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从高考作文阅卷看作文写作策略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从高考作文阅卷看作文写作策略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8 15:3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从高考作文阅卷看作文写作策略
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看什么
1 审题、立意高远
2 拟一个好的标题
3 开头 分析材料
4 提出中心论点
5 拟三个分论点
6 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
7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023/9/18
高考真题回顾剖析
怎样高效、快速审题 立意高远 ?
审题准确,立意高远的命脉
是高考作文55分的标配
是高考语文能否得高分的生死线
2023/9/18
他选择了从
示例一(2022·新高考2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
2023/9/18
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2023/9/18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个作文题的构成
主体材料
主体材料
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驱动任务
1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
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4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9/18
一、高考阅卷审题标准:
1、征文主题活动——格式上没有固定的要求,一般直接是一篇普通的材料作文;也可以是书信、演讲稿等。
2、审题的切题要求:(1)青年立场(吾辈、我们等);(2)契合材料内容与含义:语境情境含义和主题价值判断;(3)写作任务:一定要明确写作任务,有时任务比材料更为重要。
3、厘清写作任务至关重要主题的关键词——“选择,创造,未来”
2023/9/18
(1)“选择”:字典义——挑选、择取、理性选取(在辨析、比较、筛选、区别、明确等基础上)
文中信息——“选择热爱行业”、“选择事业……方向”、“展示……力量”;“致力于……教育”,“选择了从……吸取养分”。
2023/9/18
语境义:“选择”就是“挑选”“择取”之义。
“创造”:字典义——发明、制造、建造、创作
文中信息-——“需要新……新知识”“建造……的建筑作品。”
语境义:创新、优化、创生、维新、拓展
“未来”:字典义——“没有到来,未到,未发生,来生来世,将来”
2023/9/18
文中信息——“展示开启未来的力量”,“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
语境义——“将来,个人或者国家的前途前景,希望之在,新一代,新生力量。”
2023/9/18
二、立意:
1、确定主旨,明确中心论点:关系话题的作文,先要思考话题之间是什么关系,再拟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最佳立意的要求:包含三个元素“选择、创造、未来”;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1+2或者2+1,即其中的任意两个元素合并,与第三个元素发生关系,如“有选择的创造,才有未来。”“选择成就自我,创造
2023/9/18
引领未来”“选择前进方向,共创美好未来”“选择热爱,选择有创造的未来”,不能简单的并列式,而是有逻辑关联的组合式复句。
还有一种是1+1+1三个元素关系梳理出来,叠加起来,不叠加关系,一段写一个元素,元素之间彼此独立,不产生关系,叫拼盘,只能42分到48分之间。
2023/9/18
注意:用三个元素构成正确合理的逻辑思路,来确定写作的文章结构框架(最好用分论点、段首句的形式呈现),千万不要随意的拼凑。
3、显性表达与隐性表达:表面上没有“选择”“创造”“未来”等三个关键主题词,
2023/9/18
只是隐含着,需要慢慢寻找和推测,比如“推陈出新”等。但是隐性表达的效果不如显性表达,而且有相当大的得低分的风险。
4、偏题的认定:
(1)三个元素含义、语境义理解错误,如“创造”,没有写创新、获取新的东西,只是写一种“得到”“获得”“实现”,如单纯地说“创造美好”“创造佳绩”等;
2023/9/18
(2)完全与三个元素无关(35分以下),如写“青年应当有理想”,“传承传统文化”;
(3)三个元素中缺一个或者两个元素(36分-41分)。
(4)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或主要段落论述的中心话题,增加了三个元素以外的主题词或关键词,比如:热爱、奋斗、理想、人生目标、、担当、奉献、文化传承、文化自信、迎难而上、团结协作等等,算作完全偏题或部分偏题(比如主体部分有一两段偏离的三个元素),比如结构(分论点)如下:
