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之《次北固山下》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之《次北固山下》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8 16:5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有一首诗,唐代宰相张说(yuè)亲自手书其中名句挂于政事堂,以供当时的文人们学习。
一时间这首诗歌广为传诵,还被收录在《河岳英灵集》中。这首诗歌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诗人介绍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官至洛阳尉;开元十七年(729)仍在职。
殷璠《河岳英灵集》说他“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但留下的作品仅十首,其中以他在吴、楚期间写的《次北固山》最为人称道。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解题
标题应该怎样断句?题目是什么意思?
次北固山下
/
停宿,(旅途中的)停留。
——————
在今江苏镇江,被称为“天下第一江山”,也被称为“三国山”。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音、断句。
2.同学示范朗读。
3.齐读诗歌。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划分节奏
找出韵脚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押an韵
/表示长停
//表示短停
老师,这首诗歌读的时候应该用
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再读想象
1.请同学们再读诗歌,用横线勾出诗人笔下所写的景物,并认真观察课本上的配图,用简笔画补出没有的景物。
2.想象一下:
此时你就是站在船头的王湾,说说你在北固山下的行舟上看到了怎样的风景,心情如何?
景物 景物特点 诗人心情
首联 青山、绿水、客路、行舟 秀美、明丽 轻快、平静
颔联
颈联
尾联
潮水、两岸、风、帆
开阔、宏大
开阔
海日、残夜、江春
充满生机
积极向上/感慨时光流逝、悲伤
乡书、归雁
思乡
补充典故
“鸿雁传书”:
鸿雁是大型候鸟, 每年秋季南迁,春季北归,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又名“飞鸽传书”,指通信。古人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的习惯。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到底好在哪里?
“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明代 胡应麟
细品探究
好处:
①运用对偶,对仗工整;
②运用拟人,把海日、江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太阳从海上升起、春意闯入江南的景象;
③“日”“春”象征新事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的自然哲理;
④给人积极向上、乐观的感觉。
2.回到之前的问题: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这首诗歌呢?
两种处理都正确,关键在对于第三联的理解!
拓展延伸
欣赏歌曲《归雁》,思考歌曲传达的情感和原诗歌是否一致。
这首诗描写了冬末春初时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这乡愁真实而不沉重,带着江南的春意和时代的蓬勃,代表了盛唐之音,也许这就是它经典流传的原因吧!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