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内知识过关专题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孔指以示儿曰(给……看)
B诣其父(拜访)
C小人长戚戚(低语声)
D乃呼儿出(于是)
2.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创“颜体”楷书,他的楷书的特点是( )。
A.恢宏雄壮、大气磅礴 B.结构严谨、笔法精妙
C.结构独特、笔力险峻 D.圆润清秀、端正严谨
3.“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信赖他人,他人便会对你多一份信赖。同时,你也会收获一份快乐。别人给你一份信赖,你定会为这份信赖而自豪,也会感激别人。如此循环,一个彼此信赖,共同快乐的美好境界就被创造出来了。
B.人鸟相依相亲的情景是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信赖是无价的,也是感人的。
C.人与人,人与动物要想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只有对对方完全信赖。要想创造出这样的境界,还要相互尊重,不以大欺小。
D.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赖,做什么事都方便,你向别人要什么,别人就会给你什么。
二、在诗句中填入正确的花名,并说说诗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桃花 梨花 杏花 菊 荷花 梅花
(1)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2)西塞山前白鹭飞,( )流水鳜鱼肥。( )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
(5)宝剑锋从磨砺出 ,( )香自苦寒来。( )
(6)不是花中偏爱( ),此花开尽更无花。( )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
三、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白鹭》的作者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也是他写的。( )
(2)“桂花开时香飘十里。”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突出了桂花很美。( )
(3)《珍珠鸟》一文中,作者记叙了小珍珠鸟由怕人到不怕人的过程。( )
(4)《珍珠鸟》的作者是冯骥才,他只是把鸟当宠物来养的。( )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落花生》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一课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写法,
给我们讲了做人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的作者是冯骥才。课文通过两件事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诚
的、无微不至的爱。作者养鸟的最大感受是:______________。
3.白鹭实在是一首____________,一首韵在骨子里的__________________。
郭沫若根据白鹭活动于水田等生活习性,巧妙地把它构置于三幅优美的画面
中,这三幅画面可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朝虞世南曾写下一首借蝉来自比的诗歌,诗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口语交际。
一天中午,小亮见同桌小明从食堂打饭回来,便问小明:“你去食堂打饭,打饭的队伍排得长不长?”小明说:“队伍排得倒不长,就是有点粗!”
(1)小明的言外之意是: 。
(2)班里刚制定了班级公约,你发现有的同学在食堂不排队。如果你是小明,你当时会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读课文片段,做题。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莺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1.选文画“﹏﹏﹏”的句子写了白鹭美得不可挑剔,可以用_________这个词来代替。
2.选文第3自然段用了_____和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鹭与水田的搭配适宜、和谐。
3.白鹭无论在何处都是美的,作者通过第3、4自然段文字的描写,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两幅精美的图画,请你给两幅画各取一合适名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白鹭站立于小树绝顶,人们猜测“他是在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__________。它的果实__________,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__________的果实__________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__________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__________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按课文内容把选段中的横线处补充完整。
2.花生的“可贵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说明花生虽没有________________,却具有__________。
4.父亲其实是借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父亲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参考答案:
一、3.D
二、(1) 桃花 春天 (2)桃花 春天
(3)梨花 冬天 (4)荷花 夏天
(5)梅花 冬天 (6)菊 秋天
(7)杏花 春天
三、(1)√ (2)× (3)√ (4)×
四、1.许地山 借物喻人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珍珠鸟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诗 散文诗 钓鱼图 瞭望图 低飞图
4.居高声自远 非是籍秋风
五、(1)有些同学打饭不排队。
(2)制定班级公约就是为了规范我们的日常行为,大家都挤到打饭口,会影响工作人员打饭的速度。请大家自觉排队,文明打饭。
六、1.恰如其分
2.拟人#比喻 比喻#拟人
3.水田钓鱼图 枝头栖息图
4.不同意。从“可它真是在望哨吗?”的疑问中可看出。作者欣赏的就是白鹭这种没有任何目的悠然自得的美。
七、1.最可贵 埋在地里 鲜红嫩绿 高高 矮矮 立刻
2.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炫耀自己
3.桃子、石榴、苹果 外在美 内在美
4.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