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熔化和凝固-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一、选择题
1.炎热夏天的中午,柏油马路会变软,这是因为( )
A.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开始熔化
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所以先变软
C.柏油是非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就变软
D.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
2.严寒的冬天,为防止汽车水箱内的水结冰,以保证汽车正常运行,可以往汽车水箱里加入防冻剂,这是因为加入防冻剂后( )
A.凝固点降低 B.沸点降低 C.质量变大 D.比热变大
3.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中心的圆盘中,白糖立刻就变成糖水,不断旋转的圆盘又将糖水从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温度低,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用小棍将它绕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凝华 B.熔化、液化
C.熔化、凝固 D.汽化、凝固
4.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5.T1℃时,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晶体材料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一 段时间记录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熔点比乙的沸点高 B.乙在熔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T3℃不变
C.固态时的甲比固态时的乙比热容大 D.甲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T4℃不变
6.在冬季,某校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关于“冰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冰花”是由喷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一定为0℃
D.“冰花”熔化的过程中要放热
7.小明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升高。在此过程中,下列有关水银的属性或特性发生改变是( )
A.密度 B.比热 C.质量 D.熔点
8.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
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
C.熔化小于一半 D.熔化超过一半
9.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该物质加热后就开始熔化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增多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升高
二、填空题
10.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像是我们解决科学问题的一种方法。
(1)老师给了一种物质,请小明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小明探究后作出了熔化图像如图一、根据图像小明认为这种物质是 (填“晶体”或者“非晶体”);
(2)小明继续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二所示。由图小明获得以下信息:甲和丙肯定不是同种物质,他的依据是 。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他的依据是: 。
11.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常用的铸造工艺,其做法是(如图):先用蜡做铸件的模型(蜡模),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模。加热烘烤后,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铸件材料的熔液,冷却后便铸成器物。现对某准备用于铸造的固态材料持续加热使其变成液态,温度达400℃后开始记入下表格: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金属温度/℃ 400 482 563 645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702 778
(1)分析表格,该材料属于晶体还是非晶体?
(2)该材料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 分钟。
(3)为制造某工件,用密度为0.9g/cm3的蜡制成蜡模,蜡模的质量为3.6kg。请计算:
①该蜡模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 ?
②若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金属浇铸工件,该工件的质量为多少 ?
12.有卫星数据显示,在火星南极冰层之下隐藏着一大片充满液态水的湖泊。厚厚的冰层下面水温低至-74℃,但水仍保持着液态。对此科学家解释是:可能是火星岩石中的镁盐、钙盐和钠盐等盐类物质溶解到了水中降低了水的凝固点。盐类物质可以降低液态水的凝固点吗?某研究小组以常见的调料品食盐为溶质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
a.利用食盐、蒸馏水分别配制纯水、淡盐水、浓盐水;
b.取三个相同烧杯,加入等量的上述溶液,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c.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液体状态的变化,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
d.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如图甲(①纯水;②淡盐水;③浓盐水)。
(1)由图甲可知,浓盐水的凝固点是 。
(2)图甲的曲线①中,第25分钟时,物质处于 状态。
(3)分析图中实验曲线可得的结论是 。
(4)如果将一个装有盐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13.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判断出 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
(2)CD段表示乙物质处于 态。
14.一袋3千克的水放入冰箱内凝固成冰,质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水凝固时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若将这些水由神舟飞船带上太空,则水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三、简答题
15.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周围的水箱中装满水,对发动机进行降温;而电冰箱在使用时需要通过冷凝器(装满冷凝剂)使冷冻室达到冷冻环境。请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汽车发动机为什么选择用水作为冷却液?
(2)北方冬天要将发动机冷却液改为特殊的“防冻液”,和普通水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
(3)电冰箱通过冷凝剂的循环流动,能把内部热量“带到”外部,使其内部保持低温。请说说它的工作原理?
16.熔模精密铸造是工艺铸造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做法如图。先用蜡做成铸件的模型(蜡模),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模。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铸件材料的熔液,冷却后便铸成器物。现对某准备用于铸造的固态材料持续加热使其变成液态,温度达到400℃后开始记入下表格: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金属温度/℃ 400 482 563 645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702 778
(1)分析表格,该材料属于晶体还是非晶体?并请说出你推理的依据 。
(2)第6分钟时,该材料处于 态;
(3)为制造某工件,事先用密度为0.9g/cm3的蜡制成蜡模,蜡模的质量为1800g。
①问该蜡模体积为多少厘米3 ?
②若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金属浇铸工件,该工件的质量为多少 ?