2023/9/18
分论点一:选择,需要文化的传承
分论点二:创造,体现文化的自信
分论点三:未来,展示文化的魅力

分论点一:选择要有决心
分论点二:创造需要恒心
分论点三:未来要有信心
2023/9/18
高考评分流程与标准
给分流程:
根据三符合先确定等级(共五个等级),再根据写得内容和结构、语言等在同一个等级内打分。
三符合初步确定等级在三类及以上,凡三缺一或者三缺二定四类;偏题、写作混乱定五类。
评分标准:
1、三符合,但内容平庸无亮点(三类,42——48分)
2、三符合,且有一个亮点(二类,49——55分)
2023/9/18
3、三符合,两个亮点(一类,56-59分,必须有一个亮点是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另一个亮点可以是语言或者论据丰富等。
4、三符合,且有三个亮点,含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等,整体上完美,允许有点小小的瑕疵(60分)
5、三缺一或者三缺二(四类,41-36分)
6、偏题,与三个关键主题词毫无显性或隐性关系,或者写作混乱、观点极端错误等(35分以下)
2023/9/18
三、其它扣分标准:
1、无标题,扣2分;
2、错别字较多,扣1-3分;
3、文字不足,400—800字正常赋分,少50字扣1分、200—400字15-25分,200字以下,15分以下,只有标题,2分。
4、抄袭:原封不动300字以下,视为引用,正常扣分,即300字扣6分,原封不动300字以上,得分10分以下。
2023/9/18
第四部分: 作文亮点
一、国家考试文件对作文的说明:
1、 文风端正: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合题,合材料情景任务。
2、 文脉清晰:论证严谨,思路清晰
3、 文气顺畅: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合理,包括在用词、句式、修辞等方面的训练。
2023/9/18
二、亮点的认定:
1、深刻: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特别适合几个关系话题的思辨作文);由象入质(揭示事物的本质,探讨现象“是什么”)
2、丰富:议论文--材料丰富,论据充足;记叙文或者散文---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2023/9/18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修辞手法恰当;文句有表现力。(词语高端准确而非堆砌华丽辞藻)
4、有创意: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有想象力;推理有个性且合理。
2023/9/18
范文选评
择一事经一生 谋创新向未来(58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中央广播总台推出的纪录片中,一个个活跃在各行各业奋发有为的人物让我难以忘怀:攻关科技、躬身科普的科学家,钟情文化、赓续国魂的摄影师,独具匠心、着眼未来的建筑师……他们用坚定的步伐走出青春的价值,身体力行启发我们应择一热爱之事,创无前人之业,造光明未来。

2023/9/18
我们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劳踏实的品质,创新开拓的精神,斯言诚哉,可如何能使创新效应最大化 我认为,应选择一热爱之事业,躬身入局,方能使民族复兴之巨轮行稳致远,驶向光明未来。
选择为创新铺路,激发创造力
2023/9/18
“选择比努力更为重要。”人生的选择千千万万,而职业选择又是重中之重。我们不应心怀侥幸,随“缘”而居,而是要慎之又慎,做好人生中关键的选择题。唯有热爱一份职业,才能有“即使是深渊万丈,走下去也是前程万里”的勇气,才能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开拓创新,你可曾看过大西北发射场上吟咏的身影,那是于敏
2023/9/18
痴迷于原子物理,潜心钻研,终创三年零八个月创造氢弹的伟绩;你可曾听说贵州深山的大型望远镜,那是南仁东醉心星空,探索创造,终成国之重器。选择一门职业,让热爱为创新插上翅膀,不负韶华。
2023/9/18
创新为未来添彩,绘就未来蓝图,铸成复兴伟业。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创新驱动,社会才会向阳向好。功崇唯志,业广唯勤,攻坚唯创。创造是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于敏构型”,是袁隆平院士在稻田里不断耕种创造超级杂交稻技术,是航天人一次次发射升空的辉煌。当年明月大胆突破经典史书的呆板生硬,以
2023/9/18
其生动犀利、幽默诙谐的文字著述《明朝那些事儿》,令读者津津乐道。我们青年当以创新之肩担起国家发展重担,不仅要开拓发展未知领域,还有深挖民族的精神谱系,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两开花,国家的未来便是一片光明。
2023/9/18
选择为创新之基,创新为未来作翼
