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优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优秀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8 15:1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
与文化》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
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按照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为脉络展现出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包括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北洋军阀割据混战。这一时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欧美列强也不断参与国内的政治斗争,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为:
(1)政治上,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同时新的革命力量不断孕育发展。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3)文化上,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和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4)社会生活上,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在衣、食、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
本课主要包括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四目。四目之间互相联系、相互连接,突出了本课的核心问题,即北洋军阀时期的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目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混战割据的原因、新文化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的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价值,培养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2.通过解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和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发生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国际格局中的处境,培养史料实证历史核心素养。
3.认识到军阀混战割据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孙中山为维护革命果实而不断做出努力的过程中感悟其爱国情怀;了解军阀混战割据背后欧美列强的操纵与支持,从“二十一条”认识到弱国无外交,为如今强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民国初年社会生活新气象。
2.教学难点: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新文化运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对北洋军阀统治的不同观点
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陈钦《北洋大时代》
1916-1927年,由于一个强权人物的消失产生了离心力,令国家陷入杂乱无序的状态。军阀为了权利和自我扩张而互相攻伐,毫无理智、逻辑可言造成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中华民国建立后,没有完成重建社会秩序的任务,很快就陷入混乱的局面,这个局面从袁世凯复辟帝制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简单了解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特点,利用两则观点不同的材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也可使用“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的独裁和“中日民四条约”
(1)袁世凯对内独裁: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独揽大权。
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年底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2)袁世凯对外出卖国家利益:
1914年8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旨在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
为了得到日本的支持,经过谈判,袁世凯在1915年5月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知识拓展】“二十一条”内容
1915年1月18日,“二十一条”共分五号,主要内容是:
第一号四条,中国政府承认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
第二号七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长为99年;
第三号两条,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未经公司同意,不准他人开采附近矿山;
第四号一条,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第五号七条,要求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
2.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正式称帝
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很快就走上了帝制之路。1915年10月,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1915年12月11日,参政院开会,举行所谓解决国体总投票,各省代表1993人所投的票,全部拥戴君主制,并“完全一致”“恭戴金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参政院立即于当天以“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的名义上书“劝进”。袁世凯于同日假惺惺地将劝进书退回,并说:“今若帝制自为,则是背弃誓词,此于信义无可自解者也。”当日,参政院再次开会决定“再劝进”,在15分钟内“草成”长达2000余字的第二次推戴书,当晚进呈。次日一早,袁世凯发布命令,承认帝位。13日,接收百官朝贺,大加封赏,同时下令查禁反对帝制的活动。
出示材料
12月11日,参政院开会,举行所谓解决国体总投票,各省代表1993人所投的票,全部拥戴君主制,并“完全一致”“恭戴金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参政院立即于当天以“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的名义上书“劝进”。袁世凯于同日假惺惺地将劝进书退回,并说:“今若帝制自为,则是背弃誓词,此于信义无可自解者也。”当日,参政院再次开会决定“再劝进”,在15分钟内“草成”长达2000余字的第二次推戴书,当晚进呈。次日一早,袁世凯发布命令,承认帝位。13日,接收百官朝贺,大加封赏,同时下令查禁反对帝制的活动。
——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教师此处可播放“袁世凯复辟帝制”知识解析视频,让学生形象直观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提高历史学习兴趣。
过渡: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来反抗,爆发了二次革命。
(2)二次革命
“宋教仁案”的发生,对于国民党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孙中山也抛弃对袁世凯的幻想,力主武力讨袁。然而,即便在国民党内部,妥协的声浪也占据主流。
袁世凯此时也在加速内部部署,他相继与英、法等五国银行签订借款合同,以扩充军备;又免去了反对贷款的李烈钧等人的职务。
在袁世凯步步紧逼下,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总司令部,宣布江西独立,并通电讨袁。随后,江苏、安徽等地纷纷宣布独立。
但这次革命前后只持续了不到两个月,除在江西、南京等地进行了短时间的抵抗外,其他地方大多是因国民党内部自行瓦解而崩溃的。孙中山、黄兴等被通缉,被迫流亡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3)护国运动
袁世凯称帝的行径,更是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云南起义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运动结束。
【想一想】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③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透过事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将其置于世界大历史发展趋势之下,理解复辟帝制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国家发展必须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过渡:袁世凯郁郁而终之后,北洋军阀便进入了混战割据的时代,北洋军阀的割据让当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军阀割据
“北洋军阀”是什么?北洋军阀又包括哪几大派系?
