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一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一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03 09:4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独立富强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大阶级三大革命运动两大任务太平天国运动必修一专题三课程标准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大事年表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结构前期斗争 转折点 后期斗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金田起义胜利进军定都天京防御作战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爆发? 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马克思的话强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这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爆发?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3)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4)自然灾害严重。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问题 2.太平天国前期为什么能胜利进军? 提示:与后期的被动局面进行比较,从太平天国与清朝政府两个方面去思考。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问题 2.太平天国前期为什么能胜利进军? (1)领导层团结,积极进取,指挥得当。
(2)广大将士为实现“天国”英勇战斗,士气高昂。
(3)清政府腐朽,清军战斗力不强。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问题 3.太平天国后期的被动局面是怎样造成的? 提示:主要从自身找原因,同时注意列强的对华政策与清政府方面的变化。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问题 3.太平天国后期的被动局面是怎样造成的? (1)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主要原因)。
(2)曾国藩等编练地主武装(如湘军),清军战斗力有所提高。
(3)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问题 4.太平天国的斗争有什么意义? 提示:从其对手(清王朝、外国侵略者)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等方面考虑。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问题 4.太平天国的斗争有什么意义?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问题 5.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失败了? 提示:从内外两个方面考虑,注意主客观原因。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问题 5.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失败了? (1)主观上,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如天京事变)。
(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双方力量悬殊。
(3)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进阶问题 (一)《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
1.内容
①土地的分配
a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b 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的分配
a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b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的(四有两无):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评价
①进步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局限性:由于对土地和产品的分配采取了绝对平均的原则,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这种平均主义的空想在私有制存在的现实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第一步 材料准备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进阶问题 (二)《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岢觯?
1.内容
政治上,主张法治、民主和“开明君主制”,突破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经济上,提倡发展工商业,重视科技的作用,这从根本上否定了重农抑商政策。
文教上,提倡办新式学校和学习西方科技。
外交上,主张开放和独立自主。
2.评价
(1)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2)《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没有能够实行。第一步 材料准备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进阶问题 1.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试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步 探究思考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进阶问题 1.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试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步 探究思考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公有制,实质上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政新篇》允许私有财产存在,鼓励发展私有制,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两者在经济主张上存在矛盾之处,且《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土地问题,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进阶问题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什么共同之处?

提示:可以从目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概括共同之处。 第二步 探究思考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进阶问题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要点:两者都是太平天国的治国方略,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但它们都不是科学的革命纲领,都脱离实际,没有真正实行,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第二步 探究思考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进阶问题观察一组图片 第二步 探究思考拜上帝教的礼堂太平天国玉玺天王宝座对这些图片反应的内容你有何感想?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进阶问题 3.除了以上两个纲领外,教材中还有哪些材料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第二步 探究思考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进阶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洪秀全受西方基督教的影响,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以此宣传、发动起义)。
材料二 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的鼎盛后,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材料三 史载,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下令:“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又据史载,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大封王爵,把他的兄弟子侄都封为王,委以重任。
——以上材料引自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太平天国起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在当时是不是进步的思想?
(2)材料二中天京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第二步 探究思考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进阶问题 答案要点:(1)宗教;不是。(2)农民是具有分散性、狭隘性和自私性的小生产者,存在着宗派思想、享乐思想,难以长期地维持革命纪律并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3)现象:焚书;大封王爵。认识:焚书显然是一种简单化、粗暴的、消灭文化的做法;将亲族大封王爵,反映了农民政权的封建性。说明农民小生产者的身份决定了其不可避免地带有分散性、狭隘性和自私性的局限,具有无法克服的落后性。第二步 探究思考本课小结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时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自身的弱点决定了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也难以避免严重错误的发生。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农民阶级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但它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效果检测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 1.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是( )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的认识
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效果检测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 2.“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 )
①多数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
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④农民阶级不能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效果检测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 3.李大钊对太平天国的一段评论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却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指出太平天国( )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效果检测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 4.列表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不同点,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要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不同点 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一面。
第二,《资政新篇》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中改造社会方案方面落后性与空想性的不足。
第三,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的主张方面是相反的、矛盾的。 延伸思考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观点。
解析:这是人民版教材课后自我测评习题,也是学习太平天国的历史后得出的基本结论。它反映了农民阶级斗争的多重性。这一结论是对课标要求的合理、必要的延伸。它引导我们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上更深入地关注近代中国农民的命运,关注农民在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标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 参考答案:农民阶级处在社会最下层,深受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双重压迫,具有高度的革命性;但由于经济上的落后性和分散性,又决定了农民在斗争中的保守性。革命性:①以革命方式发动起义,建立革命政权,沉重打击封建统治。②《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的结晶,《资政新篇》则更要求向西方学习。③制定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由此,可以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保守性:①以宗教形式发动。②《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③天京变乱的发生。
农民阶级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但从本质上看,农民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①作为小生产者,狭隘的、闭塞的自然经济使农民目光短浅,自由散漫,心胸比较狭窄,家族观念和地方观念较强,这就不容易形成长久坚强的内部团结。②作为小私有者,农民阶级私有观念比较强,这正是历史上农民领袖往往争权夺利的思想根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所有重大失误、错误和不足,从根本上都是由于上述阶级局限性造成的。农民阶级的上述阶级局限性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只有在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先进阶级的领导下,经过斗争的实践锻炼,才有可能克服。所以说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