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兼爱》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兼爱》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8 11:5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兼爱》
教学目标
1. 理解墨子之“爱”的具体内涵,体会墨子认识的独特之处。
2. 关注关联词、运用思维导图,探究文章内部的逻辑关联,分析行文思路。
3. 体会和理解其注重逻辑推理、不避繁复的说理特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 关注关联词、运用思维导图,探究文章内部的逻辑关联,分析行文思路。
2. 体会和理解其注重逻辑推理、不避繁复的说理特点。
教学难点:
1. 理解墨子之“爱”的具体内涵,体会墨子认识的独特之处。
【教学过程】
一、走进墨家和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纷争,诸子百家纷纷给出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韩非子在《显学》中提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由此可见,在当时,墨家和儒家一样,都有着较大影响。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记录墨家学派思想的重要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墨子反对儒家学说,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等。学界认为,墨子一派大多出身于下层手工业者,注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墨子的学说偏重于实用。《兼爱》共三篇,这是上篇。
二、关注关联词、运用思维导图,分析行文思路,体会说理特点。
学习任务一:学习文章1、2节,关注关联词、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墨子围绕“兼爱”展开怎样的思考,又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
(1)关注句子排列,体会说理特点
问题1:有人认为: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和文章开头的内容有所重复,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治乱者何独不然”的意思是“为什么唯独治理祸乱就不这样呢?”两个部分论述的对象有所变化,第一句说的是圣人治乱,带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和特殊性,“治乱者何独不然”这部分说的是所有的治国者都需要思考,论述的对象更有普遍意义。
问题2:作者第一节论证的时候在句子排列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何效果?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正)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反)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正)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反)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正)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反)
“正”指的是,这样做的好处;“反”,指的是不这样做的后果。在这段话的论证中,作者采用正反对比的方式进行论证。当然,从表达意思的角度,我们可以只说其中一个方面,作者正反对比,不避繁复加以论证,就是要让这两种情形,始终处于对比的状态中。这样的语句组织形式,从论证效果来看,强调了“知乱之所自起”对“治乱”的必要性,形成不可辩驳的气势,让读者更容易在情绪上接受。
(2)关注关联词,分析论证思路
圈画第二节的关联词,这一节共出现了十个“故”字和三个“虽”字。“故”在文中的意思是“因此”,表示的是论证关系。“虽”在文中的意思是“即使”,在这一节中均和“亦”连用,表示“即使所说的对象有所变化,结果也应如此。”
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将“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中的“乱”分为四种情况进行分析。由此,我们可以将第二节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都是总说,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对“乱,其不相爱”进行论证。为了论证“乱,起于不相爱”,墨子在第二节中,用了十个“故”和三个“虽”进行推理,在论证思路上墨子能够由因导果,追根溯源,层层深入;在范围上,从小到大、从易到难,扩展到对诸侯征伐的思考,引导读者不断进行追问和思考。
(3)运用思维导图,探究文章论证思路
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墨子这部分论证的思路。墨子先将“不爱”的情况分三类:子不爱父、弟不爱兄、臣不爱君,紧扣这三类由因导果,得出子亏父、弟亏兄、臣亏君。又分析与之相对的三类情况,父不爱子、兄不爱弟、君不爱臣,由因导果,得出父亏子、兄亏弟、君亏臣。前后三类两两对举进行分析,指出这种“亏人”而“自利”实质上就是“乱”。墨子用“利”作为条件,论证“不相爱”是“乱”的根源。
接下来,墨子认为盗贼、大夫、诸侯之乱,是因为爱其室、不爱异室;爱其身,不爱人;爱其家,不爱异家;爱其国,不爱异国;因此,会导致“窃异室以利其室,贼人身以利其身,乱异家以利其家,攻异国以利其国。”
这一层中,墨子紧紧围绕“乱,起不相爱”进行论证,从“君臣、兄弟、父子”不相爱,拓展到现实生活中大夫相互侵扰封地,诸侯相互攻伐的现象,从小到大、层层深入,因果相循,逻辑严密;两两对举、句式相似,论述一气贯之,颇有气势。
三、理解墨子“爱”的内涵,体会墨子认识的独特之处。
学习任务二:墨子对“爱”的认识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批评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意思是“墨子即使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只要对天下有利,也会不辞劳苦去做。”这句话揭示了墨学的实质。
我们可以和儒家进行比较。儒家的“爱”从天性中的情感出发,强调推己及人,从爱“有血缘关系之人”,推广到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具有等差性。
墨子则认为,“父子、兄弟、君臣、大夫、诸侯”因为不能相互“利”,所以不相“爱”。把“互利”作为理解“相爱”的前提。
四、小结
墨子先论证“知乱之所自起”对“治乱”的重要性,又分析了“不相爱”是乱的根源,为提出“兼爱”奠定基础。和儒家之“爱”不同,墨子对“爱”的理解是以“互利”为前提的。本文能够运用类比论证、对比论证,一以贯之。
阅读墨子的文章,要关注各部分和题目之间的逻辑关联,探究作者如何围绕题目展开思考;关注“故”、“虽”等关联词,结合文本内容,用思维导图呈现段落内部的逻辑关联,体会其说理方式和效果。体会和理解墨子思想的独到之处。
四、作业
1. 清代学者孙诒让说墨子文章“质而不华,务申其意,而不驰骋其辞”,你是否认可此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2.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推测墨子接下来围绕“兼爱”提出什么思考,说说你的理由,预习《兼爱》第3、4节验证你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