人生的价值,便在这合理的顺序下得以实现,国家也因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创新有所增益,向成功的彼岸迈进。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让我们择一热爱事,创新造未来,奏一曲慷慨激昂的人生凯歌。
2023/9/18
简评:一类文,文章完成了对“选择,创造,未来”三个关键词的论述,可以在三类作文(42分)以上来打分;有两个亮点-----语言,用词准确,句式灵活,整散句结合,长短结合没有华而不实;逻辑严密,思维深刻,分论点的逻辑很紧密,三个话题之间的关系很清晰、准确。另外开始引述材料,不是抄材料,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材料,这很重要。
从评分细则和评分标准的角度怎样指导学生写好高考作文
一 审题训练
1、作文立意要把背景材料与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理清楚。
2、审题立意要对材料读细致,准确审题,高远立意,写作重点不要遗漏或偏离。需要对作文背景材料、主体材料进行详细分析。分层概括层意,一层一层写来。
3、立意和结构往往都在材料中。梳理清楚材料的层次,按照材料的分层确定写作结构思路。
4、主体材料和引导语、写作要求一定要细读,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存在问题:
1、对材料的解读不够细致,没有理清背景材料和主体材料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2、情境、任务意识不强,格式不对。
3、部分同学也围绕“选择、创造、未来”来写,他是一段写一个关键词,没有从思辨的角度,理清这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也没有把背景材料与主题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楚。
示例二:2023全国新高考乙卷作文题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9/18
2023年高考作文审题标准
①安静一下不被打扰;②青少年;③自己的空间;④放松、沉淀、成长
安静一下=不被打扰=自己的空间=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空间
审题至少有三个层面的要素:
1.(主体)青少年角度(学习、生活、人生等)
2.(条件)“安静”“空间”二者有其一即可,均有也可。
3.(价值)“放松”“沉淀”“成长”关键词全出现,梳理清楚三者逻辑联系。
观点示例:青少年有自己空间,这样才能放松、沉淀、成长。(三个关键词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① 青少年角度(学习,生活,人生……)
审题至少含有三个层面的要素
②“安静“和“空间”二有其一即可,均有也可。
③“放松,沉淀,成长”要全部出现,重点要指向“成长”,三者要有内在的逻辑。
定 档
一、56-60 当三类文章有两个亮点以上
二、49-55 当三类文章有一个亮点时
三、 42-48 三要素齐全(青少年,安静或空间,”放、沉、成”),文章平常,无亮点
四、36-41 缺要素(一个或两个),论证,表达,结构有不足
五、 0-35 不合题意(三要素一个都没有,一两百字),不轻易说思想不健康
亮点
一、见解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核心理解深刻;辩证。
二、关系梳理清楚: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
三、观点具有启发性:引起对现实的反思
四、论据充足: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新鲜
①事例事理都要有②观点论据要和谐 ③论证有理有据(不以数量论)
五、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用修辞(反对空泛的华美)
“试评”
1、 42.4 分 考生作文题 目 《静中沉淀,戒焦戒躁》
有三要素,论证偏移重心。
2、45-48分 考生作文题 目 《由景境入心境》
有三要素,议论深刻,但不显眼。
3、 56分 考 生作文 题目 《为自己建一个避风港》
有三要素深刻、有关系,有文采(比喻)
拥抱生活 拥抱现实
“试评”
5 53-55分 题目《 青年安静放松处,沉淀成长秀出》
三者关系联接、深刻,关系清楚
6 60 分 《向内探索 往深扎根》
要素齐全 深刻,对内涵辨析清楚要素齐全,深刻,对内涵辨析清要素齐全,深刻,对内涵辨析清楚,语言张力大,热情,有哲思
根据实际把握
硬性扣分
字 数:400字以上:按常方式打分。少50字扣一分,扣满8分为止。
200-400:15-25分之间
200以下:0-15分
抄 袭:抄袭300字以上,十分以内。
抄袭少于300以下,认定为引用。
标 题:写一个标题给2分。没有标题扣2分。
错别字:一字一分,3分为止
阅卷场是:先看合不合题,再找亮点 。先定档,再给分
本课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