四、探究题
17.小科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1)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 ;
(2)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大约是 ;
t/℃ 17 19 21 23 25 27
h/厘米 30.0 24.9 19.7 14.6 9.4 4.2
(3)用此温度计能不能测29℃及以上的温度,说明理由 ;
(4)若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有何要求?( )(写出一点即可)
1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记录: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30 34 38 43 48 48 48 48 48 50 55
(1)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2)判断该物质是晶体的依据是 。
19.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C~102°C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C~102°C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红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C;
(3)为什么测得的盐水凝固点不相同呢?对比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毫升,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于是他们又做了如下实验:配制了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并测出他们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C)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他们做出的猜想是: 。
(4)结合上表分析,为了更加准确地找到盐水最低的凝固点对应的浓度,你该如何继续操作 ?
20.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如图a)。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
(1)由图像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
(2)在5~8分钟之间,海波要从热水中 热量,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海波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第10分钟后,试管内仍有少量海波不能熔化,其原因是 。
2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小明的实验方法是: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加热。小科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甲加以改进,将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同时水浴加热,如图乙所示。
(1)图乙实验装置改进后的优点是 。
(2)实验中小科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高。为什么说煤油的吸热能力弱呢?请根据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
(3)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不同的。为了比较物体吸热能力的大小,引入了比热容这一科学量。从定量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比热容的定义最合理的是 。
A.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
B.体积为1L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
C.质量为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
22.配送学生晚餐的泡沫保温箱保温效果不好。某小组探究在泡沫箱中添加蓄热材料是否会增强保温效果。已知该蓄热材料熔点是79℃,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大小外观相同的夹层泡沫保温箱A和B,B箱夹层中加入蓄热材料,A箱不做处理。
Ⅱ.将A、B箱体均加热至80℃,箱内放入含一定量水的相同烧杯,如图所示:
时间(分钟)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A箱温度(℃) 80 70 61 54 47 41 35 30
B箱温度(℃) 80 79 79 76 68 60 53 45
Ⅲ.将A、B箱置于相同环境下,利用传感器实时记录水温如上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温度传感器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2)在实验中,除要控制箱体外环境温度相同外,还需要控制相同是 。
(3)结合表格数据得出结论是: 。
(4)通过表格数据发现,刚开始一段时间B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其原因可能是: ;
(5)泡沫的隔热性能很好,但很多专家并不建议用泡沫箱来保温食品。下列叙述支持专家观点的有
A.泡沫具有耐冲击,且价格低廉
B.泡沫材料不可以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
C.泡沫易燃,大量泡沫堆积,运输中易引发火灾
D.泡沫密度小,可有效减轻物品包装质量,降低远输费用
E.当温度高于65℃时、泡沫可能会释放少量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2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甲图中正确测量操作中,温度计放置有何要求? ;
(2)试管内物质在将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
(3)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说明理由 ;
(4)根据描绘的图像,该物质在第7min时处于 态,温度为 ℃;仔细观察图像发现,AB段物质升温比在CD段物质升温 (选填“快”或“慢”)。
参考答案:
1.D
【详解】炎热夏天的中午,柏油马路会变软,这是因为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故选D。
2.A
【详解】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时,水不断的向外放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水的凝固点。不放防冻剂时,水在0℃就开始结冰,而加入防冻剂后,水凝固时温度远远低于0℃,即它的凝固点降低了,导致水不容易凝固,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即由固态变为液态,该过程称为熔化;同时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变成了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即变成了固态,故是由液态变为固态,该过程是凝固。
故选C。
4.C
