14.A。
15.B。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6.酒精灯;烧杯;试管;集气瓶;量筒..
17.分子;原子.
18.盖满试管底部;取1~2mL。
19.解:(1)A.②;
B.③;
C.⑤;
D.④;
E.①;
(2)⑤;⑥;③;②。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0.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
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
21.解:(1)a,外焰
(2)导管口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
22.Ⅰ(1)密度小;
(2)a;外焰;
(3)C;

步骤 现象 结论
点燃白纸,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 白纸燃烧时产生了水
将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白纸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