北洋军阀是产生于清末的一个军事政治集团,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逝后,各领导人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分裂割据。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府的实权相继由皖系、直系、奉系控制。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各派军阀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晥、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知识拓展】军阀割据的评价
袁世凯当权时,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上是统一的。在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连这种形式上的统一也维持不住了,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主要是“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另一方面是由于“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这些割据称雄的派系军阀之间,或者为了争夺中央政权,或者为了保持与扩大自己的地盘,进行连年不断的纷争,导致战乱频仍。
军队是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主要支柱。各派军阀竞相扩充军队。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军阀政府不惜以出卖国家利权为代价大量举借外债,并采取强售公债、强迫借款、滥发纸币,尤其是增加赋税等办法,对各阶层人民主要是广大农民进行直接的掠夺。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孙中山沉痛地说:当时的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2.府院之争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国会。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的焦点主要表现在制定宪法与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上。在制定宪法的问题上,黎、段因各自政治立场的不同,导致制宪未成。
1917年3月,又因中国对德绝交和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纠葛,而导致双方的矛盾更加复杂多变,进而导致北京政局的极度动荡。
3.张勋复辟
随后,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张勋复辟最终失败。
4.护法运动
原因:张勋复辟帝制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过程: 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结果:南北军阀达成一致,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1918年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护法运动失败。
【知识拓展】中华民国早期历任总统一览图
5.中国参加“一战”
目的:北洋政府期间,为了争取国际地位,抑止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概况: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
影响:在战争期间,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出示材料
北京政府在欧战爆发之初,保持中立,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后,外交总长陆征祥即向袁世凯建议:唯有参战,取得参加战后和会资格,才有挽回《民四条约》中丧失权利的机会。但因日本阻挠,而中国本身内部因帝制而动乱,此议暂时作罢。
袁世凯死后,日本以大敌已除,其在华势力更加扩张,又得英法保证支持日本战时所得成果,乃改为支持中国参战,乘机进一步控制中国。北京政府也希望在外交上有所突破,借参加欧战之机会,加入协约国阵营,战后得以战胜国身份参与国际新秩序之重建;并以国内昂扬之民族主义,配合“联美抑日”外交方针,在巴黎和会、国际联盟及华盛顿会议中,努力收回国权,提升国际地位。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地图解读,了解北洋军阀的不同派系及其主要人物;认识到北洋军阀混战割据的原因以及背后所潜伏的帝国主义国家。认识到北洋军阀时期国内各派系的斗争不仅是军阀之间的争权夺利,同时也是各帝国主义在中国扶持自己的势力。
过渡:中华民国建立后,除了在政治上力图实现民主,在经济上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1)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依据材料分析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原因。
1912年清王朝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创立,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仍确定了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总目标,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振兴实业的方针和政策,为以后历届民国政府制订经济政策确定了方向。
袁世凯虽然在政治上图谋复辟帝制,但在经济上并不排斥资本主义的发展,继续提倡“以实业为先务”。袁世凯政权还吸收了一些资产阶级上层人物,担任政府经济主管部门要职,这些人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在其任内所制定和推行的经济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杜恂诚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
教师讲解指出: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一)鼓励民间兴办企业,扶植和保护民族工商业。(二)奖励采矿事业。(三)开放门户,利用外负。(四)提倡国货,减免若干土货税收,鼓励出口。(五)鼓励垦荒,奖励农副业生产。 (六)疏通金融,改革币制。
北洋政府制定和颁布的上述经济法规、条例和政策,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制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民族资产阶级从事工商活动的障碍,改善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环境。这是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能够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在本质上是以控制聚敛、维护统治集团自身利益为目的,以满足庞大财政需求为出发点的,因而有些政策并未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
——杜恂诚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
教师讲解指出:北洋政府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民国成立后,在振兴实业的热潮中,初步建立了现代经济法制体系,有利于中国现代工业的成长,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从而使中国的现代工业自民国成立后有一波长达10年之久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现代经济水准有了一定的提升,经济面貌有了一定的改观,并由此带动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变化。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1912—1923)》
教师讲解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2)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概况
①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