【详解】冰是晶体,由于烧杯中的冰块没有熔化完毕,处于固液共存态;所以继续加热烧杯中温度保持不变,小试管中冰块无法吸收到热量,所以小试管中的冰一点也不会熔化,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从0~t2,甲都是固体,此后温度保持T4不变,则甲的熔点位T4,乙在0~t1内为固体,则它的熔点为T2,沸点为T3,故A正确;
B、在t1~t2内,乙处于熔化状态,温度保持T2,故B错误;
C、当质量相同的甲和乙都升高到T2时,甲用的时间小于乙,即甲吸收的热量少,根据Q=cm△t可知,甲的比热容小于乙,故C错误;
D、据图可知:t2~t3时,甲处于熔化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AB.“冰花”是喷射出来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不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B正确;
C.水的凝固点为0℃,气温低于或等于0℃,如果继续放热,就会凝固,“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不一定为0℃,可以低于0℃,故C错误;
D.“冰花”熔化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A.水银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可得,密度变小,故A正确。
B.水银的种类和状态没变,所以比热容不变,故B错误。
C.质量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水银受热膨胀过程中,水银质量不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物质的熔点不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在此过程中,水银的熔点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8.A
【分析】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详解】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
所以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但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故选A。
9.C
【分析】熔化与熔化现象,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1)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2)熔化前,晶体为固态;熔化后,晶体为液态;熔化中,晶体为固液混合态。
(3)凝固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详解】A.根据甲图可知,该物质温度保持不变的时间为10~20min,则从10min时开始熔化,故A错误。
B.第15min时,该物体在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混合态,故B错误。
C.该物质的熔点为-2℃,而冰的水的凝固点为0℃,因此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能够在该物质中继续放热,水会凝固成冰,冰的质量会增大,故C正确。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放热后,水凝固成冰,但是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0. 晶体 甲和丙熔点不同 见解析
【详解】(1)[1]由图一可知,这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45℃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2)[2]由图二可知,甲丙熔点不同,它们肯定不是同种物质。
[3]因为甲比乙升高相同温度所需时间短,所以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
11. 晶体 6 4×103cm3 10.8kg
【详解】(1)由图可知,该材料从600℃时开始熔化,且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表明该材料是一种晶体,故填晶体。
(2)由图可知,该材料从第4分钟开始熔化,大约在第10分钟时结束,大约持续了6分钟,故填6。
(3)①该蜡模体积V=m/ρ=3600g/0.9g/cm3=4×103cm3,故填4×103cm3。
②m=ρV=2.7×103kg/m3×4×10-3m3=10.8kg,故填10.8kg。
12. -15℃ 固液共存 盐类物质可以降低液态水的凝固点 变少
【详解】(1)由图可知,当温度为-15℃时,浓盐水开始凝固,则浓盐水的凝固点是-15℃,故填-15℃。
(2)曲线①代表纯水,由图可知,纯水的凝固点为0℃,第25分钟时,纯水的温度仍为0℃,说明纯水继续凝固,即纯水没有完全凝固,所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填固液共存。
(3)由图可知,纯水的凝固点为0℃,淡盐水的凝固点为-5℃,浓盐水的凝固点为-15℃,说明随着食盐浓度的增加,水的凝固点逐渐降低,即盐类物质可以降低液态水的凝固点,故填盐类物质可以降低液态水的凝固点。
(4)由图可知,冰水混合物的凝固点为0℃,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即冰水混合物的凝固点高于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则将一个装有盐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熔化而变少,故填变少。
13. 乙 210℃ 液
【详解】(1)[1][2]由图可知,在BC段乙物质的温度保持210℃不变,此时吸热,温度不变,说明乙物质有一定的熔点,而且物质的熔点是210℃,故乙属于晶体。
(2)[3]由图可知,CD段熔化完毕,处于液体状态。
14. 不变 放热 不变
【详解】[1]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水放入冰箱内凝固成冰,只是状态变化,而质量将不变。
[2]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和继续放热,水凝固时需要放热。
[3]若将这些水由神舟飞船带上太空,只是位置发生改变,而水的质量将不变。
15.(1)水的比热大;(2)防冻液凝固点低;(3)冷凝剂在蒸发器内汽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冷凝剂在冷凝器内液化放热
【详解】解:(1)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热量,这些热量如不及时带走会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与其它液体比较,因为水的比热较大,所以吸收的热量最多,冷却效果最好。
(2)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长时静停的汽车其密闭水箱内的水会结冰,易将水箱涨破,因此,每到寒冬,司机将发动机冷却液改为特殊的“防冻液”,以降低冷却液的凝固点。
(3)冷凝剂在蒸发器内汽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冷凝剂在冷凝器内液化放热,从而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
16. 属于晶体,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或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或有熔点或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固液共存 2000cm3 5400g
