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2019)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2019)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件(25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8 15:0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3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课程标准
说明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综合思维)
结合示意图,阐明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形成过程。(综合思维)
学习目标
1
2
学会阅读等压线图,在等压线图中分析风力、风向等。(地理实践力)
3
零级风,烟直上;一级风,烟稍偏;
二级风,树叶响;三级风,旗翩翩。
四级风,灰尘起;五级风,起波澜;
六级风,大树摇;七级风,行路难。
八级风,树枝断;九级风,烟囱坍;
十级风,树根拔;十一级,陆罕见。
十二级,更少有,风怒吼,浪滔天。
你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
风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风速歌一般是为了让幼儿园小朋友及中小学生记住风力等级特征而编写的歌谣。通过风速歌,可以知道风力等级的直观印象。以下为其中一首:
趣味导学
495
1015
地面
A
A,









B,
C,
C
B
497.5
495
492.5
495
492.5
495
1012.5
1015
1015
1015
1017.5
1017.5
单位(hPa)
近地面
高空
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异
温故知新
水平气压梯度力
高压→低压

使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无偏转
与物体运动方向始终垂直
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原运动方向
偏转的方向
地转偏向力
等压面
a
d
b
c
1000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998
490
492
494
496
498
500
502
单位(hPa)
高空
近地面
高空的风
近地面的风
等压面
等压面与等压线
等压线是同一高度上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
等压面
高空的风
近地面的风
等压面
490
492
494
496
498
500
502
1000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998
单位(hPa)
高空
近地面
a
d
b
c
等压线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1010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00
1002
等压面
490
492
等压面与等压线
等压线是同一高度上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
等压面
高空的风
近地面的风
等压面
490
492
494
496
498
500
502
1000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998
单位(hPa)
高空
近地面
a
d
b
c
等压线
500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1010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00
1002
等压面
490
492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1010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498
496
494
492
490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hPa
高空
气压/hPa
近地面
等压线与风
等压面
高空的风
近地面的风
等压面
490
492
494
496
498
500
502
1000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998
单位(hPa)
高空
近地面
a
d
b
c
等压线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1010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00
1002
等压面
490
492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1010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hPa
高空
气压/hPa
近地面
气压差异
气压梯度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摩擦力
风向斜穿等压线
90°
等压线与风
等压面
高空的风
近地面的风
等压面
490
492
494
496
498
500
502
1000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998
单位(hPa)
高空
近地面
等压线
500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1010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00
1002
等压面
490
492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1010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498
496
494
492
490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hPa
高空
气压/hPa
近地面
气压差异
气压梯度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90°
a
b
c
d
N
等压线与风
北半球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斜穿等压线
北半球
南半球高空风与近地面风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气压/hPa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S高空)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1000
气压/hPa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S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力
迁移应用
影响风的三种力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始终与风向垂直 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赤道地区为零 不影响风速大小 北半球使风向右偏,南半球使风向左偏
摩擦力 始终与风向相反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使风速减小 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风向的确定
第一步:画出与等压线垂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
第三步:按照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偏转规律画出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30°~45°偏角的风向(近地面),或画出与等压线平行的风向(高空)。(如图)
(2)巧用左右手法则判断风向
①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②伸出左(右)手,手心向上,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气流偏转方向。高空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近地面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一锐角。如下图:
(3)风力的判读方法
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上图,风力:A>B>C>D。
导 思
1.[地理实践力]作图(北半球):在图1中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图2中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答案
图1
图2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地理实践力]下图为某一时刻某地的等压线分布图。在图中作出丙地(南半球)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
答案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导 练
1.如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图中a是使大气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图中b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③图中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图中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因此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①正确;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是空气运动的阻力,摩擦力越大,风力越小,②错误;
c始终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的大小,是地转偏向力,③错误,④正确。
2.如图是形成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其中a、b为等压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图中气压b>a
B.图中②为地面摩擦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C.图中③为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速大小,不改变风向
D.图中表示的是北半球的风

①垂直于等压线应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故气压b>a。
②是地面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③为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大小。图中风向向左偏,表示的是南半球的风。
(2022·辽宁沈阳模拟)下图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图,④是稳定风向。读图,回答3~4题。
3.试比较②③两地的风力大小
A.②>③ B.②<③
C.②=③ D.不能确定

比较风力的大小主要看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密集则风力大,等压线稀疏则风力小。从图中可看出②处等压线比③处要密集,所以风力②处大于③处。
4.有关④地风向,正确的是
A.西风
B.东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据图可知④处是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再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可判定为西风。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