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2015年10月,经权威考古专家论证,
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被确认为
北洋水师的致远舰。
瓷盘最上面一行写着“CHIHYüAN”,
即英文“致远”的拼写。中间有两个篆字,
上面是“致”,下面是“远”,共同组成
一个中心舰徽。
致远舰,民族记忆中最深处的痛!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甲午中日战争与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
致远舰
同是天涯沦落人
材料一: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材料三:为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以来英国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割地、赔款,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下。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只允许日本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材料四: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通商口岸。
依据材料,历史上的中国和日本有什么相似的遭遇?
都曾闭关锁国、都遭到列强的侵略
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
洋务运动
在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时候,日本在做什么?
日本在西方列强的威胁下打开了国门,与中国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壹
日本
北海道
四国
本州
九
州
战争起因:狼子野心欲称霸世界
观察地图,你认为日本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境?
本国市场狭小,急需开拓海外市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阅读材料,日本意欲何为?
意欲继承列祖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
于四方。 ——1868年明治天皇《御笔信》
日本
台湾
朝鲜
中国
亚洲
世界
大陆政策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国内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战争导火索: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蓄意挑起战争。
清朝藩属国示意图
朝鲜高宗李熙
光绪帝
朝鲜
(东学党起义)
支 援
求 助
增 兵
进 攻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日本
中国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
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丰岛海战
.
美国
日本可协助其侵略
朝鲜和中国
英国
利用日本牵制
俄国的远东发展
法国
德国
俄国
未完成侵略准备
不干涉战争
欲坐收渔翁之利 获得更大利益
清朝寄希望于列强从中调停,避免战争爆发,但列强支持默许,不加干涉。
西方反映甲午战争的漫画
西方列强对日本侵略中国持怎样的态度呢?
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
催化剂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
朝鲜(东学党起义)
蓄谋已久
积极扩张
腐朽落后
避战求和
提供 契机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
默许 纵容
①(根本)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②导火线(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威海卫战役
辽东半岛战役
战争爆发的标志
VS
左宝贵
邓世昌
徐邦道
丁汝昌
旅顺大屠杀
战败结束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1894年7月—1895年2月)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1894.7-1895.4)
主要战役 结 果 重要人物
正式宣战
平壤战役
平壤陷落
左宝贵中炮牺牲
黄海海战
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避战自保”,日本夺取制海权
邓世昌壮烈殉国
辽东半岛战役
占领大连、旅顺(大屠杀)
徐邦道血战四天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丰岛海战(爆发标志)
材料一: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万两。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
材料二:日本岁添巨舰,积极备战。中国自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材料三: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不少官兵不战而逃,威海卫最后失守。
材料四:日本联合舰队多为新式速射炮,一分钟可发射五发炮弹,中国的北洋舰队装备老旧,发射一枚炮弹需要五分钟。
合作探究:通过材料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中国是人口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
主观原因(内因、中国方面) 客观原因(外因、日本方面)
① 清朝封建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慈禧太后在国家危难之秋,大搞万寿庆典,不惜挪用军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②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
③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④武器装备落后
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③装备先进
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1895年3月,清政府按照日本的旨意,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进行和谈
《马关条约》的签订
伊藤博文
李鸿章
时间:
1895年春
地点:
日本马关
等待这位72岁老人的将是一场屈辱的谈判,漫长的历史告诉李鸿章,谁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谁就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但是朝庭上下,又有谁能担当起赴日据理力争的大任呢?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项目 主要内容 危害
割地
赔款
增开商埠
设厂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取高额利润向国外销售商品。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在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
“一厂、二亿、三岛、四商埠”
割地
赔款
通商
设厂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割地
赔款
通商
协定关税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对比《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中英《南京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影响
①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②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是继《南京条约》以来
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经此一战,极大地刺激了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使日本日益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大的侵略者。
经此一战,清朝的纸老虎形象被揭破,致使列强蜂拥而至,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马关条约》的影响
甲午
中日
战争
影响
①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②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严重
瓜
分
中
国
狂
潮
贰
列
强
实质: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盘根错节,相互冲突
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被迫放弃
中国付出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
日本从甲午战争中获得的丰厚回报令西方列强艳羡不已。(漫画明信片)
三国干涉还辽
俄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德国
欲在远东扩大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三国政府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甚至以海军舰队相威胁,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持远东地区的势力均势。
中日《辽南条约》原件
标志着中国赎回辽东半岛主权
观察《时局图》,反映出什么问题?
瓜
分
中
国
狂
潮
列强采取了哪些瓜分手段?
抢夺利权
强租租借地
划分势力范围
沙俄
法国
英国
美国
德国
国别
俄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旅顺和大连
九龙(新界)和威海卫
胶州湾
广州湾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长江流域
山东
广东、广西、云南
福建
日本
“瓜分”中国狂潮
《时局图》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还有揭露清政府腐败。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
英国占领香港的经过
1842年 《南京条约》
香港岛
1860年 《北京条约》
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 英国强租
新界
“门户开放”
目的:为了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英
俄
德
日
意
法
实质:与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内容: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的机会。
机会平等,利益均沾
影响:列强划分了“势力范围”,
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珍惜和平 振兴中华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瓜分中国狂潮
背景
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经过
结果
丰岛海战—标志开始
黄海海战:邓世昌;失去制海权
辽东战役:徐邦道;日军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签订了《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手段:抢夺利权 强租租借地 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课堂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
与
“瓜分”中国狂潮
平壤战役:左宝贵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纽约时报》评论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甲午战败让更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器物上的改变不能解决中国当时问题,还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