“以福新一厂为例,面粉产量大幅度上升,与战前1913年相比,1915年增长80.8%,1916年增长241.6%,1917年更猛增527.3%,随着生产的上升,历年盈利也倍增,1915-1917年,该厂平均年盈利率达到181.0%,远远超过了战前水平。……荣氏兄弟投资创办的面粉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12-1921年的10年时间中,他们新办14个面粉厂……占全国面粉厂(包括在华外商面粉厂)生产能力23.4%。”
——《荣家企业发展史》
②建厂范围扩大,代表人物是张謇。
张謇是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除纱厂外,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
(3)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意义
积极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 148 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 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 117 434 500 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第一回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特点:①新注册工业公司和投资总额增长迅速;②众多行业得到发展;③产业结构上,以轻工业为主,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根据材料,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趋势:英、法、德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
原因:①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②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③提倡国货运动有力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2.民国初年社会生活新气象
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除旧布新,宣布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解读,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对信息加以概括和总结。理解北洋军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将国内的发展局势与国际形势结合起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过渡: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仅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思想文化方面也涌现了一批思想家,他们倡导民主,反对专制,思想界出现了新文化运动。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新文化运动开展的背景
(1)背景
政治:北洋军阀统治黑暗,“有民国之名无民国之实”,袁世凯专制、复辟;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对辛亥革命进行反思,先进分子寻找新的出路。
经济: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文化:虽经过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封建思想依然占据统治地位;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袁世凯在文化思想领域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
根本原因: 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要求反对封建思想。
(2)兴起
①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②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
1917年,陈独秀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也迁入北京。
③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等。
2.新文化运动内容
(1)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教师重点指出:追求民主制度的建设,对大众民主意识、观念的培养。
(2)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陈独秀《敬告青年》
教师重点指出:科学不仅是科学技术、科学精神,更是一种广义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种与迷信、盲从、愚昧相对立的崇尚实证的理性精神。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得到广泛响应。
(4)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
(5)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思想。
教师出示材料,带领学生思考:“德先生”和“赛先生”各自的内涵是什么?陈独秀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有何重大意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注:民主当时也称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有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致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内涵:①德先生,即“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②赛先生,即“科学”,是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近代自然科学法则、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科学知识等内容。
意义:①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礼教,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②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广泛宣传,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求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3.新文化运动影响
(1)新文化运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2)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入。
(3)中国的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解读、课堂学习,学生感悟到在当时黑暗的环境下,知识分子对新思想的态度。他们敢为人先,在传统思想仍占主流下勇于挑战。感受这些知识分子面对现实、冲破藩篱、放眼先进国家、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由此深入对历史的理解,并升华感情,培养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北洋时期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展现的就是这种新旧交替的过渡状态。这其中出现的矛盾、混乱、冲突乃至战争是历史处在大转折和社会变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然的,这是中国这个古老国度在现代化转型中难以避免的代价。
北洋政府时期表现了社会转型期许多二元性的特点。它在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和突出的新与旧、进步与保守、现代性和传统性等的混杂、并存与矛盾,并且对立双方在不断地消长或反复,表现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北洋政府的军政人员虽然保存了相当多的传统政治与传统意识的影响,但是在民主共和的大潮流下,也吸收并保持了较多的辛亥革命和南京临时政府取得的民主共和政治的成果,北洋时期的中国在两种政治文化形态变动冲突中缓慢向前进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