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础卷)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分层练习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
一、单选题
1.下列多音字中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绷着脸(bēnɡ) 绷带(bēnɡ) B.沉着(zhuó) 着急(zháo)
C.磨盘(mò) 磨面(mó) D.子弹(dàn) 弹琴(tán)
2.对本文的写作特色,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线索非常清楚。
B.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土的崇敬与颂扬之情。
C.多处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既关注人物群体,又关注每一位战士。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悬崖绝壁”的“绝”,与( )中带点的字意思相同。
A.络绎不绝 B.绝处逢生 C.精妙绝伦 D.绝无仅有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B.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竭尽全力扔向敌人。。
C.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D.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陆续滚落深谷。
二、结合语境看拼音写生字。
1.当日kòu( )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时,战士们lūn( )起手liú( )弹,痛击敌人。
2.坚强不qū( )的五位战士yì( )立在狼牙山顶峰,脸上露出胜利的喜yuè( )。
三、课文的叙述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填空。
①张嘎 ②刘胡兰 ③雨来 ④王二小
在抗日战争中涌现了一群抗日小英雄,他们用自己幼小的生命告诉人们什么是爱国主义。其中,把日寇引入八路军包围圈的是( );把敌人引入地雷区的是( )。
五、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临: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将要,快要。
身临其境( ) 居高临下( ) 临别赠言( )
2.痛:①疼;②悲伤;③极,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
痛改前非( ) 痛击敌人( )
痛心疾首( ) 不痛不痒( )
六、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山路 ( )的力气 ( )的喜悦
( )地瞄准敌人( )地躺着尸体( )地完成任务
七、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我们学过的课文里还涉及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修辞手法。
(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 )
(2)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
(3)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
(4)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
八、按要求写句子。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课文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请试着理解与分析下列语段。
“同志们!用石头砸”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石头像雹子一样”形容砸向敌人的石头_________________。一个“砸”字,尽显壮士们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内精彩阅读。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这段话可以用短语“________________”作为小标题。
2.五壮士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通过描写五壮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作,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结尾“这声音”指什么?你由此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段文字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战士个体,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二、阅读理解
草地上的担架:一条腿的周团长倒在担架上,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坐在地上,饿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周团长拿起身边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看着低头坐在担架前边的那个战士,无力地:“小同志,你吃一口吧 ”
担架前边的战士依然无声地低着头。
周团长自语地:“他可能睡着了。”他吃力地转过身,看着坐在担架后边的那个战士:“小同志,你把它吃了吧 ”
这个战士无力地说:“周团长……我,不行了,你吃了它……还能走出草地……”
周团长生气地:“我是个残废,吃了它也走不出草地去。”
这个战士:“不!不……”
周团长痴痴地看着担架旁边的水塘,似在自语:“他们都是因为我呀……”
这个战士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微微摇头。周团长依然在自语:“他们还年轻,应该活下来……”沉吟片时,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毅然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战士微微地睁开眼,看见周团长吃力地爬向水塘,他本能地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蓦地站起,又倒在了担架旁边。
周团长回身看了看再也爬不起来的战士,又转过身全力向水塘爬去。
1.文中哪些词语表明周团长选择了死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处于极度饥饿中的周团长和战士互相推让炒面,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为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没有勇往直前,却爬进水塘赴死。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三、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则如大扫除、放风筝、拔河比赛等的小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D
3.B
4.D
5.C
二、寇 抡 榴 屈 屹 悦
三、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④ ③
五、② ① ③ ③ ③ ② ①
六、崎岖; 全身; 胜利; 全神贯注; 横七竖八; 胜利
七、拟人 比喻 夸张 反问
八、狼牙山上响起了口号声。 五壮士的英勇壮举怎能不令我们激动呢?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他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听了英雄的报告,我深受感动。
九、第二次作为重点写,因为第一次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敌人还没有彻底摆脱,紧跟在后面,群众和大部队还是有危险;为了保证群众和大部队的绝对安全,五壮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牺牲自己,保护群众。写出五壮士热爱祖国、英勇顽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十、比喻 非常密集、非常迅猛 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十一、
1.跳下悬崖
2.胜利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
3.说 砸 走 跳 勇于牺牲
4.“这声音”指五壮士英勇跳崖时呼喊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由此我可以体会到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5.作者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使人物主体形象更加丰满,人物品质更加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十二、
1.痴痴地、沉吟片刻、毅然、艰难地、全力
2.表现了红军官兵在生死抉择关头都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崇高品质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3.这是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特定行动,周团长的赴死,不是消极怯懦的回避艰难,而是为他人着想,从大局出发,把生的希望让给年轻战士,以惨烈的壮举来催唤人们勇往直前,鼓足走出草地的革命信心,其行为充满了悲壮的人格魅力。
十三、随着一声“放”的号令,大家放飞的风筝就像一个个小运动员,拼命地往上飞。刹那间,天空中好像开满了鲜花,五彩缤纷。有俊俏的“小燕子”,有美丽的“花蝴蝶”,有雄鹰一样的“飞机”,有摇篮一样的“飞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