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经济与文化一直处于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发展为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决定了文化繁荣的程度;反之,文化繁荣促进了知识更新,激发创新创造,推动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本单元的地位承上启下,关系全局。上承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演变史,下启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与抗争史,是中国由盛转衰的重要节点。本课通过学习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的蜕变与危机,帮助学生认识明清这一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出现的新经济与新思潮。但由于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这些新的生产因素逐渐丧失了它的生机,失去了发展机遇的中国,正一步步走向百年危机,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教学目标
1.归纳明清时期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理解其影响及局限性。
2.概括王阳明心学的主张,分析评价其影响。概述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及其主张,认识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归纳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主要成就,认识明清时期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
4.感悟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活跃,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倾向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明清小说、戏曲和科技的发展对中国文化做出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
教学难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明清疆域图
明清是中国古代最后两个王朝,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经济、文化、科技都有新的发展。具体成就有哪些呢?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对明清疆域的对比,激发学生对明清时期盛世繁华局面在经济、文化、科技方面表现学习的兴趣,开门见山,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
①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原因
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农作物新品种引入中国的原因?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教师总结:农作物新品种引入中国的原因是人口增加,粮食供应不足。
②农作物新品种引进概况
明朝中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教师出示《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培养学生时空意识。
③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影响
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农作物新品种引入中国的影响?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后,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人口、环境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相继出现。
过渡: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手工业的发展。
(2)手工业
阅读材料,明朝中期以后,手工业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361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纪》卷4
手工业出现了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随着生产的发展,明朝就已出现的手工工场也逐渐扩大。苏州的丝织业,大多雇人生产,分工细密。到乾隆年间,织机已达1.2万余台,织工超过万人。这些织工完全脱离了生产资料,以出卖劳动力为生,而且他们与雇主并无主奴、师徒一类依附关系,基本上都是“自食其力的良民”,是自由劳动者。类似的生产关系,在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区的榨油、制瓷、矿冶、造纸等行业中均有出现。到清朝,这类情况继续有所发展。
过渡:伴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3)商业:
①白银货币化
内容:隆庆元年(1567):首次以法律形式肯定白银为合法货币,且用法律形式把白银作为主币。
万历九年(1582):张居正“一条鞭法”,规定赋税全部征收白银。使得全中国农民都必须与市场发生联系。
教师出示《明万历五十两银锭》图片
影响: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教师出示材料与白银来源线状图
明代白银货币化打破了明初以来的银禁,方便了商人的商业活动。不仅完成了货币体系的转变,而且引发了社会巨变。其最显著的意义在于,既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又标志着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世界并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航程。
——万明《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思考》
白银货币化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连接起来,参与世界市场的建构。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通过几条航线大批输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银主要是产自日本的白银和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世界市场体系初步立起来了。
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必然引起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并通过参与世界市场的建构,中国的社会经济开始缓慢地由一个比较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向农、工、商多元经济结构转变,展现出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一线曙光。
②工商业市镇兴起
一批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中国市镇兴起于宋代,发展于明代,繁荣于清代。最发达的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地区。按市镇经济职能来划分:第一类,手工业市镇。这种市镇以生产一二种或数种手工业产品著称。如苏州府的盛泽镇、震泽镇等以丝业市为主。以棉织业为主的手工业市镇有松江府的枫泾镇、洙泾镇等。第二类,商业性市镇。这类市镇主要是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集散地。
教师可播放“苏州吴江盛泽镇”知识解析视频,让学生了解苏州吴江盛泽镇情况,直观感受本知识点。
③商帮的形成
一些地方以经商闻名,出现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明代中叶以后,商业的规模、商人的活动范围和商业资本的累积,都大大的超越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水平。
出示《徽商主要经商路线图》及晋商、徽商遗产图片
徽商出于安徽南部,其地属山区,人多而耕地少,居民遂多出外经营工体商业谋生。当地物产丰富,木器、漆器、茶、文具驰名全国,为商业资本资本的积累提供了物质条件。
晋商指山西商人,他们在明朝通过经营边防军需物资起家,积累了大量资本,清时,继续为政府和皇室经营专卖物资,并兼营典当、汇兑等业务。
【想一想】教师出示材料,带领学生依据材料分析明清商业出现哪些特点?
