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02 11: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司马迁笔下的江南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
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
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白居易笔下的江南德州跃华学校 苑永进学 习 目标1 .汉代四大经济区;
2 .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
3.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影响探究一 阅读以下图片资料,结合课本,指出我国汉代的经济区域及其特点。探究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展的整体特点。(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 河北等地区)四大经济区域(特点)(以关中为主,以及河西、 巴蜀等地区)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山东山西(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外)(长江以南,还没有开发)经济重心农业区 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史记》 观察以下从战国到东汉的图片和材料,探究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展的整体特点?塞






群古时南方有瘴气(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
腐烂后生成的毒气 )山
西:



原1)地域分布——多样性2)发展水平——发展不平衡整体
特点1.我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的共同原因 是什么? 2.古代和今天的人口迁移的原因有何 区别? 3.古代人口迁徙产生了哪些影响?探究二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
“一曰天,二曰官,三曰军,四曰钱,五曰愚。”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晋书·食货志》永嘉行 唐·张籍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 原 人 口 南 迁 的 第 二 次 高 潮 1126年,金人攻破汴京;次年,将宋徽宗、宋钦宗及许多百姓
俘虏押往北方,使汴京一片残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我国古代三次人口 南迁的共同原因 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了北方频频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对安定,而且土地辽阔。古今人口迁移原因的区别1、古代:躲避战乱或自然灾害,人们自发地迁到相对稳定的地方。
2、今天: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政府为了经济建设目的而有组织地引导人口流动。
(2)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剩余增加,国家放松进城的限制。
(3)农村人口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满足致富的愿望,自发地移向城市。
(4)科技人员和大学生进城读书就业等等
人口迁移的方向:农村—城市;内地—沿海古代人口南迁对江南的影响1 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2 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 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
3 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经济重心南移 根据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探究: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探究三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关中、中原地区江南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中原人口南迁,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②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③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④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江南
南京秦淮河今貌  位于运河枢纽的扬州,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南北水路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也从此启航和停泊。市区内商贾众多、邸店林立,最繁华的街道“十里长街市井连”,到了晚上,也使千灯照碧云,一派繁华景象。 杭州北关夜市,钱塘八景之一,系旧时武林门北运河两岸街市夜景。当时外地游西湖者,晚间返归多集于此,因而成景。
  《西湖志》卷三:“盖水陆辐辏之所,商贾云集。每至夕阳在山,则樯帆卸泊,百货登市,故市不于日中而常至夜分,且在城闉之外,无金吾之禁,篝火烛照如同白日,凡自西湖归者,多集于此,熙熙攘攘,人影杂沓,不减元宵灯市。” 南方士人在唐宋之际的一系列改革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一次大似一次……唐中叶的永贞革新是一场为时短暂的政治改革运动,这一运动的领袖王叔之、王还,分别为越州和抚州人……到了唐末五代,这种情况有了变化,一大批江南地主的代表人物,在促进吴、南唐、吴越等国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完善、参与经济政策(包括休养生息、保境安民)的制订等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为一时名臣。”他们大多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如范、杜、余三人均参与或赞助过庆历新政。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士人,而其核心人物则均为赣、闽士人;王安石、曾布为江西人;吕惠卿、章停为福建人。……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1、南方城市的繁荣。杭州、扬州等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南方各国贸易往来频繁。楚国的商业贸易收入为主要财政来源。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2、文化重心的南移。结合所学知识,探究:
古代对江南的开发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对西部的开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的历史对今天有何历史启示?探究四古代开发江南与
西部大开发的异同 (1)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是自发的,战乱导致大量的流民南下。
(2)现在是国家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开发建设。
(3)对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经济中心南移的历史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南方政权的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施重视经济建设,只有这样,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发展。课堂练习A⒈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
  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民南迁,带来劳力和技术?
  ③统治阶级重视生产的发展
  ④政治中心南移引起连锁反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堂练习B⒉ 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点是         
               ( )
  A.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
  B .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
  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
  D.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⒊ 四大经济区中,在汉唐时期居于全国经济 
  重心的地位是        ( )
  ?山东地区   ?山西地区
  ?江南地区   ?龙门碣石地区
  A.??    B.??
  C.?? D.??课堂练习A⒋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   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与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课堂练习B5. 导致经济中心南移的具有决定性意的 
  因素是( )                 
  A.社会环境的稳定
  B .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中心的南移
  D. 生产力大为改观D课堂练习6. 南京最早成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可能  
  是在         ( )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晋、南朝时期
  D.隋朝时期
C课堂练习四大
经济区远古到两晋第一次
人口南迁西晋永嘉之乱后经济中心开始发生变化三国东晋南朝第二次
人口迁移唐中后期
以后江南开始超过北方中唐五代第三次
人口迁移两宋时期南方经济 中心地位 的确立宋以后课堂小结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