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观念主义
只有当观念出色,观念艺术才会出色
《泉》 1917
杜尚相信自己发明了一种新的雕塑形式。他把这种新的艺术制作形式称为“现成品”:一件原本已经制成的雕塑。
观念艺术之父:杜尚(1887-1968)
《艺术家在现场》(2010)
阿布拉莫维奇坐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宽大中庭中央的一把木椅上,前面放着一张小桌子,在桌子的另一端放着一把空木椅。
观众可以做到阿布拉莫维奇对面的椅子上观看这位艺术家进行的每日静坐,并通过这种方式而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阿布拉莫维奇(1946-)
《4'33’》(1952)
不是无声的,没有所谓无声的东西。他说,在第一、“乐章”里,他可以听到外面风吹的声音,而后是雨点敲打屋顶的滴答声:他说,这部作品不是关于无声,而是关于聆听。
约翰·凯奇(1912-1992)
他在美术馆内建造了三个相互连接但用半透明板墙分的空间。这一作品称为《6处18次即兴演出》(1959),按计划分成六幕,每一幕有三个即兴表演。
在卡罗进行尝试的同时,约翰和劳申伯格正在创建美国的波普艺术,他们的艺术纲领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它们都有一颗联通艺术与生活的雄心,约翰和劳申伯格的方法是把商品转化成艺术,而卡普罗则是通过把老百姓变成艺术的一份子
卡普罗(1927-2006)
他以大幅的抽象单色画表达了他的虚空的神秘而富有哲理的感情,不久所有的绘画都用同一种颜色绘成深蓝色。他对自己调配的这一特定颜色十分着迷。以至于把它命名为国际克莱因蓝(IKB),并且申请了专利
新现实主义:伊夫克莱因(1928-1962)
这位艺术家在《空间概念:等待》(1960)中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概念。
首先是“解拼贴”的概念-艺术品是由删减而不是增加元素制成。一方面,冯塔纳的介人破坏了一张完美的画布。而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创造:他制作了一件艺术品。
冯塔纳(1899-1968)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1933-)
《报纸球》(1966)
贫穷艺术不仅试图根除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阻隔。还有不同艺术流派之间的阻隔。他们认为,一名艺术家应该能在绘画、雕塑、拼贴画、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间游刃有余,并使这些形式融合。
贫穷艺术
在行为艺术《行走的雕塑》里,他便实践了这一理念
当时他带着用报纸制成的一米高的巨球《报纸球》在都灵大街上行走,五花八门的人与其为伴。
《行走的雕塑》(1967)
他在维纳斯的雕塑周围堆满了废弃的二手衣服。他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表达为把“过去的美丽与当今的灾难放在一起”
《破衫中的维纳斯》(1967)
《无题(12匹马)》(1969)
同为贫穷艺术流派的艺术家简尼斯 库奈利斯。将这运动利用“卑微材料”的反资本主义路线推向施威特和劳申伯格所代表的极端。
他在罗马的一家美术馆展出了他的装置艺术《无题(12匹马)》
简尼斯·库奈利斯(1936-)
激流派的命名
乔治·马修纳斯(1931-1978)从新达达主义艺术运动中发展出自己的理念,他称之为激流派,意思是“流动”。
他在1963年起草了《激流派宣言》,要求在世界上去除“资产阶级的弊病,知识文化专业文化和商业文化”,他允诺激流派将“促进生活艺术,把文化,社会及政治革新的骨干融合为统一的战线和行动。”
约瑟夫·博伊斯也在宣言上签了名。.
《一群》(1969)
包含了许多标志物,他们出现在其作品中,贯穿博伊斯整个艺术生涯:毛毡、脂肪、生存和一种半生不熟的感觉。这些基本模式均源自他经常讲述的他在二战期间担任德国纳粹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的故事
约瑟夫·博伊斯(1921-1986)
博伊斯的行为艺术并不局限于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还包含了观众的反应,将他们从通常的半迷糊状态弄醒过来,使之重新具有了生动的自我意识和敏锐的感知力
《怎样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1965)
在一个名为《我爱美国.美国爱我》(1974)的行为艺术“行动”中,博伊斯将自己关在一个笼子里长达一周,只有一只产于北美原野的小狼相伴。相当怪异。
《我爱美国.美国爱我》(1974)
《切片》是一部不惊人的、强大的作品,它以令人不安的后果,展现了观众如何能成为艺术品中的固有元素
《切片》开始时,小野一个人毫无表情的默坐于舞台上。离她数英尺的地方。放着一把剪刀,观众就座后,他们将一个接一个的被邀请至舞台上,拿起剪刀剪她的衣服,一刀接一刀,艺术家的衣服变成了碎片
小野洋子 (1933-)
《切片》(1964)
《未能在工作室漂浮》(1966)
图片中显示两种状态中的瑙曼,一个靠椅子的支撑横在两把椅子间,另一个叠加在其上,他沮丧地跌坐在地板上,这是他对尝试去完成不可能之事,并失败的过程的记录
布鲁斯·瑙曼(1941-)
瑙曼从方框的一个角落开始,朝着一条线的终点迈出一步,有方块一半的距离,他重复着这一行为,随着节拍器的节奏,一遍又一遍的绕着方框转,十分冗长。
瑙曼的艺术涵盖许多事物,但排在首位的是意识
《在广场周边跳舞或锻炼》(1967)
《收藏家》(1990-1992)
是阿里斯拍摄的一部电影,他在其中拖着一只装有磁铁轮的玩具狗,一边走一边沿街收集金属拨片、大头钉和硬币
弗朗西斯·阿里斯(1959-)
《重演》第一幕,他走进墨西哥城一家枪支商店,买了一把九毫米的贝瑞塔手枪,子弹上膛后,他右手握着枪,在众目睽睽之下漫步在城市的大街上。此时,这是对城市与暴力强制之间关系的一种操演。他在街上闲逛了11分钟,没有任何人找他的麻烦。而后,警察以适度粗鲁的方式向他叫板。
第二幕是另一天的重演,令人意外的警察不仅允许,而且乐意作为临时演员参加电影的拍摄。。所有的情节都和题目一样,只是最后上演了一幕逮捕的情节
《重演》(2000)
年仅22岁时的理查德·郎在艺术学院回家的路上创作了《走出来的线》。他停在那里,决定在田野的中间来回走动直到踩出一条明显的路径,然后把它拍下来,这是一幅简单动人的作品,通过精心的设计来展现人类的存在。
理查德·郎(1945)
《走出来的线》(1967)
它是坐落于犹他州大盐湖的一座纪念碑式的土方工程雕塑,由当地已有的黑色玄武岩制成。它有460米长,4.6米宽的尺寸。这是一条通向无何有之地的崇高之路。
史密斯认为,“博物馆里的展览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理查德·郎一样。他选择从大自然中和在大自然里创造艺术
罗伯特·史密森(1938-1973)
《螺旋形的防波提》(1970)
观念主义小结
1.受杜尚、抽象表现主义、达达主义影响
2.观念至上:艺术家不应该被限于如此严格的媒介范围内来表达他们的理念和情感。
3.目的:冲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4.分支:贫穷艺术、激流派、行为艺术、新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