【详解】(1)[1]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却没有。该材料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属于晶体。
(2)[2]第6分钟时,该材料吸收热量,温度没有升高,处于熔化过程中,因此处于固液共存态。
(3)[3][4]①蜡模体积
②由题意可知,金属的体积等于蜡的体积,即
V金属=V蜡=2000cm3=2×10-3m3
该工件的质量为
m金属=ρ金属V金属=2.7×103kg/m3×2×10-3m3=5.4kg
17. 玻璃泡 13℃ 见解析
管子更加细点
【详解】(1)[1]根据图片可知,当温度变化时,塑料瓶内空气体积变化,此时造成管子内水柱的高度变化,进而显示温度的变化,则塑料瓶部分相当于温度计的玻璃泡。
(2)[2]比较表格数据可知,温度每降低或升高2℃,那么水柱升高或降低5cm。与17℃时比较可知,当水柱为40.3cm时,温度降低
则此时温度大约为
17℃-4℃=13℃
(3)[3]用此温度计能不能测29℃及以上的温度,理由是因为表中看到温度每升高2℃,液柱高度下降5cm之多;27℃时,液柱高度只有4.2cm;当温度升高到29℃时,管内液面在水槽中的水面以下了,甚至导致瓶内气体外溢,所以不能。
(4)[4]由于温度变化一定时,液体体积变化一定,使管子变细,液体变化高度较大,所以若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可以使管子更加细点。
18. 48 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详解】(1)根据表格可知,该物质在熔化时保持48℃不变,即它的熔点为48℃。根据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48℃。
(2)判断该物质是晶体的依据是: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19. 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C -6 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浓度有关 分别配置浓度在18%-24%之间且相差1%的7烧杯盐水,测出它们的凝固点,并进行分析对比(合理即可)
【详解】(1)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C~102°C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20C~102°C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假设: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C。
(2)盐水凝固的温度为盐水的凝固点,从凝固开始到凝固结束时间为凝固的过程。根据图像可知,小红的盐水的温度保持-6℃不变,则小红所测盐水的凝固点为-6℃。
(3)根据表格可知,盐水的浓度不同,则对应盐水的凝固点就不同,那么得到结论为: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浓度有关。
(4)为了更加准确地找到盐水最低的凝固点对应的浓度,操作为:分别配置浓度在18%-24%之间且相差1%的7烧杯盐水,测出它们的凝固点,并进行分析对比。
20. 48 吸收 固液共存状态 海波与水的温度相同,海波不能继续吸热
【详解】(1)[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由图象可知,海波的熔点是48℃。
(2)[2][3]在5~8分钟之间,海波正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从热水中继续吸收热量。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阶段。
(3)[4]由图可知到第10min,试管外热水的温度为48℃,试管内的海波不能继续吸热,海波的熔化将停止,因为晶体熔化要达到熔点,还要能继续吸热。
21. 使两支试管加热相同时间所吸收热量相同 表述1:升高相同温度,煤油加热时间更短,吸收热量更少,吸热能力弱;表述2: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热量相同,煤油升温更多,容纳热量多能力弱 C
【详解】(1)[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要控制不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如图乙,用同一热源同时给水和煤油加热,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使两支试管加热相同时间所吸收热量相同。
(2)[2]由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表述1:升高相同温度,煤油加热时间更短,吸收热量更少,吸热能力弱;表述2: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热量相同,煤油升温更多,容纳热量多能力弱。
(3)[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质量为1千克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体的比热容。
22. 秒表 烧杯水的质量和初温 B箱保温效果好 该蓄热材料是晶体,处于熔化过程中 BCE
【详解】(1)[1]实验中,需要测量不同时间下保温装置A、B中的温度,故需要用到秒表。
(2)[2]根据控制变量法知道,除要控制箱体外环境温度相同外,还需要控制箱内放入烧杯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
(3)[3]由表格数据知道,保温箱B内水的温度随着时间温度变化较慢,说明保温效果好。
(4)[4]由数据知道,刚开始一段时间B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温度是该蓄热材料熔点,说明,该蓄热材料是晶体,处于熔化过程中。
(5)[5] A.泡沫具有耐冲击、易成型的性质,且价格低廉,所以泡沫适合做保温箱,故A不符合题意;
B.泡沫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不适合作为保温箱,故B符合题意;
C.泡沫易燃,大量泡沫堆积,运输中易引发火灾,所以不适合作为保温箱,故C符合题意;
D.泡沫密度小,可有效减轻物品包装质量,降低运输费用,这是用泡沫做为保温箱的优点,故D不符合题意;
E.当温度高于65℃时,泡沫中的有毒物质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变快,会渗入到食物中,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适合作为保温箱,故E符合题意。
故选BCE。
23. 见解析 B 晶体 见解析 液 70 慢
【详解】(1)[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物质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
(2)[2]由图乙知,A俯视,读数会偏大,C仰视,读数会偏小,B读数方法正确。
(3)[3][4]由图丙可知,由于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
(4)[5][6]由图丙可知,该物质3~6min是熔化过程,物质在第7min时熔化结束,物质处于液态,温度为70℃。
[7]物质在AB段,吸热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30℃,物质在CD段,吸热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40℃,所以该物质在AB段升温比CD段升温慢。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