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行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明清时期商业市镇的发展。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明清时期商人群体的出现。
【知识小结】
2.社会经济的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教师出示材料:
美国学者珀金斯认为,从三部中国农书来看: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后面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
国家太平日久,人口户口百倍于前。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之木石,而终不足以供人之用。为商为贾,奔走四方;又百工技术,吴人为众,而常若不足。
——乾隆《吴县志》
明初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自后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以六七分去农矣。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记》
明清时期,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国家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明显的约束和限制,在总体方针上重农抑商,以闭关锁国为主的对外政策,严重阻碍了对外贸易的扩大和海外市场的开拓。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明清商品经济虽比前代有了更大进步,但没有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形成根本冲击。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资料,学生既了解明清时期经济繁盛的表现,也知道这一时期繁荣与危机并存。中国固守君主专制制度,而同时期的西方逐步走向近代化,此时的中国面临着西方的挑战。
过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催生了思想领域发生变化,具体变化有哪些内容呢?我们接着进行下面的学习。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1.思想领域变化的原因
①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白银撬动了中国社会,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变化。
②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教师出示材料
当按照士、农、工、商的职业基础形成的社会结构开始瓦解,社会开始流动以后,知识分子们也无法继续安于此前的作用……朱子学要求的禁欲,已经无法应对社会的变化。
2.明清士大夫新思想
◆陆王心学
明朝沿袭元朝制度,仍然尊奉程朱理学。但是当时理学家的思想以单纯叙述为主,创新很少,学术空气沉闷。一部分士大夫鉴于其弊,转而“别立宗旨”,促成这一风气转变的是明朝中期的王守仁。
王守仁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
一是强调“心即理”,认为“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心为天地万物之主,天下无心外之物、心外之理。
二是鼓吹致良知,“良知”是“天理”的另一种表述形式,指人最基本的“真诚恻恒之心,每人心中都隐含良知,只是多被私欲遮蔽,今欲将其重新发现、扩充、实行,是为致良知。
三是提倡“知行合一”,强调认识与实践密不可分,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的思想具有比较明显的感性自然和直觉经验色彩,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思想。
◆李贽
明朝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倡导功利价值。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李贽的一生充满着对传统和历史的重新考虑,这也是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一个聚焦性的体现。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晚明到清初,出现了理学回归的趋势。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著书立说,纠正心学带来的自然人性论倾向。
顾炎武:
①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
②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顾炎武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黄宗羲:
①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②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他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王夫之:
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②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黄、顾批判君主专制,反对君为臣纲,有怀疑理学的文字,但是没有指名道姓地抨击理学家的思想理论。王夫之则对宋明理学展开批判,而且主要针对程朱陆王的学说,他的学术思想在黄、顾之上,是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知识拓展】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是因为理学作为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已无力承担儒家道德担当与社会教化功能。
他们认为,理学中杂糅释老,导致士人或耽空无用或放荡无耻,从而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共同主张理气、道器、心性一元论,其目的在于将释老的空无思想驱逐出儒门,从而净化儒学,应对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在社会道德人心坍塌之际,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
他们通过对儒家哲学的重建,开启了一个新的学术路向,消解了后世学者研讨本体的热情,致使清代理学渐趋衰歇,中国学术史由此进入一个考证学大兴的新时代。
——武道房《明末道德人心问题与清初三大儒的哲学重建》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学习,史料研读归纳明清主要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或成就,认识明清之际以王阳明等人对理学的发展与批判,及其社会背景。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的反映的唯物史规律。
过渡: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新变化,经济的的发展,这种双重力量影响了城市和市民世俗文化,人们读小说,看戏剧,社会风气也有新变化。
三、小说与戏曲
1.小说
(1)明清小说兴起原因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文化知识的普及,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文人对现实社会政治腐败等现象日益不满
(2)明朝小说
《水浒传》:《水浒传》叙述北宋末宋江起义故事。
《三国志演义》:罗贯中《三国志演义》叙述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其中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情节曲折起伏,均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
《西游记》:明朝中期,吴承恩根据民间长期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创作了《西游记》,成为长篇神话小说的典范之作。
(3)清朝小说
◆曹雪芹——《红楼梦》
思想性:①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②歌颂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以及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
文学性: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吴敬梓——《儒林外史》
以科举考试制度下的读书人为主要描写对象,批判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官僚政治的腐败黑暗。
2.戏剧
(1)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
(2)舞台演出:昆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京剧,并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知道明清时期小说、戏剧的具体内容。理解这些内容是经济发展和思想变化的结果,是知识阶层与市民阶层互相交流,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互相融汇的结果。
四、科技
1.科技著作
明朝科技成果主要表现在中后期。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典《本草纲目》,共记载药物1892种,其中新药374种,验方11096则,插图1160幅,是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
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系统地记载了到明朝末年为止的历代农学资料,也总结出一些在当时比较先进的农学思想,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科学书籍。
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除介绍一般的农业生产经验外,更着重阐述各类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对其中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和工序都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并附有插图,图文并茂。书中在总结生产经验的基础上,还提出一些对化学、物理变化的认识,在理论上具有一定价值。
徐弘祖(别号霞客),周游全国大部分地区,对各地地理地质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写成《徐霞客游记》。书中记载了作者所到地区的江河源流、地形地貌、生物形态、矿藏物产等问题。其中对西南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的考察与研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中国古代科技虽然发达,但是科技成果重实用、重现象总结而轻视规律和探究。
2.西学东渐
(1)代表人物:徐光启、利玛窦。
(2)表现:
①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人利玛窦等。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②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先进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精确的全国地图。万历十二年,利玛窦进献《万国图志》。李之藻绘制成图,称为《坤舆万国全图》。
(2)影响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3.东西方对比
教师出示材料:
同清代中国相比,英国政府在基础结构上拥有更为庞大的权力。英国有着更多的收入,可以支付更多,拥有更为高效的税收和财政体系,更好的货币体系,以及债券体系,这是清政府所缺乏的。坦率地讲,在19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是根本没有这些的。英国拥有更为高效的政府机构和陆军,以及当时世界上最为高效的海军。英国中央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完全不同于当时清政府典型的农业家长式制度。
——皮尔·弗里斯著《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了解明清时期科技的发展,通过西学东渐的学习,知道这一过程既是东西方交流的过程,也由于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失去了发展机遇,落后于西方。
教师可根据时间需要,组织完成“【活动设计】调研中国古代四大商帮”活动。通过调研中国古代四大商帮,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课堂小结】
西方国家走向资本主义,经历了几个世纪,是多个领域近代因素的汇聚、成长的结果。近代因素的积累和成长是一个静悄悄的、未被觉察的缓慢过程。18世纪的康雍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可当时的中国,没有人能够认识清楚这一历史趋势,只有岁月推移,迷雾消散,矛盾激化,清朝的百孔千疮才逐渐暴露。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居安思危,是我们今天需要谨记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