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中历史必修② 第六单元第3课说课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学情分析认知倾向:高二理科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认知水平及学习动机: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对于经济史的内容并不熟悉,尤其是对于本课的各种新的概念和知识还比较陌生,对历史缺乏兴趣。
设计方案:创新教学模式,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世界现代经济史的重要一课。就本单元来看, 它是本单元最后一个学习要点,也是对全单元核心内容的总结。就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来看,它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阶段的最集中讲述。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进一步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又可以从整体上掌握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教材分析教材特点: 2.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联系密切;1.教材结构编排清晰明朗;3.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处理方法:大胆取舍;注重联系实际;设置情境,化抽象为直观。二、教学目标定位【课标要求】教材分析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等国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教学目标定位【知识与能力】教材分析(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
(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能列表归纳;
(3)通过对本课学习,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过程与方法】教材分析(1)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及图片,懂得提取有效信息、锻炼分析能力。
(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认识改革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自我完善。
通过学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启示。教材分析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核心和实质教材分析确定依据:
突破方法:一方面通过史料、图表等创设历史情境,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通过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突破重点。确定依据:
突破方法:通过层层设问,由表及里,多媒体展示历史资料,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从而突破难点。1.探究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 分组讨论法:故事情境,材料情境,现实情境等。设置探究题,启发式教学。大组或小组,设置核心问题。【教法】教法与学法【学法指导】 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新课改中“改变历史学习方式”的理念,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学习: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分析情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学会利用辨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互相讨论,相互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求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也是新课改中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三、提升认识——情感建构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初识全貌——知识建构 二、聚焦个案——理论建构 整体设计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有那些新变化?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图片导入基础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升华探究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核心?探究三: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教学过程设计黑板.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简要明了,一方面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把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起到了总结本课的作用。1、充分运用多媒体,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嘴、动手”能力,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既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历史学科综合能力。
2、在师生探究式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3、注重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学反思敬请指导!
谢 谢! 比尔·盖茨(1955--)
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
前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 设计意图:“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以图片方式导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的目的。必答1、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 2、四项新变化的具体情况(含义、发展概况 )。知识竞赛抢答3、第三产业在二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有哪些?4、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设计意图:落实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实践盛行盛行调整实践兴起完备缩小发展迅速 发展迅速 发展迅速 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出现设计意图:梳理知识点,形成历史线索。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兴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增长模式:(3)、产业结构: (2)、社会保障: (1)、经济政策:“新经济”出现设计意图:横向比较探究本课重点自由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1929-1933年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二战后
加强宏观调控新变化的核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设计意图:纵向归纳,形成总体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出现新变化的核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设计意图:图示法形象直观的呈现,巩固生成知识如何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小组探究一】【小组探究二】如何看待“福利国家”制度?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50-1982年经济发展情况思考:上表反映了什么问题?资本主义国家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材料一:瑞典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将人的一生全包下来,新生婴儿的父亲有权9个月不上班,母亲可以领全薪在家看管孩子。…… 瑞典没有贫民区,外国移民与瑞典人享受同等社会福利待遇。材料二: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2004.12.7材料三辩论:社会福利政策是正方
利大于弊反方
弊大于利设计意图:以材料为依托的活动设计既可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解析材料和利用材料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史学意识。辩论赛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的思辩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材料一:据美国统计局调查报告,美国社会顶层的20%高收入者的收入在1993年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8.9%,到199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9.2%。而居于底层的20%工人的总收入比重一直没有改变,依然是3.6%。
材料二: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1979年20%最富的人的收入比20%最穷的人高3.5倍,而90年代末则已达9倍。目前,美国1%最富有人所拥有的财富比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此外,其他西方国家,如英、法等,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史料探究从这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美国二战后的十个衰退期史料探究 结果:贫富悬殊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核心)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出现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任何一种制度都必须不断调整完善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跟得上世界发展潮流!课外延伸 调查吉安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思考如何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吉安市2011市年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 设计意图:社会调查也是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重要方法,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第三产业的特点及其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心家乡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